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微通道板微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国政
袁云龙
+5 位作者
杨超
凌海容
王蓟
杨继凯
李野
端木庆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04-1810,共7页
微通道板(MCP)是二维通道电子倍增器,广泛用于电子、离子、紫外辐射和X-射线的探测与成像。提出一种硅微通道板(Si-MCP)制备工艺,分别采用干法刻蚀和电化学腐蚀微加工技术制备了硅微通道阵列(SMA)。重点研究了硅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
微通道板(MCP)是二维通道电子倍增器,广泛用于电子、离子、紫外辐射和X-射线的探测与成像。提出一种硅微通道板(Si-MCP)制备工艺,分别采用干法刻蚀和电化学腐蚀微加工技术制备了硅微通道阵列(SMA)。重点研究了硅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光电化学腐蚀的特性,结果表明:硅光电化学腐蚀技术易于制备高长径比微通道,微通道侧壁更光滑、可制备倾斜通道、更适合制备Si-MCP.制备出通道周期为6μm、长径比大于50的SMA结构。采用厚层氧化实现了Si-MCP基体绝缘,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了连续倍增极,制作出Si-MCP样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半导体微加工技术制备的Si-MCP电子增益特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通道板
光电化学腐蚀
原子层沉积
微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硅微通道阵列整形技术
2
作者
余金豪
杨炳辰
+6 位作者
杨超
陈奇
凌海容
王蓟
王国政
杨继凯
端木庆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3-609,共7页
为制备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高开口面积比硅微通道阵列,研究了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对硅(100)晶面和(110)晶面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测硅微通道端面尺寸并计算腐蚀速率,分析了硅(100)晶面和(110)...
为制备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高开口面积比硅微通道阵列,研究了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对硅(100)晶面和(110)晶面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测硅微通道端面尺寸并计算腐蚀速率,分析了硅(100)晶面和(110)晶面腐蚀速率比对硅微通道阵列孔形的影响,探讨了TMAH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与硅微通道阵列开口面积比的关系。研究表明,硅(100)晶面和(110)晶面的腐蚀速率比是影响硅微通道阵列开口面积比的主要因素。当硅(100)晶面与(110)晶面腐蚀速率比大于2时,得到具有高开口面积比的正方形硅微通道阵列。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TMAH溶液在40℃的溶液温度下,制备出开口面积比大于81%的正方形硅微通道阵列。通过高温填充CsI(Tl)制备出基于硅微通道的X射线闪烁屏,X射线成像结果表明通道整形技术有助于提高闪烁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闪烁屏
硅微通道阵列
各向异性腐蚀
整形技术
开口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微通道板微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国政
袁云龙
杨超
凌海容
王蓟
杨继凯
李野
端木庆铎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04-181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07027
51502023)
+1 种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研发项目(20180201033GX)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60358)
文摘
微通道板(MCP)是二维通道电子倍增器,广泛用于电子、离子、紫外辐射和X-射线的探测与成像。提出一种硅微通道板(Si-MCP)制备工艺,分别采用干法刻蚀和电化学腐蚀微加工技术制备了硅微通道阵列(SMA)。重点研究了硅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光电化学腐蚀的特性,结果表明:硅光电化学腐蚀技术易于制备高长径比微通道,微通道侧壁更光滑、可制备倾斜通道、更适合制备Si-MCP.制备出通道周期为6μm、长径比大于50的SMA结构。采用厚层氧化实现了Si-MCP基体绝缘,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了连续倍增极,制作出Si-MCP样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半导体微加工技术制备的Si-MCP电子增益特性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硅微通道板
光电化学腐蚀
原子层沉积
微加工技术
Keywords
silicon microchannel plate
photo-electrochemical etching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micromachining
分类号
TN20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硅微通道阵列整形技术
2
作者
余金豪
杨炳辰
杨超
陈奇
凌海容
王蓟
王国政
杨继凯
端木庆铎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3-6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07027,51502023)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研发项目(20180201033GX)
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160358)
文摘
为制备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高开口面积比硅微通道阵列,研究了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对硅(100)晶面和(110)晶面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测硅微通道端面尺寸并计算腐蚀速率,分析了硅(100)晶面和(110)晶面腐蚀速率比对硅微通道阵列孔形的影响,探讨了TMAH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与硅微通道阵列开口面积比的关系。研究表明,硅(100)晶面和(110)晶面的腐蚀速率比是影响硅微通道阵列开口面积比的主要因素。当硅(100)晶面与(110)晶面腐蚀速率比大于2时,得到具有高开口面积比的正方形硅微通道阵列。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TMAH溶液在40℃的溶液温度下,制备出开口面积比大于81%的正方形硅微通道阵列。通过高温填充CsI(Tl)制备出基于硅微通道的X射线闪烁屏,X射线成像结果表明通道整形技术有助于提高闪烁屏的性能。
关键词
X射线闪烁屏
硅微通道阵列
各向异性腐蚀
整形技术
开口面积比
Keywords
X-ray scintillation screen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anisotropic corrosion
shaping technology
open area ratio
分类号
TN304.1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微通道板微加工技术研究
王国政
袁云龙
杨超
凌海容
王蓟
杨继凯
李野
端木庆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于X射线闪烁屏的硅微通道阵列整形技术
余金豪
杨炳辰
杨超
陈奇
凌海容
王蓟
王国政
杨继凯
端木庆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