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3 位作者
包祥
冯丽婷
张经纬
李宗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3-467,共5页
进行了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显示了铁电极进行氰化物镀铜时,镀层沉积前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对铁电极上焦磷酸盐镀铜的初始过程研究表明,由于铜的析出电位较正,铜是在未活化的电极表面上沉积的,因此镀层的结合强...
进行了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显示了铁电极进行氰化物镀铜时,镀层沉积前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对铁电极上焦磷酸盐镀铜的初始过程研究表明,由于铜的析出电位较正,铜是在未活化的电极表面上沉积的,因此镀层的结合强度很差.采用氩离子溅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焦磷酸盐镀铜层和铁基体界面区含氧量的变化,证明了氧化层的存在.通过添加辅助络合剂和控制起始电流密度的方法,可以增强无氰电镀时阴极的极化.当铜的析出电位负于铁基体的活化电位时,可显示出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定量测量镀层的结合强度也与氰化物电镀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初始过程
电位活化
结合强度
深度刻蚀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箔表面电镀铜粗化工艺
被引量:
10
2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2 位作者
胡芳红
孙亮
韦永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化,并用微分电容曲线的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表征了铜箔粗糙度。结果表明,粗化电流密度为20A/dm2时,粗化效果最为明显,在抗拉端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铜箔抗拉强度由粗化前的60.85N/cm2增大到粗化后的137.81N/cm2,接近国外商品铜箔的抗拉强度138.26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化
电镀铜
微分电容
扫描电镜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青铜器缓蚀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1 位作者
冯丽婷
胡芳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7,共3页
近年来,青铜器保护方法由一般的清除粉状锈转向高效缓蚀剂的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氧电极机理,提出了加入氧还原反应抑制剂改进缓蚀剂的新思路。采用电化学Tafel曲线法进行腐蚀电流的测试并对缓蚀效果作出定...
近年来,青铜器保护方法由一般的清除粉状锈转向高效缓蚀剂的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氧电极机理,提出了加入氧还原反应抑制剂改进缓蚀剂的新思路。采用电化学Tafel曲线法进行腐蚀电流的测试并对缓蚀效果作出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传统的苯骈三氮唑(BTA)中添加钝化促进剂后缓蚀效率可由原来的68.39%提高到97.81%,已对郑州博物馆2批文物进行了保护试验,至今未见新锈生成。对青铜盆残片保护前后腐蚀电流的测试结果分别为2.636×10-9A和1.687×10-10A,缓蚀效率为93.6%。该缓蚀剂已成功应用于焊丝等表面铜层的抗变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缓蚀剂
缓蚀效率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价铬体系电镀铬-镍合金工艺
被引量:
23
4
作者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采用工业铬酐 -甲醇还原法制备三价铬主盐 ,给出了电镀铬 -镍合金工艺配方与工艺规范并对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电流密度对镀层的成分和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含铬量 6 3%左右的铬 -镍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蚀性。双层镍作中间镀层的...
采用工业铬酐 -甲醇还原法制备三价铬主盐 ,给出了电镀铬 -镍合金工艺配方与工艺规范并对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电流密度对镀层的成分和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含铬量 6 3%左右的铬 -镍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蚀性。双层镍作中间镀层的装饰性铬 -镍合金试件经 16h铜加速盐雾试验 (CASS)后 ,外观未出现不良现象 ,镀层显示了较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铬-镍合金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磷酸盐电镀铜初始过程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应用恒电流法研究了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电镀铜电位时间变化类型与镀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DKC)概念.当起始工作电流DKI大于DKC时,铁电极首先被极化至铁表面的活化电位,即基体表面被活化,随后极化至铜的析出电位,...
应用恒电流法研究了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电镀铜电位时间变化类型与镀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DKC)概念.当起始工作电流DKI大于DKC时,铁电极首先被极化至铁表面的活化电位,即基体表面被活化,随后极化至铜的析出电位,使铜层沉积在活化的铁基体表面上,形成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铜镀层.反之,如DKI小于DKC,则铜层只能在"钝化"的含氧层表面上析出,得到的镀层结合强度很差.由氩离子溅射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出结合强度差的镀层和基体间界面含氧层的存在.调整工艺条件,优化了焦磷酸盐直接镀铜工艺,可降低工艺的DKC,得到与铁基体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电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盐镀铜
临界起始电流密度
结合强度
XPS
深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铁界面含氧层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3 位作者
冯丽婷
包祥
张经纬
李宗慧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镀层与基体界面间含氧层的存在,影响电镀层与基体之间金属键的形成,进而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用氰化物和焦磷酸盐两种工艺在铁片上镀铜,对镀层进行恒电流极化,并以氩离子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电沉积初始电...
镀层与基体界面间含氧层的存在,影响电镀层与基体之间金属键的形成,进而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用氰化物和焦磷酸盐两种工艺在铁片上镀铜,对镀层进行恒电流极化,并以氩离子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电沉积初始电位时间曲线显示,两种镀铜工艺,结合强度好的出现了基体表面的还原活化电位平阶,结合强度差的焦酸盐镀铜未出现活化就发生了金属的电沉积,而且铜镀层与基体界面含氧量有增高的现象。铜镀层与铁基底界面间含氧层的存在是影响镀层结合强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金属电沉积初始电位可提高镀层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铜
镀层
结合强度
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沉积与铁基体电位活化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冯绍彬
刘清
+1 位作者
冯丽婷
包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为探讨电沉积初始过程对电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研究了光亮铁电极在5%KC l溶液中表面氧化物随电位负移的还原过程,并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电位-时间法研究了氰化物镀铜体系铁基体的电位活化现...
为探讨电沉积初始过程对电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研究了光亮铁电极在5%KC l溶液中表面氧化物随电位负移的还原过程,并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电位-时间法研究了氰化物镀铜体系铁基体的电位活化现象和电沉积初始过程。结果表明,在电位-0.9 V时,特征波数为424 cm-1和499 cm-1的Fe3O4谱峰消失,电位-1.2 V时,特征波数671 cm-1的FeO、谱峰明显降低,说明Fe3O4和FeO在不同电位下依次实现还原过程。循环伏安曲线在-0.9 V及-1.2 V附近也依次出现了铁氧化物的还原电流平阶。在氰化物镀液中,铜的析出电位(约-1.4 V)负于铁表面氧化物的还原电位,电极过程首先实现铁表面氧化物的还原,随后铜沉积在活化的铁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电位活化
铁电极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冯绍彬
刘清
包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决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问题,对KNO3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进了探讨。测试得到阳极和阴极的电流效率分别为100%和50%左右,阳极溶解的铜离子含量不断上升,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发现KNO3在阴极的还原造成还原产物的积累,镀液成...
为了解决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问题,对KNO3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进了探讨。测试得到阳极和阴极的电流效率分别为100%和50%左右,阳极溶解的铜离子含量不断上升,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发现KNO3在阴极的还原造成还原产物的积累,镀液成分逐渐偏离正常工作范围,最终使工艺无法正常运转。用自制活性钛基阳极电解处理镀液,可以保证电镀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合金镀层
焦磷酸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槽内电解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被引量:
4
9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陈志昂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35,共2页
化学法处理含氰废水,应用最广的是碱性氯化法。不仅机理成熟、设备简单,而且处理效果也比较好。常用的药物有漂白粉、次氯酸钠和液氯等。目前国外有90%以上的电镀点采用,国内也基本上是这样。采用漂白粉尽管方法简单,但是污泥量大,且...
化学法处理含氰废水,应用最广的是碱性氯化法。不仅机理成熟、设备简单,而且处理效果也比较好。常用的药物有漂白粉、次氯酸钠和液氯等。目前国外有90%以上的电镀点采用,国内也基本上是这样。采用漂白粉尽管方法简单,但是污泥量大,且漂白粉不易存放。采用次氯酸钠或液氯污泥较少,但所有这些化学法均需设置专门的反应池。实际处理时,由于废水中氰化物的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废水
污水处理
电镀
电解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
被引量:
3
10
作者
冯绍彬
苏畅
李振兴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8,3,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纯铝材和铝合金浸锌后的表面形貌及退锌后的腐蚀形貌;比较了异种金属的存在对铝基体的腐蚀和浸锌过程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及铝电极...
为了进一步完善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纯铝材和铝合金浸锌后的表面形貌及退锌后的腐蚀形貌;比较了异种金属的存在对铝基体的腐蚀和浸锌过程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及铝电极与铜,铁,镍等异种金属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短路电流、恒流放电测曲线等,比较了异种金属对锌电结晶的催化活性。试验表明:铝材浸锌的过程中铁,镍等异种金属作为微阴极在前处理中促进了铝基体的阳极腐蚀或溶解,并且对锌电结晶晶核的形成具有电催化作用。通过对浸锌反应电极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铝材浸锌的异种金属催化成核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锌
电化学机理
铝材
异种金属
催化成核
活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电位-时间曲线选定铝浸锌工艺参数
被引量:
4
11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韩喜应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7,共3页
铝上直接电镀较难,而在铝上浸锌后再电镀则相对容易。为此,以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浸锌工艺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观察了相应浸锌层的形貌和成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电位-时间曲线研究确定了最佳浸...
铝上直接电镀较难,而在铝上浸锌后再电镀则相对容易。为此,以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浸锌工艺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观察了相应浸锌层的形貌和成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电位-时间曲线研究确定了最佳浸锌工艺:100g/LNaOH,12g/LZnO,45g/L配位剂,20g/LNiCl2,1g/LFeCl3,浸锌温度25℃,浸锌时间第1次30s,第2次25s,并使用超声波进行搅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时间曲线
浸锌工艺
铝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解液中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冯绍彬
包祥
+2 位作者
刘清
魏辉强
潘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5-628,共4页
本文通过恒电位计时电流、恒电位阶跃以及线性扫描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电解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1∶1的NMP+TCX型添加剂能有效的抑制锌电极在碱液中枝晶的生长并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关键词
锌电极
有机添加剂
腐蚀
枝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赤金精饰工艺
被引量:
5
13
作者
冯绍彬
孙喜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9-30,共2页
普通电镀低锡青铜合金抛光或光亮铜锡合金镀层经上涂料处理可仿95%以上赤金色泽。
关键词
电镀
合金
铜
锡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合金全光亮化学抛光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贾庆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3,共4页
简述了铜合金化学抛光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机理,并对几种稳定剂的作用采用集气法进行定量对比,确定了以乙醇为稳定剂的全光亮化学抛光工艺配方。
关键词
铜合金
抛光
化学抛光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研究简报
被引量:
3
15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3 位作者
张胜利
商士波
包祥
刘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无氰电镀在镀层结合强度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用"电位活化"概念给出了理论解释,并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地揭示了电位活化现象的电化学本质:恒电流法电位-时间曲线显示出了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电位活化平阶和特点;Ar+离子...
针对无氰电镀在镀层结合强度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用"电位活化"概念给出了理论解释,并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地揭示了电位活化现象的电化学本质:恒电流法电位-时间曲线显示出了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电位活化平阶和特点;Ar+离子纵向深度溅射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相结合证实了电镀层结合强度差的原因是电沉积初始过程中镀层/基体界面氧化层的存在.保证电镀层与金属基体良好结合的前提,即实现电位活化的条件是电镀液中金属离子的还原电位必须负于基体金属表面氧化层的活化电位.同时给出了结合强度可与氰化物电镀相近的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直接镀铜工艺.研究表明,镍电极上的电位活化问题也取得了与上述研究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活化
无氰电镀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磷酸盐低锡青铜合金电镀工艺及辅助配位剂的功能
被引量:
1
16
作者
冯绍彬
苏畅
+1 位作者
程苏
李会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7,89,共4页
为了提高焦磷酸铜-焦磷酸亚锡电镀低锡青铜合金工艺的性能,在其镀液中加入辅助配位剂柠檬酸盐。用电化学、X射线衍射、腐蚀膏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及镀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可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
为了提高焦磷酸铜-焦磷酸亚锡电镀低锡青铜合金工艺的性能,在其镀液中加入辅助配位剂柠檬酸盐。用电化学、X射线衍射、腐蚀膏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及镀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可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色泽一致、锡含量约为10%的低锡合金镀层;电镀初始过程可实现钢铁表面的电位活化,提高了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强度;镀层结晶良好;合金镀层与铜镀层、暗镍镀层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Cu-Sn合金/亮镍/装饰铬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防护-装饰效果。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是实现节镍、代镍的较理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合金电镀
焦磷酸体系
二价锡
辅助配位剂
抗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Ni-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夏同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给出了一种适合工业应用的Fe -Ni -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配方 ,按照所给出的镀液配方及工艺规程可以镀出含铬量为 13%~ 30 % ,厚度超过 2 0 μm的不锈钢镀层 .经对镀层的结合力、抗腐蚀性能、镀液的分散能力、镀层的腐蚀电阻和阳极极化...
给出了一种适合工业应用的Fe -Ni -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配方 ,按照所给出的镀液配方及工艺规程可以镀出含铬量为 13%~ 30 % ,厚度超过 2 0 μm的不锈钢镀层 .经对镀层的结合力、抗腐蚀性能、镀液的分散能力、镀层的腐蚀电阻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并将电镀不锈钢的各种性能与冶金不锈钢加以比较 ,结果表明 ,该镀层分散能力好 ,具有与冶金不锈钢相似的性能 ,经过适当的镀后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镀层的抗蚀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Cr不锈钢
电镀
工艺
镀层性能
镀液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镀不锈钢工艺及镀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为了提高电镀不锈钢镀液的稳定性能,采用蓄电池耐腐蚀隔膜材料将石墨阳极与电镀液隔离,阳极区电解液中不加Fe2+和Cr3+盐,连续电镀30min,阴极区Fe3+质量分数为0.35g/L,未加隔膜时为1.10g/L,累计电镀120min,Fe3+降至0.18g/L。该工艺克...
为了提高电镀不锈钢镀液的稳定性能,采用蓄电池耐腐蚀隔膜材料将石墨阳极与电镀液隔离,阳极区电解液中不加Fe2+和Cr3+盐,连续电镀30min,阴极区Fe3+质量分数为0.35g/L,未加隔膜时为1.10g/L,累计电镀120min,Fe3+降至0.18g/L。该工艺克服了镀液中Fe3+持续升高和由此引起的电镀试片发黑问题,镀出的双层镍-非晶态不锈钢防护装饰镀层试件经16h连续喷雾,并经保温8h的铜加速醋酸试验,保护等级在9级以上,外观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不锈钢
稳定性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
5
19
作者
冯绍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5-18,共4页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450002)冯绍彬1概述在进行焦磷酸盐直接镀铜中金属表面的钝化现象是影响电镀层同基体金属结合的主要因素。处于钝态的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活化状态转化,这种转化的临界电位...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450002)冯绍彬1概述在进行焦磷酸盐直接镀铜中金属表面的钝化现象是影响电镀层同基体金属结合的主要因素。处于钝态的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活化状态转化,这种转化的临界电位称之为活化电位。当金属自溶液中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电位活化
焦磷酸盐
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刷镀不锈钢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冯绍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20-22,共3页
对刷镀不锈钢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镀液中Fe^(2+)、Ni^(2+)、Cr^(3+)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Fe-Ni-Cr三元合金镀层。
关键词
刷镀
不锈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包祥
冯丽婷
张经纬
李宗慧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3-4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6077)资助项目~~
文摘
进行了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显示了铁电极进行氰化物镀铜时,镀层沉积前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对铁电极上焦磷酸盐镀铜的初始过程研究表明,由于铜的析出电位较正,铜是在未活化的电极表面上沉积的,因此镀层的结合强度很差.采用氩离子溅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焦磷酸盐镀铜层和铁基体界面区含氧量的变化,证明了氧化层的存在.通过添加辅助络合剂和控制起始电流密度的方法,可以增强无氰电镀时阴极的极化.当铜的析出电位负于铁基体的活化电位时,可显示出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定量测量镀层的结合强度也与氰化物电镀相近.
关键词
电沉积
初始过程
电位活化
结合强度
深度刻蚀
X射线光电子能谱
Keywords
electrodeposition
initial process
potential activation
bond intensity
depth profil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箔表面电镀铜粗化工艺
被引量:
10
2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胡芳红
孙亮
韦永雁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6126)资助
文摘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化,并用微分电容曲线的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表征了铜箔粗糙度。结果表明,粗化电流密度为20A/dm2时,粗化效果最为明显,在抗拉端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铜箔抗拉强度由粗化前的60.85N/cm2增大到粗化后的137.81N/cm2,接近国外商品铜箔的抗拉强度138.26N/cm2。
关键词
表面粗化
电镀铜
微分电容
扫描电镜
抗拉强度
Keywords
surface roughening
copper electroplating
differential capac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nsile strength
分类号
TQ153.1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青铜器缓蚀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冯丽婷
胡芳红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6126)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524490018)资助
文摘
近年来,青铜器保护方法由一般的清除粉状锈转向高效缓蚀剂的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氧电极机理,提出了加入氧还原反应抑制剂改进缓蚀剂的新思路。采用电化学Tafel曲线法进行腐蚀电流的测试并对缓蚀效果作出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传统的苯骈三氮唑(BTA)中添加钝化促进剂后缓蚀效率可由原来的68.39%提高到97.81%,已对郑州博物馆2批文物进行了保护试验,至今未见新锈生成。对青铜盆残片保护前后腐蚀电流的测试结果分别为2.636×10-9A和1.687×10-10A,缓蚀效率为93.6%。该缓蚀剂已成功应用于焊丝等表面铜层的抗变色处理。
关键词
青铜器
缓蚀剂
缓蚀效率
电化学测试
Keywords
inhibitor
bronze ware: inhibition efficiency: electrodemical test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价铬体系电镀铬-镍合金工艺
被引量:
23
4
作者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0 3 760 77)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0 1110 3 160 0 )
文摘
采用工业铬酐 -甲醇还原法制备三价铬主盐 ,给出了电镀铬 -镍合金工艺配方与工艺规范并对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电流密度对镀层的成分和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含铬量 6 3%左右的铬 -镍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蚀性。双层镍作中间镀层的装饰性铬 -镍合金试件经 16h铜加速盐雾试验 (CASS)后 ,外观未出现不良现象 ,镀层显示了较好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电镀
铬-镍合金
耐蚀性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chromium nickel alloy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磷酸盐电镀铜初始过程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6077)资助
文摘
应用恒电流法研究了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电镀铜电位时间变化类型与镀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DKC)概念.当起始工作电流DKI大于DKC时,铁电极首先被极化至铁表面的活化电位,即基体表面被活化,随后极化至铜的析出电位,使铜层沉积在活化的铁基体表面上,形成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铜镀层.反之,如DKI小于DKC,则铜层只能在"钝化"的含氧层表面上析出,得到的镀层结合强度很差.由氩离子溅射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出结合强度差的镀层和基体间界面含氧层的存在.调整工艺条件,优化了焦磷酸盐直接镀铜工艺,可降低工艺的DKC,得到与铁基体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电镀层.
关键词
焦磷酸盐镀铜
临界起始电流密度
结合强度
XPS
深度刻蚀
Keywords
Pyrophosphate copper plating, Critical initial current density, Adhesion, X radial photoelectron spectra, Depth etching
分类号
TQ153.14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铁界面含氧层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包祥
张经纬
李宗慧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76077)
文摘
镀层与基体界面间含氧层的存在,影响电镀层与基体之间金属键的形成,进而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用氰化物和焦磷酸盐两种工艺在铁片上镀铜,对镀层进行恒电流极化,并以氩离子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电沉积初始电位时间曲线显示,两种镀铜工艺,结合强度好的出现了基体表面的还原活化电位平阶,结合强度差的焦酸盐镀铜未出现活化就发生了金属的电沉积,而且铜镀层与基体界面含氧量有增高的现象。铜镀层与铁基底界面间含氧层的存在是影响镀层结合强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金属电沉积初始电位可提高镀层的结合强度。
关键词
镀铜
镀层
结合强度
氧化层
Keywords
copper plating
coating
bonding strength
oxidation layer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沉积与铁基体电位活化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冯绍彬
刘清
冯丽婷
包祥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6126)资助
文摘
为探讨电沉积初始过程对电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研究了光亮铁电极在5%KC l溶液中表面氧化物随电位负移的还原过程,并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电位-时间法研究了氰化物镀铜体系铁基体的电位活化现象和电沉积初始过程。结果表明,在电位-0.9 V时,特征波数为424 cm-1和499 cm-1的Fe3O4谱峰消失,电位-1.2 V时,特征波数671 cm-1的FeO、谱峰明显降低,说明Fe3O4和FeO在不同电位下依次实现还原过程。循环伏安曲线在-0.9 V及-1.2 V附近也依次出现了铁氧化物的还原电流平阶。在氰化物镀液中,铜的析出电位(约-1.4 V)负于铁表面氧化物的还原电位,电极过程首先实现铁表面氧化物的还原,随后铜沉积在活化的铁基体上。
关键词
电沉积
电位活化
铁电极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Keywords
electrodeposition
potential activation
iron electrod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冯绍彬
刘清
包祥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576126)
文摘
为了解决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问题,对KNO3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进了探讨。测试得到阳极和阴极的电流效率分别为100%和50%左右,阳极溶解的铜离子含量不断上升,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发现KNO3在阴极的还原造成还原产物的积累,镀液成分逐渐偏离正常工作范围,最终使工艺无法正常运转。用自制活性钛基阳极电解处理镀液,可以保证电镀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铜锡合金镀层
焦磷酸盐
稳定性
Keywords
Cu-Sn alloy coating
electroplating
pyrophosphate bath
stability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槽内电解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被引量:
4
9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陈志昂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电化学生产工艺专业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35,共2页
文摘
化学法处理含氰废水,应用最广的是碱性氯化法。不仅机理成熟、设备简单,而且处理效果也比较好。常用的药物有漂白粉、次氯酸钠和液氯等。目前国外有90%以上的电镀点采用,国内也基本上是这样。采用漂白粉尽管方法简单,但是污泥量大,且漂白粉不易存放。采用次氯酸钠或液氯污泥较少,但所有这些化学法均需设置专门的反应池。实际处理时,由于废水中氰化物的含量很低。
关键词
含氰废水
污水处理
电镀
电解氯化
分类号
X78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
被引量:
3
10
作者
冯绍彬
苏畅
李振兴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8,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6126)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83SGYG23143-7)
文摘
为了进一步完善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纯铝材和铝合金浸锌后的表面形貌及退锌后的腐蚀形貌;比较了异种金属的存在对铝基体的腐蚀和浸锌过程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及铝电极与铜,铁,镍等异种金属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短路电流、恒流放电测曲线等,比较了异种金属对锌电结晶的催化活性。试验表明:铝材浸锌的过程中铁,镍等异种金属作为微阴极在前处理中促进了铝基体的阳极腐蚀或溶解,并且对锌电结晶晶核的形成具有电催化作用。通过对浸锌反应电极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铝材浸锌的异种金属催化成核的观点。
关键词
浸锌
电化学机理
铝材
异种金属
催化成核
活性中心
Keywords
zinc immersion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Al
catalytic nucleation
active center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电位-时间曲线选定铝浸锌工艺参数
被引量:
4
11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韩喜应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126)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83SGYG23143-7)
文摘
铝上直接电镀较难,而在铝上浸锌后再电镀则相对容易。为此,以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浸锌工艺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观察了相应浸锌层的形貌和成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电位-时间曲线研究确定了最佳浸锌工艺:100g/LNaOH,12g/LZnO,45g/L配位剂,20g/LNiCl2,1g/LFeCl3,浸锌温度25℃,浸锌时间第1次30s,第2次25s,并使用超声波进行搅拌。
关键词
电位-时间曲线
浸锌工艺
铝镁合金
Keywords
open circuit potential-time curve
zinc immersiontechnology
Al and Mg alloys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解液中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冯绍彬
包祥
刘清
魏辉强
潘军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5-62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126)
文摘
本文通过恒电位计时电流、恒电位阶跃以及线性扫描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电解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1∶1的NMP+TCX型添加剂能有效的抑制锌电极在碱液中枝晶的生长并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关键词
锌电极
有机添加剂
腐蚀
枝晶
Keywords
zinc electrode
organic additive
corrosion
zinc dendriteic
分类号
O614.24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赤金精饰工艺
被引量:
5
13
作者
冯绍彬
孙喜莲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9-30,共2页
文摘
普通电镀低锡青铜合金抛光或光亮铜锡合金镀层经上涂料处理可仿95%以上赤金色泽。
关键词
电镀
合金
铜
锡
工艺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合金全光亮化学抛光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贾庆伟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化学生产工艺专业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摘
简述了铜合金化学抛光过程中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机理,并对几种稳定剂的作用采用集气法进行定量对比,确定了以乙醇为稳定剂的全光亮化学抛光工艺配方。
关键词
铜合金
抛光
化学抛光液
稳定性
分类号
TG175.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研究简报
被引量:
3
15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张胜利
商士波
包祥
刘清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376077)
文摘
针对无氰电镀在镀层结合强度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用"电位活化"概念给出了理论解释,并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地揭示了电位活化现象的电化学本质:恒电流法电位-时间曲线显示出了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电位活化平阶和特点;Ar+离子纵向深度溅射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相结合证实了电镀层结合强度差的原因是电沉积初始过程中镀层/基体界面氧化层的存在.保证电镀层与金属基体良好结合的前提,即实现电位活化的条件是电镀液中金属离子的还原电位必须负于基体金属表面氧化层的活化电位.同时给出了结合强度可与氰化物电镀相近的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直接镀铜工艺.研究表明,镍电极上的电位活化问题也取得了与上述研究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
电位活化
无氰电镀
结合强度
Keywords
potential activation
non-cyanide plating
bond intensity
分类号
O646.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磷酸盐低锡青铜合金电镀工艺及辅助配位剂的功能
被引量:
1
16
作者
冯绍彬
苏畅
程苏
李会东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7,8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6126)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83SGYG23143-7)
文摘
为了提高焦磷酸铜-焦磷酸亚锡电镀低锡青铜合金工艺的性能,在其镀液中加入辅助配位剂柠檬酸盐。用电化学、X射线衍射、腐蚀膏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及镀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可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色泽一致、锡含量约为10%的低锡合金镀层;电镀初始过程可实现钢铁表面的电位活化,提高了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强度;镀层结晶良好;合金镀层与铜镀层、暗镍镀层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Cu-Sn合金/亮镍/装饰铬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防护-装饰效果。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是实现节镍、代镍的较理想工艺。
关键词
铜锡合金电镀
焦磷酸体系
二价锡
辅助配位剂
抗腐蚀性
Keywords
Cu-Sn alloy electroplating
pyrophosphate
bivalent tin
auxiliary complexing ag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Ni-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冯绍彬
董会超
夏同驰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国家计委ZX95 4 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0 1110 316 0 0 )
文摘
给出了一种适合工业应用的Fe -Ni -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配方 ,按照所给出的镀液配方及工艺规程可以镀出含铬量为 13%~ 30 % ,厚度超过 2 0 μm的不锈钢镀层 .经对镀层的结合力、抗腐蚀性能、镀液的分散能力、镀层的腐蚀电阻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并将电镀不锈钢的各种性能与冶金不锈钢加以比较 ,结果表明 ,该镀层分散能力好 ,具有与冶金不锈钢相似的性能 ,经过适当的镀后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镀层的抗蚀性能 .
关键词
Fe-Ni-Cr不锈钢
电镀
工艺
镀层性能
镀液
配方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stainless steel
plating property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镀不锈钢工艺及镀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76077)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ZX954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31600)
文摘
为了提高电镀不锈钢镀液的稳定性能,采用蓄电池耐腐蚀隔膜材料将石墨阳极与电镀液隔离,阳极区电解液中不加Fe2+和Cr3+盐,连续电镀30min,阴极区Fe3+质量分数为0.35g/L,未加隔膜时为1.10g/L,累计电镀120min,Fe3+降至0.18g/L。该工艺克服了镀液中Fe3+持续升高和由此引起的电镀试片发黑问题,镀出的双层镍-非晶态不锈钢防护装饰镀层试件经16h连续喷雾,并经保温8h的铜加速醋酸试验,保护等级在9级以上,外观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电镀
不锈钢
稳定性
镀层性能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stainless steel
stability
property of plating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
5
19
作者
冯绍彬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5-18,共4页
文摘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450002)冯绍彬1概述在进行焦磷酸盐直接镀铜中金属表面的钝化现象是影响电镀层同基体金属结合的主要因素。处于钝态的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活化状态转化,这种转化的临界电位称之为活化电位。当金属自溶液中析出...
关键词
电镀
电位活化
焦磷酸盐
镀铜
分类号
TQ153.1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刷镀不锈钢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冯绍彬
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20-22,共3页
文摘
对刷镀不锈钢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镀液中Fe^(2+)、Ni^(2+)、Cr^(3+)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Fe-Ni-Cr三元合金镀层。
关键词
刷镀
不锈钢
工艺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的研究
冯绍彬
商士波
包祥
冯丽婷
张经纬
李宗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箔表面电镀铜粗化工艺
冯绍彬
李振兴
胡芳红
孙亮
韦永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青铜器缓蚀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冯绍彬
李振兴
冯丽婷
胡芳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价铬体系电镀铬-镍合金工艺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焦磷酸盐电镀铜初始过程研究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铜铁界面含氧层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包祥
张经纬
李宗慧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沉积与铁基体电位活化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冯绍彬
刘清
冯丽婷
包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稳定性的研究
冯绍彬
刘清
包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槽内电解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冯绍彬
董会超
陈志昂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
冯绍彬
苏畅
李振兴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用电位-时间曲线选定铝浸锌工艺参数
冯绍彬
李振兴
韩喜应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电解液中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冯绍彬
包祥
刘清
魏辉强
潘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仿赤金精饰工艺
冯绍彬
孙喜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铜合金全光亮化学抛光液稳定性的研究
冯绍彬
董会超
贾庆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电位活化”现象与金属电沉积初始过程研究简报
冯绍彬
董会超
张胜利
商士波
包祥
刘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焦磷酸盐低锡青铜合金电镀工艺及辅助配位剂的功能
冯绍彬
苏畅
程苏
李会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Fe-Ni-Cr不锈钢镀层的电镀工艺研究
冯绍彬
董会超
夏同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电镀不锈钢工艺及镀液稳定性的研究
冯绍彬
冯丽婷
商士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电位活化现象的探讨
冯绍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刷镀不锈钢的研究
冯绍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