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猪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冷依伊 任梅渗 +4 位作者 蒙正群 张鹏飞 杨泽晓 姚学萍 王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以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参考病毒株序列,选择各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通过... 为建立同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以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参考病毒株序列,选择各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快速检测以上5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不同的细菌或病毒模板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强;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PRV、CSFV、ASFV、VSV和FMDV的核酸最少检出量分别为8.82×10~3拷贝/μL、6.87×10~4拷贝/μL、5.71拷贝/μL、4.93×10~4拷贝/μL和4.32×10~2拷贝/μL。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对以上5种猪病病毒能够进行快速鉴别检测,为其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非洲猪瘟病毒 猪口蹄疫病毒 猪水疱性口炎病毒 猪瘟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羊源海藻糖比伯斯坦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怡琳 蒙正群 +5 位作者 周丽君 冷依伊 尹清清 王印 姚学萍 杨泽晓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6-489,共4页
海藻糖比伯斯坦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为人兽共患菌,但在我国的研究报道转少。本研究从病死羔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试验、16S rDNA和ropB基因的PCR扩增、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四... 海藻糖比伯斯坦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为人兽共患菌,但在我国的研究报道转少。本研究从病死羔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试验、16S rDNA和ropB基因的PCR扩增、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四环素抗生素类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6种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菌16S rDNA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B.trehalosi同源性达99%;其特异性rpoB基因PCR扩增条带与预期一致;对小鼠致病性强;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敏感,对青霉素、丁胺卡那、头孢拉啶耐药,仅扩增出约1 900 bp的BCT耐药基因片段,与公布的BCT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一致,证明该分离菌株为B.trehalosi。本研究为该菌的有效防控与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比伯斯坦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冷依伊 任梅渗 +3 位作者 蒙正群 杨泽晓 姚学萍 王印 《养猪》 2016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I型,可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病原特征、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进行描述,尤其是对目前已发现的在致病性中... 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I型,可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病原特征、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进行描述,尤其是对目前已发现的在致病性中存在关键作用的11种主要的糖蛋白,如g E、g D和TK等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为猪伪狂犬病致病机理、基因变异情况和猪伪狂犬病疫苗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流行现状 潜伏感染 致病机理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两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冷依伊 王印 +5 位作者 项明源 张鹏飞 蒋子睿 江地科 杨泽晓 姚学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4-508,共5页
裂谷热(RV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极大危害着当地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裂谷热病毒(RVF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RVFV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分别建立了探针PCR和荧光PCR,并对这两种检测方法... 裂谷热(RV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极大危害着当地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裂谷热病毒(RVF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RVFV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分别建立了探针PCR和荧光PCR,并对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均不存在非特异扩增;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03×10^(-2)拷贝/μL和1.03×10~0拷贝/μL,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灵敏度;探针PCR和荧光PCR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实验表明,探针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探针PCR是一种灵敏度和可靠性均较高的RVFV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探针PCR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22
5
作者 蒙正群 冷依伊 +4 位作者 任梅渗 刘亚东 王印 姚学萍 杨泽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4-541,共8页
从病死犊牛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rDNA测序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碳青霉烯类酶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7种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其16S... 从病死犊牛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rDNA测序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碳青霉烯类酶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7种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其16S rDNA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达99%。对小鼠致病性强。该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等受试药物均为敏感。耐药基因PCR检测仅扩增出约862 bp的SHV基因片段,与公布的SHV-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3%。该牛源克雷伯氏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兔出血症病毒全基因测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6
作者 蒙正群 周丽军 +6 位作者 罗怡琳 冷依伊 张鹏飞 王印 姚学萍 耿毅 杨泽晓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4-861,共8页
对2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SCH04、Sch07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按照病毒核酸组成,将病毒基因分7段进行RT-PCR扩增,将分段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 MD-19T载体进行测序,用DNAStar进行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参照Ge... 对2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SCH04、Sch07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按照病毒核酸组成,将病毒基因分7段进行RT-PCR扩增,将分段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 MD-19T载体进行测序,用DNAStar进行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参照Gen Bank上登陆的31株RHDV毒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以及ORF2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对2株病毒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CH04基因组全长7 439 bp,Sch07基因组全长7 438 bp,2株病毒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与31株参考毒株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8.3%~97.0%;2株病毒的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ORF2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2%。进化树显示2株病毒同属于抗原变异株RHDVa(GI.1a)基因群,且亲缘关系最近。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ORF2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均可以作为RHDV遗传进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全基因 序列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