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刁友涛 陈胡林 +2 位作者 王智琴 罗卓迪 李晓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9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使用阿维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使用阿维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QLI)评分、免疫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7、IL-18、γ干扰素(IFN-γ)]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的PASI评分分别为(19.74±4.65)、(10.28±3.8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86±5.04)、(18.37±4.65)分;治疗4、8周的DQLI评分分别为(10.27±3.01)、(5.06±1.9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15±3.23)、(10.09±2.7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4(21.38±3.1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8±3.20)ng/L,IL-17(41.38±5.43)ng/L、IL-18(25.62±5.51)ng/L、IFN-γ(63.32±8.49)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6.72±7.01)、(33.47±7.62)、(70.25±9.84)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58.11±3.35)%、CD4+(37.95±5.72)%、CD4+/CD8+(1.56±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3.12)%、(35.27±5.58)%、(1.35±0.14),CD8+(24.34±4.02)%低于对照组的(26.10±4.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2%与对照组的1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皮损修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阿维A 窄谱中波紫外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刁友涛 陈胡林 +2 位作者 王智琴 罗卓迪 李晓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地氯雷他...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免疫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风团数量、风团直径、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及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免疫球蛋白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IL-8、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症状,值得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复方甘草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例头部血管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夏学颖 刁友涛 +5 位作者 孙赛 张碧芳 李丽燕 陈容容 姜金豆 胡葵葵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 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行血管瘤切除,5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PDL),21例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片,10例行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PDL激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过6个月到2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包括皮肤质地改变、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及术后水疱、萎缩性瘢痕等。结论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头部血管瘤,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噻吗洛尔滴眼液 普萘洛尔 PDL激光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多形疹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真 李晓伟 +1 位作者 石婧 刁友涛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多形疹患者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确诊后即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在产科门诊正常孕妇人群中... 目的探讨妊娠多形疹患者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确诊后即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在产科门诊正常孕妇人群中,随机选取与观察组患者孕周相同的70例孕妇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初期给予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2周后皮损或瘙痒无明显改善的患者进一步给予口服泼尼松龙,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19. 7±86. 2)×10~6/L比(114. 3±68. 5)×10~6/L;(581. 9±144. 2) U/m L比(89. 4±23. 6) 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后,51例有效患者和15例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口服泼尼松龙治疗后,15例外用药治疗无效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其与51例外用药有效患者相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妊娠多形疹患者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经系统治疗后症状改善且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多形疹 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肌胞联合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婧 李晓伟 +2 位作者 周真 刁友涛 王智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220-222,236,共4页
目的分析聚肌胞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1例对照组和42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ALA-PDT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分析聚肌胞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1例对照组和42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ALA-PDT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肌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均能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聚肌胞联合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聚肌胞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