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氢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凡双玉 何田田 +1 位作者 安刚 刘玉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3,共6页
通过ALOHA软件进行了不同风速、环境温度、泄漏量扩散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温度、泄漏量条件下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泄漏扩散距离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变小,风速越大,泄漏扩散范围越小;泄漏扩散距离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越高,泄... 通过ALOHA软件进行了不同风速、环境温度、泄漏量扩散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温度、泄漏量条件下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泄漏扩散距离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变小,风速越大,泄漏扩散范围越小;泄漏扩散距离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越高,泄漏扩散范围越大;泄漏扩散距离随着泄漏量的增加而变大,泄漏量越大,泄漏扩散范围越大。将液氢蒸发和氢气扩散试验的体积分数数据与ALOHA软件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LOHA软件对氢的体积分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在液氢泄漏事故应急中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泄漏 扩散范围 软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敏硅树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申娟 丁京 +2 位作者 凡双玉 陈静 朱晓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7,共5页
基于氢安全考虑,研制出了一种遇氢可变色的氢敏检测胶带材料,其主要组分为复合硅材料基体和氢敏活性成分,通过对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甲基MQ硅树脂进行复配形成硅胶基体,对氧化钼和钯金催化剂进行复配形成氢敏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复合硅... 基于氢安全考虑,研制出了一种遇氢可变色的氢敏检测胶带材料,其主要组分为复合硅材料基体和氢敏活性成分,通过对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甲基MQ硅树脂进行复配形成硅胶基体,对氧化钼和钯金催化剂进行复配形成氢敏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复合硅胶基体、增强增白填料中的各组分比例对硅胶基体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氧化钼和钯金催化剂的添加量和比例可直接影响材料的变色时间,当氧化钼为3份、钯金催化剂为1份时,复合硅胶材料的氢敏性能最优。研制出的氢敏胶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遇氢可变色,由于硅胶具有自粘性,在使用时缠绕在监测点附近,即可检测是否有氢气的存在,可为用氢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敏材料 甲基乙烯基硅树脂 甲基MQ硅树脂 增强增白体系 用氢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薄膜自黏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凡双玉 王佩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自黏膜,通过数字高阻计、原子力显微镜、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增黏剂种类及含量、薄膜厚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张力、表面析出物对PVC膜自黏...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自黏膜,通过数字高阻计、原子力显微镜、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增黏剂种类及含量、薄膜厚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张力、表面析出物对PVC膜自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膜的自黏强度随增塑剂含量增加而增加;增黏剂的加入极大地改善了PVC膜的自黏性,其中萜烯树脂増黏效果最好;PVC膜的自黏性与薄膜的表面能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薄膜 自黏性 增黏剂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内液氢泄漏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康 丁京 +2 位作者 凡双玉 郭永朝 朱晓彤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8,共6页
利用CFD软件模拟受限空间内液氢泄漏扩散,通过编译自定义函数(UDF),描述液氢相变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相应计算模型所需的边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液氢泄漏过程中温度和浓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风速、泄漏速率、地面温度等对液氢泄漏扩... 利用CFD软件模拟受限空间内液氢泄漏扩散,通过编译自定义函数(UDF),描述液氢相变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相应计算模型所需的边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液氢泄漏过程中温度和浓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风速、泄漏速率、地面温度等对液氢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泄漏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泄漏速率和提高地面温度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上减少液氢泄露带来的危害;提供风速条件在空间上扩大了危险区域,但是在时间上减少了危险区域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泄漏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设计的歧管式挤出片材机头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雯 王佩璋 凡双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7-91,共5页
采用Pro/E;软件进行挤出片材歧管式机头的设计,并采用该软件中的插件一塑料顾问(plastic advisor)分析模拟了歧管形状和扇形高度的变化对物料在机头中流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歧管末端直径在5~10mm之间的设计效果较好,最佳扇... 采用Pro/E;软件进行挤出片材歧管式机头的设计,并采用该软件中的插件一塑料顾问(plastic advisor)分析模拟了歧管形状和扇形高度的变化对物料在机头中流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歧管末端直径在5~10mm之间的设计效果较好,最佳扇形区高度为2mm;同时利用传统的计算公式对所设计的歧管式机头结构进行核对,证明该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成型 片材 歧管机头 PRO/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