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地震序列类型的划分及其应用刍议 被引量:13
1
作者 刁守中 周翠英 +1 位作者 华爱军 侯海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作者对我国历史地震记载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的建议方案 ,即根据历史地震序列的记载特点 ,将其分为“安全类”和“危险类”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山东地区为例 ,对山东及邻区历史地震序列分类。结果表明 ,区内... 作者对我国历史地震记载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的建议方案 ,即根据历史地震序列的记载特点 ,将其分为“安全类”和“危险类”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山东地区为例 ,对山东及邻区历史地震序列分类。结果表明 ,区内历史地震序列中安全类约占83 9%,危险类约占 16 1%,这一结果与本区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结果大体一致 ,但与全国现代地震序列类型统计结果有一定差异。由于受地震史料记载详略因素的限制 ,上述结果是粗略的、初步的 ,但仍是对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信息的一种补充。所得结果可在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序列 类型 地震趋势判定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刁守中 王红卫 华爱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5-326,共12页
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约100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系统分析表明,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累积频度N(t)与时间t间大体可分为幂函数、指数及线性函数等3种分布形态,它们可能较客观地描述了地震序列随时间发展的复杂性与多... 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约100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系统分析表明,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累积频度N(t)与时间t间大体可分为幂函数、指数及线性函数等3种分布形态,它们可能较客观地描述了地震序列随时间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N(t)与时间t分布函数的不同,可能与后续显著地震性质不同有关,即指数函数可能预示后续发生双震型序列的第二主震或多震型序列中的强震甚至续发前-主-余型序列的主震;线性函数可能意味着主-余型序列续发最大余震或双震型序列中续发第二主震;而幂函数分布则大都预示为主-余型序列的后续余震。在震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利用N(t)-t关系进行后续显著地震性质及发生时间追踪式预测的初步方案,这一方案对于后续双震和多震的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V约为0.57,说明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显著地震 时间分布 幂函数 大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462年8月17日“兖州地震”震中的校订 被引量:3
3
作者 刁守中 刁颋 +3 位作者 李霞 张干 冀东普 殷海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对公元462年8月17日(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兖州地震"地裂泉涌"等史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重点考证这次地震时"兖州"、"鲁郡"的治所,认为:(1)当时兖州的州治在湖陆,即今山东微山县昭阳湖内,不是以... 对公元462年8月17日(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兖州地震"地裂泉涌"等史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重点考证这次地震时"兖州"、"鲁郡"的治所,认为:(1)当时兖州的州治在湖陆,即今山东微山县昭阳湖内,不是以前认为的瑕丘(今兖州东北)或鄄城(今鄄城东);(2)鲁郡的郡治在驺县(今邹城峄山南故邾城),不是以前认为的鲁县(今曲阜)。在此基础上,利用确定历史地震基本参数的方法,结合地震破坏情况和余震活动等,校订了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35.0°N、117.0°E,参考地名为山东省微山滕州交界一带,定位精度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时期 兖州 鲁郡 震中位置 校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胜利油田角07井注水地震序列的演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刁守中 蒋海昆 徐学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9-406,463,共8页
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发生的山东省胜利油田角07井注水地震序列,经历了特有的演化过程,即全序列可分解为4个子序列,且子序列逐渐由震群型向主余型过渡.前期地震(最大地震之前)呈升级趋势,地震b值前期高于后期,地震时间结构的分数维D则... 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发生的山东省胜利油田角07井注水地震序列,经历了特有的演化过程,即全序列可分解为4个子序列,且子序列逐渐由震群型向主余型过渡.前期地震(最大地震之前)呈升级趋势,地震b值前期高于后期,地震时间结构的分数维D则前期低于后期,以及较大地震的lg△t-lgt前期较为紊乱,而后期线性相关等.计算表明,注水后岩石孔隙压力大于临界孔隙压力,从而诱发了地壳浅部岩石低初始应力的提前释放,而水的渗透作用则导致岩石孔隙压力随时间由高度非均匀分布向相对均匀分布转换.角07井地震序列的演化与这一物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注水 地震序列 孔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及沿岸地震活动时空动态扫描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刁守中 郭爱香 王红卫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4-332,共9页
从中强震成组孕育出发,研究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动态图象扫描特征,探索了该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有关问题。结果表明,该区20多年来4级地震活动总体上呈相对平稳状态,但在不同时段则出现不断演变迁移的4级地震局部集中区及低b... 从中强震成组孕育出发,研究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动态图象扫描特征,探索了该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有关问题。结果表明,该区20多年来4级地震活动总体上呈相对平稳状态,但在不同时段则出现不断演变迁移的4级地震局部集中区及低b值区等异常区域,5~6级中强地震大都发生于异常区的边缘或附近;异常区内4级地震累积频度往往呈非线性指数加速,中强震发生于4级地震非线性指数加速的后期或其后的异常平静期中。这种地震活动时空非均匀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于中期至中短期地震危险性预测及缩小危险区范围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活动 时空动态 扫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构造涵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刁守中 蒋海昆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3期7-17,共11页
本文利用新编 M_3>4(3/4)级历史地震目录及1970年以来 M_L>4.0级地震目录,对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图象及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等值线显示该区地震主要受北西向天津—蓬莱断裂带和北北东向郯庐断裂... 本文利用新编 M_3>4(3/4)级历史地震目录及1970年以来 M_L>4.0级地震目录,对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图象及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等值线显示该区地震主要受北西向天津—蓬莱断裂带和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的控制,而北西带的活动性更强烈;1970年以来4级以上地震在空间上沿活动构造带定向迁移与丛集,而以活动构造为基础划定的统计单元内4级以上地震随时间呈线性、指数或幂函数增长三种类型;海城和唐山大震发生于4级以上地震局部集中且呈指数增长过程中。结合地质构造及岩石破裂实验,讨论了上述地震现象的构造物理涵义及地震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邻区 地震 活动特征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8月1日苍山4.4级地震 被引量:1
7
作者 刁守中 周翠英 +1 位作者 郭爱香 郑郎荪 《地震学刊》 CSCD 1991年第1期62-69,共8页
<正> 1990年8月1日凌晨04时44分许,山东苍山县境内发生4.4级(M_L)地震。苍山县、临沂市西部及枣庄市东部强烈有感,震感波及鲁南和苏北近二十个县市。这是近几年来苏鲁沿海交界地区发生的又一次令人注目的显著地震事件。这次地震... <正> 1990年8月1日凌晨04时44分许,山东苍山县境内发生4.4级(M_L)地震。苍山县、临沂市西部及枣庄市东部强烈有感,震感波及鲁南和苏北近二十个县市。这是近几年来苏鲁沿海交界地区发生的又一次令人注目的显著地震事件。这次地震发生于台站密度较大的区域微震台网之内,尤其苍山地震台(64型地震仪,放大倍数 V_0=8×10~4)距离震中仅约16km 左右,较完整地记录了这次地震的前震及余震序列,从而提供了较翔实的仪器记录资料。本文拟利用丰富的地震波实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4.4级 苍山县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的三类时间分布函数
8
作者 刁守中 王红卫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本文的显著地震一般是指,地震序列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差小于2.0级的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1996年以来有完整目录的约100个M≥5级地震序列系统研究表明,地震序列在一定时段内显著地震累计频率(N(t)随时间(t)... 本文的显著地震一般是指,地震序列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差小于2.0级的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1996年以来有完整目录的约100个M≥5级地震序列系统研究表明,地震序列在一定时段内显著地震累计频率(N(t)随时间(t)分布大体大遵循3类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时间分布 幂函数 中国大陆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年春烟台地区两次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与启示
9
作者 刁守中 王锜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2期56-60,共5页
1991年2月6日及3月14日,山东省烟台市所辖莱州市及蓬莱县东北海域分别发生3. 8级有感震群及4. 7级有感地震,引起当地普遍的社会反应。山东省地震部门紧急应震,开展现场工作,及时做出正确的早期趋势判断;地方政府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 1991年2月6日及3月14日,山东省烟台市所辖莱州市及蓬莱县东北海域分别发生3. 8级有感震群及4. 7级有感地震,引起当地普遍的社会反应。山东省地震部门紧急应震,开展现场工作,及时做出正确的早期趋势判断;地方政府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稳定了民心。本文概述了这两次中等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情况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认为对有社会影响的有感地震采取适度的应急措施,充分发挥地震部门的参谋功能和当地政府的行政决镱功能,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震减灾应重视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 地震 应急处理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10
10
作者 晁洪太 刁守中 王志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27,共17页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历史政区 震中位置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海昆 王忠民 刁守中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7-364,共8页
本文科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数据及大同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后的地震记录资料,在空间能量分布“漫化”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分形方法着重对能量空间分布的局域标度性质及可能的震兆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量分布普遍地表现出多标度分形特性... 本文科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数据及大同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后的地震记录资料,在空间能量分布“漫化”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分形方法着重对能量空间分布的局域标度性质及可能的震兆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量分布普遍地表现出多标度分形特性,但相同q值Dq的时间变化或Dq~q谱形态变化不明显。中强地震前标度指数谱f(α)~α曲线两端大体对称或右端略低变为左端明显下降,同时α及f(α)数值分布范围扩展、顶点右移。计算机模拟表明这相当于地震空间分布由随机向有序丛集演化,同时其能级分布也由均匀向极度不均匀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能量 分数维 数值模拟 山西 空间分布 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唐山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分维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海昆 刁守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以标度变换法分析了海城、唐山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分维特征,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时间分布存在分维结构,分维结构无标度区一般跨越两个数量级,分维数值大小有所不同。对余震序列而言,随震级下限的升高,同一时段内分维略有... 本文以标度变换法分析了海城、唐山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分维特征,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时间分布存在分维结构,分维结构无标度区一般跨越两个数量级,分维数值大小有所不同。对余震序列而言,随震级下限的升高,同一时段内分维略有降低;当震级下限固定不变时,强余震活动期间分维较低,而强余震活动结束之后分维明显升高;唐山余震序列的时间分维具有分区差异性,并且较大的强余震均发生于时间分维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内。本文的工作结果表明,海城地震的前震序列同样具有明显较低的时间分维。 最后,本文尝试利用余震序列时间分布分维结构的无标度区范围,粗略估计了强余震的截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序列 时间 分布 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中短期预报方法及效能评价——实际震例的回顾性检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海昆 王忠民 +2 位作者 陶九庆 刁守中 韩加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地震记录,对表征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各参量〔1〕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于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的实用方法,特别着重于“异常”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的研究。这一划分方式及划分标... 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地震记录,对表征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各参量〔1〕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于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的实用方法,特别着重于“异常”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的研究。这一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段均是“动态”可变的,对所研究的10个区域内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回顾性的预报检验,发现对于较短时期(0.5-1.5年),其最大预报评分的平均值介于0.3—0.6之间,明显高于随机应答的概率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能量 空间分布特征 预报效能评价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山东省震后早期应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兰喜 郝爱民 +1 位作者 朱元清 刁守中 《灾害学》 CSCD 2002年第3期35-41,共7页
本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于震后早期地震形势判定、地震灾情快速了解、地震监测能力汇总显示等地震应急工作 ,建立了山东省震后早期地震应急信息系统。实现以历史地震活动信息和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为基础 ,以最大概率法给出地震早... 本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于震后早期地震形势判定、地震灾情快速了解、地震监测能力汇总显示等地震应急工作 ,建立了山东省震后早期地震应急信息系统。实现以历史地震活动信息和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为基础 ,以最大概率法给出地震早期形势的判定 ,同时快速给出震中附近各种历史地震特点 ,快速给出灾害的影响范围和震区地震监测能力的统计分析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地理信息系统 地震趋势判定 山东 GIS 地震活动性 地震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余震“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爱军 刁守中 王红卫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2期47-52,共6页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5.5级以上地震序列为0.44,说明其在地震序列类型判断方面有一定的效能。对实际震例分析得出,该方案在判定主余型序列方面成功率较高,而对于双震或多震序列,有时会产生某些误判;对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预测成功率高一些,对低震级的序列判断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余震 预报效能 等待时间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及其沿海介质品质因子Q值及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爱香 刁守中 薛革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使用1978—1988年的区域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利用地方震尾渡方法,测定了胶东沿海区域地震尾波介质品质因子 Q 值,其均值为174,属低 Q 值区域,Q 值随时间变化不大。同时,对该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胶东 沿海 地震波 介质 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具有分形结构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及分形维数D与b值之间关系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海昆 刁守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4-527,共4页
一个具有分形结构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及分形维数D与b值之间关系的初步讨论蒋海昆,刁守中(山东省地震局中国济南250021)主题词分维数;地震模型;趋势预报关于能够产生分形结构的破裂模型,已有一系列研究结果(Turcptt... 一个具有分形结构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及分形维数D与b值之间关系的初步讨论蒋海昆,刁守中(山东省地震局中国济南250021)主题词分维数;地震模型;趋势预报关于能够产生分形结构的破裂模型,已有一系列研究结果(Turcptte,1986;1989;Nag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维数 地震模型 趋势预报 地震活动性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山东段)断层系统分维几何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革 王红卫 刁守中 《地震学刊》 CSCD 1994年第3期23-26,共4页
地表的断裂分布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分形几何学是定量研究断裂复杂性和破碎性的一种数学方法.本文应用分维几何学的方法,在比例尺为1:50万的山东省构造体系图上,对沂沭断裂带(山东段)(以下简称沂沭带)断层系统进行了分段解析、计算,并... 地表的断裂分布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分形几何学是定量研究断裂复杂性和破碎性的一种数学方法.本文应用分维几何学的方法,在比例尺为1:50万的山东省构造体系图上,对沂沭断裂带(山东段)(以下简称沂沭带)断层系统进行了分段解析、计算,并得到了各段的分维值.沂沭带全带断层的分维值为1.34,南段分维值为1.29,北段分维值为1.41,结果表明,分维可以表征断层的不均匀性、不规则性和复杂性等.与沂沭带地震活动南高北低情况对比认为,断层系统分维低的地区地震活动性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分维 地震活动 分形几何学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南黄海 6.1级地震前的异常浅析
19
作者 郭爱香 刁守中 +1 位作者 马玉香 王红卫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4期89-90,共2页
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前的异常浅析郭爱香刁守中马玉香王红卫(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1996年11月9日21时56分(北京时间),在南黄海勿南沙隆起区南部,绍兴-佘山岛断裂带北侧(31°42′N,1... 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前的异常浅析郭爱香刁守中马玉香王红卫(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1996年11月9日21时56分(北京时间),在南黄海勿南沙隆起区南部,绍兴-佘山岛断裂带北侧(31°42′N,123°06′E)发生6.1级地震。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地震前兆 异常分析 地震预报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前调制地震异常特征
20
作者 华爱军 刘西林 刁守中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2期10-16,共7页
利用调制地震方法对华北地区1973年以来发生的24个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地震调制比异常面积、调制地震条带和调制地震频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认为,华北地区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 利用调制地震方法对华北地区1973年以来发生的24个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地震调制比异常面积、调制地震条带和调制地震频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认为,华北地区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和异常面积随时间进程的起伏、调制地震频度震前数月的突然增大以及调制地震条带异常图象是显著的异常变化,可以用于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条带 地震调制比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中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