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学者那保罗(Paul Nagel)《根据陈澧的〈切韵考〉对〈切韵〉音系构拟的探讨》译后记
1
作者 冯蒸 《辞书研究》 2025年第3期62-65,共4页
德国学者那保罗(Paul Nagel)的《根据陈澧的〈切韵考〉对〈切韵〉音系构拟的探讨》一文系用德文撰写,于1941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汉学刊物《通报》上,是研究《切韵》音系特别是重纽问题的重要论文,一直受到著名音韵学家李方桂、周法高、郑... 德国学者那保罗(Paul Nagel)的《根据陈澧的〈切韵考〉对〈切韵〉音系构拟的探讨》一文系用德文撰写,于1941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汉学刊物《通报》上,是研究《切韵》音系特别是重纽问题的重要论文,一直受到著名音韵学家李方桂、周法高、郑张尚芳、潘悟云、朱晓农、太田斋等先生的重视,但迄未有中文译本。此为首次翻译为中文并且引入汉语音韵学界,是汉语音韵学史的一件大事。译后记简介了该文的音韵学价值以及在中国音韵学界的流传历史,特别指出了那保罗文所揭示的现象对印证《切韵》音系中所谓广义的重纽(蒸、职、幽、庚三、清)以及日本学者的“类相关”理论和太田斋教授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保罗 李方桂 类相关 太田斋 广义的重纽(蒸、职、幽、庚三、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初非敷奉三母合流──兼论《音图》微母的演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冯蒸 《云梦学刊》 1994年第4期72-78,共7页
关键词 尔雅音图 音注 轻唇音 鼻音声母 明母 毋昭裔 《切韵》 汉语音 反切上字 中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三分框架体系下的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兼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例和王力《古代汉语》“通论”对构建训诂学理论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蒸 《辞书研究》 2020年第3期1-24,I0001,共25页
长期以来,训诂学界多认为训诂学没有理论,这从近百年来出版的75部训诂学通论性著作中可见一斑。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文章在确立训诂学新体系应该是:“古籍训解学+古汉语语义学与词汇学+古汉语音义学”三分的框架下,首次确认了训诂学... 长期以来,训诂学界多认为训诂学没有理论,这从近百年来出版的75部训诂学通论性著作中可见一斑。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文章在确立训诂学新体系应该是:“古籍训解学+古汉语语义学与词汇学+古汉语音义学”三分的框架下,首次确认了训诂学的三十一个理论及其名称,并对每个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做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新体系三分说 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尔雅音图》的疑母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蒸 《云梦学刊》 1997年第1期73-76,52,共5页
关键词 《中原音韵》 韵部 《广韵》 尔雅 八思巴字 中古音 四等韵 三等韵 近代汉语 蒙古字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学名词术语的性质与分类——《汉语音韵学辞典》的编撰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蒸 《辞书研究》 1988年第2期62-71,共10页
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汉语音韵学家罗常培先生在他一篇考释等韵学名词的著名论文《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名实日淆则学理日晦,凡百皆然,而以资乎口耳之韵学为尤甚。倘能综汇众说,从事正名,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实异者... 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汉语音韵学家罗常培先生在他一篇考释等韵学名词的著名论文《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名实日淆则学理日晦,凡百皆然,而以资乎口耳之韵学为尤甚。倘能综汇众说,从事正名,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实异者,逐一勘究疏证之,使后之学者,顾名识义,无复眩惑之苦,盖亦董理韵学者之急务也。”罗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研究和整理汉语音韵学名词术语(下文简称术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 半个世纪 传统音韵学 名词术语 音乐术语 五音 梦溪笔谈 对音 喉音 等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