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早期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冯胜红
戈海
乔彤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4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4例。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压迫穿刺,实验组不采用止血带。观察两组前10次内瘘穿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4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4例。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压迫穿刺,实验组不采用止血带。观察两组前10次内瘘穿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动脉端穿刺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抗凝剂使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渗血情况组间差异明显,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不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能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节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皮下渗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彪华
冯胜红
+1 位作者
方翔
冯永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AD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AD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90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45mg口服,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小板功能(以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以血小板连续检测法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P抑制率均明显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共出现8例(19.51%)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88%)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均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但低剂量组在改善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高剂量组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替格瑞洛
稳定型冠心病
血小板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杨松
冯胜红
+1 位作者
冯永生
任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95-95,共1页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主动组55例,采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经RVOTS起搏,被动组54例,采用被动翼状固定电极经RVA起搏。术中做心电图,术后7天拆线后做心彩超,术后1、6个月在起搏器门诊随访,观察患者心功...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主动组55例,采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经RVOTS起搏,被动组54例,采用被动翼状固定电极经RVA起搏。术中做心电图,术后7天拆线后做心彩超,术后1、6个月在起搏器门诊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情况、R波时限及电极导线是否脱位或移位。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电极移位或脱位,组间、组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于术中、术后1、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组术中及术后1、6个月QRS波时限均明显窄于被动组,术后6个月LVEDD、LVEF指标均明显好于被动组。结论主动螺旋固定电极经RVOT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且有益于患者维持正常心脏结构、抑制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尖起搏
右室流出道室间隔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早期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冯胜红
戈海
乔彤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净化室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86-48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4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4例。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压迫穿刺,实验组不采用止血带。观察两组前10次内瘘穿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动脉端穿刺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抗凝剂使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渗血情况组间差异明显,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不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能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节省时间。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皮下渗血
Keywords
Hemodialysis
Arteriovenous fistula
Subcutaneous bleeding
分类号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彪华
冯胜红
方翔
冯永生
机构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AD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90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45mg口服,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小板功能(以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以血小板连续检测法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P抑制率均明显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共出现8例(19.51%)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88%)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均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但低剂量组在改善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高剂量组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不同剂量
替格瑞洛
稳定型冠心病
血小板功能
不良反应
Keywords
Different doses
Ticagrelor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latelet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杨松
冯胜红
冯永生
任静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95-95,共1页
文摘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主动组55例,采用主动螺旋固定电极经RVOTS起搏,被动组54例,采用被动翼状固定电极经RVA起搏。术中做心电图,术后7天拆线后做心彩超,术后1、6个月在起搏器门诊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情况、R波时限及电极导线是否脱位或移位。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电极移位或脱位,组间、组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于术中、术后1、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组术中及术后1、6个月QRS波时限均明显窄于被动组,术后6个月LVEDD、LVEF指标均明显好于被动组。结论主动螺旋固定电极经RVOT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且有益于患者维持正常心脏结构、抑制心室重构。
关键词
右室心尖起搏
右室流出道室间隔
心功能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早期应用效果研究
冯胜红
戈海
乔彤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
何彪华
冯胜红
方翔
冯永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杨松
冯胜红
冯永生
任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