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力变矩器单向离合器阻力矩及流场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城 柳景灿 +4 位作者 郭猛 闫清东 魏巍 刘世琦 王浩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401,共11页
作为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部件,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变矩器工况耦合器工况的相互切换,对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传动性能发挥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为探究单向离合器转矩性能和流动特性,针对液力变矩器用单向离合器,采用CFD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 作为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部件,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变矩器工况耦合器工况的相互切换,对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传动性能发挥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为探究单向离合器转矩性能和流动特性,针对液力变矩器用单向离合器,采用CFD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单向离合器阻力矩及流场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单向离合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流场状态分布特征和搅油转矩变化规律,构建了外环搅油转矩与转速、环境温度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向离合器搅油转矩与内部油液的压力、流速、涡量均相关,流场状态参数数值基本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尤其在外环型面附近最为明显;在外环转速为800~2200 r/min时,外环搅油转矩为6~26 N·m.此外,外环2000 r/min时其型面上最高压力为200 kPa,表面流体流速达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离合器 计算流体力学 搅油转矩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及pH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大胜 马琳 +1 位作者 郑泽荣 刘世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41-44,49,共5页
探讨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分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器官分化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激素浓度及pH为2 mg/L NAA,2 mg/L 6-BA,1 mg/L 2,4-D和pH 5.8;苍山蒜愈伤组织出芽分化的最... 探讨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分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器官分化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激素浓度及pH为2 mg/L NAA,2 mg/L 6-BA,1 mg/L 2,4-D和pH 5.8;苍山蒜愈伤组织出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及pH为1 mg/L NAA,3 mg/L 6-BA,pH 5.8;苏联蒜愈伤组织出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及pH为2 mg/L NAA,2 mg/L 6-BA,pH 6.1;苍山蒜和苏联蒜愈伤组织生根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及pH均为1 mg/L NAA,pH 5.8,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但并不利于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激素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二次生长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世琦 付镛 王冰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试验探明了大蒜二次生长与种蒜、土壤、播期、密度、地膜覆盖、浇水、施肥等因子的关系,明确了因品种制宜、适期早播、控制氮肥、合理使用磷钾肥、适期晚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等是控制大蒜二次生长形成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大蒜 二次生长 施肥 种蒜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西瓜和西葫芦子房发育中ZT和GA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世琦 邢禹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0,共4页
通过黄瓜、西瓜及西葫芦3种作物子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比较,进一步探明瓜类单性结实、授粉结实及外源激素诱导结实与内源激素消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西瓜(2X、3X)、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及黄瓜未处理子房ZT在... 通过黄瓜、西瓜及西葫芦3种作物子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比较,进一步探明瓜类单性结实、授粉结实及外源激素诱导结实与内源激素消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西瓜(2X、3X)、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及黄瓜未处理子房ZT在开花前2d至花后5d均呈持续升高趋势,GA在开花前含量较高,开花前1d下降至较低水平,开花后则渐升。但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自然凋萎前)开花前至开花当天ZT不断升高,花后2d开始下降,至花后5d时ZT降至最低;GA于花前1 ̄2d速降,开花当天略升,开花后又速降至低点。黄瓜、西瓜及西葫芦正常发育子房的ZT/ABA在1.0 ̄1.5之间,GA/ABA则在0.04 ̄0.07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西瓜 西葫芦 ZT GA 子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型大蒜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世琦 张圣平 谷为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21,共2页
洋葱型大蒜为大蒜鳞茎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原称“面包蒜”),该鳞茎主要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及鳞芽的外层鳞片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可形成蒜薹或无薹分化,无任何食用价值。洋葱型大蒜的形成与N... 洋葱型大蒜为大蒜鳞茎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原称“面包蒜”),该鳞茎主要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及鳞芽的外层鳞片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可形成蒜薹或无薹分化,无任何食用价值。洋葱型大蒜的形成与N、P、K超量施用且配比不当,追N过多且时间过早,土壤过于粘重并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 施肥 洋葱型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处理对不同瓜类子房发育初期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琦 邢禹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黄瓜、西瓜、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子房及黄瓜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 ,开花后 4d比开花当天增加 2~ 3倍 ,P、K、Zn、B、Mn含量均明显升高 ,尤其B、Zn升幅更大。而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花后 4d仅为开花当天的 1/ 3左右 ,P... 黄瓜、西瓜、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子房及黄瓜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 ,开花后 4d比开花当天增加 2~ 3倍 ,P、K、Zn、B、Mn含量均明显升高 ,尤其B、Zn升幅更大。而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15N分配率花后 4d仅为开花当天的 1/ 3左右 ,P、K、Zn、B、Mn含量则下降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黄瓜 西葫芦 花期 瓜类 子房 发育初期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对香菇营养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世琦 蒋先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随着香菇代料栽培的迅速发展,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对香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然而,培养基的组分与产品组分的关系尚无详细报道。本文试图通过测定培养基与子实体的氨基酸组分和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为优化培养基组分,增加... 随着香菇代料栽培的迅速发展,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对香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然而,培养基的组分与产品组分的关系尚无详细报道。本文试图通过测定培养基与子实体的氨基酸组分和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为优化培养基组分,增加香菇有效成份含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营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中国大蒜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世琦 《长江蔬菜》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入世 现状 发展 无公害生产 科技 特色产品开发 WTO 中国 大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光源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8
9
作者 陈强 刘世琦 +3 位作者 张自坤 崔慧茹 郝树芹 刘忠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各处理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值最高。红光和蓝光是影响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主要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番茄果实品质 控制 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AR-CNN的轻量级海上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世琦 匡华星 杨昊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0,共9页
针对海防雷达分辨率低、实时性要求高及传统CFAR算法难以满足日益精细的现代化战争需求的问题。本文将传统的CA-CFAR算法融入到计算机视觉的两阶段目标检测框架中,形成了一种轻量、高效的雷达实时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使用低门限CFAR(Lo-C... 针对海防雷达分辨率低、实时性要求高及传统CFAR算法难以满足日益精细的现代化战争需求的问题。本文将传统的CA-CFAR算法融入到计算机视觉的两阶段目标检测框架中,形成了一种轻量、高效的雷达实时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使用低门限CFAR(Lo-CFAR)来判断诸多潜在目标的真实位置或虚警位置。然后,根据点迹位置信息和雷达回波距离-方位图做数据切片。最后,采用高性能分类器对数据切片进行训练。实测数值实验表明:与传统CFAR,Faster R-CNN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提高检测概率、抑制虚警和轻量时效性方面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二阶段 轻量化 神经网络 数据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菠菜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齐连东 刘世琦 +3 位作者 许莉 于文艳 梁庆玲 郝树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用彩色荧光灯得到红光、蓝光和黄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菠菜产量,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菠菜叶柄和叶片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同,但地上部生长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的比例... 用彩色荧光灯得到红光、蓝光和黄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菠菜产量,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菠菜叶柄和叶片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同,但地上部生长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的比例高于叶柄。不同处理叶片和叶柄鲜质量依次为白光(对照)>黄光>红光>蓝光。红光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菠菜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叶片,是积累硝酸盐的主要场所,并且各处理间叶片硝酸盐和单宁含量的差异远大于叶柄。白光和黄光处理下,菠菜叶片草酸含量大于叶柄,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则相反,其中红光处理草酸含量最低。菠菜在红光处理下生物量虽不高,但可极大地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菠菜 草酸 单宁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素营养对大蒜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昆 刘世琦 +2 位作者 张自坤 张涛 孟凡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6-512,共7页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探讨了钾对大蒜苗期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品质的影响。供试营养液K+浓度分别为0、3.0、6.0、9.0和12.0 mmol/L。结果表明,K+浓度在0~6.0 mmol/L范围内,大蒜苗期生长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及大蒜素含...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探讨了钾对大蒜苗期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品质的影响。供试营养液K+浓度分别为0、3.0、6.0、9.0和12.0 mmol/L。结果表明,K+浓度在0~6.0 mmol/L范围内,大蒜苗期生长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及大蒜素含量随K+浓度升高而增加;当在6.0~12.0 mmol/L时,上述指标则呈下降趋势。营养液中K+浓度为6.0 mmol/L时,大蒜叶片及假茎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均最大,假茎及叶片大蒜素含量分别比0 mmol/L时高出63.57%和62.04%,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假茎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K+浓度为9.0 mmol/L时最高。在施钾各处理间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不施钾处理。总之,钾能明显促进大蒜苗期假茎和叶片生长,增加叶片色素含量,极大改善叶片光合特性,提高大蒜幼苗营养品质。营养液K+浓度以6.0 mmol/L时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生长 光合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对设施菜地的青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中良 郑建利 +3 位作者 孙哲 田昌庚 高俊杰 刘世琦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针对设施菜地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退化问题,研究不同种类农业废弃物(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对设施青椒光合色素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了解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 针对设施菜地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退化问题,研究不同种类农业废弃物(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对设施青椒光合色素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了解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叶绿素含量以菌渣处理(T3)最高,为1.045 3 mg/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以稻壳+麦秸处理(T4)最高,为0.257 8 mg/g FW;Chl.a/Chl.b值、Chl.(a+b)/Car.值均以菌渣处理(T3)最大,分别为3.22、4.12。此外,农业废弃物还田可以有效抑制青椒果实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色素的形成。菌渣处理(T3)下的果实可溶性糖与Vc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处理(T7)增加81.20%、15.84%,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分别以稻壳+麦秸处理(T4)、稻壳处理(T1)最高。结果还显示,多种农业废弃物配施的青椒产量低于单一施入;菌渣单施处理(T3)产量最高,达48 255.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 稻壳 菌渣 还田 青椒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对连作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5 位作者 张自坤 尉辉 张宇 马琳 杨晓建 窦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8-723,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大蒜不同发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对土壤细菌、真菌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率随大蒜发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蒜薹伸长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连作大蒜不同发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对土壤细菌、真菌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率随大蒜发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蒜薹伸长期达到最大值;对硫化细菌和酚分解菌促进率最大值均出现在鳞茎膨大期;对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促进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分化期和幼苗期。EM对放线菌、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促进率随发育期的延长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EM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增加干物质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连作 大蒜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种盒机械投放过程运动学分析与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耿爱军 张兆磊 +4 位作者 宋占华 杨建宁 李汝莘 侯加林 刘世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5,共7页
针对种盒式大蒜播种方案,为检验倾斜输送带式蒜种盒投放方式的可行性,设计了预植蒜种的可降解蒜种盒和输送带式种盒投放试验台。对蒜种盒投放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蒜种盒运动速度、输送带倾角与投放后相邻蒜种盒间隙等相关参数... 针对种盒式大蒜播种方案,为检验倾斜输送带式蒜种盒投放方式的可行性,设计了预植蒜种的可降解蒜种盒和输送带式种盒投放试验台。对蒜种盒投放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蒜种盒运动速度、输送带倾角与投放后相邻蒜种盒间隙等相关参数间的数学模型,明确了蒜种盒投放间隙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通过蒜种盒投放过程的受力分析,确定了蒜种盒触地后不与地面产生滑动的条件和方法。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和大蒜播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输送带倾角、行驶速度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输送带倾角为30°、试验台运动速度为0.75 km/h,投放效果较好。输送带倾角对前后蒜种盒投放后的间隙影响显著,通过优化蒜种盒长度两端尺寸,可有效消除投放后蒜种盒衔接间隙,保持播种株距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运动学 输送带 大蒜 蒜种盒 播种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下香椿苗的生长动态 被引量:61
16
作者 张立伟 刘世琦 +2 位作者 张自坤 杨茹 杨晓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说明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苗 光质 发光二极管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还田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中良 张艳艳 +3 位作者 谷端银 焦娟 高俊杰 刘世琦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9-644,共6页
为了探明农业废弃物还田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磷钾(NPK)等的影响,以"金棚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法,设置菌渣、稻壳和麦秸配比(体积比):CK为0∶0∶0,T1为2∶0∶1,T2为0∶1∶2,T3为1∶2∶0,T4为1... 为了探明农业废弃物还田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磷钾(NPK)等的影响,以"金棚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法,设置菌渣、稻壳和麦秸配比(体积比):CK为0∶0∶0,T1为2∶0∶1,T2为0∶1∶2,T3为1∶2∶0,T4为1∶1∶1,T5为1∶0∶2,T6为2∶1∶0,T7为0∶2∶1共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比还田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NPK质量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提高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VC)和番茄红素质量分数,降低了有机酸质量比,增大了糖酸比.其中处理T4的可溶性糖质量比最高,达3.30%,而有机酸质量比则最低,为0.30%;果实糖酸比以处理T1,T2和T5的为较佳,分别为7.21,8.49和8.60;果实VC质量比为(9.62~17.54)×10^(-2)mg/g,较CK的增加了33.16%~82.33%,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处理T4的番茄红素质量比最高,其次为T2的,分别为82.88,80.80 mg/kg,较CK的分别增加了47.11%,43.41%.此外,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处理T2的产量最高,达100 927.02 kg/hm^2,较CK增产31.41%,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土壤碱解氮质量比以处理T3的最高,达131.26 mg/kg;各处理的土壤有效磷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的;土壤速效钾质量比为127.02~155.03 mg/kg.处理T6的有机质质量比最高,为16.0 g/kg.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处理T2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稻壳 麦秸 番茄 品质 产量 土壤氮磷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5
18
作者 夏永香 刘世琦 +1 位作者 李贺 陈祥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3-741,共9页
以"金蒜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亚硒酸钠研究了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期4月5日、15日和25日累计喷施1次、2次、3次3个浓度(5、10、15 mg/L)的亚硒酸钠溶... 以"金蒜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亚硒酸钠研究了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期4月5日、15日和25日累计喷施1次、2次、3次3个浓度(5、10、15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均不同程度影响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和品质。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2次1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可显著提高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能显著改善蒜薹和鳞茎品质,单薹鲜质量和单头鲜质量分别提高68.25%和29.0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73.05%、104.66%、18.95%和82.01%、51.27%、69.82%;并可有效提高鳞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38.91%),降低蒜薹中游离氨基酸含量(36.95%);同时可降低蒜薹和鳞茎中大蒜素含量,但差异不显著。蒜薹和鳞茎硒含量随硒浓度和喷施次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最高可达19.81和23.96 mg/kg,为对照的3.85和4.41倍。综合各因素指标,大蒜以叶面喷施2次10 mg/L的亚硒酸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景凯 刘世琦 +5 位作者 冯磊 陈祥伟 薛小艳 成波 王越 李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9-997,共9页
【目的】大蒜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由于品种退化、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导致大蒜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硅作为一种公认的有益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硅对大蒜生长发... 【目的】大蒜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由于品种退化、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导致大蒜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硅作为一种公认的有益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硅对大蒜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至今还没有相关报道,因此本试验研究了硅在青蒜苗生长和品质方面的作用,以期能为大蒜无土栽培优质高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深液流水培方式,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置了5个硅水平(0、0.75、1.5、2.25、3.0 mmol/L)探讨了不同水平硅对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在0~1.5 mmol/L范围内,青蒜苗植株鲜重、株高、假茎长、假茎粗以及色素含量均随硅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硅浓度高于1.5 mmol/L时,相关指标随其升高而降低,在硅浓度1.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也随营养液中硅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硅浓度1.5 mmol/L时最高,比不施硅处理分别增加了32.41%和44.62%,而蒸腾速率(Tr)则恰好相反,随硅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Si1.5处理中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2.00%;此外,叶片和假茎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也随硅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硅浓度1.5 mmol/L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5.37%~41.96%和21.28%~40.82%,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Si2.25处理最高,但是Si2.25处理与Si1.5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硅浓度1.5 mmol/L时显著降低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能提高其在假茎中的含量,与不施硅处理相比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15.76%~21.62%,假茎中则增加了32.85%~53.73%。【结论】营养液中加硅后,青蒜苗植株鲜重、株高、假茎长和假茎粗均有明显增加,且其促进作用在其生育后期比生育前期更显著。加硅还可增加大蒜叶片内色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青蒜苗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其营养品质。因此,在大蒜施肥中,适当增加硅肥,有可能克服大蒜品种退化、土传病害对大蒜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蒜苗 品质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1
20
作者 杜洪涛 刘世琦 蒲高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研究了不同光质 (白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 )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光和黄光培养壮苗的效果较好 ,其他光质依次为蓝光、红光和绿光。同一光质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 Chla含量和 C... 研究了不同光质 (白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 )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光和黄光培养壮苗的效果较好 ,其他光质依次为蓝光、红光和绿光。同一光质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 Chla含量和 Chla/Chlb影响差异显著 ;采用不同光质处理 ,蓝光最高 ,白光和黄光次之 ,绿光下最低。光质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的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 ,在不同光质处理下 ,白光的 Fv/Fm、Fv/Fo、ΦPS 、qp最高 ,NPQ最小 ,表明白光为最有效光 ,其次分别为黄光、蓝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彩色甜椒 黄光 幼苗生长 叶绿素荧光特性 绿光 红光 影响 同品种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