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细苟 冷细红 +2 位作者 肖雅丹 宋毅文 李彦廷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丙泊酚、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种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于广东省东莞常安医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共60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0例。A组:静注丙泊酚,剂量为1.5~...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丙泊酚、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种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于广东省东莞常安医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共60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0例。A组:静注丙泊酚,剂量为1.5~2.0 mg/kg;B组:在A组基础上静注布托啡诺0.5㎎;C组:在A组基础上静注芬太尼50μg。结果加用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后,可提高痛阈,弥补了丙泊酚镇痛效果差的不足,在有效镇痛的同时还减少了丙泊酚的使用剂量。B、C两组的完全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C组心率与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氧饱和度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孕妇对镇痛效果均表示满意,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上,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均要优于单用丙泊酚,且与芬太尼相比,布托啡诺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副反应少,更为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布托啡诺 人工流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细苟 冷细红 +2 位作者 李小平 宋毅文 徐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究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4例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 目的 探究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4例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9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结果 麻醉前及麻醉后15 min,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60、90 min,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分别为(135.96±10.56)、(132.58±12.47)、(133.85±10.42)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120.56±9.85)、(120.42±10.49)、(122.52±11.2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60、90 min,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分别(80.20±6.22)、(78.59±5.12)、(79.53±6.45)mm Hg,高于对照组的(65.26±7.82)、(71.53±6.20)、(72.42±6.8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60、90 min,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7.06±2.42)、(77.50±2.74)、(77.22±1.86)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75.41±2.50)、(75.82±2.26)、(75.78±2.23)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时,相比于全身麻醉,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更能提高临床麻醉效果,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更加稳定,提示该麻醉方案可在临床中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体位在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中对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玉柳 丁玲玲 +1 位作者 冷细红 陈玉坚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对加快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产程及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20年3月收治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给予自由...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对加快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产程及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20年3月收治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给予自由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给予足月头位已入盆胎膜早破孕产妇传统护理与自由体位护理,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快分娩进程,并且还能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位 胎膜早破 产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