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注射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应急吸痰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况世荣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有效的应急吸痰方法,为单舱高压氧治疗中应急吸痰提供参考。方法将93例气管切开拟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在单舱高压氧治疗前3d于病房分别用1mL、20mL、5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结果三组吸痰效果...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有效的应急吸痰方法,为单舱高压氧治疗中应急吸痰提供参考。方法将93例气管切开拟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在单舱高压氧治疗前3d于病房分别用1mL、20mL、5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结果三组吸痰效果及吸痰后呼吸道损伤(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mL组吸痰效果最好,呼吸道损伤发生率最低。结论采用2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组成应急代替吸痰装置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高压氧治疗 单人纯氧舱 吸痰 应急代替吸痰器装置 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的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况世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7-37,共1页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永久性排便改道,给生活造成极大痛苦,而常见的肠造口狭窄并发症更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预防肠造口狭窄,造口处拆线愈合后,通常采取手指扩肛措施...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永久性排便改道,给生活造成极大痛苦,而常见的肠造口狭窄并发症更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预防肠造口狭窄,造口处拆线愈合后,通常采取手指扩肛措施,如用力不当,易引起出血、水肿、疼痛,甚至坏死等并发症。笔者于2009年8月设计制作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经临床应用2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造瘘口狭窄 变径齿轮状扩肛器 扩肛 固定腹带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给氧辅助治疗感染性伤口方法及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小兰 况世荣 +1 位作者 吴海燕 李惠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正压给氧辅助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给氧方法和给氧时间。方法将60例感染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伤口常规清创及换药,根据细菌培养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照1组通过正压给氧装置将输氧管伸入氧罩内给... 目的探讨正压给氧辅助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给氧方法和给氧时间。方法将60例感染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20例。对伤口常规清创及换药,根据细菌培养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照1组通过正压给氧装置将输氧管伸入氧罩内给氧30min。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改进给氧方法,根据伤口大小将输氧管前端管侧戳1~5个侧孔,将输氧管伸入伤口内,给氧30min。实验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延长给氧时间至4h。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结果三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给氧2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生长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于给氧4h后生长受抑制。结论对感染性伤口将输氧管前端戳孔,近距离给氧并延长给氧时间至4h/次可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伤口 正压给氧 给氧方法 给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