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光辉 凌国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新三联与小剂量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  9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 4 7... 目的 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新三联与小剂量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  9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 4 7例为新三联疗法 ,即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 2 0mg,1次 /d ,连服 6周 ,左氧氟沙星 2 0 0mg及呋喃唑酮 2 0 0mg ,均为 2次 /d ,连服 2周。另一组 5 1例为标准三联疗法 ,即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 2 0mg ,1次 /d ,连服 6周 ,阿莫西林 10 0 0mg及甲硝唑 4 0 0mg ,均为 2次 /d ,连服 2周 ,疗程结束后 1个月复查胃镜。 结果  96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 ,小剂量奥美拉唑新三联组与小剂量奥美拉唑标准三联组疗法Hp根除率分别为84 .8%、82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715 ) ;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5 .7%、92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75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2 .8%、15 .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6 80 )。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 (10 0 .0 % )明显高于Hp未根除组(6 2 .5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新三联组与标准三联组疗法均有较理想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新三联组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标准三联组疗法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光辉 凌国敏 +1 位作者 李慧敏 刘斌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4期1213-1214,1217,共3页
目的应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改善的疗效。方法 136例临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治疗组(匹维溴胺、双歧三联活菌、黛力新口服)... 目的应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改善的疗效。方法 136例临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治疗组(匹维溴胺、双歧三联活菌、黛力新口服),对照组(匹维溴胺、双歧三联活菌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行腹泻、腹胀和腹痛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评估,治疗12周后按疗效观察标准分析,分别观察两组症状持续改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周末治疗组腹痛减轻、腹泻症状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2%vs 80.8%、94.1%vs 82.4%(P<0.05或<0.0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6%vs 76.5%(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8%vs7.4%(P>0.05)。结论抗抑郁药黛力新联用匹维溴胺、双歧三联活菌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是肠易激综合征辅助治疗的一种有效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结肠镜检查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下注射辅助电凝电切摘除结直肠腺瘤性大息肉34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光辉 凌国敏 +1 位作者 李慧敏 林国琴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微波 结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微波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6例近期疗效
4
作者 徐光辉 柏乃运 +2 位作者 凌国敏 林国琴 李慧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79-178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狭窄 胃肿瘤 胃镜 微波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深吸气训练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靖 丁慧琴 凌国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深吸气训练对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的影响。方法89例需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深吸气训练组43例,未接受深吸气训练组46例。观察两组在常规麻醉下插镜效果。结果深吸气训练组一次插镜成功率为91%;未接受深... 目的观察深吸气训练对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的影响。方法89例需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深吸气训练组43例,未接受深吸气训练组46例。观察两组在常规麻醉下插镜效果。结果深吸气训练组一次插镜成功率为91%;未接受深吸气训练组一次插镜成功率为54%,两组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前深吸气训练能提高一次插镜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深吸气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黑变病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光辉 仇敏洁 +3 位作者 凌国敏 李慧敏 刘斌 王泽衍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MC)黏膜组织大肠癌相关癌基因(APC、Bcl-2、K-ras、Ki-67)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变化,与结肠癌、癌前病变之间的比较,探讨MC病变癌变的风险。方法本研究纳入445例患者,根据肠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分为5组。MC组108例...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MC)黏膜组织大肠癌相关癌基因(APC、Bcl-2、K-ras、Ki-67)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变化,与结肠癌、癌前病变之间的比较,探讨MC病变癌变的风险。方法本研究纳入445例患者,根据肠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分为5组。MC组108例,对照组分为4组:溃疡性结肠炎(UC)组69例,大肠息肉(CP)组122例,大肠癌(CRC)组96例,正常黏膜组50例。均行黏膜组织相关癌基因(APC、Bcl-2、K-ras、Ki-67)和Cox-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K-ras阳性表达率,MC老年组51.4%(36/70)、41.4%(29/70)显著高于MC中青年组26.3%(10/38)、21.1%(8/38)(P<0.05)。APC阳性表达率,MC组63.0%(68/108)、UC组46.4%(32/69)、CP组45.9%(56/122)和CRC组25.0%(24/96)均低于正常黏膜组74.0%(37/50)(P<0.05),CRC组又低于MC组和CP组(P<0.05);Bcl-2、K-ras阳性表达率,MC组42.6%(46/108)、34.3%(37/108)、UC组56.5%(39/69)、62.3%(43/69)、CP组68.9%(84/122)、63.1%(77/122)和CRC组82.3%(79/96)、66.7%(64/96)高于正常黏膜组18.0%(9/50)、8.0%(4/50),UC组、CP组和CRC组又高于MC组(P<0.05);Ki-67阳性表达率,UC组58.0%(40/69)、CP组67.2%(82/122)和CRC组67.7%(65/96)高于MC组33.3%(36/108)和正常黏膜组14.0%(7/50)(P<0.05);Cox-2的阳性表达率,CP组26.2%(32/122)和CRC组36.5%(35/96)高于正常黏膜组8.0%(4/50)(P<0.05);APC、Bcl-2、K-ras、Ki-67、Cox-2的阳性表达率,MC组服用泻药60.7%(54/89)、41.6%(37/89)、33.7%(30/89)、32.6%(29/89)、19.1%(17/89)与未服用泻药者73.7%(14/19)、47.4%(9/19)、36.8%(7/19)、36.8%(7/19)、21.1%(4/1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老年病人与中青年相比,细胞黏膜凋亡与突变相关性大;MC与正常黏膜、UC、CP比较,MC细胞黏膜凋亡与突变可能性介于正常黏膜与癌前病变之间。为此,临床应重视MC,尤其MC伴息肉,通过肠镜下活检行黏膜组织大肠癌相关癌基因监测,可提高基层医院早期大肠癌的诊治水平,可作为切实可行的MC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肠镜 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