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英国经验及启示
1
作者 朱金宏 冯连勇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随着管网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程度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网气量平衡的难度显著提升,对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和高效输送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英国作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其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设的实...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随着管网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程度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网气量平衡的难度显著提升,对管网安全平稳运行和高效输送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英国作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其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提供重要借鉴。为此,系统分析了英国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发展历程、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从我国气量平衡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建立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英国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发展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不断完善,很好地适应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运营环境;②英国管网系统通过明确气量平衡责任主体、建立保障制度体系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以市场交易为主、强制调节为辅的气量平衡机制,保障了管网的气量平衡;③日间平衡交易市场作为核心机制,在英国管网气量平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认为:①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实现管网高效协同运行、理顺我国产运储销体系的重要举措;②中国天然气管网系统可借鉴英国经验,结合自身特点,采用分区域多点气量平衡模式,构建分层递进的气量平衡处理方式,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和风险防控体系,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气管网气量平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气量平衡 英国 市场化改革 管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进出口30年状况分析
2
作者 李泽 方瑞瑞 冯连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通过深入分析1994-2023年中国油气进出口状况,发现过去30年里,中国的油气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对进口油气的依赖程度、供应风险也显著增大。中国的原油从1994年净出口620.65×10^(4) t到2023年净进口56 257×10^(... 通过深入分析1994-2023年中国油气进出口状况,发现过去30年里,中国的油气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对进口油气的依赖程度、供应风险也显著增大。中国的原油从1994年净出口620.65×10^(4) t到2023年净进口56 257×10^(4) t,表观对外依存度从2000年的26.85%大幅攀升为2023年的72.91%。1994-2014年中国的成品油为净进口状态,2015年开始转为净出口,2023年净出口1 515×10^(4) t。天然气进口自2007年从14.2×10^(8) m^(3)跃升到2023年的1 589.5×10^(8) m^(3),表观对外依存度从2.01%上升为40.61%。未来,在国际能源格局进入结构调整和动态期的背景下,中国油气进口依旧存在过度依赖、通道安全问题,为应对挑战,应继续强化增产上储能力,加速炼化行业转型升级,深化“一带一路”稳固、可靠的能源合作,积极开拓海外权益资产增量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成品油 天然气 进出口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国油气行业低碳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3
作者 何通 冯连勇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2期26-38,共13页
油气行业低碳政策对于促进油气低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现行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以中国国家层面油气行业低碳政策为研究样本,在文本挖掘基础上,结合中国油气行业低碳政策内容特点,构建政策量化评价指... 油气行业低碳政策对于促进油气低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现行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以中国国家层面油气行业低碳政策为研究样本,在文本挖掘基础上,结合中国油气行业低碳政策内容特点,构建政策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PMC指数(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 Index,一种定量评估政策一致性及优劣水平的分析工具),对36项政策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选取10项核心政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6项政策中,有5项政策为完美等级,16项政策为优秀等级,11项政策为良好等级,4项政策为可接受等级,无不良等级政策。中国油气行业低碳政策总体质量表现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并提出建议:加强政策时效协调、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夯实政策保障措施、丰富政策受众范围、注重政策视角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行业 低碳政策 政策量化评价 PM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沿及中国石油企业的合作机遇
4
作者 方瑞瑞 刘贵洲 +2 位作者 胡家晨 刘闽川 冯连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陆上进深层,海上进深水”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趋势。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正在成为全球油气勘探中新发现和新增储量的担纲领域。为此,深入分析了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在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区域和主要区块布局,阐述了全球深水油... “陆上进深层,海上进深水”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趋势。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正在成为全球油气勘探中新发现和新增储量的担纲领域。为此,深入分析了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在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区域和主要区块布局,阐述了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沿技术与装备,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钻完井作业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在总结中国石油企业迈向深水油气勘探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度参与国际深水油气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 勘探开发:热点区域:关键技术 合作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运行状况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跃 方瑞瑞 +1 位作者 苗玲 冯连勇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5-683,共9页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碳排放权交易将二氧化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建设碳市场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促使减排任务在控排企业间转移,控排企业基于市场机制以成本最小化实现减排目标。对中国...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碳排放权交易将二氧化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建设碳市场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促使减排任务在控排企业间转移,控排企业基于市场机制以成本最小化实现减排目标。对中国碳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碳价、交易规模以及交易集中度等方面入手,考察了中国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当前碳价低和交易集中度高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碳市场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碳价 交易规模 交易集中度 碳配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CS/CCUS发展瓶颈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贵洲 方瑞瑞 +2 位作者 窦立荣 甘先翔 冯连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能够与传统能源耦合进行深度减碳,是碳中和重要的技术选择和推手。由于中国能源结构的煤基特点,发展CCS/ CCUS是...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能够与传统能源耦合进行深度减碳,是碳中和重要的技术选择和推手。由于中国能源结构的煤基特点,发展CCS/ CCUS是中国能源转型的必经路径。目前中国CCS/ CCUS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短板有待补齐:技术成熟度、集成度低,顶层设计缺失、宏观规划不足,市场机制、政策激励与基础设施等商业化基础薄弱,大型项目商业模式仍不明确,法律框架与标准化空白,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CCS/ CCUS的规模化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层面上要把握能源转型的窗口期,做好政策规划与顶层设计,出台系统的政策体系激励产业发展,健全法律框架和技术标准,在管道布局上要未雨绸缪,技术创新要明确重点,丰富、完善碳交易市场与碳税机制,合力构筑有助于CCS/ CCUS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 CCUS 商业化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能源矿产资源保供的隐忧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瑞瑞 刘贵洲 +3 位作者 窦立荣 胡宁 夏小迪 冯连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而进行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由于能够决定能源转型的进程,绿色能源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国对部分矿产的生产、加工拥有主导能力,但由于“大头在外”,中国在上游矿产资源获取方面仍存在一定劣势。面对复... 为实现“双碳”目标而进行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由于能够决定能源转型的进程,绿色能源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国对部分矿产的生产、加工拥有主导能力,但由于“大头在外”,中国在上游矿产资源获取方面仍存在一定劣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居高不下的消费需求,为避免形成系统性风险,中国亟需采取科学制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深化与“一带一路”重点资源国的矿业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快速提升绿色能源矿产的供应韧性并主动参与矿产资源的全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 矿产 金属 保供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投入和碳投入回报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苗玲 冯连勇 马跃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能源投入回报(EROI)和碳投入回报(CROI)是评价能源效率和碳效率的重要指标。梳理EROI和CROI的理论发展、评价方法和应用领域,归纳二者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对比发现,EROI和CROI同为效率指标,分别以系统内的能源流... 能源投入回报(EROI)和碳投入回报(CROI)是评价能源效率和碳效率的重要指标。梳理EROI和CROI的理论发展、评价方法和应用领域,归纳二者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对比发现,EROI和CROI同为效率指标,分别以系统内的能源流和二氧化碳流为基础;EROI与CROI在数值代表含义、评价结果对系统边界的敏感性和存在最小阈值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点与关联性。在碳中和目标和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项目耦合后的EROI评价、分子级EROI测算及EROI影响经济发展的背后机理,不同类型碳中和技术的CROI评价、最小CROI以及项目的EROI、CROI和净现值(NPV)多维评价等主题,成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碳中和 能源投入回报 碳投入回报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页岩气开发中的环境与监管问题及其启示 被引量:48
9
作者 冯连勇 邢彦姣 +2 位作者 王建良 姜鑫民 翟圣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105,138,共4页
受水平井技术及水力压裂技术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但在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许多环境和监管问题成为页岩气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却又往往被外界所忽视。为此,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 受水平井技术及水力压裂技术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但在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许多环境和监管问题成为页岩气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却又往往被外界所忽视。为此,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美国页岩气开发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包括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气候变化、潜在的甲烷泄漏、污染饮用水源、降低区域空气质量等;同时发现监管方面也存在许多矛盾以及不科学之处。基于前车之鉴,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严谨的技术标准,进行可靠全面的评估;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实行严格的保护环境控制措施;采取预防措施,制订预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页岩气开发 高压水力压裂 生态环境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天然气产量的多循环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连勇 王建良 赵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116,共3页
以广义翁氏模型为代表的单循环模型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但对于存在多个产量循环的油气田而言,单循环模型的预测产量与历史产量拟合程度比较低,预测的最终可采储量误差较大。为此,对现有的单循环模型进行改进,... 以广义翁氏模型为代表的单循环模型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天然气产量预测模型。但对于存在多个产量循环的油气田而言,单循环模型的预测产量与历史产量拟合程度比较低,预测的最终可采储量误差较大。为此,对现有的单循环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多循环预测模型,阐述了模型的求解步骤和对预测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所建立的多循环模型对世界天然气产量进行了预测,并与单循环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天然气产量峰值将于2031年左右到来,峰值产量约为4.04×10^12m^3,最终可采储量约为395.21×10^12m^3。结论认为:多循环预测模型比单循环模型更加有效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产量 预测 多循环 模型 改进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预测模型的中国石油产量合理规划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连勇 唐旭 赵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1,共5页
基于石油产量峰值预测模型,在不进行石油产量合理规划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产量峰值时间将在2017年前后出现,峰值产量约为18500万t;而石油消费高峰将在2034年前后出现,高达63300万t左右,届时全国的石油产量已进入递减阶段,对外依存度将高... 基于石油产量峰值预测模型,在不进行石油产量合理规划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产量峰值时间将在2017年前后出现,峰值产量约为18500万t;而石油消费高峰将在2034年前后出现,高达63300万t左右,届时全国的石油产量已进入递减阶段,对外依存度将高达73%左右,石油供需矛盾及石油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分析认为,应该对国内石油产量进行合理规划:降低当前的石油产量,将石油峰值产量降到17000万t左右,使产量峰值时间推到2030年左右,从而使得石油的产量高峰和需求高峰基本吻合,可相应地减少石油进口,从而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石油供应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量峰值 预测模型 产量规划 供需矛盾 石油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地震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连勇 黎莉 裴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岩性油藏是现今最有潜力、最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但岩性油藏一般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勘探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以牛庄油区为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胜利油田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即在正确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 岩性油藏是现今最有潜力、最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但岩性油藏一般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勘探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以牛庄油区为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胜利油田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即在正确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多元地震标定技术、精细地震解释及地震相干技术、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和全三维解释系列技术,实现使岩性油气藏按“区-层-点”的技术思路进行开发。通过胜利油田牛庄油区岩性油藏的开发,证实这套地震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震技术 岩性油藏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石油物探行业及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冯连勇 牛燕 孙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125,共5页
近年来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石油物探行业形成很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物探行业供给过剩,竞争激烈,目前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低谷;多用户模式在营销方面遇到很大挑战;世界石油物探市场容量近年来增长缓慢;油公司转嫁风险,物探公司的经营... 近年来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石油物探行业形成很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物探行业供给过剩,竞争激烈,目前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低谷;多用户模式在营销方面遇到很大挑战;世界石油物探市场容量近年来增长缓慢;油公司转嫁风险,物探公司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世界石油物探作业能力越来越向全球几家大物探公司集中;中国公司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展望未来,世界物探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主要大物探公司继续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行业联合和公司兼并仍将继续;多用户业务的投资规模将继续缩减;物探技术的发展势头仍然很强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物探行业 公司兼并 世界 行业联合 行业生命周期 中国公司 供给过剩 力量 综合化 低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石油物探技术发展与营销战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连勇 王思聪 罗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1986年油价暴跌后,导致石油公司的利润锐减。为了规避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自此石油公司不得不进行大范围结构重组和战略调整。随着石油公司的研发工作和非核心业务向石油技术服务公司转移,石油物探公司在服务范围、经营领域、服务功能... 1986年油价暴跌后,导致石油公司的利润锐减。为了规避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自此石油公司不得不进行大范围结构重组和战略调整。随着石油公司的研发工作和非核心业务向石油技术服务公司转移,石油物探公司在服务范围、经营领域、服务功能以及合同模式都出现了质的变化,进而深刻地改变了石油公司与石油物探公司的关系。文章总结了石油物探市场过去10年的重大变化,分析了有关石油物探公司各自的战略定位,得出在新型的服务模式下,物探公司应着重发挥其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力,并配合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以开拓新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四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美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监管新框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连勇 孙肖阳 +2 位作者 唐旭 王宏伟 Michael Hk 《中国能源》 2012年第12期5-11,24,共8页
目前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蓬勃开展,与此同时,我国海上油气开发事故时有发生,海上监管越来越被重视,确保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安全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美国海上油气监管的调整,研究美国海上监管新框架,... 目前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蓬勃开展,与此同时,我国海上油气开发事故时有发生,海上监管越来越被重视,确保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安全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美国海上油气监管的调整,研究美国海上监管新框架,并剖析石油行业协会在美国海上油气开发监管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出美国海上油气监管的特点:第一,要重视对海上油气资源的专业化管理;第二,大力培育和发展安全文化;第三,环保是各级监管的核心;第四,大力发挥石油行业协会的作用。并针对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监管现状提出了一些启示,希望对完善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监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海上油气 油气监管 行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国家和地区已着手应对石油峰值
16
作者 冯连勇 孙文宇 +1 位作者 胡燕 齐超 《中国能源》 2010年第8期5-8,共4页
综合有关方面的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峰值来临的时间要早于专家们的预测。石油峰值必将对石油工业,甚至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都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在缓解石油峰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应对措施,以缓解廉价石油的终结和... 综合有关方面的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峰值来临的时间要早于专家们的预测。石油峰值必将对石油工业,甚至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都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在缓解石油峰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应对措施,以缓解廉价石油的终结和产量峰值的到来所产生的危机。本文以瑞典、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四个国家的五个研究机构所编制的五份报告或方案为依据,进行总结和归纳,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峰值 后石油时代 危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
17
作者 冯连勇 《石油科技论坛》 2002年第6期8-12,共5页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决定全局的总体性谋划.企业战略管理,包括企业的使命、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企业所处战略态势分析,战略的制定,战略的评估与选择,战略计划与实施,战...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决定全局的总体性谋划.企业战略管理,包括企业的使命、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企业所处战略态势分析,战略的制定,战略的评估与选择,战略计划与实施,战略控制等内容和过程.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战略管理 理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输定价新机制对管输企业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芮旭涛 冯连勇 +2 位作者 张珊 杜敏 王素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例,分别利用经营期评价法和服务成本法对其在役管道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定价机制改革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同时进行情景假设,探讨新定价机制下管道负荷率和新建管道建设方案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新的定价机制下,管输企业有效资产获得的效益得到了有效监管,无法获得超额收益;(2)随着定价机制的改变,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投资积极性可能会减弱;(3)管道负荷率在75%时,管输企业的运营效率最高;(4)管输企业在新建管道项目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多地考虑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水平。进而建议管输企业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运营管理,依据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情况,灵活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管输企业 定价机制 经营期评价法 服务成本法 负荷率 新建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求解广义翁氏模型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林 冯连勇 +1 位作者 陆祥安 童晓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8-660,共3页
广义翁氏模型是石油产量预测的基础模型之一。陈元千教授首次提出的求解广义翁氏模型的线性迭代试差法,提出一种新求解方法,以辽河油田为例,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求解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原线性迭代试差法在... 广义翁氏模型是石油产量预测的基础模型之一。陈元千教授首次提出的求解广义翁氏模型的线性迭代试差法,提出一种新求解方法,以辽河油田为例,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求解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原线性迭代试差法在求解模型时,需要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参数b的取值,然后选择一个判断标准来寻找最优的b值,但在回归段的选择上比较直观,新方法通过二元回归可以直接求出参数b,但在回归段的选择没有原方法直观。两种方法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异,各有优劣,在实践应用中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预测 模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马跃 冯连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202,共8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催生了以CO_(2)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研究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有效交易日数据,对中国试...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催生了以CO_(2)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研究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有效交易日数据,对中国试点碳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与分形市场假说理论,分别采用游程检验法、方差比检验法以及重标极差分析法对中国碳市场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探讨各方法导致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利用GARCH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试点碳市场未能达到弱式有效水平。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碳市场运行现状给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游程检验 方差比检验 重标极差分析 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