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污泥用于高水充填材料掺杂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刁兆丰 刘长武 +1 位作者 孙位 冯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18-2223,共6页
高水充填材料广泛用于采空区充填和巷旁支护等岩土工程领域。将河道污泥预处理后进行高水充填材料掺杂改性试验,有利于消纳污泥废弃物、降低充填成本。论文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掺入污泥使高水充填材料的初凝时间增加、结石体容重增加;结石... 高水充填材料广泛用于采空区充填和巷旁支护等岩土工程领域。将河道污泥预处理后进行高水充填材料掺杂改性试验,有利于消纳污泥废弃物、降低充填成本。论文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掺入污泥使高水充填材料的初凝时间增加、结石体容重增加;结石体标准抗压强度随污泥掺入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掺污泥高水充填材料能更好地发挥材料的早期强度及长期强度特性;当污泥掺量达到50%时依然满足高水填充材料对初凝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工程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高水充填材料 初凝时间 容重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典型加载方式下的变形特征和力学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刁兆丰 刘长武 +2 位作者 张连卫 孙位 冯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2-266,共5页
高水材料的掺杂改性有利于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消纳废弃资源及降低经济成本,近年来成为采空区充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典型加载方式下掺杂改性高水材料的变形特征及力学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在常规单轴加载试... 高水材料的掺杂改性有利于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消纳废弃资源及降低经济成本,近年来成为采空区充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典型加载方式下掺杂改性高水材料的变形特征及力学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在常规单轴加载试验和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中受剪切破坏与劈裂破坏共同作用,慢速单轴加载试验中试样主要受剪切破坏作用;不同加载方式下,试样的压缩过程与普通岩石压缩过程相似,均可分解为五个阶段的组合: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塑性阶段以及稳定阶段;与常规单轴压缩方式相比,慢速单轴加载方式与分级循环加卸载方式均会使得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抗压强度降低;增大加载速度会使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产生更高的弹性模量值,同时循环加卸载方式也具有提高掺污泥改性高水材料弹性模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采空区 高水材料 破坏特征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高水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位 刘长武 +3 位作者 吴帆 刁兆丰 冯波 李晓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充填开采中,高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充填材料,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纯高水材料充填体在受压后往往裂隙较多,导致其受压后的强度不高,强度保持不稳定。利用聚丙烯纤维对高水材料进行掺杂,借助ETM力学试验系统,对掺杂聚丙烯纤维后的... 在充填开采中,高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充填材料,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纯高水材料充填体在受压后往往裂隙较多,导致其受压后的强度不高,强度保持不稳定。利用聚丙烯纤维对高水材料进行掺杂,借助ETM力学试验系统,对掺杂聚丙烯纤维后的高水材料的破坏过程、压缩强度和变形特性等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和掺量对高水材料试样的强度均有影响;聚丙烯纤维几乎不会改变高水材料的破坏形式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掺杂试样依然是"X"型剪切—劈裂破坏;纤维的掺入使得试样的峰后力学性能表现增强,掺杂纤维试样的残余强度占峰值强度的65%~84%;聚丙烯纤维的阻裂效应使得高水材料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聚丙烯纤维对高水材料有补强效应,适合作为采空区高水材料充填体的补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聚丙烯纤维 力学性质 阻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炉渣改性高水材料的强度特征与破坏形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连卫 刘长武 +3 位作者 刁兆丰 吴帆 卢永虎 周贤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187,共6页
高水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充填和巷旁支护,对高水材料进行掺杂改性有利于改善其力学特性、回收利用电厂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降低矿山充填的经济成本。为研究电厂炉渣掺量对高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掺电厂炉渣高水材料进行单轴... 高水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充填和巷旁支护,对高水材料进行掺杂改性有利于改善其力学特性、回收利用电厂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降低矿山充填的经济成本。为研究电厂炉渣掺量对高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掺电厂炉渣高水材料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养护龄期为7 d时,掺10. 0%电厂炉渣高水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与纯高水材料相差不大;但残余强度高于纯高水材料,充分发挥了高水材料在破坏之后的残余承载能力。当电厂炉渣的掺量在0~10. 0%时,材料的4、7、14 d强度虽不能达到纯高水材料的水平;但其整体降幅很小,且其28 d强度高于纯高水材料。高水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为平行于受力方向的张性裂缝,材料最终的破坏形式为劈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电厂炉渣 单轴抗压强度 残余强度 28d强度 劈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