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治疗鸭肠炎沙门氏菌病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冯翠兰 国金 +3 位作者 林崇瑜 吴智慧 龙建勇 刘富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体外抑菌试验及中草药体内筛选试验结果 ,组成 2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作治疗保护试验 ,同时测定感染病鸭口服中草药制剂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对药物作用机... 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体外抑菌试验及中草药体内筛选试验结果 ,组成 2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作治疗保护试验 ,同时测定感染病鸭口服中草药制剂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对药物作用机理作初步探索。结果显示“肠炎康 1号”高、中、低 3个剂量组和“肠炎康 2号”高剂量组及氟甲砜霉素对照组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与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 (72 .7%)比较 ,差异极显著 (P<0 .0 1 ) ,而“肠炎康2号”中、低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5 )。中草药制剂在促进病鸭康复的过程中影响了体内自由基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中药复方制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仙草胶最佳工艺及不同产区仙草胶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翠兰 刘富来 董华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的pH值、纤维素酶酶浓度、提取时间、水浴温度对仙草胶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在确定纤维素酶提取仙草胶最佳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3个产区仙草中的仙草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显著提...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的pH值、纤维素酶酶浓度、提取时间、水浴温度对仙草胶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在确定纤维素酶提取仙草胶最佳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3个产区仙草中的仙草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显著提高仙草中的仙草胶提取率,且提取时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提取温度和酶浓度,提取溶剂的pH值在本试验范围内对仙草胶提取率的影响最小,最终认为提取仙草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pH5.5、0.6%纤维素酶、提取时间4 h、水浴温度55℃,同时表明在3个仙草产区中以广东丰顺县仙洞产区仙草中的仙草胶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仙草胶 纤维素酶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在C—C键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翠兰 刘建平 +1 位作者 桂建舟 刘澜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6,共8页
磁性纳米粒子(MNPs)负载钯催化剂因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及易于原位磁分离回收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催化剂,在学术及工业领域均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MNPs负载钯催化剂在Suzuki、Heck等C—C偶联反应... 磁性纳米粒子(MNPs)负载钯催化剂因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及易于原位磁分离回收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催化剂,在学术及工业领域均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MNPs负载钯催化剂在Suzuki、Heck等C—C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负载钯催化剂 C-C键偶联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 HECK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翠兰 曹祖宾 +2 位作者 徐贤伦 班红艳 龚望欣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5-29,共5页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 ,对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 ,从FCC技术、醚化改质技术、芳构化改质技术及加氢精制改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生产技术的进展。对FCC汽油生产过程本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 ,对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 ,从FCC技术、醚化改质技术、芳构化改质技术及加氢精制改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生产技术的进展。对FCC汽油生产过程本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易行。轻汽油醚化和芳构化改质技术不仅降低了FCC汽油中烯烃含量 ,同时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但汽油中醚类及芳烃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FCC汽油全馏分加氢精制从根本上解决其烯烃含量过高的问题 ,但汽油辛烷值损失较大。因此 ,研究人员研究开发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工艺 ,可使汽油的安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且其辛烷值无大的损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降烯烃工艺 研究进展 改质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磁分离磁性纳米Fe_3O_4在无溶剂和无配体条件下催化合成二芳醚(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翠兰 徐海云 +2 位作者 刘澜涛 王静 刘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以未经任何修饰的磁性纳米Fe3O4为催化剂,在无溶剂和配体条件下催化卤代芳烃与苯酚间的C—O键交叉偶联反应。在130℃、48 h、Fe3O4摩尔分数为7%的优化反应条件下,二芳醚的产率达到94.7%。催化剂经磁分离可方便的回收,且连续循环使用4次... 以未经任何修饰的磁性纳米Fe3O4为催化剂,在无溶剂和配体条件下催化卤代芳烃与苯酚间的C—O键交叉偶联反应。在130℃、48 h、Fe3O4摩尔分数为7%的优化反应条件下,二芳醚的产率达到94.7%。催化剂经磁分离可方便的回收,且连续循环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偶联反应 磁性纳米Fe3O4粒子 二芳醚 芳基化 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鸭口服中草药制剂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6
作者 冯翠兰 国金 +3 位作者 林崇瑜 吴智慧 龙建勇 刘富来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7日龄仙湖 3号雏鸭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 ,发病后于饮水中加入中草药煎液。分别于攻毒后15、39、6 3、87h颈静脉采血 ,取血清 ,后捕杀 ,取肺脏制成肺组织匀浆液 ,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攻毒... 7日龄仙湖 3号雏鸭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 ,发病后于饮水中加入中草药煎液。分别于攻毒后15、39、6 3、87h颈静脉采血 ,取血清 ,后捕杀 ,取肺脏制成肺组织匀浆液 ,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攻毒后未进行治疗组鸭体内的SOD活性明显降低 ,MDA含量明显升高 ,抗生素治疗组鸭只体内的SOD活性比中草药治疗组显著降低 ,说明药物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也影响了机体内自由基的活动 ,而中草药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 肺组织 脂质过氧化物 口服 实验性 血清 治疗 雏鸭 肠炎沙门氏菌 中草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草全草中槲皮素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国金 冯翠兰 +3 位作者 董华强 允庄 林小瑜 刘富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8-169,共2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草全草中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采用Ultimate XB-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45∶55∶0.4),槲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3739024X+169,r=0.9992。
关键词 仙草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酵母代替进口鱼粉饲喂蛋鸡的试验
8
作者 冯翠兰 刘立欣 《广西畜牧兽医》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蛋鸡 饲料酵母 蛋白质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碱液提取仙草多糖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0-82,共3页
采用高温高压碱液法提取仙草中的多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浓度是影响仙草多糖提取率的最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0、Na2... 采用高温高压碱液法提取仙草中的多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浓度是影响仙草多糖提取率的最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0、Na2CO3浓度0.3%、浸提时间1.5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仙草叶、根、茎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0.56%、32.01%、31.88%,其中仙草叶的多糖含量与根、茎差异极显著,而根和茎之间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仙草多糖 碱液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康民 沈玉梅 +1 位作者 王谋华 冯翠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3,共4页
以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在未对氨基酸进行保护的条件下,以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作溶剂(V(乙醇)∶V(水)的最佳比为4∶1),与7种不同的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于66℃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榄香烯单取代氨基酸衍生物,并用IR、1H NMR及HRMS测试技术对... 以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在未对氨基酸进行保护的条件下,以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作溶剂(V(乙醇)∶V(水)的最佳比为4∶1),与7种不同的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于66℃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榄香烯单取代氨基酸衍生物,并用IR、1H NMR及HRMS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以66℃为宜,温度太高副产物较多,温度太低,反应难以进行,次氯酸钠用量以参加反应β-榄香烯物质量的2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衍生物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4期56-58,共3页
某猪场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研究从该场濒死猪只的心脏血液及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缓慢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多种药物... 某猪场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研究从该场濒死猪只的心脏血液及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缓慢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多种药物具耐药性,但对氟哌酸、红霉素和强力霉素等敏感;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可以引起实验小鼠的慢性死亡,猪只腹腔注射可复制病例,表明缓慢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并很可能会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肠炎沙门氏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王林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76-80,共5页
某番鸭养殖场鸭群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从病死鸭内脏分离到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菌毒力很强。根据中、西药体外抑菌试验和中草药体内筛选试验结果 ,用此药和两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作治疗保护试验 ;结果... 某番鸭养殖场鸭群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从病死鸭内脏分离到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菌毒力很强。根据中、西药体外抑菌试验和中草药体内筛选试验结果 ,用此药和两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作治疗保护试验 ;结果复方制剂 高、中、低 3个剂量组和制剂 高剂量组及氟甲砜霉素对照组对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病鸭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与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 (72 .7% )比较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制剂 中、低剂量组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沙门氏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中药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王林川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28-30,共3页
 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的药理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2倍稀释法测定13种中草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体外MIC;将13种中药两两组合后测定MIC,依据结果组成8个复方,测定它们及5个中药方剂的MIC。结果单味中草药...  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的药理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2倍稀释法测定13种中草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体外MIC;将13种中药两两组合后测定MIC,依据结果组成8个复方,测定它们及5个中药方剂的MIC。结果单味中草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MIC在15.6~500g/L之间;78种两味中药组合的MIC在15.6~500g/L之间,少数组合有拮抗作用;13种3~10味中药组合MIC在15.6~250g/L之间,大部分组合表现协同作用,显示出中药配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肠炎沙门氏菌 体外抑菌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稠合外环的氟硼二吡咯类碱性环境下的pH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海云 冯翠兰 刘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955,共7页
制备了2种新型中位分别为对羟基苯基或苯基取代的含稠合外环的氟硼二吡咯类荧光染料。研究了它们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及稳态荧光光谱性质。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它们在CH3CN-H2O溶液中对碱性环境下pH值变化的响应能力... 制备了2种新型中位分别为对羟基苯基或苯基取代的含稠合外环的氟硼二吡咯类荧光染料。研究了它们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及稳态荧光光谱性质。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它们在CH3CN-H2O溶液中对碱性环境下pH值变化的响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加染料1溶液的碱性强度时,其荧光被显著淬灭;若将三氟乙酸滴加到该碱性溶液时,被淬灭的荧光又被恢复。染料1在CH3CN-H2O(体积比1∶1)溶液中,其激发波长为490 nm,发射波长为540 nm,可以作为比较灵敏的碱性环境中的pH荧光探针,其pKa值为1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硼二吡咯 稠合外环 碱性介质 电子转移 PH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死小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用一株肠毒素检测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24h肉汤培养物,每只0.5mL肌肉、腹腔或尾静脉注射染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24h肉汤培养物经肌肉、腹腔或尾静脉注射染菌... 目的:观察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用一株肠毒素检测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24h肉汤培养物,每只0.5mL肌肉、腹腔或尾静脉注射染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24h肉汤培养物经肌肉、腹腔或尾静脉注射染菌均可致小鼠死亡,最小感染剂量为每只鼠腹腔注射菌量>3.3×105CFU即可引起小鼠感染死亡,24h培养物经80℃30min灭活处理仍可致小鼠死亡,经VIDAS法检测,24h肉汤培养物均呈肠毒素阳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24h肉汤培养物染菌量>3.3×105CFU即可引起小鼠感染死亡,金黄色葡萄球菌(SEF101)为产肠毒素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小鼠 VIDA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1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试验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植物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消毒效果 消毒剂 动植物 动物传染病 人类健康 TS 流行过程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纤维素应用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18
作者 冯翠兰 甘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1-32,共2页
甲基纤维素应用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430060湖北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冯翠兰,甘晓萍甲基纤维素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国内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因其具有在眼前节手术中保护角膜内皮,... 甲基纤维素应用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430060湖北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冯翠兰,甘晓萍甲基纤维素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国内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因其具有在眼前节手术中保护角膜内皮,使人工晶体植入术更为简便、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 甲基纤维素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rton-Zard反应的2-乙氧羰基-3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及其卟啉衍生物的改进合成(英文)
19
作者 徐海云 冯翠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9-746,共8页
由2乙-氧羰基-3硝-基-1,1,1三-氟丁烷(1b)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发生Barton-Zard反应制备2乙-氧羰基-3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的过程中,分别用K2CO3和乙醇代替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四氢呋喃溶剂,这种改进的Barton-... 由2乙-氧羰基-3硝-基-1,1,1三-氟丁烷(1b)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发生Barton-Zard反应制备2乙-氧羰基-3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的过程中,分别用K2CO3和乙醇代替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四氢呋喃溶剂,这种改进的Barton-Zard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价廉易得、溶剂毒性低和产率更高等优点。另外,在3硝-基-1,1,1三-氟-2丁-醇(1a)通过乙酰化反应转变为中间体1b的过程中,用沸腾温度下的甲苯溶液与乙酰氯代替浓硫酸催化下的酸酐反应体系;合成化合物1b的最优化的反应条件被确定为:乙酰氯与反应物1a之间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3.5 h。又根据改进的卟啉合成法,在低温下用过量氢化铝锂还原吡咯1,将还原所得的尚未干燥或储存的粗产物α-羟甲基-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c),立即在未经处理的三氯甲烷溶剂中,以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为催化剂进行四聚化反应,然后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氧化,合成出含三氟甲基取代的卟啉衍生物2。研究发现,由化合物1c制备产物2时,用BF3.OEt2取代p-TsOH作为催化剂,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能够将产物2的收率由14%提高至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羰基三氟甲基甲基吡咯 乙酰氯 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剂 Barton-Zard反应 三氟甲基取代的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仙茶的研制
20
作者 刘富来 冯翠兰 +3 位作者 潘燕飞 吴伟萍 张建 刘嫒姬 《饮料工业》 2008年第10期24-27,共4页
探讨了制作葛仙茶的配方和最佳工艺。选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仙草与葛根等材料制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清凉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葛仙茶的最佳配方。所制作的饮料具有清热解毒、... 探讨了制作葛仙茶的配方和最佳工艺。选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仙草与葛根等材料制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清凉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葛仙茶的最佳配方。所制作的饮料具有清热解毒、沁人心脾的特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葛根 凉茶 最佳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