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种模式对油茶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金玲 郑新娟 +2 位作者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330,共7页
研究5种套种模式(分别套种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及覆草)下油茶成年林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套种模式均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油茶生长及结果能力。5种套种模式的土壤容重比对照减少了0.07-0.21 g·... 研究5种套种模式(分别套种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及覆草)下油茶成年林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套种模式均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油茶生长及结果能力。5种套种模式的土壤容重比对照减少了0.07-0.21 g·cm-3,其中绿豆套种模式最小;非毛管孔隙度以毛豆套种模式最高;毛管孔隙度以花生套种模式最高;总孔隙度以绿豆套种模式最高,且绿豆、毛豆及花生套种模式的总孔度均超过50%。说明绿豆、毛豆、花生套种模式可以增加油茶林根际土壤的通透性。土壤含水率、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都是绿豆套种模式最高,覆草套种模式最差,说明绿豆套种模式涵养水源功能最强。土壤p H变化范围在3.47-5.02之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毛豆套种模式最大;全磷含量,覆草套种模式最高,其次是毛豆套种模式;有效磷含量,四季豆套种模式最高,其次是毛豆套种模式。说明毛豆套种模式可以提高油茶林的根际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得出栽培油茶最重要的2个因素是水分和土壤通气状况。综上所述,油茶林下套种绿豆和毛豆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油茶成年林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栽培 油茶 根际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金玲 郑新娟 +2 位作者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套种及覆草为试验栽培模式,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新梢生长、单株产果量及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鲜出籽率影响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 以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套种及覆草为试验栽培模式,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新梢生长、单株产果量及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鲜出籽率影响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高;综合分析得出在油茶林下套种毛豆和绿豆2种模式最好。细菌与真菌、各种土壤酶活性以及出油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细菌可作用为判断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根际 土壤 微生物 酶活性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金玲 陈辉 +2 位作者 陈世品 林文俊 杨志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为材料,研究内源激素GA_3、IAA、ABA和ZR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A_3、IAA、ABA和ZR都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口的愈合。激素间相互作用中,以GA_3/ZR、ZR/IAA和ABA/ZR显著影响愈合,其中ZR/IAA主要... 以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为材料,研究内源激素GA_3、IAA、ABA和ZR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A_3、IAA、ABA和ZR都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口的愈合。激素间相互作用中,以GA_3/ZR、ZR/IAA和ABA/ZR显著影响愈合,其中ZR/IAA主要影响嫁接口形态建成方向,GA_3/ZR和ABA/ZR影响嫁接口的形态形成;嫁接体各组织内源激素相关分析得出,4个内源激素间ZR与GA_3相关性最大,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综合分析得出油茶芽苗砧嫁接可通过GA_3调控内源激素水平。结果为油茶芽苗砧嫁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内源激素 愈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和选择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金玲 陈辉 +1 位作者 杨志坚 陈世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锥栗为材料,研究了锥栗不同外植体与不同消毒方法对离体组织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胚是离体培养的良好材料;用70%酒精浸30 s后,以0.2%HgC l2+吐温80消毒7-9 m in,消毒效果最好;接种方式是远轴面朝上平放最好.
关键词 锥栗 外植体 消毒剂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肼基-1,2,4,5-四嗪的晶体结构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金玲 张建国 +1 位作者 王昆 张同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9-1525,共7页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法培养得到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4032(4)nm,b=0.5649(6)nm,c=1.2074(14)nm,β=99.32°,Z=2,V=0.2714(5)nm3.DHT分...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法培养得到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4032(4)nm,b=0.5649(6)nm,c=1.2074(14)nm,β=99.32°,Z=2,V=0.2714(5)nm3.DHT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大量的分子间氢键使其形成箭尾形排列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实验测得DHT的燃烧热为1787 kJ/mol,5 s爆发点为454 K.在DFT-B3LYP/6-311G*水平下对DHT的电子结构和自然键轨道进行了分析.爆轰性能计算表明,当DHT密度为1.64 g/cm3时,爆速和爆压分别为9.27 km/s和36.02 GPa,高于三硝基甲苯(TNT)和奥克托金(HM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肼基-1 2 4 5-四嗪 晶体结构 燃烧热 爆发点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AZT)_2(H_2O)_4](HTNR)_2·4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热行为及感度性质(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冯金玲 张建国 +1 位作者 张同来 崔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10-2416,共7页
通过酸性2,4,6-三硝基间苯二酚(HTNR)的锰盐与3-叠氮-1,2,4-三唑(AZT)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颖的锰配合物[Mn(AZT)2(H2O)4](HTNR)2·4H2O.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该... 通过酸性2,4,6-三硝基间苯二酚(HTNR)的锰盐与3-叠氮-1,2,4-三唑(AZT)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颖的锰配合物[Mn(AZT)2(H2O)4](HTNR)2·4H2O.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中心锰(Ⅱ)离子为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结构,分子内和分子间强烈的氢键作用构成了有序的三维(3D)网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微分热重(TG-DTG)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并预测了它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利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Doyle方法研究了其第一放热分解峰的分解动力学过程.其分解过程包括一个吸热峰和三个放热峰,在600℃的分解产物为MnO和MnO2的混合物.同时.对这个配合物进行了感度(撞击感度、火焰感度、摩擦感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它对外界刺激具有很强的响应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3-叠氮-1 2 4-三唑 锰(Ⅱ)配合物 感度 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NBF形貌控制及其对热分解行为和感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金玲 张建国 +3 位作者 张同来 李志敏 杨利 王绍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13-2618,共6页
通过7-羟基-4,6-二硝基-5,7-二氢苯并呋咱(DNBF)的钠盐与硫酸钾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得到DNBF的钾盐(KDNBF).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得到了不同晶形的KDNBF样品.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了单种晶形控制剂对样品晶形的影响.采用差... 通过7-羟基-4,6-二硝基-5,7-二氢苯并呋咱(DNBF)的钠盐与硫酸钾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得到DNBF的钾盐(KDNBF).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得到了不同晶形的KDNBF样品.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了单种晶形控制剂对样品晶形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TG)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晶形样品的热分解特性,利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Doyle方法研究了样品第一放热分解峰的分解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球形样品与其它晶形的样品相比,具有较低的分解温度、较高的活化能;同时发现,球形样品具有较高的摩擦和撞击感度与较低的火焰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行为 7-羟基-4 6-二硝基-5 7-二氢苯并呋咱钾 晶形 感度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联合接触镜治疗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金玲 谢培英 +2 位作者 贾桂芹 穆祥云 张缨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联合接触镜治疗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 (18只眼 )采用抗氧化剂 :2 %谷胱甘肽滴眼液局部点眼。口服维生素 C、维生素 E。为减轻水肿及炎症反应 ,局部加点 4%氯化钠滴眼液 ,0 .1%双氯灭痛滴眼液。...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联合接触镜治疗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 (18只眼 )采用抗氧化剂 :2 %谷胱甘肽滴眼液局部点眼。口服维生素 C、维生素 E。为减轻水肿及炎症反应 ,局部加点 4%氯化钠滴眼液 ,0 .1%双氯灭痛滴眼液。防止合并感染用 0 .3%环丙沙星滴眼液局部点眼。经药物治疗水肿减轻 ,能耐受接触镜 ,可戴接触镜进行光学矫正。分别选戴 RGPCL 16只眼 ,Piggyback lens2只眼 ,定期复查。结果  18只眼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经治疗后 3~ 5周水肿基本消退。瘢痕形成 ,呈半透明 ,角膜锥顶逐渐扁平化。偏离视轴区瘢痕矫正视力良好 ,视力矫正结果 0 .5~ 0 .8者占 11只眼 (其中 0 .8以上 4只眼 )占 6 1%。 0 .5以下~ 0 .1者 5只眼。 0 .0 5者 2只眼 ,占 11%。经观察全部病例 ,无并发症 ,角膜散光及近视度逐渐减少 ,角膜曲率半径逐渐增大 ,角膜地形图显示SRI、SAI值逐渐减少 ,逐渐向角膜表面规则和球面性转化。结论 谷胱甘肽、维生素 C、E均属于抗氧化药物。对于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减轻水肿 ,愈合后弹力层裂孔起到有效的积极治疗作用。接触镜有较好的矫形作用 ,对控制病情发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方法具有见效快 ,疗效可靠 ,容易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抗氧化剂 接触镜 治疗 急性水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幼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白玉娜 陈辉 +3 位作者 杨志坚 冯金玲 陈世品 林文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筛选出在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的油茶幼林经营模式,通过对油茶幼林套种豇豆、黄豆、绿豆、花生、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6种豆科作物,探讨种植豆科作物对油茶幼林不同深度土壤肥力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 为筛选出在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的油茶幼林经营模式,通过对油茶幼林套种豇豆、黄豆、绿豆、花生、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6种豆科作物,探讨种植豆科作物对油茶幼林不同深度土壤肥力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幼林套种豆科作物可有效降低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排水能力和最大持水量,同时不同深度土层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速效氮含量提高12.18%~32.96%,速效钾含量提高6.58%~56.58%,速效磷含量提高1.95%~78.12%。综合考虑,油茶+圆叶决明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油茶+豇豆模式和油茶+羽叶决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栽培 油茶幼林 豆科作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实内源激素变化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汤佳 冯金玲 +3 位作者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白玉娜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以油茶‘闽43’和‘闽60’为试材,研究油茶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曲线均属于单S型;果实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在种子中总体上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果皮中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油茶‘闽43’和‘闽60’为试材,研究油茶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曲线均属于单S型;果实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在种子中总体上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果皮中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果皮和种子中激素总体水平均表现为脱落酸(ABA)含量最大,其次是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3)含量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果皮中GA3含量与‘闽43’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闽60’纵径无显著性相关;种子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与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和鲜籽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果皮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与果实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呈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生长发育 内源激素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F1代试验林优良杂交组合及亲本的选择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辉 刘佳洁 +4 位作者 刘国敏 刘玉宝 冯金玲 李阿池 陈世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4-309,共6页
根据2003-2005年闽侯桐口林场的油茶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3 a的生长量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相关系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10个高产果量处理和7个低产果量处理,作为优良品系和不良品系,并找出其对... 根据2003-2005年闽侯桐口林场的油茶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3 a的生长量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相关系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10个高产果量处理和7个低产果量处理,作为优良品系和不良品系,并找出其对应杂交组合的亲本类型,判定其亲本为优良亲本、优良杂交组合和不良亲本、不良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杂交 生长 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气质类型与运动专项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宝椿 李田 冯金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6,共6页
通过对514名体育学院学生血型、气质类型与运动专项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ABO血型中,不同专项运动员血型分布具有各自的特征,运动员素质的高低与O型和A型百分率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与B型呈负相关关系;气质类型的分布以多血质及多血... 通过对514名体育学院学生血型、气质类型与运动专项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ABO血型中,不同专项运动员血型分布具有各自的特征,运动员素质的高低与O型和A型百分率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与B型呈负相关关系;气质类型的分布以多血质及多血质混合型比例最大,抑郁质较少。建议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选拔运动员从O型和A型中挑选为好,尤其是优先选拔多血质及多血质混合型的人才,这样有助于弥补单一气质类型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遗传学 血型 气质类型 科学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闽楠幼苗光合碳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妍 冯金玲 +4 位作者 吴小慧 黄蓝明 吴娟 陈宇 杨志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52,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N)、磷(P)和钾(K)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影响闽楠叶片光合特性、内含物含量,酶活性及植株养分吸收量,揭示施肥调控光合碳固定机制,为闽楠壮苗培育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不同N、P... 【目的】研究不同氮(N)、磷(P)和钾(K)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影响闽楠叶片光合特性、内含物含量,酶活性及植株养分吸收量,揭示施肥调控光合碳固定机制,为闽楠壮苗培育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不同N、P和K施肥处理对闽楠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片内含物及相应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筛选最佳的氮磷钾施肥方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构建施肥调控光合碳固定途径。【结果】1)N、P、K施肥提高闽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能力,抑制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叶片淀粉含量,促进碳固定。在光合碳固定中,叶片酸性磷酸酶、水分利用效率和淀粉含量是调控的关键点。2)N元素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绿素a含量,增强水分利用效率,促进碳固定。3)P元素提高叶绿素b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护细胞完整性,提高碳同化效率,但对于光合产物碳代谢无显著影响。4)K元素提高叶绿素a和b含量,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气孔CO_(2)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淀粉含量,促进光合碳固定。5)在N、P、K配施下,N,P和K吸收量最大,与酸性磷酸酶呈极显著相关,最有利于光合碳固定;其次为N、P配施,最差的为单施磷肥,以T6(N:0.532 g·plant^(-1),P_(2)O_(5):0.133 g·plant^(-1),K_(2)O:0.356 g·plant^(-1))处理效果最好。【结论】施肥后,闽楠幼苗吸收N、P和K,加大叶片气孔通气,显著提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闽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输出,提高蛋白质合成,在酸性磷酸酶的作用下调控碳代谢,产生淀粉,为其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碳固定 氮磷钾施肥 酸性磷酸酶 水分利用效率 淀粉含量 闽楠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测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曰忠 冯金玲 时冀川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数目和血清白介素 (interleukin,IL) - 2、白介素 - 6 (IL- 6 )和 γ-干扰素 (interferon,IFN- γ)水平与本病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收集初发性...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数目和血清白介素 (interleukin,IL) - 2、白介素 - 6 (IL- 6 )和 γ-干扰素 (interferon,IFN- γ)水平与本病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收集初发性和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86例 ,健康对照者 35例 ,应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法测定 T细胞亚群和 NK细胞数目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IL- 2、IL- 6和 IFN- γ水平。结果  86例患者中 ,初发患者 5 0例 ,复发患者 36例。与对照组比较 ,初发者 CD3、CD4、CD8和 NK细胞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CD4 / CD8小于对照组 ;复发组 CD3、CD4、CD8、CD4 / CD8和 NK细胞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 ,初发组 IL- 6无显著性差异 ,IL- 2和 IFN- γ有显著变化 ;复发组 IL- 2显著下降、IL- 6和 IFN- γ显著升高。结论 初发性和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表现有 CD4 / CD8下降和 NK细胞数目下降 ,血清 IL- 2下降、IL- 6和 IFN- γ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 病毒性角膜炎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白介索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早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曰忠 寇鹤然 +2 位作者 冯金玲 赵贵文 陶鹭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6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早期快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VR测定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分别采集各病人角膜病变处分泌物,按PC...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早期快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VR测定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分别采集各病人角膜病变处分泌物,按PCR操作常规进行检测。结果收集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8例,平均42.6岁。行PCR检测后,阳性65例,阳性率为67.0%,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阳性65例,阳性率为90.3%。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均未测到阳性结果、结论应用PCR在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方面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疱病毒性 角膜炎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移植术在严重眼表组织烧伤中的应用
16
作者 贾桂芹 张金华 +3 位作者 冯金玲 郭黎娅 刘长松 齐顺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羊膜移植术 眼表 新鲜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三联手术的治疗
17
作者 张金华 冯金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18
作者 高文彬 冯金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眼球钝挫伤 继发性青光眼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海西林下经济的思考
19
作者 杨志坚 卢顺发 +2 位作者 冯金玲 郑灏 陈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态环境支撑。而林下经济发展正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很好的增长点。本文就林下经济的提出、海西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发展建... 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态环境支撑。而林下经济发展正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很好的增长点。本文就林下经济的提出、海西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 林下经济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穗对油茶砧木根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芳奕 杨志坚 +3 位作者 陈辉 廖鹏辉 黄蓝明 冯金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642,共7页
以普通油茶和茶花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砧为砧木,设异源嫁接(处理1)、同源嫁接(处理2)和自根苗(处理3)3个处理,研究不同接穗对普通油茶芽苗砧木根生理特性及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分析接穗与砧木亲缘关系对砧木根的影响规律,以探明砧木响... 以普通油茶和茶花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砧为砧木,设异源嫁接(处理1)、同源嫁接(处理2)和自根苗(处理3)3个处理,研究不同接穗对普通油茶芽苗砧木根生理特性及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分析接穗与砧木亲缘关系对砧木根的影响规律,以探明砧木响应接穗的机理。结果表明:嫁接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根系生长,砧穗亲缘关系越远,越利于砧木根系生长;嫁接增厚根尖的中柱鞘、皮层和直径,缩小维管柱直径,砧穗亲缘关系越远,根横向生长能力越弱,内皮层细胞加厚层次越少,根吸收效率和横向运输能力越强,纵向运输能力越弱,抗逆性越弱;嫁接降低根系营养物质贮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砧穗亲缘关系越远,胁迫越强,CAT和POD活性越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越小,越有利于根的伸长生长和分枝,越不利于根的横向生长和砧木地径的生长。接穗影响砧木根的解剖结构、营养物质贮藏和酶活性,从而影响根的吸收效率和运输能力,进一步影响砧木的生长,其结果可为油茶生产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穗互作 油茶 芽苗砧嫁接 生理特性 根尖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