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耐磨贝氏体道岔尖轨的研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丰收 陈朝阳 +2 位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田继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强韧性配合非常好;贝氏体道岔尖轨强韧性指标明显地优于珠光体道岔尖轨,同时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就可以保证全断面具有高且均匀的硬度。通过大秦线的铺设试验可知:贝氏体道岔尖轨无严重的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耐磨性能相比珠光体尖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寿命约为珠光体道岔尖轨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轨 60AT钢轨 道岔尖轨 异型钢轨 力学性能 重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焊接的UIC900A及U75V钢轨钢的连续冷却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丰收 张银花 +1 位作者 陈朝阳 周清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8,共6页
模拟钢轨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况,采用热膨胀方法分别测定UIC900A及U75V钢轨钢的连续冷转变曲线(CCT曲线).通过对UIC900A及U75V钢轨钢连续冷却特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模拟焊接的奥氏体化温度为1 300℃和冷却速度小于1.5℃·s-1... 模拟钢轨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况,采用热膨胀方法分别测定UIC900A及U75V钢轨钢的连续冷转变曲线(CCT曲线).通过对UIC900A及U75V钢轨钢连续冷却特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模拟焊接的奥氏体化温度为1 300℃和冷却速度小于1.5℃·s-1时,这2种钢轨钢的组织均为珠光体,并且在正常情况下焊接后直接空冷也都不会出现马氏体组织,这时UIC900A和U75V钢轨钢的硬度分别达到329 HV和354 HV;当模拟焊后热处理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00℃和冷却速度为0.5℃·s-1时,这2种钢轨钢的硬度均为300 HV左右.UIC900A钢轨钢可直接空冷,U75V钢轨钢则需用冷却速度为1~2℃·s-1的喷风软淬火,以使其硬度达到320~350 H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钢 CCT曲线 焊接 连续冷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用U77MnCr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丰收 周清跃 +1 位作者 张银花 陈朝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20,共5页
研究目的:含Cr低合金钢轨在国外重载铁路已得到了成功应用,而我国重载铁路在含Cr低合金钢轨使用方面还是一个空白。本文对U77MnCr钢轨的母材性能、焊接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跟踪研究其在重载铁路上铺设的使用情况。研究结论:U77MnCr... 研究目的:含Cr低合金钢轨在国外重载铁路已得到了成功应用,而我国重载铁路在含Cr低合金钢轨使用方面还是一个空白。本文对U77MnCr钢轨的母材性能、焊接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跟踪研究其在重载铁路上铺设的使用情况。研究结论:U77MnCr钢轨母材材质具有很好的纯净度和良好的强韧性,适合铺设在重载铁路的直线地;U77MnCr钢轨不含贵重的钒合金,只加入较便宜的0.25%~0.40%的铬合金,强塑性较好,具有很好的性价比;U77MnCr钢轨母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接头具有自硬化性能,正火后无需进行喷风冷却,轨顶面的硬度就可与母材的硬度匹配;U77Mncr钢轨具有良好的抗接触疲劳伤损能力和焊接性能,对提高重载铁路钢轨使用寿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U77MnCr钢轨 母材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N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丰收 周清跃 +5 位作者 张澎湃 张银花 陈朝阳 李闯 俞喆 梁旭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0-53,共4页
研究目的:针对大秦重车线钢轨铺设初期轮轨匹配不良的问题,设计出新轨头廓形75N钢轨,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75 kg/m钢轨优化前后的接触状态及几何关系,并进行了75N钢轨在大秦重车线的试铺试验。研究结论:(1)75N钢轨显著改善了轮轨关系... 研究目的:针对大秦重车线钢轨铺设初期轮轨匹配不良的问题,设计出新轨头廓形75N钢轨,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75 kg/m钢轨优化前后的接触状态及几何关系,并进行了75N钢轨在大秦重车线的试铺试验。研究结论:(1)75N钢轨显著改善了轮轨关系,轮轨主要接触位置更处于轨头踏面中心区域,轮轨接触应力大幅降低;(2)75N钢轨无论预打磨还是未进行预打磨,在直线上钢轨光带均较为居中,轨距角未出现肥边和剥离掉块,轨面光洁,钢轨使用状态较好;(3)在曲线上使用,75N钢轨均未出现轨距角肥边,表现出具有良好的轮轨接触关系;(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N钢轨 仿真计算 轮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速铁路钢轨早期伤损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丰收 李闯 田常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典型钢轨早期伤损进行现场跟踪及总结分析,对伤损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维修措施。结果表明:钢轨擦伤、波磨、异物压入轨面、锈蚀、母材缺陷产生的重伤以及小半径曲线侧磨是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早期伤损形式;伤... 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典型钢轨早期伤损进行现场跟踪及总结分析,对伤损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维修措施。结果表明:钢轨擦伤、波磨、异物压入轨面、锈蚀、母材缺陷产生的重伤以及小半径曲线侧磨是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早期伤损形式;伤损原因包括开通运营前的工程作业、高速运营中的问题、母材缺陷等。针对伤损及原因,提出大机打磨、合理使用钢轨、提高钢轨质量稳定性等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伤损 跟踪分析 维修措施 打磨 钢轨擦伤 波磨 锈蚀 母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轨磨耗及摩擦系数的重载铁路曲线钢轨润滑方案研究
6
作者 桂双 魏夕凯 +5 位作者 王凯 李烨锋 于桂武 王海波 梁旭 刘丰收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重载铁路是我国煤炭等能源物资的主要输送途径,为解决大秦重载线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水平较高的问题,通过实验室磨耗试验以及在大秦重载线路设立试验区段进行跟踪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小半径曲线工况下使用油脂类润滑剂对钢轨磨耗的影响... 重载铁路是我国煤炭等能源物资的主要输送途径,为解决大秦重载线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水平较高的问题,通过实验室磨耗试验以及在大秦重载线路设立试验区段进行跟踪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小半径曲线工况下使用油脂类润滑剂对钢轨磨耗的影响以及现场润滑设备采用不同油脂用量对钢轨的润滑效果,并从油脂减磨效果和现场油脂润滑剂最佳用量的角度研究了小半径曲线钢轨耐磨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使用油脂润滑剂能够大幅降低轮轨接触区域的摩擦系数;油脂润滑剂降低轮轨磨耗的作用十分显著,实验室减磨率约为35.4%,现场减磨率可达42%~56%。油脂润滑剂的加入使钢轨表面硬度提升,同时改变试样表面的粗糙度。应用道旁式油脂润滑设备可使曲线上股钢轨侧面磨耗有效降低,但油脂润滑剂用量的增加对侧面磨耗影响较小。目前大秦线曲线半径800 m重载工况下每趟列车的最佳润滑参数为流量0.7 mL/s、喷涂时长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小半径曲线 钢轨磨耗 钢轨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及超支化聚乙烯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丰收 伍青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309,共7页
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制备支化及超支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支化聚乙烯可通过乙烯自由基聚合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与共聚合成。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α-烯烃共聚得到支化聚乙烯;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制备支化及超支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支化聚乙烯可通过乙烯自由基聚合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与共聚合成。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α-烯烃共聚得到支化聚乙烯;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通常得到不同支化程度的聚乙烯;某些α-二亚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不同的乙烯压力和聚合温度下,能得到从线型到超支化,甚至树枝状等一系列不同拓扑结构的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聚合 催化剂 支化聚乙烯 超支化聚乙烯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磨耗的跟踪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丰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高速铁路列车轴重轻、速度快,钢轨的磨耗有其自身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京津城际、武广客专、京沪高铁、秦沈客专、沪宁城际等多条高速铁路钢轨磨耗情况的长期跟踪观测,分析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的磨耗特征。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直线段钢轨的... 高速铁路列车轴重轻、速度快,钢轨的磨耗有其自身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京津城际、武广客专、京沪高铁、秦沈客专、沪宁城际等多条高速铁路钢轨磨耗情况的长期跟踪观测,分析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的磨耗特征。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直线段钢轨的垂直磨耗量及磨耗速度均较小,而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的侧面磨耗严重,已影响到钢轨的使用寿命。建议在小半径曲线地段使用在线热处理钢轨,同时进行钢轨润滑,以减少钢轨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 垂直磨耗 侧面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丰收 李金都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3-16,39,共5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综述刘丰收,李金都(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自50年代以来,黄委会设计院在小浪底坝址区做了大量的勘探、试验及地质勘察工作,经过40多年的努力,搞清了坝址区的工...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综述刘丰收,李金都(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自50年代以来,黄委会设计院在小浪底坝址区做了大量的勘探、试验及地质勘察工作,经过40多年的努力,搞清了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工程地质 坝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浪底地区沉积环境及泥化夹层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丰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4-38,共5页
泥化夹层是一种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地质体。本文分析了黄河小浪底地区软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等)的古生物特征、沉积序列特征及水动力特征,指出该地区软岩是在湖相水下三角洲环境中形成的。它演变成泥化夹层的主要原因是,在地... 泥化夹层是一种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地质体。本文分析了黄河小浪底地区软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等)的古生物特征、沉积序列特征及水动力特征,指出该地区软岩是在湖相水下三角洲环境中形成的。它演变成泥化夹层的主要原因是,在地质构造作用下,软岩的裂隙增大、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促成了地下水的流通,使其中起主要胶结作用的SiO_2和CaCO_3成份发生溶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粘土岩 沉积 泥化夹层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口定量分析840D车轮辐板孔裂纹扩展速率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丰收 习年生 +2 位作者 付秀琴 鑫贵 陈朝阳 《铁道机车车辆》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对840D车轮辐板孔疲劳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测量疲劳弧线间距。通过分析认为43 mm是临界裂纹的一个重要参考,同时发现闸瓦制动工况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推断出裂纹长度在35 mm内,其平均裂纹扩展速率为31.2 mm/年。
关键词 840D车轮 裂纹扩展速率 临界裂纹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阻骨架结构α-二亚胺的合成及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
12
作者 刘丰收 庞世坤 申东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1-866,共6页
通过三甲基铝活化苯胺生成铝胺盐,再与α-二酮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大位阻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在与氯化钯原位作用下,大位阻取代的α-二亚胺配体用于Suzuki偶联反应,研究了配体结构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铝胺盐 大位阻骨架结构 α-二亚胺 Suzuki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2
13
作者 周清跃 田常海 +3 位作者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朝阳 俞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打磨 轨头廓面设计 走行光带 打磨周期 打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轮轨匹配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5
14
作者 周清跃 刘丰收 +3 位作者 张银花 田常海 俞喆 张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4,共7页
对我国高速铁路因轮轨匹配问题而导致轮轨接触位置不良、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报警、动车组异常抖动、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疲劳裂纹等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主要从轮轨接触关系、等效锥度、轮轨匹配、钢轨打磨、道岔直尖... 对我国高速铁路因轮轨匹配问题而导致轮轨接触位置不良、动车组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报警、动车组异常抖动、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疲劳裂纹等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主要从轮轨接触关系、等效锥度、轮轨匹配、钢轨打磨、道岔直尖轨处理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车轮型面与60钢轨廓形不匹配导致了轮轨接触位置不良,采用60N钢轨可使轮轨的接触位置居中;按设计的钢轨廓形或60N钢轨廓形进行钢轨打磨,可以有效降低轮轨的等效锥度,从而抑制动车组异常抖动和构架横向加速度超限;采用GMC96—B型和GMC96—X型钢轨打磨车打磨产生的钢轨周期性磨痕波深较大时,容易发展成钢轨波磨,而采用大机打磨可有效治理钢轨波磨;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因未倒棱且长期承受应力集中作用是造成其产生疲劳裂纹的根本原因,可采用倒圆和组合断面轨面修型处理,有效控制直尖轨非工作边的疲劳伤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匹配 轮轨接触关系 构架横向加速度 钢轨波磨 等效锥度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N钢轨的廓型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15
作者 周清跃 张银花 +4 位作者 田常海 陈朝阳 刘丰收 俞喆 李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针对我国铁路多种型面的车轮在线路上混跑的实际情况,为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以60 kg&#183;m-1钢、轨(简称60钢轨)为原形,按照尽量少改动原形钢轨几何尺寸的原则,以直线线路钢轨上的轮轨接触光带居中、曲线线路上车轮轮缘贴靠钢轨时形... 针对我国铁路多种型面的车轮在线路上混跑的实际情况,为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以60 kg&#183;m-1钢、轨(简称60钢轨)为原形,按照尽量少改动原形钢轨几何尺寸的原则,以直线线路钢轨上的轮轨接触光带居中、曲线线路上车轮轮缘贴靠钢轨时形成共形接触为预期目标,以减少轮轨接触应力、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为目的,研究设计具有新轨头廓型的60N钢轨.仿真结果表明:60N钢轨与LM,S1002CN和LMA型面车轮接触时的接触点基本在轨头踏面中心区域;60N钢轨的最大接触应力和最大Mises等效应力与60钢轨相比,分别降低约19 %和13%;当轮对横移量在8mm以内时,无论是与新车轮接触、还是与失稳磨耗车轮接触,60N钢轨的等效锥度基本在0.10~0.15范围内,从而有效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铺设60N钢轨的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减少甚至避免钢轨在轨距角部位出现飞边、剥离掉块和疲劳核伤,产生的轮轨接触光带在25~30 mm范围内,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无需进行钢轨预打磨廓型设计,大幅度减少了钢轨打磨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打磨钢轨的难度.建议尽快在高速铁路上推广使用60N钢轨,并将其轨头廓型优化成果推广应用以形成统一的钢轨轨头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头廓型 钢轨 轮轨匹配 车轮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高强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1 位作者 陈朝阳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研制适应重载铁路的高强钢轨。通过对高强钢轨的性能、热处理和焊接以及选用的新钢轨服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钢种中加入合金元素Cr,可以提高轨钢的强度,推迟珠光体转变时间,使钢轨既易于热处理... 为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研制适应重载铁路的高强钢轨。通过对高强钢轨的性能、热处理和焊接以及选用的新钢轨服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钢种中加入合金元素Cr,可以提高轨钢的强度,推迟珠光体转变时间,使钢轨既易于热处理,又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而且钢轨强度的提高还增加了曲线钢轨的耐磨性能和耐伤损能力;提高轨钢的纯净度,可增加钢轨的抗疲劳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重载铁路曲线下股应铺设热处理钢轨;铺设新钢种PG4和U77MnCr的线路,钢轨打磨时间可延长至通过总重4亿t,而铺设U75V钢轨的线路在通过总重6000万t后就需打磨1次,才能有效抑制轨面剥离的产生和发展。新钢轨的综合使用性能良好,适合在重载铁路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高强钢轨 性能 热处理 焊接 钢轨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0MPa级在线热处理钢轨使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1 位作者 陈朝阳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9,共7页
对铺设在北京、太原、上海和郑州铁路局的半径为300-500m曲线上的60kg·m^-1 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研究提高重载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60kg·m^-1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硬度高、耐磨性能... 对铺设在北京、太原、上海和郑州铁路局的半径为300-500m曲线上的60kg·m^-1 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研究提高重载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60kg·m^-1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在使用初期,钢轨磨耗少,钢轨表面容易出现剥离掉块,此时如果采用液体润滑,会加剧钢轨表面的剥离掉块;钢轨的磨耗主要出现在曲线的圆缓或缓圆部位,当钢轨磨耗到一定程度后,侧磨加快,如果采用正确的固体润滑方法,可使钢轨的侧磨得到有效地控制,且钢轨不会出现严重的剥离掉块;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综合使用性能良好,耐磨性能比U75V热处理钢轨提高1倍以上,适合在钢轨磨耗严重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上使用;对钢轨实施预防性打磨、设置适当的欠超高、采用1:20的轨底坡等改善轮轨匹配关系降低接触应力的措施,均对提高重载铁路曲线区段上钢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00 MPA级 在线热处理钢轨 小半径曲线 钢轨磨耗 跟踪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关系中的硬度匹配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周清跃 刘丰收 +1 位作者 朱梅 安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1,共7页
为提高轮轨综合使用寿命,研究轮轨的合理硬度匹配。针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轮轨材料,归纳分析轮轨硬度匹配的典型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轮轨硬度匹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轮轨使用情况,阐述轮轨硬度、加工硬化对轮轨使用寿命的影响... 为提高轮轨综合使用寿命,研究轮轨的合理硬度匹配。针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轮轨材料,归纳分析轮轨硬度匹配的典型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轮轨硬度匹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轮轨使用情况,阐述轮轨硬度、加工硬化对轮轨使用寿命的影响以及轮轨材料的最新发展,初步提出不同运输条件下轮轨硬度匹配的建议。重载铁路:在半径>1 200 m的曲线以及直线段上铺设轨面硬度>280 HB的轧态钢轨;在半径为1200 m以下的曲线段上铺设使用H370热处理钢轨;应积极研发使用轨面硬度>370 HB的钢轨、以及轮辋表面硬度>320 HB的重载铁路用车轮。客运专线铁路:铺设轨面硬度>260 HB的轧态钢轨,采用轮辋表面硬度>260 HB的ER8等级的或轮辋表面硬度>248HB的ER7等级的车轮。对引进的时速200 km及以上动车组在我国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研究,以进一步研究轮轨关系中硬度的合理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关系 硬度匹配 建议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71Mn钢轨踏面剥离掉块缺陷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剑华 任安超 +2 位作者 吉玉 张银花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U71Mn钢轨在铁路曲线线路外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钢轨踏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掉块缺陷。对产生缺陷的钢轨进行性能检验的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氢氧含量、拉伸性能、脱碳层、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踏面硬度等均满足TB/T 2344-2... U71Mn钢轨在铁路曲线线路外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钢轨踏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掉块缺陷。对产生缺陷的钢轨进行性能检验的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氢氧含量、拉伸性能、脱碳层、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踏面硬度等均满足TB/T 2344-2012标准的要求,因此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与钢轨自身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对缺陷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现在曲线线路外轨踏面工作边轨距角圆弧区域的剥离掉块是一种典型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这主要是由于轮轨长期在此区域接触导致该区域接触应力过大所致。通过改善轮轨匹配关系使轮轨形成共形接触,合理进行预防性和校正性打磨,并严格执行钢轨分级使用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钢轨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剥离掉块 滚动接触疲劳 钢轨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曲线下股热处理钢轨剥离伤损成因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朝阳 张银花 +1 位作者 刘丰收 周清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4,共7页
对朔黄铁路的5段75 kg.m-1的U75V钢轨性能进行检验,分析伤损钢轨裂纹附近的性能。分析表明:U75V热轧钢轨母材的组织和硬度均合格,但U75V热处理钢轨的淬火层深度及横断面硬度均未满足TB/T 2635—2004的要求;显微硬度数据显示,在钢轨横断... 对朔黄铁路的5段75 kg.m-1的U75V钢轨性能进行检验,分析伤损钢轨裂纹附近的性能。分析表明:U75V热轧钢轨母材的组织和硬度均合格,但U75V热处理钢轨的淬火层深度及横断面硬度均未满足TB/T 2635—2004的要求;显微硬度数据显示,在钢轨横断面存在较薄的硬化层;曲线下股钢轨踏面中心裂纹的深度在1.3 mm左右,并呈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掉块,与钢轨硬度分布特征有关;裂纹萌生于钢轨轨头表面塑性流变层内,裂纹起始的发展与列车运行方向成一定的锐角,出流变层后基本以垂直方向朝轨头内部扩展,到一定程度后,裂纹呈鱼钩状,以大致与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朝轨顶面扩展,最终导致剥离掉块。建议使用符合标准的热处理钢轨;对曲线钢轨及时进行大机打磨;采取措施,降低纵横向蠕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曲线 75kg·m^-1热处理钢轨 裂纹 剥离掉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