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井缓蚀泡排一体化技术
1
作者 何宇 何天宝 +2 位作者 谢波 凡田友 黄霖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5-679,共5页
采用起泡剂和缓蚀剂解决气田开采过程中的积水和腐蚀套管问题时,会出现配伍性较差导致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优选十六烷基磷酸酯甜菜碱(CLJ-1)作为起泡剂,并结合与其配伍性好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硬脂酸二乙烯三胺咪唑啉(SDEAI)... 采用起泡剂和缓蚀剂解决气田开采过程中的积水和腐蚀套管问题时,会出现配伍性较差导致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优选十六烷基磷酸酯甜菜碱(CLJ-1)作为起泡剂,并结合与其配伍性好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硬脂酸二乙烯三胺咪唑啉(SDEAI)形成复合缓蚀起泡剂CLJ-1Y,研究了CLJ-1Y的缓蚀泡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在m(CLJ-1)∶m(SDEAI)=10、85℃、矿化度300 g/L的条件下,起泡能力为201 mm、稳泡能力为68 mm、携液量为181 mL、缓蚀率为75%,有较好的缓蚀泡排性能;在高温、高盐下该复配体系仍能保持良好的缓蚀泡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排泡性能 缓蚀率 抗高温 抗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 被引量:76
2
作者 李爱芬 凡田友 赵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69,77,共4页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时,注入水沿裂缝窜流,油井含水率高,地下注水波及效果差,油层水淹后仍有大量原油滞留在基质岩块中。渗吸排油是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重要的采油机理,为研究各种因素对渗吸效果的影响,采用胜利油区纯梁采油厂天然低...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时,注入水沿裂缝窜流,油井含水率高,地下注水波及效果差,油层水淹后仍有大量原油滞留在基质岩块中。渗吸排油是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重要的采油机理,为研究各种因素对渗吸效果的影响,采用胜利油区纯梁采油厂天然低渗透岩心,通过在地层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自发渗吸实验,研究了润湿性、温度、粘度、界面张力等因素对渗吸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不是影响渗吸的直接因素,而是通过改变模拟油的粘度来间接影响渗吸;润湿性、模拟油粘度以及界面张力是影响自发渗吸的主要因素,岩石越亲水,模拟油粘度越低,渗吸采收率越高;对于亲水岩心,渗透率和界面张力控制着渗吸发生的方式;不同渗透率级别对应一个最佳的界面张力范围,在该范围内,渗吸的采收率最高;对于亲水—弱亲水岩心,岩心渗透率越大,所对应的最佳界面张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自发渗吸 润湿性 界面张力 渗吸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气体达西流动的气井出砂预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爱芬 赵栋 凡田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3-116,141,共4页
结合流体力学与岩石力学知识,以Mohr-Coulomb岩石破坏准则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层孔隙流体渗流作用与实际气体达西流动规律的裸眼气井出砂预测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析求解,得出裸眼气井临界井底流压计算公式;引入地层稳定性指数概念,分... 结合流体力学与岩石力学知识,以Mohr-Coulomb岩石破坏准则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层孔隙流体渗流作用与实际气体达西流动规律的裸眼气井出砂预测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析求解,得出裸眼气井临界井底流压计算公式;引入地层稳定性指数概念,分析了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地应力、岩石抗压强度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地应力增大、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减小、岩石抗压强度减小,临界井底流压增大,地层稳定性指数减小,地层趋于不稳定,易出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气体 裸眼气井 出砂预测模型 解析求解 地层稳定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95
4
作者 杨洪志 赵圣贤 +6 位作者 刘勇 吴伟 夏自强 吴天鹏 罗超 凡田友 余林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3,共9页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可压性,并结合气井生产动态分析页岩气井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区块龙一1亚段在纵向上存在着两套Ⅰ类储层,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10~20 m的龙一11-3小层,另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3~10 m的龙一14小层,且两套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总含气量和脆性矿物含量都高;②Ⅰ类储层厚度越大、其水平井段钻遇的长度越长,气井初期产量就越高,在Ⅰ类储层钻遇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泸州区块气井的测试产量较长宁、威远区块高出10%~25%;③深水陆棚沉积中心控制了泸州区块优质页岩的展布,在低陡构造及异常高压背景下,高角度天然裂缝发育有利于游离气的聚集,且该区块脆性矿物含量高,人工压裂后易形成复杂缝网,从而使该区块页岩气井易获得高产。结论认为,位于深水陆棚沉积中心、在异常高压背景下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的低陡构造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气 高产模式 天然裂缝 五峰组—龙马溪组 泸州区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马溪组高硅质页岩段定量评价及靶体调整——以川南地区Z201区块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浩 赵文韬 +5 位作者 张爱华 凡田友 郭富凤 邹翔 刘文磊 陈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4,共10页
四川盆地自贡地区是目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块,针对该区部署的第1批水平井测试效果不理想,平均单井测试日产气量仅为7.6×10^(4)m^(3)/d。后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相结合,综合评价目的靶层,有针对性地调整水平井靶... 四川盆地自贡地区是目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块,针对该区部署的第1批水平井测试效果不理想,平均单井测试日产气量仅为7.6×10^(4)m^(3)/d。后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相结合,综合评价目的靶层,有针对性地调整水平井靶体位置,实现了最新批次水平井测试产气量的大幅度提升。针对自贡地区龙马溪组高硅质页岩段定量评价及靶体调整的主要研究思路为:①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进行甜点层评价,进一步明确研究区龙一11小层为水平井部署的最佳甜点层。②根据高硅质页岩段划分标准,创新性地将龙一11小层纵向上划分为顶部、中部和底部3个层段,并重点针对高硅质页岩段进行精细储层评价,明确高硅质层段在含气性、脆性和可压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最优靶体部位。③对比靶体调整前后单井日产气量提升2.6倍,调整前测试日产气量为7.64×10^(4)m^(3)/d,调整后测试日产气量为20.01×10^(4)m^(3)/d,充分论证了研究区以富碳高硅质页岩段为靶体调整目标的最优解。以水平井靶体调整的方向为主线,系统分析了龙一11小层中下部高硅质页岩段的储层条件,并通过下沉靶体部位实现了产气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 甜点层 高硅质页岩段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老气田开发后期综合潜力分析及开发建议——以W气田震旦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浩 周鸿 +5 位作者 隆辉 凡田友 吴洪波 伍亚 汪敏 杨通水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6期877-885,共9页
四川盆地W气田历经50余年的勘探开发,剩余地质储量大、开发潜力大,然而,气藏整体出水制约了气藏后续有效开发,导致目前采出程度仅为36.6%。为最大限度地挖潜已开发后期老气田剩余潜力,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提出“以水找气,变废为宝”... 四川盆地W气田历经50余年的勘探开发,剩余地质储量大、开发潜力大,然而,气藏整体出水制约了气藏后续有效开发,导致目前采出程度仅为36.6%。为最大限度地挖潜已开发后期老气田剩余潜力,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提出“以水找气,变废为宝”的思路,系统梳理了震旦系气藏的天然气和地层水组分,针对天然气组分进行提氦,地层水提炼贵金属离子,综合利用热能,以此来实现气藏的整体有效动用。研究结果表明:①W气田天然气中氦气含量占0.20%~0.35%,是氦气工业开采限值的4~7倍(0.05%),氦气储量约为0.8×10^(8)m^(3)。氦气资源非常可观,为国内大型富氦气田之一;②气田水中锂、溴等微量元素资源丰富,其中锂含量是工业开采值的2~3倍,溴含量是工业开采值的2~4倍;③气田水温度可达到90℃,以5000 m^(3)/d的产量规模计算,年可利用热量3.47×10^(11)kJ,节约标煤1.18×10^(4)t。通过对W气田震旦系气藏的综合利用实例分析,结合新能源有效开发与利用,为其他开发后期气田提高采收率及潜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 综合潜力 氦气 剩余储量 综合利用 震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凡田友 江林 +5 位作者 聂权 赵文韬 伍亚 耿超 邹翔 李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第2期44-55,共12页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自高石6井投入试采以来,表现出单井稳产能力强、井控储量大的特征,展现了气藏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区内实钻显示、岩屑、取心、测井、测试、生产动态等静动态资料综合研究后认为:①与受构...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自高石6井投入试采以来,表现出单井稳产能力强、井控储量大的特征,展现了气藏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区内实钻显示、岩屑、取心、测井、测试、生产动态等静动态资料综合研究后认为:①与受构造控制的磨溪主体区块龙王庙组气藏不同,高石梯区块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控制,颗粒滩相储层发育,滩间海储层欠发育;②纵向上龙二段储层较发育,主要发育4个滩体;③实钻、试采证实滩体内储层连通性较好,流体分布受构造控制,滩体间储层欠发育,连通性差,每个滩体具有不同的气水界面,处于构造低部位滩体仍然含气;④通过储层分布特征及流体分布特征研究,优选出3个开发有利区块共计221 km^(2),估算储量达375×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气田 高石梯区块 龙王庙组气藏 沉积相 气水识别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合理配产新方法——以泸州地区页岩气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浩 汪敏 +5 位作者 隆辉 凡田友 赵文韬 伍亚 张皓虔 沈秋媛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页岩气井的合理配产是影响气藏最终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针对快速上产的页岩气区,如何快速并准确地评价单井合理配产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探索适合泸州地区页岩气井的生产全过程合理配产方法,首先针对页岩气井配产的三种方法推... 页岩气井的合理配产是影响气藏最终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针对快速上产的页岩气区,如何快速并准确地评价单井合理配产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探索适合泸州地区页岩气井的生产全过程合理配产方法,首先针对页岩气井配产的三种方法推荐采用无阻流量配产系数法,然后根据泸州地区页岩气井的返排液量特征和生产特征,结合合理配产基本思路,典型井的合理配产分析,确定了“井口压降速率<0.1MPa/d、高水气比、产量波动不大于10%、大于临界携液流量”这四条投产初期配产原则。同时通过对比合理配产值和一点法计算的无阻流量的相关性来确定无阻流量的1/4~1/3作为投产初期的配产系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压降产量动态配产法优化气井配产,也可采用两者兼顾的方法指导页岩气井合理配产。该配产方法在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泸州地区页岩气井的快速化、规模化上产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合理配产 产能评价 泸州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