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容积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1
作者
钱奕然
宋美慧
+4 位作者
冷宇洋
刘涛
霍红磊
赵全斌
陈伟雄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9-1307,共9页
建立了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储罐容积下容积控制法变负荷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旁通控制、容积控制和旁通-容积联合控制方法在降负荷过程中系统动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储罐体积会限制容积控制法...
建立了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储罐容积下容积控制法变负荷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旁通控制、容积控制和旁通-容积联合控制方法在降负荷过程中系统动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储罐体积会限制容积控制法变负荷最大调节深度,容积越大,变负荷调节范围就越大;在75%和50%负荷目标下,联合控制策略的降负荷速率相对容积控制分别提升了18.71%和16.57%,而最终循环效率相对旁通控制分别提升了20.81%和37.66%;旁通-容积联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负荷跟踪性能,有效提升了降负荷调节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实现了不同控制方式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容积控制
负荷跟随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氦/氙混合比例对布雷顿循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刘涛
张岩
+2 位作者
冷宇洋
宋美慧
陈伟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0-232,共13页
针对空间气冷堆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因工质泄漏或充气不均匀引发的工质混合比例偏离设计值,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问题,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涵盖气冷堆堆芯、透平、压缩机、回热器、冷却器以及散热器的空...
针对空间气冷堆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因工质泄漏或充气不均匀引发的工质混合比例偏离设计值,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问题,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涵盖气冷堆堆芯、透平、压缩机、回热器、冷却器以及散热器的空间气冷堆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系统动态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氦气与氙气混合工质的摩尔质量(50±5) g/mol,模拟了外部反应性阶跃扰动下循环系统关键参数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工质摩尔质量偏离至45 g/mol时,系统循环效率下降1.4%,堆内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提高12.9%,面临反应性阶跃,系统的响应时间相较于设计混合比下缩短6.8%;而工质摩尔质量偏离至55 g/mol时,循环效率上升了0.78%,堆内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下降16.8%,系统的响应时间延长了4.9%。研究结果可为空间核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气冷堆
布雷顿循环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容积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1
作者
钱奕然
宋美慧
冷宇洋
刘涛
霍红磊
赵全斌
陈伟雄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9-130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102204)
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
文摘
建立了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储罐容积下容积控制法变负荷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旁通控制、容积控制和旁通-容积联合控制方法在降负荷过程中系统动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储罐体积会限制容积控制法变负荷最大调节深度,容积越大,变负荷调节范围就越大;在75%和50%负荷目标下,联合控制策略的降负荷速率相对容积控制分别提升了18.71%和16.57%,而最终循环效率相对旁通控制分别提升了20.81%和37.66%;旁通-容积联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负荷跟踪性能,有效提升了降负荷调节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实现了不同控制方式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容积控制
负荷跟随
系统仿真
Keywords
Brayton cycle
inventory control
load following
system simulation
分类号
TL35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氦/氙混合比例对布雷顿循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刘涛
张岩
冷宇洋
宋美慧
陈伟雄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0-232,共13页
基金
中核集团领创科研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空间气冷堆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因工质泄漏或充气不均匀引发的工质混合比例偏离设计值,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问题,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涵盖气冷堆堆芯、透平、压缩机、回热器、冷却器以及散热器的空间气冷堆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系统动态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氦气与氙气混合工质的摩尔质量(50±5) g/mol,模拟了外部反应性阶跃扰动下循环系统关键参数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工质摩尔质量偏离至45 g/mol时,系统循环效率下降1.4%,堆内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提高12.9%,面临反应性阶跃,系统的响应时间相较于设计混合比下缩短6.8%;而工质摩尔质量偏离至55 g/mol时,循环效率上升了0.78%,堆内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下降16.8%,系统的响应时间延长了4.9%。研究结果可为空间核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气冷堆
布雷顿循环
动态特性
Keywords
space gas-cooled reactor
Brayton cyc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M61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闭式空气布雷顿循环容积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钱奕然
宋美慧
冷宇洋
刘涛
霍红磊
赵全斌
陈伟雄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氦/氙混合比例对布雷顿循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刘涛
张岩
冷宇洋
宋美慧
陈伟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