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调研 被引量:4
1
作者 冼丽铧 刘乾 +4 位作者 陈红跃 沈志力 杨水龙 鲍海泳 徐谙为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第6期15-18,47,共5页
对广州市越秀区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同时以问卷方式了解市民对屋顶绿化的各种看法。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广州市屋顶绿化可分为花园式、棚架式、盆花式和地毯式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特点各异,其适合的栽培植物也不尽相... 对广州市越秀区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同时以问卷方式了解市民对屋顶绿化的各种看法。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广州市屋顶绿化可分为花园式、棚架式、盆花式和地毯式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特点各异,其适合的栽培植物也不尽相同;问卷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屋顶绿化,有些则担心房屋渗漏以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市民对4种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偏好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屋顶绿化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温湿度日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冼丽铧 刘乾 +5 位作者 陈红跃 沈志力 杨水龙 鲍海泳 徐谙为 覃艺伟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温湿度日变化,选择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地毯式、花园式和棚架式和盆花式4种不同的屋顶绿化类型,观测和统计分析不同绿化形式的屋顶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对小气候... 为研究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温湿度日变化,选择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地毯式、花园式和棚架式和盆花式4种不同的屋顶绿化类型,观测和统计分析不同绿化形式的屋顶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对小气候都产生了显著的效应。其中,地毯式绿化类型植被覆盖度最高,降温效果最明显,温度最低;花园式和棚架式相当;盆花式效果较差,温度较高;各个测定位置的湿度数值则与温度相反,与降温效果一致。综合温湿度结果,4种屋顶绿化类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效应,其中地毯式最佳,花园式和棚架式次之,盆花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屋顶绿化 温湿度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南洋楹种源的抗寒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华蓉 冼丽铧 +3 位作者 柯碧英 鲍海泳 覃艺伟 陈红跃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51-57,共7页
本研究以苗龄3个月的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苗木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低温胁迫的方法,通过对其相对电导率、叶片水分饱和亏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5个南洋楹种源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种... 本研究以苗龄3个月的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苗木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低温胁迫的方法,通过对其相对电导率、叶片水分饱和亏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5个南洋楹种源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南洋楹幼苗离体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均具有显著差异,综合评定5个种源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Y1、N2、CK、N5、N3、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楹 种源 抗寒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公园花境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 被引量:15
4
作者 欧阳舒怡 冼丽铧 +1 位作者 翁殊斐 冯志坚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3期80-85,共6页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模式分别是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运用乡土植物或热带亚热带植物进行花境配置,能体现岭南特色及亚热带风情,然而花境应用中存在乡土植物较少,人工痕迹较为明显,自然野趣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公园 花境植物 配置模式 岭南特色 乡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公园人工湖植物造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方艺媛 翁殊斐 +1 位作者 冯志坚 冼丽铧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通过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人工湖植物造景的调查,分析公园人工湖中不同驳岸形式的造景特点、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归纳总结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中人工湖的驳岸形式以规则式驳岸为主,以自然式驳岸为辅,二者的植物造... 通过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人工湖植物造景的调查,分析公园人工湖中不同驳岸形式的造景特点、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归纳总结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中人工湖的驳岸形式以规则式驳岸为主,以自然式驳岸为辅,二者的植物造景有差异;人工湖的植物造景应用形式有湖心岛植物造景、植物与建筑小品组合造景、植物与园桥组合造景等。经调研统计,广州市公园人工湖滨水植物共有56科97属117种,其中以棕榈科(Palmae)、桃金娘科(Myrtaceae)、桑科(Mo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为主,分别达12种10属、8种4属、8种2属、5种5属;水生植物共有7科9属9种,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占6种,粉美人蕉(Canna glauc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的出现频率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公园 人工湖 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城市生态风景林自然度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俊新 修小娟 +4 位作者 何秀云 覃艺伟 鲍海泳 冼丽铧 陈红跃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4期6-10,共5页
以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从22个林地特征指标中筛选出20个敏感性指标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自然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林分的自然度较高的是天然林,其次是经过改造的林分,较低的是人工纯林;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中不存在近天然(... 以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从22个林地特征指标中筛选出20个敏感性指标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自然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林分的自然度较高的是天然林,其次是经过改造的林分,较低的是人工纯林;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中不存在近天然(自然度值0.8-1.0)的林分,只有半天然林(自然度值0.6-0.8)、远天然林(自然度值0.4-0.6)、近人工林(自然度值0.2-0.4)和人工林(自然度值0-0.2)这4类林分。在今后的林分经营中,应根据不同的林分自然度制定不同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景林 自然度 层次分析法 广东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不同森林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功能评估
7
作者 孙同高 区卓贤 +2 位作者 郭彩霞 温益章 冼丽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韶关市森林资源丰富,因此科学评估其森林生态功能,对于制定有效的森林管理和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研究通过利用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因子,按相对重要性对韶关市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的特征及生态功能等级进行了系统评估... 韶关市森林资源丰富,因此科学评估其森林生态功能,对于制定有效的森林管理和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研究通过利用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因子,按相对重要性对韶关市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的特征及生态功能等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2023年韶关市乔木林面积总计117.11×10^(5) hm^(2),碳储量总计4231.61×10^(5) t。碳储量排前列的依次为其他软阔林(758.19×10^(5) t)、阔叶混交林(710.62×10^(5) t)和其他硬阔林(696.02×10^(5) t)。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和针阔混交林在树高和胸径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阔叶混交林在郁闭度(0.700±0.001)和总覆盖度(86.42%±0.10%)表现最佳;针叶混交林、其他软阔和阔叶混交林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厚度较大。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公顷蓄积量最高(130.46±0.43 m^(3)·hm^(-2)),其次是湿地松(122.24±1.57 m^(3)·hm^(-2))和针阔混交林(111.70±0.52 m^(3)·hm^(-2)),显示出其在碳储存和木材生产方面的潜力。综合来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在韶关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功能,特别是阔叶混交林,其综合生态功能远优于其他林型。因此,在未来的森林管理和保护中,应优先考虑发展和维护混交林,以最大化其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这也与“绿美广东”政策中提出的“营造高质高效乡土阔叶混交林,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的目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 优势树种 碳储量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挺水植物对4种水体底泥的净化能力
8
作者 区卓贤 朱铧楠 +3 位作者 冼丽铧 孙同高 郭彩霞 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6期95-103,共9页
在广州市的水体流域中,不同的水体底泥化学性质差异大,需要筛选出因地制宜的挺水植物,发挥其适应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修复价值。因此研究选取广州市内河涌、湖库、小微水体、近海水体,采用常见的挺水植物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翠芦... 在广州市的水体流域中,不同的水体底泥化学性质差异大,需要筛选出因地制宜的挺水植物,发挥其适应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修复价值。因此研究选取广州市内河涌、湖库、小微水体、近海水体,采用常见的挺水植物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翠芦莉Ruellia simplex、菖蒲Acorus calam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美人蕉Canna indica进行净化试验。试验共设置了20个处理,在120 d后测定底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以及硝态氮含量,计算植物对底泥污染物的去除率,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底泥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底泥的有机质去除率在1.89%~40.23%,对底泥的全氮、全磷、全钾去除率分别在5.19%~36.30%、4.71%~48.48%、4.21%~40.78%,对底泥的铵态氮、硝态氮去除率在14.80%~73.06%、13.75%~92.95%。5种植物均能将河涌底泥净化至清洁程度;美人蕉在近海水体底泥中表现出最好的净化能力,能将近海水体底泥净化至轻度污染;翠芦莉和美人蕉在小微水体底泥和湖库底泥中表现出更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挺水植物 水体底泥 污染物 净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
9
作者 陈嘉杰 冼丽铧 +5 位作者 黎清 陈红跃 陈昱华 所永亮 刘小玲 刘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13个镇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共应用了31个树种,隶属17科24属,豆科、山茶科和樟科树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有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林冠开度最大,达38.07%,林下植物相对茂盛,分别以米老排和杨梅Myrica rubra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冠开度最小,分别为12.36%和13.88%。米老排与杨梅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林冠开度比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林冠开度要小,阔叶林的冠层郁闭度较高;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针阔混交林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达2.64,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荷木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等阔叶混交林,为0.99和1.65;山脚的荷木林地、荷木与马尾松的混交林和以米老排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的林下光照较弱,林下植被稀少,冠层结构较为疏散,是较好的防火林带。对现有防火林带的林分改造,如增加经济林木、果树等阔叶树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防火林带 冠层结构 树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景观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0
作者 郭彩霞 陈冲 +2 位作者 古佳玮 冼丽铧 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景观的土壤理化性质,论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保护区3种景观的土壤(0~20 cm土层)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景观的土壤自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91.44 g·kg^(-1),显著高于林...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景观的土壤理化性质,论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保护区3种景观的土壤(0~20 cm土层)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景观的土壤自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91.44 g·kg^(-1),显著高于林地景观(190.38 g·kg^(-1))和草地景观(251.52 g·kg^(-1))(P<0.05),而耕地景观土壤容重平均值(1.10 g·cm^(-3))却显著低于林地景观(1.25 g·cm^(3))和草地景观(1.28 g·cm^(-3))(P<0.05),不同景观间土壤自然含水量、容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耕地景观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值(30.29 g·kg^(-1))显著高于草地景观(20.51 g·kg^(-1))和林地景观(14.65 g·kg^(-1)),不同景观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的C、N、P化学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林地景观、耕地景观和草地景观C∶N差异不显著,不同景观间C∶P和N∶P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土壤的理化性质等指标在不同景观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化学计量与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土壤理化性质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园林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冼丽铧 梁登裕 +2 位作者 冯嘉仪 吴道铭 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124-132,共9页
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吸收作用... 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吸收作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生态、环保、对环境破坏力度小、美化环境等优势,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年园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从园林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技术、重金属富集园林植物的筛选、植物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重金属污染土壤 超富集植物 植物修复联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儿童公园自然教育内容与形式初探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钰莹 翁殊斐 +1 位作者 冼丽铧 冯志坚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2期38-42,共5页
植物科普教育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市6个儿童公园的实地调研,了解以植物科普为主的自然教育现状,并总结现有的儿童植物科普教育内容及形式;结合优秀植物科普案例,梳理、分析获得植... 植物科普教育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市6个儿童公园的实地调研,了解以植物科普为主的自然教育现状,并总结现有的儿童植物科普教育内容及形式;结合优秀植物科普案例,梳理、分析获得植物科普内容可分为植物基础知识、养护栽植、自然审美、文化精神4类。此外,对科普实现形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展示型"科普展示牌的设计思路以及科普植物选材,以及对"参与型"植物科普课堂活动的实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科普 自然教育 儿童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多肉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绿地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少榆 潘嘉宜 +3 位作者 冼丽铧 陈红跃 闫明珠 朱嘉震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98-103,共6页
在华南地区,多肉植物栽培普遍,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公园绿化等。本研究对多肉植物在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和屋顶花园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记录了多肉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观赏价值和生长状态,统计分析了广州市城... 在华南地区,多肉植物栽培普遍,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公园绿化等。本研究对多肉植物在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和屋顶花园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记录了多肉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观赏价值和生长状态,统计分析了广州市城市绿地中多肉植物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绿地中常见多肉植物共有7科13属22种,其中龙舌兰科最多,有14种,此外夹竹桃科2种、鸭跖草科2种、木棉科1种,应用最多的是红鸡蛋花(Plumeriarubra Linn.)、鸡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银边龙舌兰(Agave angustifolia‘Marginata’)和亮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Aichiaka’);多肉植物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坛、地被、花境等,配置形式主要是丛植、列植、散点植;多肉植物适合在广州城市绿地中露地栽种,但种类偏少,应用形式单一,应加强乡土多肉植物种类的开发利用,筛选出适合露地栽培、抗性良好、观赏效果好的种类,使得多肉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多肉植物 城市绿地 城市公园 屋顶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园林植物幼苗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古佳玮 冼丽铧 +1 位作者 郑峰霖 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探究广州市常见园林植物夏季光合特性及其固碳释氧能力,以广州市园林9种典型园林树种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参数特征和光响应曲线,计算各苗木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分析光合速率影响因素,并以单位绿化面... 为探究广州市常见园林植物夏季光合特性及其固碳释氧能力,以广州市园林9种典型园林树种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参数特征和光响应曲线,计算各苗木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分析光合速率影响因素,并以单位绿化面积固碳量作为衡量各树种苗木吸收CO_(2)能力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种的园林树种幼苗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6.25~11.93、4.55~8.68 g·m^(-2)·d^(-1),单位绿化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1.87~10.37、1.33~7.54g·m^(-2)·d^(-1),9个园林树种苗木的光合净固碳量按高低排序可分为3类,单株植物单位绿化面积固碳量较高(9.44~10.37 g·m^(-2)·d^(-1))的有铁冬青Ilex rotund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中等(7.19~8.38 g·m^(-2)·d^(-1))的有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较低(1.87~5.89 g·m^(-2)·d^(-1))的有杧果Mangifera indica、木油桐Aleurites montana、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综合考虑植物的光合及固碳特性,在树种配置时,枫香、糖胶树、假苹婆和铁冬青为优选乔木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光合作用 固碳释氧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对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区卓贤 汪子雨 +2 位作者 冼丽铧 朱铧楠 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37-45,共9页
人为干扰已经成为影响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数量多、影响范围广的受种植、道路、风电以及坟墓等4个干扰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为干扰下土壤环境的变化,测定其土壤理... 人为干扰已经成为影响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数量多、影响范围广的受种植、道路、风电以及坟墓等4个干扰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为干扰下土壤环境的变化,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毛管持水量和毛管持水率呈正相关性,坟墓干扰下样地的毛管持水性最好;土壤总孔隙度变动与土壤容重变动呈现反比例关系。坟墓干扰下的环境土壤稀松、结构性较好,风电干扰下的环境土壤结构性较差,土壤持水性表现较差。全氮和碱解氮这两个指标呈现出一致的趋势,两者总体表现为对照点>干扰点,其中坟墓干扰>种植干扰>风电干扰>道路干扰。有效磷与全磷指标表现出正相关规律,但规律不显著,其中对照点>干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人为干扰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城市公园秋冬季节庆花卉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芷茵 冯志坚 +1 位作者 翁殊斐 冼丽铧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92-96,102,共6页
广州素有"花城"的美誉,节庆花卉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能营造喜庆气氛,增添城市色彩;而秋冬两季传统节日较为集中,布置的花卉景观较多且具备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1个综合性公园秋冬两季节庆花卉的调研,明晰广州地区城... 广州素有"花城"的美誉,节庆花卉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能营造喜庆气氛,增添城市色彩;而秋冬两季传统节日较为集中,布置的花卉景观较多且具备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1个综合性公园秋冬两季节庆花卉的调研,明晰广州地区城市公园秋冬季花卉的种类及配置情况,并以问卷形式了解公众对节庆花卉的认识,以期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城市公园的节庆花卉布置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显示:(1)应用花卉共41科68属76种,种类多样;(2)花卉应用频率在60%以上的种类有17种,同一节庆时期不同景观的主要用材一致性较高;(3)花卉色彩整体以暖色系为主,应用形式多样,组景主题鲜明;(4)问卷结果显示,公众对公园节庆花卉应用的认可度高。建议广州公园在节庆花卉应用上可进一步丰富主要花卉种类,增加花卉应用形式和针对不同节假日创新花卉景观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庆花卉 广州公园 花卉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植物在广州市居住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妮 冼丽铧 +1 位作者 翁殊斐 冯志坚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55-59,共5页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不同年代建设的9个居住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常见保健植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表明,广州居住区保健植物的树种虽然较多,共记录有55科80种,但能广泛应用的树种较少,常用的只有33科50种。在保健功能应用上,树种...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不同年代建设的9个居住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常见保健植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表明,广州居住区保健植物的树种虽然较多,共记录有55科80种,但能广泛应用的树种较少,常用的只有33科50种。在保健功能应用上,树种多以观赏型、芳香型、环保型植物为主,而听觉型、触觉型和抑菌释氧类的保健植物应用较少,建议加强科普宣传,增加这些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为保健植物在城市居住区的应用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植物 保健作用 居住环境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及其景观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嘉乐 翁殊斐 +1 位作者 冼丽铧 冯志坚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
文章在对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植物种类组成及不同墙体材料对墙面植物的影响,并对156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调研范围内记录植物71种,隶属于37科58属,最多为天南星科,有7种;应用频度... 文章在对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植物种类组成及不同墙体材料对墙面植物的影响,并对156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调研范围内记录植物71种,隶属于37科58属,最多为天南星科,有7种;应用频度最高的3种植物分别是绿萝、合果芋和异叶地锦;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应用墙体类型,表面较粗糙的毛石和花岗石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适合大多数的藤蔓植物附壁生长;评价等级最好的23个景观单元主要以薜荔、绿萝、异叶地锦以及香荚兰等种类组成;文章最后对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景观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面植物 藤本植物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