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分子影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柳梅 冷德文 范学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1-475,共5页
分子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子影像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放射医学... 分子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的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子影像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放射医学、核医学、计算机医学等多个学科,其主要成像方法包括5类[1]:①光学成像:包括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FI)、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PAI)和光学层析成像;②放射性核素成像:包括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③CT;④MRI;⑤超声(US)。单一的显像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难以同时满足对灵敏度、特异性、靶向性等的要求。多模态分子影像中的分子探针能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显像,克服了单一显像方式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宽了分子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 分子探针 光学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肿瘤 心血管疾病 干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