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浆防气窜性能设计及合理的浆体组成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1 位作者 刘孝良 刘崇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2,共4页
解决注水泥作业的防气窜问题 ,是提高固井质量 ,保护油气层的关键技术。现有预测和防止水泥浆气窜的方法虽然较多 ,但应用于现场却有一定困难 ,主要表现在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 ,有些高温、高压下的水泥浆性能参数难以测定。文章在分析... 解决注水泥作业的防气窜问题 ,是提高固井质量 ,保护油气层的关键技术。现有预测和防止水泥浆气窜的方法虽然较多 ,但应用于现场却有一定困难 ,主要表现在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 ,有些高温、高压下的水泥浆性能参数难以测定。文章在分析国内外预测和防止气窜方法的基础上 ,应用水泥浆浆体在环空的组成 ,GFP系数、水泥浆稠度阻力系数 (A)及多凝水泥和环空加压等措施 ,拟定出一套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水泥浆 防气窜性能 设计 浆体 组成 研究 固井 气窜潜力系数 稠度 顶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及其流态判别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1 位作者 刘孝良 刘崇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问题及其流态判别的研究 ,将整体稳定性理论及局部稳定性理论应用于塑性流体和幂律流体在同心环空的流动中 ,建立和推导出相对应的判别流动状态的稳定性参数表达式。这些参数的临界值与牛顿液体流态准数雷诺数的... 针对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问题及其流态判别的研究 ,将整体稳定性理论及局部稳定性理论应用于塑性流体和幂律流体在同心环空的流动中 ,建立和推导出相对应的判别流动状态的稳定性参数表达式。这些参数的临界值与牛顿液体流态准数雷诺数的临界值 ,同样具有与液体流变性无关的特点。文章还系统地阐述了非牛顿流体各种稳定性参数的含义 ,并应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实验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稳定性 流态判别 同心环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钻小井眼微台阶扩孔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2 位作者 王辅升 丁文正 高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0-64,i0011,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河油田应用侧钻井技术来延长油、气井的寿命,实现了有效、经济地提高老油田储量动用程度的目标,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侧钻井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寿命...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河油田应用侧钻井技术来延长油、气井的寿命,实现了有效、经济地提高老油田储量动用程度的目标,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侧钻井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寿命远低于普通生产井,平均仅为2 a左右。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使用微台阶扩孔技术将侧钻小井眼窄间隙固井转化为宽间隙常规固井,同时加大水泥环厚度,提高固井质量,延长侧钻井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微台阶扩孔 环空间隙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WD—152型随钻扩孔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乃震 丁文正 +3 位作者 李壮 张世军 曹生 荣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70,共3页
针对目前侧钻井固井质量差的问题,在研究分析国内外随钻扩孔工具现状的基础上,研制了RWD—152型随钻扩孔工具。该工具主要由主体、上腔体、弹簧、下腔体、切削钻头和腔体固定螺钉组成。辽河油田5井次的随钻扩孔现场试验表明,这种工具可... 针对目前侧钻井固井质量差的问题,在研究分析国内外随钻扩孔工具现状的基础上,研制了RWD—152型随钻扩孔工具。该工具主要由主体、上腔体、弹簧、下腔体、切削钻头和腔体固定螺钉组成。辽河油田5井次的随钻扩孔现场试验表明,这种工具可实现钻井和扩孔同时进行,缩短了钻井周期,有效地提高了侧钻井的质量和固井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延长油井的服役寿命,成功解决了制约侧钻井技术发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随钻扩孔工具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层预处理方法提高侧钻小井眼固井质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对传统固井工艺不能满足侧钻小井眼固井质量要求的原因做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结合辽河油田侧钻小井眼井多发的水淹、水窜问题研究了地层预处理技术 ,并参照国外处理此类问题的实践经验给出了该技术的工艺过程及实施要点。
关键词 侧钻小井眼 地层预处理 固井质量 水淹井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井井眼轨道的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乃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针对定向井、侧钻井井眼轨道的常见类型给出了不同的优化数学模型 ,分析了计算过程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理论与实践证明 ,用最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定向井井眼轨道可实现最短路径钻达靶点 ,井眼光滑 ,摩阻力小 ,是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针对定向井、侧钻井井眼轨道的常见类型给出了不同的优化数学模型 ,分析了计算过程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理论与实践证明 ,用最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定向井井眼轨道可实现最短路径钻达靶点 ,井眼光滑 ,摩阻力小 ,是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井 定向井 侧钻 井眼轨迹 最优化 数学模型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2-14-111c减少侧钻井油层损害的新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2 位作者 高玮 胡兴富 王辅升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介绍了侧钻井扩孔施工工艺 ,探讨了用扩孔技术减少侧钻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侧钻后对小井眼进行扩孔 ,可以去掉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带 ,降低钻井液侵入油层的深度 ,减少对油层的损害。扩孔后井壁上形成的滤饼薄且疏松 ,可以有效地提高第... 介绍了侧钻井扩孔施工工艺 ,探讨了用扩孔技术减少侧钻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侧钻后对小井眼进行扩孔 ,可以去掉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带 ,降低钻井液侵入油层的深度 ,减少对油层的损害。扩孔后井壁上形成的滤饼薄且疏松 ,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界面的固井质量 ,减少后期的油气水窜 ,有效延长生产井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油层损害 扩孔技术 固井质量 油气水窜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在辽河油区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乃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4,32,共5页
面对油田日趋严峻的开发形势,利用侧钻井、水平井和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钻完井技术,提高难采难动用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降低吨油开采成本,得到了普遍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完善,特殊工艺井钻完井技术在辽河油区应用... 面对油田日趋严峻的开发形势,利用侧钻井、水平井和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钻完井技术,提高难采难动用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降低吨油开采成本,得到了普遍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完善,特殊工艺井钻完井技术在辽河油区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见到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水平井 分支井 研究 应用 辽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井眼水泥浆顶替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79
9
作者 刘崇建 刘孝良 +1 位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49,共4页
提高小井眼水泥浆的顶替效率 ,是保证小间隙水泥环密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根据液体在小井眼、小间隙中的流动特点 ,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提高小间隙水泥浆顶替效率的几项基本因素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突破了紊流和... 提高小井眼水泥浆的顶替效率 ,是保证小间隙水泥环密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根据液体在小井眼、小间隙中的流动特点 ,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提高小间隙水泥浆顶替效率的几项基本因素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突破了紊流和塞流的顶替概念 ,提出了如何控制水泥浆和钻井液的压力梯度及动切力的比值a和b ,来提高小间隙顶替效率的具体方法。文中还对提高小间隙水泥浆顶替效率的套管偏心度、紊流接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水泥浆 油气井 顶替效率 研究 压力梯度比 动切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机理 被引量:46
10
作者 车争安 张智 +3 位作者 施太和 涂军军 向亮 刘乃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高温高压含硫气井中,环空带压值过大将会影响正常生产,一旦超过允许值将诱发潜在的安全事故。针对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升高使密闭环空流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环空带压问题,建立了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值的计算模型,并进行... 在高温高压含硫气井中,环空带压值过大将会影响正常生产,一旦超过允许值将诱发潜在的安全事故。针对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升高使密闭环空流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环空带压问题,建立了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值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引起的带压值很有可能会引起生产管柱的失效,给油气井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因此,有必要在井身结构设计、套管强度设计与环空保护液优选时,根据油气井正常开采的工作制度,降低开采过程中环空带压值并开展有效的环空带压管理,确保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的长期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带压 硫化氢 高温高压 套管 气井 安全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水平井多段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被引量:36
11
作者 刘乃震 张兆鹏 +2 位作者 邹雨时 马新仿 张一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9-1068,共10页
基于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系统,开展已压裂缝内流体压力、段间距、射孔参数、水平应力差和水平井段固井质量对致密砂岩储集层多裂缝扩展形态影响的实验。通过岩样剖分和压力曲线特征的类比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已压缝处于临界闭合状态时,高... 基于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系统,开展已压裂缝内流体压力、段间距、射孔参数、水平应力差和水平井段固井质量对致密砂岩储集层多裂缝扩展形态影响的实验。通过岩样剖分和压力曲线特征的类比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已压缝处于临界闭合状态时,高水平应力差和小段间距将导致多裂缝合并,而已压缝内高净压力和缝宽不对称分布可能抑制后续裂缝扩展;较大段间距使得后续裂缝处于诱导应力递减区域,降低应力干扰程度;采用大密度深穿透射孔,有利于降低裂缝起裂压力;缝内净压力一定时,低水平应力差将增大水平应力反转程度,增大后续裂缝偏转角度;水平段固井质量较差时,裂缝在井筒与地层结合处起裂,形成纵向缝;各段裂缝起裂压力呈上升趋势,压力增长幅度可达30%;形成横切缝时,起裂后压力迅速下降,延伸压力低;裂缝发生偏转时,起裂后压力波动下降,延伸压力较高,为迂曲窄缝;形成纵向缝时,压力剧烈波动上升,呈现多峰值特征,起裂阶段和延伸阶段区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多段压裂 射孔 缝内净压力 缝间应力干扰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计量有关公式剖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钟水清 马发明 +4 位作者 熊继有 李福德 郭俊 李建波 刘乃震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6期55-59,共5页
随着石油天然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西部大开发使天然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发挥每一立方米天然气的最佳经济效益,缓解供需矛盾,这对天然气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介绍了欧洲、美国燃料市场应用孔板流... 随着石油天然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西部大开发使天然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发挥每一立方米天然气的最佳经济效益,缓解供需矛盾,这对天然气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介绍了欧洲、美国燃料市场应用孔板流量计的设计、安装、维修和分析处理方法,以及我国天然气计量系统的误差评定等,以供天然气计量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计量 孔板流量计 体积流量 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压后返排规律 被引量:46
13
作者 刘乃震 柳明 张士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岩气藏通常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力压裂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但是页岩气井压后返排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压裂规模、压力系数和关井时间等因素对返排的影响,并从... 岩气藏通常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力压裂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但是页岩气井压后返排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压裂规模、压力系数和关井时间等因素对返排的影响,并从机理上分析了页岩气井压后返排困难的原因。结果表明:返排率随天然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和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压裂规模和关井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从微观机理进行分析,水通过毛细管自吸作用进入微裂纹,页岩基质中矿物颗粒间原有的氢键被羟基取代进而发生水化作用,造成新的微裂纹的产生和主裂缝的扩展,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使得大部分水难以返排,返排率低;对于页岩气井压裂,一般裂缝间距和裂缝导流能力较小、压裂规模很大,很大一部分注入水存在于比表面积极大、形态极为复杂的裂缝网络中,以致无法返排。结论认为:页岩气井压后返排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应该刻意追求返排率;低返排率的页岩气井的产量一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返排 数值模拟 裂缝间距 压裂规模 压力系数 自吸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定入靶方位的双圆弧型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全解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乃震 鲁港 佟长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纠偏轨道设计问题具有多解性,目前使用的数值迭代法不能求出全部解。通过一系列数学化简步骤,从轨道设计问题的多元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一个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特征多项式方程。轨道设计问题的解可以用特征多项式方程的实数根和已知设计参... 纠偏轨道设计问题具有多解性,目前使用的数值迭代法不能求出全部解。通过一系列数学化简步骤,从轨道设计问题的多元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一个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特征多项式方程。轨道设计问题的解可以用特征多项式方程的实数根和已知设计参数来解析计算;轨道设计问题是否有解取决于特征多项式方程是否存在实数根;如果轨道设计问题有多个解,其解的个数不多于特征多项式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给出了轨道设计问题求解的计算流程,从理论上解决了轨道设计问题的解的存在性问题、多解性问题以及解析解算法。实际算例表明,此算法不仅理论正确,而且计算速度快,容易计算机编程实现,在绕障设计方面具有其他已有数值迭代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轨道 纠偏设计 钻井 数学机械化 多项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页岩气甜点厘定与精准导向钻井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乃震 王国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5,共8页
利用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钻探及试采资料,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成果,对威远区块页岩气甜点进行厘定,并对其复杂构造背景下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区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页岩(TOC值大于等于2%)厚... 利用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钻探及试采资料,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成果,对威远区块页岩气甜点进行厘定,并对其复杂构造背景下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区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页岩(TOC值大于等于2%)厚度大(36.0~44.5 m),自下至上可划分为4个小层,各小层有机碳含量(2.0%~8.1%)、含气性(1.2~12.6 m^3/t)、孔隙度(0.66%~11.80%)和脆性矿物含量(17.5%~98.5%)纵向差异大,综合考虑含气性和工程可压性要求,确定龙马溪组龙11a小层为最佳纵向甜点层段;平面上,构造褶曲部位裂缝较为发育,页岩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较好,为平面甜点区域。在随钻地质导向钻井上,运用三维地震及地质建模等方法预测甜点深度,并通过随钻资料及时修正,控制井眼轨迹走向,提高了甜点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区块 志留系龙马溪组 页岩气 优质页岩 甜点 随钻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威远页岩气高效开发中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64
16
作者 刘乃震 王国勇 熊小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8,共10页
针对威远页岩气地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度大、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压裂改造难度大等特点,坚持"一体化、工厂化、效益化"的开发理念,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厘定平面甜点和纵向甜点,优化井位设计;实现精准地质导向,大幅... 针对威远页岩气地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度大、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压裂改造难度大等特点,坚持"一体化、工厂化、效益化"的开发理念,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厘定平面甜点和纵向甜点,优化井位设计;实现精准地质导向,大幅提升甜点钻遇率;提高钻井工程质量,有效缩短钻井周期和降低井下复杂状况的发生率;优化压裂工艺设计,实现压裂改造体积的最大化。基于此,形成了较为完善、复杂海相条件下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有较强借鉴意义的项目管理、研究设计、科研现场、地质钻井和地质压裂5个一体化模式,单井产量不断提升,单井成本持续降低,实现了威远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不断践行与完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深化地质认识和加强工程技术配套,实现威远3500m以浅页岩气高效开发以及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威远页岩气 一体化模式 实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苏里格致密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乃震 何凯 叶成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受低孔、低渗、低丰度等基本地质特征的影响,苏里格气田面临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等开发难题。为提高单井产量和气藏采收率,实现区块优质、高效开发,以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在苏10、苏11、苏53区块开展一系列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 受低孔、低渗、低丰度等基本地质特征的影响,苏里格气田面临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等开发难题。为提高单井产量和气藏采收率,实现区块优质、高效开发,以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在苏10、苏11、苏53区块开展一系列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工程地质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区块开发方式。苏10区块以直井、丛式井开发为主,井间产能接替;苏11、苏53区块分别以丛式井和水平井开发为主,区域产能接替。2优化方案设计。通过地质工程结合,优化水平井方位、水平段位置、储层改造方式等参数,实现储层最大动用。3实现水平井工厂化作业。在苏53区块优选13口井(10口水平井)开展水平井工厂化作业,探索出了一套以"方案设计最优化、工程技术模板化、施工作业流程化、作业规程标准化、资源利用综合化、队伍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工厂化作业模式。4侧钻水平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实施的2口侧钻水平井,平均砂岩钻遇率均超过90%,平均单井控制储量0.96×108m3,初期日产量接近6.0×104m3,实现了地质到工程的整体突破。5地面流程合理化。按着地面服从地下的思路,水平井整体开发达到了简化集输流程、便于管理、节省投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水平井 工厂化作业 苏53区块 地质工程一体化 致密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53区块“井工厂”技术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乃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5,共5页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渗透、低丰度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提高该气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结合储层特点和钻井作业条件,建立了一套适合该气田的以"方案设计最优化、工程技...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渗透、低丰度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提高该气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结合储层特点和钻井作业条件,建立了一套适合该气田的以"方案设计最优化、工程技术模板化、施工作业流程化、作业规程标准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和队伍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井工厂"作业模式。方案设计最优化包括地质方案、钻井方案和压裂方案的优化;工程技术模板化包含"1+2+2"钻头选型及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模板;施工作业流程化就是按照流程批量钻不同井段和分批次进行连续压裂作业;作业规程标准化是为工厂化钻完井与压裂制订标准化的作业规程。"井工厂"作业提高了苏53区块的作业效率,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仅用210d就完成了一个平台13口井(10口水平井、2口定向井和1口直井)的征地建井场、钻井、完井、压裂、试气和投产等工作,而且13口井经过大规模同步体积压裂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井工厂 钻井 连续压裂 苏53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侧钻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2 位作者 丁文正 张世军 曹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7-100,共4页
从套管内定向开窗侧钻、合理环空间隙优选、异径窄间隙小井眼固井、热采井套管损坏防治、降低成本侧钻等方面对油气井侧钻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应用,形成一套适合老油区特点的油气井侧钻技术,最终达到低成本挖... 从套管内定向开窗侧钻、合理环空间隙优选、异径窄间隙小井眼固井、热采井套管损坏防治、降低成本侧钻等方面对油气井侧钻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应用,形成一套适合老油区特点的油气井侧钻技术,最终达到低成本挖掘剩余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定向开窗 环空间隙 窄间隙小井眼固井 套管损坏 降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效益的工程方案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乃震 高远文 +4 位作者 王廷瑞 黄志强 高玮 王西贵 刘锦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98,共6页
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该区页岩气开发的目的层,甜点主力气层为龙马溪组龙_1~1小层,其上的龙一_1~3—龙一_2非主力气层因水平井压裂裂缝缝高延伸受限未能得到充分的改造,采用新井开发又不经济,导... 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该区页岩气开发的目的层,甜点主力气层为龙马溪组龙_1~1小层,其上的龙一_1~3—龙一_2非主力气层因水平井压裂裂缝缝高延伸受限未能得到充分的改造,采用新井开发又不经济,导致大量页岩气资源(约占总储量的2/3)无法动用。为此,提出了"生产套管合理封固+套管切割+高效段铣+常规侧钻钻完井与压裂"的方案,并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方案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确定合理封固段长度,配套井口安全阀、井下环空封隔装置等,确保满足后续压裂和生产要求,新井生产套管水泥返至技术套管内合适位置即可;②机械式套管切割技术成熟,较之于常规技术,高效段铣的段铣效率、工具寿命均提高2倍以上;③高效低成本井筒处理和常规侧钻钻完井与压裂技术,可支撑方案目标的实现;④较之于钻新井,该方案可节省建井成本30%左右,非主力气层预计单井测试日产气5.2×10~4m^3,10年累计产气0.49×10~8m^3,经济性良好。结论认为,该方案为页岩气非主力气层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有助于实现我国页岩气快速上产和长期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早志留世 非主力气层 生产套管合理封固 套管切割 高效段铣 侧钻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