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粕中糖萜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刁欢 汤强 +1 位作者 张明雷 李恬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3,共4页
以生物酶促发酵降解油茶粕的植物组织,再用水提法提取发酵油茶粕中的糖萜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d、黑曲霉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糖萜素得率最高为14.9%;在此基础上,优化糖萜素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 以生物酶促发酵降解油茶粕的植物组织,再用水提法提取发酵油茶粕中的糖萜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d、黑曲霉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糖萜素得率最高为14.9%;在此基础上,优化糖萜素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3 h、料液比1∶20、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糖萜素得率为16.9%,与对照组(得率10.4%)相比,糖萜素得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提取 糖萜素 油茶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利用蛋氨酸、赖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刁欢 李吕木 +1 位作者 胡良卫 凌俊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7年第6期9-11,共3页
为研究瘤胃微生物对瘤胃液中添加的蛋氨酸、赖氨酸的利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添加氨基酸对瘤胃液中尿素氮、部分酶活的影响,将采集到的来自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萨能山羊的瘤胃液混合后,平均分装成18个瓶,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 为研究瘤胃微生物对瘤胃液中添加的蛋氨酸、赖氨酸的利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添加氨基酸对瘤胃液中尿素氮、部分酶活的影响,将采集到的来自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萨能山羊的瘤胃液混合后,平均分装成18个瓶,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6重复随机因子试验设计。第1组中每瓶添加蛋氨酸2mM(0.25mol/LMet溶液8mL),第2组中每瓶添加赖氨酸2mM(0.25mol/LLys溶液8mL),第3组中每瓶加等体积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体外培养16h。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后,混合瘤胃液中的尿素氮(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并且添加蛋氨酸组的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添加赖氨酸组的GLDH活性则极显著低于蛋氨酸组和对照组(P<0.01);添加的氨基酸和体外培养时间对于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氨基酸组的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外培养时间对各组中GOT的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体外培养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分解赖氨酸的速率要比蛋氨酸快;添加的氨基酸使UN增加,但对GOT、GPT的活性起抑制作用;添加蛋氨酸可增加GLDH活性,但添加赖氨酸却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赖氨酸 尿素氮 谷氨酸脱氢酶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在制酒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刁欢 李吕木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2期109-113,118,共6页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制酒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制酒废水的絮凝菌种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分别在啤酒废水、白酒废水、糖蜜酒精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制酒废水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多糖与Fe离子螯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刁欢 张娟娟 +1 位作者 赵红 贺真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5-118,136,共5页
多糖铁配合物具有易吸收、无肠道刺激、定向吸收等优点。该研究通过对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螯合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微生物胞外多糖与铁的有效螯合,制得一种新型补铁剂。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和三氯化铁螯合后得到胞外多糖铁螯合... 多糖铁配合物具有易吸收、无肠道刺激、定向吸收等优点。该研究通过对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螯合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微生物胞外多糖与铁的有效螯合,制得一种新型补铁剂。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和三氯化铁螯合后得到胞外多糖铁螯合物,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柠檬酸三钠、螯合温度、螯合时间和溶液pH值对多糖铁中铁含量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螯合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发现,在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与柠檬酸三钠的质量比为3∶1、螯合时间为0.5 h、温度为60℃、溶液pH值为7的条件下,所得螯合物中含铁量最高达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胞外多糖 铁离子 螯合物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法生产植物糟渣类饲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刁欢 朱梦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4-78,共5页
随着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大,农副产品和农作物加工下脚料(如酒糟、醋渣等资源)也随之增加,然而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妥善处理和利用,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另外,我国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带来了饲料供应不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大,农副产品和农作物加工下脚料(如酒糟、醋渣等资源)也随之增加,然而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妥善处理和利用,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另外,我国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带来了饲料供应不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植物糟渣类资源,开发或提高其饲用价值以达到缓解饲料供应不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固态发酵技术生产植物糟渣类饲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着重从固态发酵技术、发酵原料的选用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技术 植物糟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和体外培养时间对瘤胃液的酶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刁欢 李吕木 +1 位作者 胡良卫 凌俊 《草食家畜》 2006年第4期47-49,53,共4页
本试验采用三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公羊为试验动物,分别于饲前和饲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瘤胃液,并在体外培养0、8、16h后抽取样本,测定样本中氨基酸的含量和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对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 本试验采用三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公羊为试验动物,分别于饲前和饲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瘤胃液,并在体外培养0、8、16h后抽取样本,测定样本中氨基酸的含量和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对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酶活性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于部分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影响较显著(P<0.05);不同的体外培养时间对于AST、ALT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于谷氨酸(Glu)、缬氨酸(Val)、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以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都有相当显著的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瘤胃液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固态发酵甘草对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刁欢 陈永静 吴芳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5-7,共3页
以甘草为原料,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对其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等影响因素,筛选甘草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最佳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固态发酵黄酮发酵时间为7 d、培养温度28℃、初始pH... 以甘草为原料,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对其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等影响因素,筛选甘草中黄酮、甘草甜素提取率的最佳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固态发酵黄酮发酵时间为7 d、培养温度28℃、初始pH值为6时,甘草中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达0.99%;甘草甜素相对较好的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7 d、培养温度32℃、初始pH值为5,且pH值是最大影响因素,甘草甜素的最高提取率达10.79%;甘草甜素含量受pH值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其次是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黄酮 甘草甜素 提取率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源日粮对猪肌肉中呈鲜物质含量及肉香味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凌俊 李吕木 +4 位作者 陶小平 许世富 刁欢 胡良卫 甄长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同时,采用口感品尝评定法评价了饲以不同蛋白源日粮试猪背最长肌的香味,研究了日粮中不同蛋白源对猪肌肉中呈鲜物质含量及肉香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源... 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同时,采用口感品尝评定法评价了饲以不同蛋白源日粮试猪背最长肌的香味,研究了日粮中不同蛋白源对猪肌肉中呈鲜物质含量及肉香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源日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p<0.05或p<0.01);此外,不同蛋白源日粮还可显著地影响肌肉香味(p<0.05);但试验却未发现不同蛋白源对肌肉中游离鲜味氨基酸有显著的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源 肌肉 鲜味物质 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铜微生物的筛选以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鲁陈 刁欢 +3 位作者 丁小玲 代张超 闫一博 李吕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0-25,共6页
为分离高效富铜菌来转化无机铜为微生物铜,本试验以微生物富集转化无机铜为微生物铜的转化率为筛选指标,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胞内铜含量,试验从高铜土壤中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无机铜高效转化真菌FT7,并进行26... 为分离高效富铜菌来转化无机铜为微生物铜,本试验以微生物富集转化无机铜为微生物铜的转化率为筛选指标,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胞内铜含量,试验从高铜土壤中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无机铜高效转化真菌FT7,并进行26S rDNA鉴定,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其温度、pH、接种量和培养时间4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真菌FT7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其最佳富集转化条件为温度29.5℃、pH 5、接种量4%、时间5.5 d,其最高转化率为87.65%。综上,黑曲霉为饲用微生物,其转化无机铜得到的微生物铜可用于饲料中新型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黑曲霉 微生物铜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瘤胃给饲蛋氨酸和拉沙里菌素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胡良卫 李吕木 +1 位作者 刁欢 凌俊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对照组、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分别给饲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0.15 g拉沙里菌素"和"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0.20 g拉沙里菌素",在饲喂前(0 h)、饲喂后2 h和5 h,将采集的... 对照组、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分别给饲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0.15 g拉沙里菌素"和"基础日粮+15 g蛋氨酸+0.20 g拉沙里菌素",在饲喂前(0 h)、饲喂后2 h和5 h,将采集的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0 h时,处理3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1(P<0.05),处理2的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处理1(P<0.01);在2 h时,处理2的GGT活性极显著低于处理1(P<0.01),显著低于处理3(P<0.05);处理2、3在3个时间点的血浆游离蛋氨酸(PFM)水平均极显著低于处理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蛋氨酸 拉沙里菌素 谷氨酸脱氢酶 Γ-谷氨酰转移酶 转氨酶 血清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瘤胃给饲蛋氨酸和拉沙里菌素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胡良卫 李吕木 +1 位作者 刁欢 凌俊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7年第6期17-20,共4页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Ⅲ: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Ⅲ: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最后一天为血样的采样日,采样日的采样时间点为3个,即当日早晨饲喂前(0h)、饲喂后2h和5h。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在0h处理Ⅲ的谷氨酸脱氢酶(G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Ⅱ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2h处理ⅡGG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Ⅲ(P<0.05),极显著低于处理Ⅰ(P<0.01),处理ⅢGP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5h处理Ⅰ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Ⅲ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Ⅰ的PFM水平在0、2、5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Ⅱ和处理Ⅲ(P<0.01);不同处理内,处理Ⅰ的0hGGT活性显著低于2、5h(P<0.05),5h的PFM水平显著高于0、2h(P<0.05),处理Ⅲ的5hGGT活性低于0h(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拉沙里菌素 谷氨酸脱氢酶 Γ-谷氨酰转移酶 转氨酶 血清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麻黄鸡选育过程中产肉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毅宾 耿照玉 +1 位作者 姜润深 刁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13-2414,共2页
研究比较了1、3、59、世代淮南麻黄鸡8周龄的体重、屠宰性能和肌肉部分品质。结果表明:以8周龄体重作为选育目标,淮南麻黄鸡选育群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了逐步提高;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在世代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优质肉鸡选育中,在保持其... 研究比较了1、3、59、世代淮南麻黄鸡8周龄的体重、屠宰性能和肌肉部分品质。结果表明:以8周龄体重作为选育目标,淮南麻黄鸡选育群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了逐步提高;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在世代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优质肉鸡选育中,在保持其肉质基本不变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其早期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屠宰性能 肌肉品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浅层气藏长水平井低密度砾石充填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文波 周生田 +6 位作者 蒋东雷 徐斐 董钊 杨蕾 刁欢 任冠龙 张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针对南海乐东22-1气田长水平井砾石充填技术难点,开展了低密度砾石充填模拟计算,设计了低密度砾石-多重β波充填技术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注入阶段和α波充填阶段,钻柱内砂浆摩阻占比约60%~70%;β波充填阶段,摩阻主要发生在冲筛环空;砾... 针对南海乐东22-1气田长水平井砾石充填技术难点,开展了低密度砾石充填模拟计算,设计了低密度砾石-多重β波充填技术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注入阶段和α波充填阶段,钻柱内砂浆摩阻占比约60%~70%;β波充填阶段,摩阻主要发生在冲筛环空;砾石密度对α波充填长度影响显著,利用低密度砾石能够有效提高α波可充填长度。本文设计的低密度砾石-多重β波充填技术方案已在乐东22-1气田取得成功应用,可为长水平井低密度砾石充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井 低密度砾石充填 多重β波充填 模拟计算 乐东22-1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离心泵内颗粒运动规律及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恒 刁欢 +4 位作者 肖谭 王震 韩伟 王海兵 张帆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3年第2期22-28,60,共8页
为研究泥沙对提黄灌溉用泵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CFD-DEM(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耦合的方法,考虑流体-颗粒、颗粒-颗粒、颗粒-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对离心泵内非稳态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泵内泥沙颗粒的运动特性,分析计算... 为研究泥沙对提黄灌溉用泵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CFD-DEM(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耦合的方法,考虑流体-颗粒、颗粒-颗粒、颗粒-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对离心泵内非稳态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泵内泥沙颗粒的运动特性,分析计算得到固液两相流工况下,泵的外特性变化、泵内固体颗粒的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以及过流部件的磨损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叶轮流道中部,颗粒向叶片工作面偏转,与过流壁面碰撞加剧;沿叶轮轴向从前盖板到后盖板处,颗粒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并在后盖板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耦合方法 固液两相流 离心泵 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和苯甲酰基硫脲在盐酸中的缓蚀性能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意 刁欢 +4 位作者 王恒 肖谭 曾春珉 王应好 张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2,136,共7页
为了深入理解硫脲基酸化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制,提高硫脲基缓蚀剂在酸化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腐蚀失重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硫脲衍生物苯基硫脲(PHTU)和苯甲酰基硫脲(BOTU)在15%HCl溶液中对20#钢的缓蚀性... 为了深入理解硫脲基酸化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制,提高硫脲基缓蚀剂在酸化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腐蚀失重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硫脲衍生物苯基硫脲(PHTU)和苯甲酰基硫脲(BOTU)在15%HCl溶液中对20#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PHTU和BOTU对20#钢在15%HCl溶液中均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加量为2 mmol/L时,钢片表面形成的较为致密完整的腐蚀产物可抑制腐蚀性介质与钢基体的接触,缓蚀率可达83%以上,且由于BOTU分子中C=O双键的存在,BOTU的缓蚀性能优于PHTU。PHTU和BOTU在钢表面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方式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存的混合吸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中的反应活性位点主要分布在C=S双键、C—N键及BOTU的C=O双键上。其中,N原子被酸液质子化后可与钢表面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物理吸附;高电子云密度的C=S键、C=O键及苯基可提供电子与铁原子的空d轨道,通过配位和反馈键形成化学吸附,进而稳定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腐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衍生物 缓蚀剂 缓蚀性能 量子化学计算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油套管用材110Cr13S适用性研究
16
作者 蒋东雷 余意 +3 位作者 王恒 刁欢 肖谭 王应好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05-109,193,共6页
为评价110Cr13S油套管钢在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适用性,采用暴露腐蚀试验、原位电化学测试、应力腐蚀测试研究了110Cr13S钢在模拟深水油气田井下高温、高压、CO_(2)与H_(2)S共存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化学... 为评价110Cr13S油套管钢在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适用性,采用暴露腐蚀试验、原位电化学测试、应力腐蚀测试研究了110Cr13S钢在模拟深水油气田井下高温、高压、CO_(2)与H_(2)S共存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机测试了110Cr13S油套管钢在温度为129.5℃,H_(2)S分压为358 Pa以及CO_(2)分压为2.754 MPa条件下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成分、电化学行为及慢应变速率拉伸曲线。结果表明:在模拟深海油气田井况条件下,110Cr13S钢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0044 mm/a,试样表面生成了结构致密完整的钝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优异的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110Cr13S油套管钢适用于深水、高温、高压、CO_(2)与H2S共存条件下的油气井开发油套管选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油套管 腐蚀 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钻探关键技术进展
17
作者 陈浩东 蒋东雷 +3 位作者 吴艳辉 刁欢 杨宇鹏 黄洪林 《天然气工业》 2025年第6期161-169,共9页
2024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在南海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陵水36-1气田,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千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南海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然而此类天然气资源储层埋深极浅给钻... 2024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在南海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陵水36-1气田,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千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南海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然而此类天然气资源储层埋深极浅给钻完井工程带来极大挑战。为此,围绕超深水超浅层气藏开发中的核心技术难题,系统剖析了作业成本高、安全风险大、井筒流动保障复杂等难题,通过创新研发“井工厂”批钻技术、无隔水管作业模式、膨胀表层导管、高效固井材料及多级防砂与水合物综合防治工艺,构建了适用于深水松软地层的建井与钻井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浅层气逸散、地层承载力不足、储层出砂及水合物生成等关键挑战。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技术成功解决了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勘探难题,仅用单深水钻井平台一年内发现了全球首个千亿立方米超深水超浅层陵水36-1大气田;②通过创新性研发“井工厂”批钻技术、无隔水管作业模式、膨胀表层导管、高效固井材料及多级防砂与水合物综合防治工艺,构建了适用于深水松软地层的建井与钻井技术体系,实现了超浅层气田的高效、安全勘探;③针对开发阶段面临的水平井造斜难度大、储层稳定性差及水合物二次生成等技术瓶颈,提出了开展长效地层沉降分析、优化深水井口装备及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的研究攻关方向。结论认为,该成果系统总结了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钻探的技术挑战、关键创新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全球超深水超浅层气田的开发提供了“中国工程方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钻探 超浅层气藏 无隔水管作业 安全建井 水合物防治 长效生产保障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