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东河台矿田构造控金特征及其模拟实验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学益
杨元根
王子江
吴为民
凌井生
陈础廷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6-58,共3页
-
文摘
广东河台矿田构造控金特征及其模拟实验吴学益,杨元根,王子江,吴为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0)凌井生,陈础廷(地矿部广东地矿局719地质队,肇庆526000)1广东河台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广东河台金矿田,属广东高要县河台镇,包括高村、...
-
关键词
河台
矿田
模拟实验
构造变形特征
台金
成矿地质背景
金矿化
超糜棱岩
金矿体
剪切带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广东河台糜棱岩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4
- 2
-
-
作者
王鹤年
张景荣
戴爱华
凌井生
陈础庭
季明钧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省地矿局七一九地质队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1-71,共11页
-
文摘
产于麋棱岩带的河台金矿是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主要控矿因素有:①矿源层(含金建造)——提供金的来源;②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岩浆热液作用——促使金发生活化转移;③韧性剪切带——提供了导矿通道及容矿空间。矿床形成于中温(250℃)、中深(573.5×10~5Pa)的条件。成矿流体富含HCO_3-及CO_2,并具Na^+>K^+>ca^(2+),HCO_2^->C1^->F^->ΣS,CO_2>CH_4的特点。介质从早到晚由中性到弱碱性,氧逸度f_(o2)为10^(-37)-10^(-39)。矿床是多阶段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变质热液起着主导作用,海西—印支期断裂重熔岩浆热液活动使金局部富集。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河台金矿的成矿模式。
-
关键词
糜棱岩带
蚀变岩型
金矿
河台
-
分类号
P618.51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广东省新榕锰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黄圭成
汪雄武
杨世义
陈龙清
凌井生
-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广东地质矿产局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50,共8页
-
基金
原地矿部定向基金项目"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锰多金属及金银矿床类型
形成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
+4 种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广宁-罗定-阳春地区金
银
铜
铅
锌成矿地质条件及靶区优选研究"资助
-
文摘
新榕锰矿是广东省重要的锰矿床 ,主矿体产于地下岩溶空洞内 ,矿石中伴生银的平均含量达 10 0×10 -6以上。锰矿石中含有少量的脆银矿、溴角银矿、含锑银黝铜矿、银金矿、单斜绿铜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重晶石等矿物。据各类岩石、矿石的矿物成分 ,以及成矿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 ,认为Fe、Mn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宇云开群和泥盆系桂头组中的富铁锰质岩层 (锰铝榴石片岩、含锰千枚岩 ) ,部分来源于矿区北部断裂带中的热液硫化物 ,伴生元素Ag、Pb、Zn等也来源于矿区北部断裂带的热液多金属硫化物。有机质 (微生物 )可能参与了成矿物质的风化淋滤、迁移、沉淀富集等成矿作用。地下岩溶空洞是最有利的成矿场所。锰矿的成矿期为新生代。
-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因
广东
锰矿床
成矿作用
稀土元素
-
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Xinrong manganese deposit, Guangdong Province
-
分类号
P618.3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广东新榕锰矿伴生银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黄圭成
杨世义
汪雄武
陈龙清
凌井生
-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广东地质矿产局
-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4,共6页
-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锰多金属及金银矿床类型
形成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
"九五"攻关项目!"广宁 -罗定 -
-
文摘
广东省西部新榕锰矿矿石中含银较高 ,平均达到 10 0× 10 - 6以上。利用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对锰矿石中伴生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 ,初步查明银主要是以脆银矿、溴角银矿、银锑黝铜矿、银金矿等矿物形式存在 ,呈微小颗粒状被包裹于铁锰矿物内或矿物间隙里。
-
关键词
伴生银
赋存状态
锰矿床
广东
电子探针
-
Keywords
associated silver
mode of occurrence
Xinrong manganese deposit
Guangdong Province
-
分类号
P618.3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5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两广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基底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黄圭成
汪雄武
杨世义
陈龙清
凌井生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广东省地矿局
-
出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4-199,共6页
-
基金
原地矿部定向基金!(97-15)
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95-02-007-02)
-
文摘
颗粒锆石U-Pb年龄测定显示,粤西罗定盆地南缘地区残斑岩脉和花岗斑岩脉的源区物质较复杂,包含1713Ma、1737Ma、2165Ma和2494Ma的物质。这些同位素年龄数据是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基底的一个间接证据。
-
关键词
锆石U-
Pb年龄
中-古元古代基底
云开隆起区
同位素年龄
花岗斑岩
-
Keywords
zircon U-Pb age; Meso-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Yunkai uplift area
-
分类号
P534.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