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毛虫属部分地理种群COⅠ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冷海楠 迟德富 肖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为了寻求松毛虫属昆虫分类的新方法,利用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针对松毛虫属(Dendromilus)10个地理种群的昆虫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表明,COⅠ序列中,共有248个变异位点、219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71.5%,大部分碱基改变为颠... 为了寻求松毛虫属昆虫分类的新方法,利用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针对松毛虫属(Dendromilus)10个地理种群的昆虫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表明,COⅠ序列中,共有248个变异位点、219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71.5%,大部分碱基改变为颠换。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的遗传距离为0.007~0.319,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利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小进化法(ME)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系统树显示10个地理种群聚为2支:梓潼、长沙、古田、玉溪、石林、禄丰6个种群聚为1支;墨江、思茅、安宁、曲靖种群聚为1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属 COI基因 线粒体DNA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冷海楠 张玉 +5 位作者 徐明仪 王丽媛 付晓玲 崔福星 杨立宾 朱道光 《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2-14,共3页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兴安落叶松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模板DNA、d NTPs、Mg^2+、Taq聚合酶浓度及引物浓度)进行了试验分析,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SSR-PCR体积为20μL的最佳反应体系是模板DNA用量50 ng、正反向引物浓...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兴安落叶松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模板DNA、d NTPs、Mg^2+、Taq聚合酶浓度及引物浓度)进行了试验分析,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SSR-PCR体积为20μL的最佳反应体系是模板DNA用量50 ng、正反向引物浓度均为5μmol·L^-1、d NTPs浓度为2.5 mmol·L^-1、Mg^2+的浓度为2.5 mmol·L^-1、Taq聚合酶用量为1.0 U、最佳退火温度为60℃。试验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可进一步用于兴安落叶松SSR遗传图谱构建、多样性分析、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SSR-PCR 正交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章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 倪红伟 +2 位作者 隋心 徐明怡 冷海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1,共5页
以野生小叶章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MS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表明小叶章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经0.01 L汞溶液浸泡4 min的灭菌效果较好;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 以野生小叶章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MS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表明小叶章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经0.01 L汞溶液浸泡4 min的灭菌效果较好;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05 mg/L KT+1.0 mg/L 6-BA+0.1mg/L+TDZ 0.1 mg/L NAA,诱导率可达87.44%;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 KT+0.5 mg/L 6-BA+0.05 mg/L TDZ+0.1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5.76;生根最适宜培养基为0.5MS+2.0 mg/L NAA,生根率为9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 茎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章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
4
作者 张玉 徐明怡 +3 位作者 冷海楠 梁佳文 曹宏杰 王继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2,共7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涉及许多生物过程,在植物界,胞嘧啶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在一些植物物种中已被鉴定。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小叶章中的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在小叶章中鉴定了29种DNA甲基转移酶... DNA甲基化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涉及许多生物过程,在植物界,胞嘧啶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在一些植物物种中已被鉴定。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小叶章中的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在小叶章中鉴定了29种DNA甲基转移酶,分为四个亚家族,分别是DaMET、DaCMT、DaDRM和DaDNMT2。基于这些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分析,DNA甲基转移酶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丢失和复制事件。在DNA甲基转移酶中发现了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光响应、植物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元件。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生境(典型草甸、沼泽、沼泽化草甸)下DNA甲基转移酶的转录丰度,大多数DaMET基因在不同生境下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而2个DaDRM基因的转录丰度均显著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 DMT基因家族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