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嘉睿
冷文鹏
+6 位作者
王佳佳
智丽琴
王硕
李佳斌
郭鹏
魏文侠
宋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理的理想技术手段。文章在分析CAHs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迁移特征和生物降解机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小试、中试等不同规模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实例、联合修复的进展和降解转化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对CAHs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最后,对C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展望,未来应在采用微孔芯片与极限稀释技术开展低丰度降解菌的挖掘与解析、研发太阳能加热生物原位修复等高效联合修复技术并分析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CAHs污染的高效、绿色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污染
理化性质
迁移转化
生物降解机制
生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向DC/DC变换器Boost模式下的建模及控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冷文鹏
逄海萍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6期6-11,共6页
非隔离式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在混合直流供电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两路交错并联的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为了提高双向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和过载保护性能,本文基于超级电容的备用电源储能系...
非隔离式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在混合直流供电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两路交错并联的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为了提高双向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和过载保护性能,本文基于超级电容的备用电源储能系统,以两路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在Boost模式下的各个模态作为模型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各个模态的工作过程;在导出其原始大信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小信号线性化的方法进一步推导出其交流小信号状态方程及其等效电路模型,并得到了传递函数。以此为依据设计优化控制器的补偿网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速度,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双闭环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恒压限流且可以快速响应,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直流变换器
超级电容
建模
双闭环控制
过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DFLOW模型滹沱河傍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
2
3
作者
冷文鹏
陶亚
+1 位作者
孙若涵
夏建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6,共8页
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能够以最精准的范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基于MODFLOW模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新调整的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MODPATH计算了2种不同工况下示踪粒子反向运移100和100...
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能够以最精准的范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基于MODFLOW模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新调整的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MODPATH计算了2种不同工况下示踪粒子反向运移100和1000 d的运移轨迹。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示踪粒子在1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0.54和0.49 km;示踪粒子在10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6.1和5.6 km。此外,还分析了入渗场使用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分析2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抽水井概化成井群时,示踪粒子反向运移的轨迹几何形状更加规则,且迁移距离相对较短。同时,考虑到入渗场补水情况,故将整个入渗场范围纳入一级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地
保护区划分
数值模拟
MODFLOW
示踪粒子
反向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SP的光伏MPPT控制板设计
4
作者
冷文鹏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2期31-34,共4页
介绍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针对常规扰动观察法在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后存在功率震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记忆历史控制量的策略,利用DSP的存储功能记录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的控制量及其对应的输出功率,从而利用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
介绍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针对常规扰动观察法在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后存在功率震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记忆历史控制量的策略,利用DSP的存储功能记录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的控制量及其对应的输出功率,从而利用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控制量进行控制,彻底解决扰动观察法在最大功率点的功率震荡问题。硬件部分包括两路交错并联Boost升压电路、驱动电路和采样电路的设计;软件部分基于TM320F28335进行了代码开发。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及算法能较准确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且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输出时无震荡,验证了所设计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DSP
记忆控制量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碳复合材料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侯代兵
郑天文
+3 位作者
崔雪丹
郄晗彤
冷文鹏
魏文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1-729,共9页
铁碳(Fe-C)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污染场地中COCs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水热碳化法、球磨法和绿色合成法),总结了几种常见碳材料载体(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梳...
铁碳(Fe-C)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污染场地中COCs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水热碳化法、球磨法和绿色合成法),总结了几种常见碳材料载体(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梳理了Fe-C复合材料与COCs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吸附、还原脱氯和刺激微生物脱氯),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Fe-C复合材料用于实际COCs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铁碳复合材料
氯代有机物
去除机理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郑嘉睿
冷文鹏
王佳佳
智丽琴
王硕
李佳斌
郭鹏
魏文侠
宋云
机构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工业场地污染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2,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l801301,2018YFCl801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46)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科学者计划项目(2022A-0007)。
文摘
氯代烃(CAHs)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其处置不当或意外泄漏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氯代烃污染治理的理想技术手段。文章在分析CAHs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迁移特征和生物降解机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小试、中试等不同规模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实例、联合修复的进展和降解转化机制进行梳理,同时对CAHs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最后,对C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展望,未来应在采用微孔芯片与极限稀释技术开展低丰度降解菌的挖掘与解析、研发太阳能加热生物原位修复等高效联合修复技术并分析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CAHs污染的高效、绿色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氯代烃
污染
理化性质
迁移转化
生物降解机制
生物修复技术
Keywords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pollu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DC/DC变换器Boost模式下的建模及控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冷文鹏
逄海萍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6期6-11,共6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8LF008)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2016M00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26018)资助
文摘
非隔离式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在混合直流供电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两路交错并联的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为了提高双向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和过载保护性能,本文基于超级电容的备用电源储能系统,以两路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在Boost模式下的各个模态作为模型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各个模态的工作过程;在导出其原始大信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小信号线性化的方法进一步推导出其交流小信号状态方程及其等效电路模型,并得到了传递函数。以此为依据设计优化控制器的补偿网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速度,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双闭环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恒压限流且可以快速响应,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需要。
关键词
交错并联
直流变换器
超级电容
建模
双闭环控制
过载保护
Keywords
interleaved parallel
direct-current converter
supercapacitor
modeling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overload protection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FLOW模型滹沱河傍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
2
3
作者
冷文鹏
陶亚
孙若涵
夏建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7101002)。
文摘
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能够以最精准的范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基于MODFLOW模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新调整的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MODPATH计算了2种不同工况下示踪粒子反向运移100和1000 d的运移轨迹。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示踪粒子在1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0.54和0.49 km;示踪粒子在10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6.1和5.6 km。此外,还分析了入渗场使用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分析2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抽水井概化成井群时,示踪粒子反向运移的轨迹几何形状更加规则,且迁移距离相对较短。同时,考虑到入渗场补水情况,故将整个入渗场范围纳入一级保护区。
关键词
地下水源地
保护区划分
数值模拟
MODFLOW
示踪粒子
反向运移
Keywords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
division of protection z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FLOW
tracer particle
reverse migration
分类号
TV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SP的光伏MPPT控制板设计
4
作者
冷文鹏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2期31-34,共4页
文摘
介绍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针对常规扰动观察法在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后存在功率震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记忆历史控制量的策略,利用DSP的存储功能记录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的控制量及其对应的输出功率,从而利用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控制量进行控制,彻底解决扰动观察法在最大功率点的功率震荡问题。硬件部分包括两路交错并联Boost升压电路、驱动电路和采样电路的设计;软件部分基于TM320F28335进行了代码开发。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及算法能较准确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且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输出时无震荡,验证了所设计装置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DSP
记忆控制量
交错并联
Keywords
photovoltaic cel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DSP
memory control volume
interleave
分类号
TM9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N710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碳复合材料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侯代兵
郑天文
崔雪丹
郄晗彤
冷文鹏
魏文侠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1-7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146)
“北科学者”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22A-0007)。
文摘
铁碳(Fe-C)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污染场地中COCs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水热碳化法、球磨法和绿色合成法),总结了几种常见碳材料载体(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梳理了Fe-C复合材料与COCs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吸附、还原脱氯和刺激微生物脱氯),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Fe-C复合材料用于实际COCs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铁碳复合材料
氯代有机物
去除机理
环境修复
Keywords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iron-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chl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
removal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氯代烃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郑嘉睿
冷文鹏
王佳佳
智丽琴
王硕
李佳斌
郭鹏
魏文侠
宋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向DC/DC变换器Boost模式下的建模及控制
冷文鹏
逄海萍
《电子测量技术》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MODFLOW模型滹沱河傍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冷文鹏
陶亚
孙若涵
夏建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DSP的光伏MPPT控制板设计
冷文鹏
《电子测量技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铁碳复合材料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侯代兵
郑天文
崔雪丹
郄晗彤
冷文鹏
魏文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