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对低地鸡蛋胚胎死亡和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4 位作者 强巴央宗 魏泽辉 唐晓惠 李俊英 凌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模拟常压低氧和高海拔增氧孵化试验,研究了氧气浓度对低地良种鸡蛋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死亡胚胎的分布用2阶段增长模型分析。模拟2 900 m海拔常压低氧孵化增加了胚胎后期死亡率,使孵化率降低到接近2 900 m海拔实际孵化率水平... 通过模拟常压低氧和高海拔增氧孵化试验,研究了氧气浓度对低地良种鸡蛋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死亡胚胎的分布用2阶段增长模型分析。模拟2 900 m海拔常压低氧孵化增加了胚胎后期死亡率,使孵化率降低到接近2 900 m海拔实际孵化率水平;2 900 m海拔全期增氧孵化可以有效降低前期和后期胚胎死亡率,大大提高孵化率;阶段增氧孵化也能不同程度提高孵化率,改变胚胎死亡分布,其中效果最好的为前期增氧组。结果说明低氧是影响2 900 m海拔鸡蛋孵化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模拟 高海拔 增氧孵化 胚胎死亡率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浩 强巴央宗 +2 位作者 凌遥 杨涛 吴克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99,共3页
藏猪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本研究采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MTDFREML)方法对藏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估算出藏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12、0.10、0.13、0.09和0.... 藏猪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本研究采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MTDFREML)方法对藏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估算出藏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12、0.10、0.13、0.09和0.12,乳头数与断奶窝重、初生窝重和断奶仔数存在明显的遗传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繁殖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及调控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3
作者 付玉 张博 +1 位作者 凌遥 张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65-3574,共10页
骨骼肌是哺乳动物最大的组织,其功能或再生特性的丧失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及肌肉骨骼疾病。骨骼肌有600多块单独的肌肉,起支撑和运动的作用。骨骼肌可以被机体自主控制,这也是其不同于平滑肌和心肌的一个特点。农业动物的骨骼肌是肉产品... 骨骼肌是哺乳动物最大的组织,其功能或再生特性的丧失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及肌肉骨骼疾病。骨骼肌有600多块单独的肌肉,起支撑和运动的作用。骨骼肌可以被机体自主控制,这也是其不同于平滑肌和心肌的一个特点。农业动物的骨骼肌是肉产品的主要来源,为人类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和营养物质。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众多,肌肉的生长和发育决定着肉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动物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经济性状。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调控涉及众多基因及其相关通路的激活或沉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次调控网络。作者综述了骨骼肌的结构、组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介绍了包括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在内的多种调节因子对肌肉发育的调控作用,并结合现有研究结果预测到未来发展方向将是重要候选基因的体外和体内试验验证,最终转化到实际生产应用中,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和肌肉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生长发育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分析康西草原马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康周才让 刘宇 +5 位作者 王敏 李颖 毕晓昆 李媛媛 凌遥 赵春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1441,共11页
旨在揭示康西草原马匹的品种来源以及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采集了当地60匹健康状况良好、体重适中、3~6岁之间不区分公母马的血液样品,试验分为6个种群并以纯血马等4个国外马品种、1个我国地方马品种作为对照,通过设计引物并提取基因组... 旨在揭示康西草原马匹的品种来源以及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采集了当地60匹健康状况良好、体重适中、3~6岁之间不区分公母马的血液样品,试验分为6个种群并以纯血马等4个国外马品种、1个我国地方马品种作为对照,通过设计引物并提取基因组DNA结合微卫星扩增法对染色体上12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各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群体分化指数、瓶颈效应以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试验按照群体个数为依据分为6组,每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以该组样本量为标准。分析6个种群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其中共检测到221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指数为1.69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649~5.397;期望杂合度(He)为0.681~0.798;观测杂合度(Ho)为0.632~0.78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3~0.772。这些结果表明,6个群体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微卫星DNA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及哈迪-温伯格平衡分析发现,大多数位点的P值都大于校正值(P=0.0065),表示较多位点都处于哈迪-温伯格及连锁平衡状态。各群体间群体分化系数(Fst)表明,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Fst<0.15)。基于Nei’s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Mantel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502),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310);各马匹种群瓶颈效应分析表明,P值极显著(P(IAM)<0.01)说明该地区的马群体受到过瓶颈效应的影响且该马群体历史上数量有大规模的减少。通过FCA因子分析、基于Nei’s标准遗传距离UPGMA树状图以及Structure贝叶斯聚类分析发现,该地区马种群与纯血马和温血马聚为一类,说明该种群最有可能主要来源于温血马和纯血马。这些结果揭示,康西草原地区马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该地马群体的血统与纯血马和温血马相近,这为当地马遗传资源评估以及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西草原马群体 微卫星DNA标记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品种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肝X受体(LXRs)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宝玉 强巴央宗 +4 位作者 王强 张明明 辜雪冬 凌遥 张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140,共4页
LXRα和LXRβ基因是猪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112头藏猪的LXRα-BslI和LXRβ-AciI多态性。结果显示,藏猪群体中LXRα-BslI有CC、CG和GG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286、0.4643和0.1071;LXR... LXRα和LXRβ基因是猪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112头藏猪的LXRα-BslI和LXRβ-AciI多态性。结果显示,藏猪群体中LXRα-BslI有CC、CG和GG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286、0.4643和0.1071;LXRβ-AciI有TT、TC和CC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964、0.5179和0.2857;与瘦肉型猪基因型分布差别较大。推测可能与藏猪肌肉和脂肪发育遗传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LXRα基因 LXRβ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阿黑驴育种规划优化的研究
6
作者 杨涛 崔冉 +6 位作者 张新浩 杨莉 王敏 刘宇 凌遥 李海静 赵春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70-3681,共12页
东阿黑驴是以德州驴为基础群向皮肉兼用型方向选育的新品种,本研究拟在其现有育种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育种措施的最优化组合方案,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东阿黑驴育种体系奠定基础,为中国驴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东阿黑驴的生产和... 东阿黑驴是以德州驴为基础群向皮肉兼用型方向选育的新品种,本研究拟在其现有育种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育种措施的最优化组合方案,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东阿黑驴育种体系奠定基础,为中国驴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东阿黑驴的生产和育种现状,以选择指数法和基因流动法为基本方法,应用育种规划程序ZPLAN分析东阿黑驴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成效,对影响育种成效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确定优化后的育种方案。结果表明,现行方案在投资规划期内可完成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271.78和1123.70元/(头·年),世代间隔为5.24年,每年每个性状遗传进展分别为断奶重提高1.50 kg,18月龄体重提高0.09 kg,初产年龄缩短0.02 d,产犊间隔缩短0.17 d,皮产量增加1.04 kg。对影响育种的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组合分析,当群体规模理想状态为30000头,主动育种群比例为0.5,育种群中种子公驴、测验公驴和种用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种子母驴使用年限为2年,生产群中公、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时,可获得最大的育种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320.40和2945.00元/(头·年),比现行育种方案分别高出17.9%和162.0%。东阿黑驴目前的育种方案没有达到理想育种状态,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研究通过对育种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优化组合,得到了最优的育种方案,使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阿黑驴 育种规划 遗传进展 育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晋江马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7
作者 李媛媛 毕晓昆 +2 位作者 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雷维科 凌遥 赵春江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6期12-23,共12页
该研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晋江马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蒙古马、百色马、那曲马、岔口驿马、哈萨克马、阿拉伯马、贝尔修伦马等其他马品种的比较,分析了晋江马与国内外马品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晋江马遗传多样性... 该研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晋江马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蒙古马、百色马、那曲马、岔口驿马、哈萨克马、阿拉伯马、贝尔修伦马等其他马品种的比较,分析了晋江马与国内外马品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晋江马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保种场内群体的家系较少;晋江马与我国马品种遗传关系较近,尤其是与百色马关系紧密,而与国外马品种遗传距离较远。根据该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晋江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本地遗传特征,且与国内其他品种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家系较少,保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重点,以确保晋江马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马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