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被引量:
91
1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近年来地震勘探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发展,地震采集道数已从原来的几百道发展为几千道,甚至上万道。由于采集道数的增加,陆上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中国西部的宽方位角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例研究,在比较了宽、窄方位...
近年来地震勘探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发展,地震采集道数已从原来的几百道发展为几千道,甚至上万道。由于采集道数的增加,陆上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中国西部的宽方位角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例研究,在比较了宽、窄方位角三维地震在振福成像、相干数据体和相位的差异后,认为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性裂缝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各向异性
方位角速度
HTI
VTI
地震勘探
海洋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地质目标
被引量:
75
2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凌云研究小组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 1/ 4波长地质目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8~ 2 74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 1/ 4波长的分辨...
凌云研究小组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 1/ 4波长地质目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8~ 2 74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 1/ 4波长的分辨率限制。但是 ,地震勘探的 1/ 4波长极限却难以满足地质家对探测薄互层地质目标的要求 ,特别是开发地震中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存在储层尖灭 (埋深为 5 10 0 m、厚度为 0~ 35 m)条件下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研究了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储层尖灭线的识别问题。通过采用保持振幅和提高分辨率处理 ,并在声波测井、VSP数据的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进行沿层振幅提取、沿层波形识别、正演模型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振幅的调谐作用可以识别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薄砂层透镜体、岩性尖灭等地质体。这套处理和解释方法特别适合我国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调谐作用
高分辨率
波长
薄砂层
岩性尖灭
地震勘探
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被引量:
91
1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文摘
近年来地震勘探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发展,地震采集道数已从原来的几百道发展为几千道,甚至上万道。由于采集道数的增加,陆上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中国西部的宽方位角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例研究,在比较了宽、窄方位角三维地震在振福成像、相干数据体和相位的差异后,认为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性裂缝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各向异性
方位角速度
HTI
VTI
地震勘探
海洋勘探
Keywords
wide azimuth, narrow azimuth, anisotropy, azimuth velocity, VTI anisotropy, HTI anisotropy
分类号
P631.4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地质目标
被引量:
75
2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文摘
凌云研究小组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 1/ 4波长地质目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6 8~ 2 74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 1/ 4波长的分辨率限制。但是 ,地震勘探的 1/ 4波长极限却难以满足地质家对探测薄互层地质目标的要求 ,特别是开发地震中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存在储层尖灭 (埋深为 5 10 0 m、厚度为 0~ 35 m)条件下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研究了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储层尖灭线的识别问题。通过采用保持振幅和提高分辨率处理 ,并在声波测井、VSP数据的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进行沿层振幅提取、沿层波形识别、正演模型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振幅的调谐作用可以识别厚度小于 1/ 4波长的薄砂层透镜体、岩性尖灭等地质体。这套处理和解释方法特别适合我国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关键词
振幅
调谐作用
高分辨率
波长
薄砂层
岩性尖灭
地震勘探
地质体
Keywords
amplitude,tuning function,HI FI,high resolution,1/4 wavelength,thin sand body,lithologic pinch out,recogni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地质目标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