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表面状态对6061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驰 黄运华 +3 位作者 申玉芳 肖葵 孟凡彰 李晓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100-104,128,共6页
目的研究在温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情况下,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变化,并研究表面硫酸、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对提高6061铝合金耐蚀性能的作用。方法对试样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实验。结果随着表面粗糙度的下降,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有所提... 目的研究在温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情况下,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变化,并研究表面硫酸、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对提高6061铝合金耐蚀性能的作用。方法对试样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实验。结果随着表面粗糙度的下降,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有所提高,且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后,试样表面盐粒沉积量大幅下降,腐蚀面积有所减少。随着温度升高,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下降,而当温度达到55℃时,试样表面出现了一定的钝化现象,当温度继续升高,钝化现象消失,腐蚀速率重新上升。结论随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提高,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能下降,而55℃为6061铝合金较好的钝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粗糙度 温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残差重采样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冯驰 赵娜 王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粒子滤波算法对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有很好的估计性能,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退化问题.重采样算法的提出,有效缓解了粒子滤波器的退化问题.但重采样算法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针对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算法.该改... 粒子滤波算法对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有很好的估计性能,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退化问题.重采样算法的提出,有效缓解了粒子滤波器的退化问题.但重采样算法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针对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避免了残差重采样算法中的残留粒子重采样问题,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运行效率明显高于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2种算法,并且随着粒子数目的增加,这种优势表现地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器 重采样 改进残差重采样 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冯驰 赵牧 曾庆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为POAG的108例216眼住院患者中,能行P-VEP检查的110眼分为确诊组... 目的探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为POAG的108例216眼住院患者中,能行P-VEP检查的110眼分为确诊组(64眼)与可疑组(46眼,为目前还未达到诊断标准的POAG患眼的对侧眼),并与正常对照组(50眼)比较,分析其在P100波峰潜时(LP100)与波幅(AP100)上的差异。结果在1.2cpd及2.4cpd2个空间频率上,与正常对照组(LP100:103.91ms±4.61ms,104.36ms±4.68ms;AP100:13.04μV±3.90μV,13.96μV±4.25μV)相比,确诊组的LP100(117.62ms±10.61ms,121.26ms±11.08ms)明显延迟(P<0.01),AP100(6.61μV±4.51μV,7.05μV±4.64μV)下降明显(P<0.01),可疑组的P100波仅AP100(9.42μV±4.41μV,10.41μV±4.81μV)下降(P<0.05);与可疑组(LP100:108.13ms±4.37ms,110.33ms±6.91ms,AP100:9.42μV±4.41μV,10.41μV±4.81μV)相比,确诊组LP100明显延迟(P<0.01),且在2.4cpd空间频率上AP100(7.05μV±4.64μV)下降(P<0.05)。结论P-VEP检查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屋顶热工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驰 张宇峰 孟庆林 《华中建筑》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该文文概括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植被屋顶热工性能的各方面研究成果,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并展望了植被屋顶热工性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被屋顶 热工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角测量法的叶尖间隙测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冯驰 毕思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由于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对叶尖间隙进行精确测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法对叶尖间隙进行测量,让一束激光照射在叶片尖端,运用线CCD光敏元件接收反射光使其在CCD上成像,根据成像位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叶尖间隙的变化。激光... 由于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对叶尖间隙进行精确测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法对叶尖间隙进行测量,让一束激光照射在叶片尖端,运用线CCD光敏元件接收反射光使其在CCD上成像,根据成像位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叶尖间隙的变化。激光三角测量法可以不受叶片材质的影响,对叶尖间隙进行实时在线测量,既能测量单个叶尖间隙,又能测量平均叶尖间隙,对诊断机组故障、优化叶片及机匣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 三角测量法 线CCD 涡轮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单胞计算三维编织预制件纤维体积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驰 吴晓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5,共3页
在Pro/E中建立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内部单胞、表面单胞和棱角单胞的3D实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当编织工艺参数改变时能自动生成新的单胞模型,单胞纤维体积由Pro/E的模型分析功能直接输出。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单胞计算预制件纤... 在Pro/E中建立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内部单胞、表面单胞和棱角单胞的3D实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当编织工艺参数改变时能自动生成新的单胞模型,单胞纤维体积由Pro/E的模型分析功能直接输出。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单胞计算预制件纤维体积含量的公式。计算了长方体形预制件的纤维体积含量,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了扇环形预制件的纤维体积含量,为复杂外形预制件纤维体积含量的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体积含量 参数化 内部单胞 表面单胞 棱角单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盲均衡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驰 赵春晖 张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信道均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何提高均衡器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训练(盲)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被看作4部分的级联,主要部分是一个递归滤波器(R)和一个横向滤波器(T).在初始的捕获阶段,R位于前端... 信道均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何提高均衡器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训练(盲)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被看作4部分的级联,主要部分是一个递归滤波器(R)和一个横向滤波器(T).在初始的捕获阶段,R位于前端依据某种预测准则白化其输出信号,而T依据Godard(或者Shalvi-Weinstein)准则消除残余的码间干扰.在跟踪阶段,均衡器变为面向判决最小均方的传统型判决反馈均衡器.与有训练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相比,这种均衡器具有相同的运算复杂度、收敛速度、稳态均方误差和误码率,但是它却不需要训练序列.因此,该自适应无训练判决反馈均衡器在信道均衡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 盲判决反馈均衡 码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图像采集电路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驰 尹亮 《信息技术》 2008年第11期26-29,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电路。给出了CPLD驱动面阵CCD获取图像并由相关双采样和模数转换器完成模数转换的系统框图,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ICX415面阵CCD的驱动时序与驱动电路实现。给出了通过VHDL语言对CPLD编程的思路,通... 介绍了一种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电路。给出了CPLD驱动面阵CCD获取图像并由相关双采样和模数转换器完成模数转换的系统框图,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ICX415面阵CCD的驱动时序与驱动电路实现。给出了通过VHDL语言对CPLD编程的思路,通过对波形的仿真验证了驱动时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CPLD VHDL 智能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肤色和几何特征的人脸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冯驰 王衢 杜云明 《信息技术》 2007年第8期84-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复杂背景图像中自动检测彩色人脸的方法,这种方法将肤色信息与人脸几何信息相结合,先在YCbCr颜色空间中求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肤色的所属隶属度,然后利用人脸的几何信息通过椭圆提炼和拟合人脸。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在... 提出了一种在复杂背景图像中自动检测彩色人脸的方法,这种方法将肤色信息与人脸几何信息相结合,先在YCbCr颜色空间中求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肤色的所属隶属度,然后利用人脸的几何信息通过椭圆提炼和拟合人脸。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在复杂背景中有效地检测出人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检测 肤色隶属度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的停车系统收费策略优化
10
作者 冯驰 梅振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针对有人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共存的停车系统,设计基于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的停车系统收费策略,以提升停车系统运行效率.该策略在停车场无可用停车泊位但存在自动驾驶车辆时向有人驾驶车辆提供自动驾驶车辆调度服务,停车系统向有人驾驶... 针对有人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共存的停车系统,设计基于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的停车系统收费策略,以提升停车系统运行效率.该策略在停车场无可用停车泊位但存在自动驾驶车辆时向有人驾驶车辆提供自动驾驶车辆调度服务,停车系统向有人驾驶车辆收取一定调度费用后,通过在多个停车场间调度若干自动驾驶车辆,为有人驾驶车辆在其目标停车场创造可用停车泊位.各停车场的调度费用会影响有人驾驶车辆用户的停车选择,进而影响停车系统的运行效率,构建基于智能体的停车仿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差异化地设置系统内各个停车场的停车调度收费方案.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的差异化收费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有人驾驶车辆用户的行驶时间、步行时间、总出行时间及行驶里程,增加停车系统营收,降低社会成本,有效地缓解停车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调度 停车收费 自动驾驶车辆 基于智能体模型 停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电光调QNd:YVO_4激光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翔 冯驰 +3 位作者 谢希盈 宴乐仑 雷訇 李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61-2364,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短腔电光调Q窄脉宽激光器,通过分析影响脉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激光器的结构及参数。在准连续端面泵浦条件下,采用掺杂原子分数为1.0%、沿a轴切成布儒斯特角的Nd:YVO4晶体作为增益介质,直接获得偏振光振荡,有效缩短了腔...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短腔电光调Q窄脉宽激光器,通过分析影响脉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激光器的结构及参数。在准连续端面泵浦条件下,采用掺杂原子分数为1.0%、沿a轴切成布儒斯特角的Nd:YVO4晶体作为增益介质,直接获得偏振光振荡,有效缩短了腔长。在物理腔长20mm时,采用退压式电光主动调Q结构,减小了插入损耗,获得了脉冲宽度为1.049ns、单脉冲能量为0.32mJ、光束质量平方因子为1.9的稳定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Q 布儒斯特角 窄脉宽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S的高频率高精度信号发生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佳荣 崔炜 冯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01-506,共6页
为满足现代电子测量和无线电通信领域对激励源的需求,采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芯片AD9854ASVZ设计一款高频率高精度信号发生器。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E芯片作为系统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在MDK-ARM平台下用... 为满足现代电子测量和无线电通信领域对激励源的需求,采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芯片AD9854ASVZ设计一款高频率高精度信号发生器。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E芯片作为系统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在MDK-ARM平台下用C语言开发主监控程序和信号产生程序;利用Python工具在PC(Personal Computer)端编写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串口实现PC与MCU之间通信;设计低通滤波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对产生的信号进行噪声(杂散)抑制和幅度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失真小,精度高,频率范围宽,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输出正弦波、方波的频率范围为DC^150 MHz,频率漂移100 PPB(Part Per Billion),频率分辨率1μHz,输出信号幅度峰峰值可在10 m V^20 V范围内,以10 m V步进调节。技术指标满足大部分外场实验和工业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信号发生器 AD9854ASVZ芯片 STM32F103VE 高速运算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启明 方泽强 冯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结合大规模病历统计对偏侧咀嚼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实验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752名患者,1504侧关节的临床病历资料... 目的:结合大规模病历统计对偏侧咀嚼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实验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752名患者,1504侧关节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行X2检验。结果:本次研究中,偏侧咀嚼习惯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中的疼痛,弹响及下颌运动异常症状均密切相关;有偏侧咀嚼习惯的患者中,盘后区或咀嚼肌区疼痛症状的出现均与偏侧咀嚼有关,而且非咀嚼惯用侧出现疼痛的患者较多;牙列缺损和牙体疾病会促进偏侧咀嚼习惯的形成。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偏侧咀嚼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重要诱因;2.有偏侧咀嚼习惯的患者中,非咀嚼惯用侧盘后区和咀嚼肌区出现疼痛的患者较多;3.偏侧咀嚼习惯的形成与牙列缺损和牙体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盘后区疼痛 咀嚼区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支架底板RTM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晓青 李嘉禄 +1 位作者 陈利 冯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448,共4页
基于有限元/控制体积法模拟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的充模过程,预测了不同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对干点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注入压强及树脂粘度对充模时间的影响,按照优化的工艺参数制造了三维编织支... 基于有限元/控制体积法模拟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的充模过程,预测了不同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对干点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注入压强及树脂粘度对充模时间的影响,按照优化的工艺参数制造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复合材料构件,用超声波无损检测验证了渗透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底板超声衰减强度的损失较小,图像法测量空隙含量为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预制件 渗透率 模拟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抹面层湿特性对岩棉外保温系统含湿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立新 闫增峰 冯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7,共6页
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作为防火A级的外保温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岩棉热湿物理性能与传统保温材料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岩棉系统热湿耦合作用下的温湿迁移及系统含湿量也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利用热湿耦合(HAM)模型模拟... 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作为防火A级的外保温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岩棉热湿物理性能与传统保温材料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岩棉系统热湿耦合作用下的温湿迁移及系统含湿量也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利用热湿耦合(HAM)模型模拟分析软件,针对抹面层不同湿特性对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含湿量的模拟和分析,提出了抹面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控制指标建议,为岩棉行业标准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抹面层 含湿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杨利 冯驰 孙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的统计学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7/09在我院屈光矫治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102例199眼,分别行OCT及超声测厚法测量角膜厚度,经统计学检验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99...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的统计学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7/09在我院屈光矫治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102例199眼,分别行OCT及超声测厚法测量角膜厚度,经统计学检验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99眼经OCT所得结果为532.478±29.49μm,超声测厚仪所得结果为541.47±29.00μm,行配对t检验(t=14.805,P=0.000),认为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以超声测厚结果为标准将角膜厚度分4组进行配对t检验,角膜厚度≤50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479.07±11.57μm)与超声结果(486.47±7.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00μm<角膜厚度≤55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520.34±12.56μm)与超声结果(529.16±12.4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50μm<角膜厚度≤60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554.99±14.02μm)与超声结果(563.93±10.1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厚度(600μm时,因为例数太少未作比较。结论:传统的超声测厚与OCT对角膜测厚结果有一定差异,并具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意义上二者仍有较好的相符性,可以作为准分子手术前的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 超声波角膜测厚仪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伟 唐守渊 冯驰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介绍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政策法规、实物资源、管理服务、网络运行和专业服务"五大体系,总结平台的双向补贴、多元共建、动态服务系统等特色,探讨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 介绍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政策法规、实物资源、管理服务、网络运行和专业服务"五大体系,总结平台的双向补贴、多元共建、动态服务系统等特色,探讨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最后提出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路,即广泛收集仪器资源,进一步提高仪器资源整合率;全面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平台服务能力;主动宣传,推送服务;推动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全程服务系统;建立分析测试综合服务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资源共享 平台建设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泵浦性能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渭荣 李强 +2 位作者 冯驰 晏乐伦 王金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6-912,共7页
利用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泵浦分布的对称性,通过泵浦分布中的特殊点对泵浦均匀性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提出了由泵浦均匀性和吸收效率共同表征的泵浦性能指标,并使用该指标对一定范围内的阵列距离、圆薄片晶体尺寸和吸收系数的泵浦... 利用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泵浦分布的对称性,通过泵浦分布中的特殊点对泵浦均匀性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提出了由泵浦均匀性和吸收效率共同表征的泵浦性能指标,并使用该指标对一定范围内的阵列距离、圆薄片晶体尺寸和吸收系数的泵浦性能进行了对比。在一定取值范围内,当圆薄片晶体半径为13 mm、阵列与晶体中心间距为37 mm、吸收系数为0.10 mm-1时,泵浦性能指标达到最小值0.111 0。采用接近最优泵浦性能指标值的泵浦参数进行实验,初步测量了热效应造成的薄片相位畸变,根据泵浦分布计算出的相位畸变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文中提出的泵浦性能指标和相应计算结果为薄片激光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薄片激光器 侧面泵浦 泵浦均匀性 泵浦效率 泵浦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绩效评估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瑾 冯驰 +2 位作者 王润 洪梅 勾鑫晔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3年第5期12-17,共6页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绩效评价在实践中是有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实际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平台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绩效评估体系。然后总结平台在探索科技资源共享绩效评估体...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绩效评价在实践中是有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实际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平台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绩效评估体系。然后总结平台在探索科技资源共享绩效评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实施内容,着重介绍绩效评估体系具体指标的设计,并以2012年实际运行情况为例,分析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最后指出目前平台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平台建设的建议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共享 共享平台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尼龙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杨利 冯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斜视术中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应用的比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内、外斜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41眼(对照组)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缝合,30例38眼(观察组)球结膜切口使用8-0可吸收缝线缝合,... 目的:探讨显微斜视术中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应用的比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内、外斜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41眼(对照组)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缝合,30例38眼(观察组)球结膜切口使用8-0可吸收缝线缝合,均采用间断、线结埋藏式缝合,对两组术后1,2wk;1mo的切口愈合情况、患者自觉刺激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1,2wk观察组切口发生缝线吸收、切口豁开的眼数分别是7眼、15眼,总的发生率为39%,对照组无1眼发生缝线吸收、切口豁开现象,发生率为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观察组患者有33眼切口仍有缝线残留,患者眼部充血、异物感等不适建议拆线,拆线率87%;对照组在术后2wk时切口愈合良好,41眼全部拆线,拆线率100%,二者拆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2.30±5.45d,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5.50±1.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wk两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mo对照组眼部舒适度评分(2.57±0.50)高于观察组(1.81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斜视术后球结膜切口采用8-0可吸收缝线患者舒适度与10-0缝线比较并没有优势,由于缝线的过早吸收,反而出现切口的延迟愈合,建议显微斜视术后仍采用10-0缝线缝合球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斜视 10-0尼龙缝线 8-0可吸收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