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结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治疗──附518例报道 被引量:9
1
作者 霍继荣 凌奇荷 +3 位作者 吴小平 卿笃信 刘德良 姚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67-68,共2页
内镜下结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治疗──附518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吴小平,卿笃信,刘德良,姚玉自高频电流在临床应用以来,许多新的医疗技术相继产生,1968年日本的丹羽宽文首先... 内镜下结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治疗──附518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吴小平,卿笃信,刘德良,姚玉自高频电流在临床应用以来,许多新的医疗技术相继产生,1968年日本的丹羽宽文首先研制了内镜下高频电流切除胃肠息肉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黄金 凌奇荷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研究以Orem的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研究长沙市区81名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被调查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显著正相关(r=043,P<0001)。... 本研究以Orem的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研究长沙市区81名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被调查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显著正相关(r=043,P<0001)。提示:护理干预可以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着手,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欧大联 霍继荣 +1 位作者 吴小平 凌奇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生理性DGR发生的规律及正常参数值 ,对DGR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 :1 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健康自愿者 ,1 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用Bilitec 2 0 0 0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结果 :生理性DGR胆红素光...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生理性DGR发生的规律及正常参数值 ,对DGR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 :1 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健康自愿者 ,1 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用Bilitec 2 0 0 0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结果 :生理性DGR胆红素光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 ,均值为 1 0 .4± 9.88,95 %参考值正常上限值为 35 .6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正常健康人群在直立、仰卧、餐时、餐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十二指肠胃反流 ,睡眠时反流较其他阶段明显增多 (P<0 .0 5) ,且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健康对照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炎是否与胆汁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胃反流 研究 胆汁 测定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P-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杨 凌奇荷 +1 位作者 林礼茂 霍继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33-33,42,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对HP感染的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对 10 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 ,同步进行了血清HP-IgG检测及快速尿素酶实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 :血清HP -IgG检测法阳性率为 5 7.7% ,而快速尿素酶法阳性率为 15 .4% ,P <0 .0 ... 为了进一步探索对HP感染的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对 10 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 ,同步进行了血清HP-IgG检测及快速尿素酶实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 :血清HP -IgG检测法阳性率为 5 7.7% ,而快速尿素酶法阳性率为 15 .4% ,P <0 .0 5 ;其中慢性胃炎 5 7例 ,前方法检测HP阳性率为 6 3.1% ,后检测法阳性率为 8.8% ,P <0 .0 0 5 ;溃疡病 2 7例 ,阳性率分别为 44 .4%、2 9.6 % ,P =0 .0 5 ,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者仅为12 .5 % ,均阴性者 38.5 %。提示血清HP -IgG检测法对HP感染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 ,特别适应于流行病学的调查 ,对有明显上消化道症状的HP相关性疾病患者 ,而又未经规范HP根除治疗 ,同时尚无条件进一步检查者 ,即使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检测阴性 ,如血清HP -IgG检测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 被引量:3
5
作者 霍继荣 吴小平 +1 位作者 刘德良 凌奇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害的情况。方法 :跟踪观察 1 1例服克林霉素、3例服泰诺、4例服感康后的消化道症状、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的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食管、胃、末端...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害的情况。方法 :跟踪观察 1 1例服克林霉素、3例服泰诺、4例服感康后的消化道症状、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的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食管、胃、末端回肠粘膜糜烂、溃疡及出血。药物性消化道损害大多与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关 ,也不排除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酸碱度及抗原性有关。结论 :对药物引起的消化道粘膜损害 ,要尽早发现 ,立即停药 ,并注意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NM23、C-erbB-2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浸润及转移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扬 凌奇荷 +1 位作者 霍继荣 林礼茂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47-48,52,共3页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结肠癌病例的P53、NM2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及NM23蛋白的阴性表达与结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关系;C-erbB...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结肠癌病例的P53、NM2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及NM23蛋白的阴性表达与结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关系;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浸润及转移无相关;结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癌浸润深度及转移亦有相关关系。研究提示,P53蛋白阳性表达、NM23阴性表达的结肠癌病例,且组织学分级较差者,其临床分期多不属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癌基因产物 预后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31例
7
作者 霍继荣 汪春莲 +3 位作者 刘斌 刘德良 欧大联 凌奇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六味能消胶囊 习惯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化道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霍继荣 凌奇荷 龙见方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39-40,共2页
经内镜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化道癌的诊断价值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龙见方对消化道癌的诊断常规采用X线钡剂对比照片及内镜下活检的方法诊断,但有部分较早期癌肿及粘膜下癌不易诊断,... 经内镜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化道癌的诊断价值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龙见方对消化道癌的诊断常规采用X线钡剂对比照片及内镜下活检的方法诊断,但有部分较早期癌肿及粘膜下癌不易诊断,为探讨粘膜下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查 消化道癌 粘膜下 针吸法 穿刺针 经内镜 阳性率 诊断价值 内镜下诊断 针吸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附5例报道
9
作者 霍继荣 凌奇荷 姚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56-56,共1页
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附5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姚玉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1987年以来,我院先后收治5例结肠血管瘤出血病人,均给予硬化剂注... 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附5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消化内科(410011)霍继荣,凌奇荷,姚玉结肠血管瘤破裂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1987年以来,我院先后收治5例结肠血管瘤出血病人,均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并获得了好的疗效,现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血管瘤 破裂 出血 硬化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娟 左凡 +3 位作者 刘斌 凌奇荷 吴小平 卢放根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43-44,共2页
总结二个医院7年来胃镜检查资料,发现胃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临床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病情凶险。急诊胃镜可发现有喷射状出血,局部小的糜烂及溃疡。病变部位多在胃底,少数可允贲门、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胃镜下... 总结二个医院7年来胃镜检查资料,发现胃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临床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病情凶险。急诊胃镜可发现有喷射状出血,局部小的糜烂及溃疡。病变部位多在胃底,少数可允贲门、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胃镜下予以注射硬化剂、电凝及局部给药多能达到止血可的。提示:胃恒径动脉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并非罕见,由于出血量大而快,临床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恒径动脉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兰沙啦唑对胃酸分泌抑制、胃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11
作者 王建国 凌奇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40-42,共3页
该文采用双盲随机法对国产兰沙啦哇15mg和30mgl次/d两种剂量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引起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上述两个剂量组,每组4例。观察分两部分:(1)服药前及服药1周后测定两组病... 该文采用双盲随机法对国产兰沙啦哇15mg和30mgl次/d两种剂量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引起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上述两个剂量组,每组4例。观察分两部分:(1)服药前及服药1周后测定两组病人的24h动态胃液pH值、胃基础排酸量和最大排酸量;(2)两组病人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2周后电镜下观察壁细胞超微结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结果:(1)两种剂量兰沙啦哇均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作用,24h平均胃液pH值由服药前的1.9分别上升到6.7和7.入24h内胃液值均大于4,对夜间和进食引起的高胃酸分泌均能有效控制,基础排酸量和最大排酸量也显著下降,有效作用时间持续24h以上。(2)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的激发型胃壁细胞显著高于正常人,服药后两组病人的激发型壁细胞均明显减少。表明两种剂量的国产兰沙啦哇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而且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证实了胃壁细胞形态学能正确反映人体的泌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沙啦唑 胃酸 细胞超微结构 胃壁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