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LS-DYNA的转子铣刀茎秆切割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刁培松 袁彩云 +2 位作者 张道林 路鲁 李盼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119,157,共5页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转子铣刀进行模态分析,避免铣刀在高速旋转下的共振现象发生。建立转子铣刀茎秆切割有限元模型,进行功耗仿真试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转子铣刀在切割茎秆时耗能为试验指标,以转子铣刀的厚度、刃角和转速为试...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转子铣刀进行模态分析,避免铣刀在高速旋转下的共振现象发生。建立转子铣刀茎秆切割有限元模型,进行功耗仿真试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转子铣刀在切割茎秆时耗能为试验指标,以转子铣刀的厚度、刃角和转速为试验因素,找出耗能的显著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组合的转子铣刀作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转子铣刀 正交试验 ANSYS/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射种理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刁培松 杜瑞成 +1 位作者 杨自栋 杨善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6,共3页
迄今农作物机械化播种基本都是由入土装置先入土再将种子播入土壤的方式。由于入土装置与土壤直接作用,传统播种方式动力消耗较大,且不能适应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种先进农艺技术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气动射种研究,旨在开辟气动射种... 迄今农作物机械化播种基本都是由入土装置先入土再将种子播入土壤的方式。由于入土装置与土壤直接作用,传统播种方式动力消耗较大,且不能适应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种先进农艺技术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气动射种研究,旨在开辟气动射种这一非接触式播种研究新领域,探索气动射种播种的机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土壤 农艺技术 机械化播种 农作物 种子 动力消耗 气动 非接触式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刁培松 杜瑞成 +3 位作者 李复辉 崔强 张银平 李树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得到发挥,同时也带来了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等问题。为此,在深松施肥播种机的前端,增加两排深松铲,采用四三布置结构,实现隔年交替深松作业,从而达到两年全幅深松的目的;并采用图解法对...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得到发挥,同时也带来了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等问题。为此,在深松施肥播种机的前端,增加两排深松铲,采用四三布置结构,实现隔年交替深松作业,从而达到两年全幅深松的目的;并采用图解法对机组的牵引力进行了求解。试验表明,该机组能够避免秸秆堵塞深松铲,较好地发挥了深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 苗带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刁培松 张道林 +1 位作者 刘海涛 袁彩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5-87,91,共4页
在玉米收获机割台摘穗辊的下方安装一个板式切刀,摘穗辊在摘穗的同时又作为板式切刀的强制喂入装置。两行玉米割台中间共用一组下刮板升运器。该组升运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输送玉米果穗;下层输送切碎的玉米秸秆。玉米果穗通过导槽将果... 在玉米收获机割台摘穗辊的下方安装一个板式切刀,摘穗辊在摘穗的同时又作为板式切刀的强制喂入装置。两行玉米割台中间共用一组下刮板升运器。该组升运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输送玉米果穗;下层输送切碎的玉米秸秆。玉米果穗通过导槽将果穗输送到第2升运器直至到果穗箱。秸秆升运器将秸秆输送到横向搅龙,横向搅龙又将秸秆输送到抛送器,抛送器将秸秆抛送到集草车或草箱,实现穗茎兼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玉米秸秆收获 穗茎兼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舵轮槽轮穴播器的研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刁培松 杜瑞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2-84,88,共4页
集成式舵轮槽轮穴播器将槽轮排种器与杠杆式舵轮穴播器进行集成,缩短种子从分种到播种入土的时间和距离。入土成穴器采用动定两瓣结构,动瓣采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结构,从动件由复位弹簧复位,非打开状态常闭,动瓣在达到最大入土深度后... 集成式舵轮槽轮穴播器将槽轮排种器与杠杆式舵轮穴播器进行集成,缩短种子从分种到播种入土的时间和距离。入土成穴器采用动定两瓣结构,动瓣采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结构,从动件由复位弹簧复位,非打开状态常闭,动瓣在达到最大入土深度后在凸轮切向力作用下按杠杆原理的方式打开,将预先存放在活动鸭嘴中的种子播入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播器 槽轮排种器 杠杆开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目录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方案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刁培松 仪垂杰 +2 位作者 吴文权 彭丽芳 魏修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0-111,共2页
首先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总功能进行分解,得到功能元;然后对功能元进行编码,以便实现功能元件映射关系。依据构件间的可组合性和构件实现其功能需求,对不同的构件进行组合,产生方案解的可行解集。通过建立构件实现其功能的优劣的评价指标... 首先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总功能进行分解,得到功能元;然后对功能元进行编码,以便实现功能元件映射关系。依据构件间的可组合性和构件实现其功能需求,对不同的构件进行组合,产生方案解的可行解集。通过建立构件实现其功能的优劣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对可行解集进行选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方案设计系统Corncombine,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方案设计中信息不足、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目录 玉米 联合收获机 方案设计 功能 功能元 编码 映射关系 可组合性 构件 模糊评判 信息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作业穴播机的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善东 杜瑞成 +2 位作者 郭志东 刁培松 蔡善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针对目前穴播机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联合作业穴播机,能够集土壤整平、覆膜、打穴播种、膜上覆土于一体。穴播器、整平机构、覆膜机构均具有创新性,并分析了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 针对目前穴播机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联合作业穴播机,能够集土壤整平、覆膜、打穴播种、膜上覆土于一体。穴播器、整平机构、覆膜机构均具有创新性,并分析了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适用范围广泛,可满足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等大粒和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成穴器后开式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穴播机械的堵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穴播机 设计 覆膜 联合作业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分禾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静 刁培松 +1 位作者 张道林 王洪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5-146,149,共3页
分禾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对整机性能影响较大。一方面,要求分禾器具有扶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分禾器能够适应不同行距要求。分禾器直接决定着玉米植株能否被顺畅地喂入并导入到摘穗装置,完成摘穗工作。为此,通过对分禾器结构参数与... 分禾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对整机性能影响较大。一方面,要求分禾器具有扶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分禾器能够适应不同行距要求。分禾器直接决定着玉米植株能否被顺畅地喂入并导入到摘穗装置,完成摘穗工作。为此,通过对分禾器结构参数与玉米植株折断临界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分禾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分禾器的扶禾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玉米植株在喂入过程中折断与被推倒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分禾器 设计 玉米收获机 扶禾 行距适应性 折断临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杜瑞成 刁培松 +1 位作者 蔡善儒 郭志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74,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合膜上播种的双环带分种分肥穴播器,并采用该播种器研制了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机械;同时发明了切膜机构、整平机构和覆土机构。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机组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是一款与新农艺相适应... 设计了一种适合膜上播种的双环带分种分肥穴播器,并采用该播种器研制了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机械;同时发明了切膜机构、整平机构和覆土机构。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机组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是一款与新农艺相适应的机械化联合作业的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播器 覆膜机 施肥机 联合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将 刁培松 +1 位作者 刁怀龙 杨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77,共5页
针对国内、外秸秆打捆缠膜机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青贮、打捆、缠膜多功能与一体的自走式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同时,简述了该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分析了该机械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为了检验机器的性能... 针对国内、外秸秆打捆缠膜机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青贮、打捆、缠膜多功能与一体的自走式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同时,简述了该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分析了该机械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为了检验机器的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的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 自走式 缠膜青贮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小麦宽苗带深松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刁怀龙 张银平 +1 位作者 刁培松 赵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深松和免耕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为此,设计了一种小麦深松免耕播种机,运用EDEM离散元分析技术,对深松铲在不同工作速度下的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加,深松铲工作阻力逐渐增大,且增大速率逐...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深松和免耕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为此,设计了一种小麦深松免耕播种机,运用EDEM离散元分析技术,对深松铲在不同工作速度下的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加,深松铲工作阻力逐渐增大,且增大速率逐渐加强。同时,结合宽苗带播种技术,对播种口进行设计,得到最佳的排种角度和内部凸起高度,分别为40°和4mm。对小麦宽苗带深松免耕播种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器通过性好,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合格率及种肥间距合格率分别为90.82%、95.32%、91.17%,变异系数分别为4.0 6%、2.3 9%、4.9 1%,符合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免耕 宽苗带 离散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齿滚筒捡拾器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14
12
作者 袁彩云 刁培松 张道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弹齿滚筒捡拾器的滚轮轴心轨迹用解析法难以直接计算出轨迹方程。为此,在分析弹齿滚筒捡拾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满足捡拾功能的情况下弹齿的运动规律,粗略地推导出滚轮轴心在曲道内的运动轨迹曲线。运用UG对曲道进行三维设计,并... 弹齿滚筒捡拾器的滚轮轴心轨迹用解析法难以直接计算出轨迹方程。为此,在分析弹齿滚筒捡拾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满足捡拾功能的情况下弹齿的运动规律,粗略地推导出滚轮轴心在曲道内的运动轨迹曲线。运用UG对曲道进行三维设计,并运用Adams对弹齿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对弹齿齿端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以及滚轮对曲道的压力变化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对所设计的滚轮轴心运动轨迹的合理性做出判断。通过对运动轨迹的重复设计、再仿真的过程,可以不断地优化曲道轨迹,最后设计出合理的滚轮轴心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捡拾器 弹齿 曲道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回收割台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银平 刁培松 +2 位作者 李复辉 崔强 李树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5,共4页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摘取、剥皮、集箱及茎秆切断、输送、切碎、集车回收等功能。整机包括摘穗割台和茎秆回收割台,其中重点对茎秆回...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摘取、剥皮、集箱及茎秆切断、输送、切碎、集车回收等功能。整机包括摘穗割台和茎秆回收割台,其中重点对茎秆回收割台进行了设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青贮机 茎秆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马达集中驱动的玉米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壮 高琪珉 +1 位作者 张银平 刁培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针对不同品种玉米对粒距的农艺要求,为克服现有播种机有级调节粒距连续性及地轮驱动粒距均匀性差的问题,研制基于液压马达集中驱动的排种、排肥新型驱动方式,实现粒距无级调节。研究基于导航测速的液压马达转速自适应系统及基于速度反... 针对不同品种玉米对粒距的农艺要求,为克服现有播种机有级调节粒距连续性及地轮驱动粒距均匀性差的问题,研制基于液压马达集中驱动的排种、排肥新型驱动方式,实现粒距无级调节。研究基于导航测速的液压马达转速自适应系统及基于速度反馈的液压马达转速自动补偿系统,实现了液压马达转速与机具前进速度的精确匹配,保证了粒距均匀一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宜黄淮海两熟区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量>40%的条件下,机器通过性好,粒距均匀性合格率≥95%,播种深度、施肥深度及种肥间距合格率分别为88.82%、90.32%、90.17%,邻接行距误差为2.8cm/100m,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粒距 液压马达驱动 导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PJY-3A型液控智能激光平地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腾 刁培松 +1 位作者 程卫东 张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为了研制一种工作稳定、操控方便的智能激光平地机,采用虚拟样机和实体样机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利用UG10.0建立三维模型,再利用Adamns和Abaqu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发现问题时修改虚拟样机,正确无误后,再进行实体样机试制。... 为了研制一种工作稳定、操控方便的智能激光平地机,采用虚拟样机和实体样机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利用UG10.0建立三维模型,再利用Adamns和Abaqu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发现问题时修改虚拟样机,正确无误后,再进行实体样机试制。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达到较高的土地平整精度,并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平地机 液压系统 农机智能 仿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切碎装置虚拟设计与动态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道林 刁培松 +3 位作者 张士新 李永伟 吴修远 刘海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6,共4页
采用UG软件虚拟设计了玉米收获机中立轴式甩刀茎秆切碎装置三维实体,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构建了三维运动仿真模型,实现了在ADAMS环境下甩刀运动仿真分析和甩刀切割玉米茎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甩刀运动初期刀片运动... 采用UG软件虚拟设计了玉米收获机中立轴式甩刀茎秆切碎装置三维实体,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构建了三维运动仿真模型,实现了在ADAMS环境下甩刀运动仿真分析和甩刀切割玉米茎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甩刀运动初期刀片运动不稳定,刀片数量变化对切碎装置运动状态无明显影响,随着刀片数量的增加,刀片对其旋转销轴的作用力和刀盘对其旋转轴的作用力都有减小的趋势,切割玉米茎秆时切割力大小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片 ADAMS 切割 仿真 玉米收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地区覆膜穴播机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善东 杜瑞成 刁培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1-252,共2页
论述了国内覆膜穴播机械现状覆膜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功能结构较单一,实现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装备较少);分析了发展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迫切性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必须探索新的农艺方案并研制新型的覆膜穴播联合... 论述了国内覆膜穴播机械现状覆膜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功能结构较单一,实现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装备较少);分析了发展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迫切性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必须探索新的农艺方案并研制新型的覆膜穴播联合作业机械的发展措施;指出覆膜穴播技术在我国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覆膜穴播 联合作业机械 综述 旱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自栋 朱焰 刁培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为此,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重点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另外... 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为此,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重点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另外,只有发展无污染的安全、优质及营养的农产品,抓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检测体系,最终由数量型农业向循环型农业的战略转变,才能加快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可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循环型农业 综述 工程技术支撑体系 农业清洁生产 减量化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FAHP模型的风筛式清选装置性能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树兵 刁培松 +2 位作者 李复辉 张银平 崔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3,共6页
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传统的SWOT分析相结合,通过引入坐标系工具,构建一个基于SWOTFAHP的多因素组合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风筛式清选装置性能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可以解决以往其他分析清选装置性能方法的不足,为风筛式清选... 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传统的SWOT分析相结合,通过引入坐标系工具,构建一个基于SWOTFAHP的多因素组合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风筛式清选装置性能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可以解决以往其他分析清选装置性能方法的不足,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使用调整及未来该装置的设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组合 风筛式清选装置 性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射种装置的研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伟 刁培松 张士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4,132,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先进农业播种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接触式播种方式不仅动力消耗大,而且不能满足现代发展起来的各种先进农艺技术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气动射种这一新型的非接触式播种方式。经过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开始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先进农业播种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接触式播种方式不仅动力消耗大,而且不能满足现代发展起来的各种先进农艺技术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气动射种这一新型的非接触式播种方式。经过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开始气动射种装置的研发,主要是完成气动播种任务的一整套装置的开发,包括播种机的行走装置、射种装置和控制系统装置等。气动射种装置研发成功,将推动播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气动射种装置 设计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