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压力对35 kV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邢雅雯 咸日常 +4 位作者 冷学冰 咸峰 李斌慧 牛为 顾志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4,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界面压力对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的交联聚乙烯/硅橡胶(XLPE/SR)绝缘复合界面电场畸变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35 kV冷缩电缆中间接头仿真模型,对复合界面无缺陷以及存在金属杂质、环向划痕、纵向划痕时的电-热-力场... 为了研究不同界面压力对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的交联聚乙烯/硅橡胶(XLPE/SR)绝缘复合界面电场畸变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35 kV冷缩电缆中间接头仿真模型,对复合界面无缺陷以及存在金属杂质、环向划痕、纵向划痕时的电-热-力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压力对各条件下的接头变形及场强畸变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含纵向划痕的接头变形更显著,缺陷处场强分布受界面压力的影响更明显。屏蔽管场强与界面压力成反比,含纵向划痕的接头应力锥场强与界面压力成正比,绝缘复合界面除缺陷部位外整体场强随界面压力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界面压力 杂质 划痕 场强畸变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差值的干式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郝艳 咸日常 +3 位作者 冷学冰 王玮 李璨 李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共10页
干式变压器绕组发生轻微匝间短路时,相电压、相电流等电气量变化甚微,不能作为表征匝间短路故障的敏感特征量,导致相应保护措施缺失,运行过程中设备烧毁事故时有发生。通过建立干式变压器“场-路”耦合仿真模型,利用实际试验和工程计算... 干式变压器绕组发生轻微匝间短路时,相电压、相电流等电气量变化甚微,不能作为表征匝间短路故障的敏感特征量,导致相应保护措施缺失,运行过程中设备烧毁事故时有发生。通过建立干式变压器“场-路”耦合仿真模型,利用实际试验和工程计算获取的状态参数,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和分析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数学模型,提取相电压、相电流不平衡度标幺值的差值,作为判断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量。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工况下其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不同电气量的变化情况,论证了所提新故障特征量不仅能提前感知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而且能够克服固有的三相不对称及不平衡运行带来的影响,有效性、灵敏性兼顾,为实时监测干式变压器绕组匝间绝缘状态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电压不平衡度 电流不平衡度 匝间短路 故障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 kV XLPE电力电缆终端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在乾 咸日常 +2 位作者 冷学冰 邢雅雯 魏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79,共7页
为解决电力电缆与其终端绝缘电场分布不均匀,易造成界面击穿及沿面放电的问题,本文对35 kV冷缩式电力电缆终端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绝缘水平。首先基于COMSOL仿真软件分析应力锥的轴向长度和端部半径对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得出终端... 为解决电力电缆与其终端绝缘电场分布不均匀,易造成界面击穿及沿面放电的问题,本文对35 kV冷缩式电力电缆终端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绝缘水平。首先基于COMSOL仿真软件分析应力锥的轴向长度和端部半径对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得出终端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随后研制电力电缆终端样品,通过工频交流耐压、局部放电试验进行性能指标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电力电缆终端应力锥的轴向长度是影响其界面电场变化与分布的主要因素,端部半径的变化对终端电场的影响较小;应力锥轴向长度的增大缓解了界面电场强度,但容易引发沿面放电问题;应力锥的轴向长度及端部半径最优值分别为25 mm和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应力锥 电场分布 结构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