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三维非稳定渗流分析
1
作者 冯细霞 张旭 +2 位作者 陈雷 喻鹏 严谨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为研究土石坝在蓄水运行阶段的非稳定渗流特征,评估坝体防渗设计的有效性,建立三维渗流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坝体和坝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渗流场开展数值计算,并与渗压监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渗压监测... 为研究土石坝在蓄水运行阶段的非稳定渗流特征,评估坝体防渗设计的有效性,建立三维渗流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坝体和坝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渗流场开展数值计算,并与渗压监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渗压监测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防渗措施的有效性;土石坝内渗压监测水位与外江水位变化规律类似,但渗压监测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具有明显滞后性;水体围绕防渗心墙还会发生三维绕渗。计算结果对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渗流 粘土心墙 防渗墙 渗压监测 三维渗流计算 COMSOL Multiphys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输水渠道工程滑坡成因分析及处理
2
作者 冯细霞 陈雷 +1 位作者 姚晓敏 保庆顺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解决鄂北地区资源性缺水的有效途径,其某段渠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为了防止滑坡进一步发展,文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极限平衡方法对该渠道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处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段渠道...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解决鄂北地区资源性缺水的有效途径,其某段渠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为了防止滑坡进一步发展,文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极限平衡方法对该渠道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处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段渠道土体具有弱膨胀性,遇水浅表胀缩产生裂隙,发生牵引式滑坡;采取改性土换填的处理措施后,滑坡体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滑坡的成功处理,保障了工程安全运行,对类似滑坡具有显著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输水渠道工程 滑坡 成因分析 处理 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渗流稳定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细霞 张旭 +2 位作者 陈雷 喻鹏 严谨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土石坝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模拟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和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联合防渗方案,对比分析两方案坝体的渗流稳定;并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的坝坡危险滑裂面位置和...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土石坝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模拟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和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联合防渗方案,对比分析两方案坝体的渗流稳定;并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的坝坡危险滑裂面位置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案防渗墙均能有效降低水头,减小坝体各处的渗流比降,对坝体能起到有效防渗作用。粘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在各计算工况下坝坡稳定性满足要求。计算成果对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稳定 粘土心墙 防渗墙 有限元计算 渗流比降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绵河床生态技术在河道生态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细霞 年夫喜 +2 位作者 姚晓敏 贺厚安 蒋海瑛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7期84-88,共5页
文章利用苔绵河床生态技术,对河床淤泥黑化、水质严重富营养化的西引渠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合理添加苔绵固化剂,建立具有较强动态性的生态系统,形成“原位处理-稳态净化-动静结合”的水生态自我净化体系。不仅能修复受污染的河道水体... 文章利用苔绵河床生态技术,对河床淤泥黑化、水质严重富营养化的西引渠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合理添加苔绵固化剂,建立具有较强动态性的生态系统,形成“原位处理-稳态净化-动静结合”的水生态自我净化体系。不仅能修复受污染的河道水体,提高河道自净能力,还具有景观效果;同时将生态固化的底泥用于岸坡防护工程,充分实现了河湖底泥“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处置理念。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对河湖生态治理具有显著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绵河床生态技术 原位生态修复 生态护坡 水生态自我净化系统 西引渠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石粉的机制砂混凝土热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马雪峰 冯细霞 +2 位作者 贾春亮 李洋波 贾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8期69-74,共6页
机制砂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对石粉掺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石粉掺量改变会影响甚至削弱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进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为探究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影响规律,文章设置了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 机制砂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对石粉掺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石粉掺量改变会影响甚至削弱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进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为探究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影响规律,文章设置了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组,进行混凝土热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0%的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升最大,热学性能也与天然砂混凝土基本持平。研究成果可为机制砂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粉掺量 热力学试验 热学性能 力学性能 机制砂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分析中时间步及弹簧刚度取值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邬爱清 冯细霞 卢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1-897,共7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是一种隐式求解的动力学计算方法,且采用在块体界面加减刚硬弹簧的方式来满足块体界面无张拉和无嵌入的接触准则,其中时间步长和弹簧刚度两个物理量的取值直接影响DDA的计算结果。基于对DDA时间步和弹簧刚度在程序...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是一种隐式求解的动力学计算方法,且采用在块体界面加减刚硬弹簧的方式来满足块体界面无张拉和无嵌入的接触准则,其中时间步长和弹簧刚度两个物理量的取值直接影响DDA的计算结果。基于对DDA时间步和弹簧刚度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调整策略和块体接触的简化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了惯性力在DDA收敛求解中的作用过程。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对自由落体和斜面单滑块模型在3种力学状态下的相关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模拟,研究了时间步长单一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初步确定了时间步长的合理取值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斜面单滑块模型,研究了时间步长和弹簧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共同影响,确定了不同时间步长条件下弹簧刚度的合理取值区间。研究成果表明,合适的时间步长和弹簧刚度的取值组合构成一个单连通参数取值域,当时间步和弹簧刚度的取值组合位于此"域"范围内时,DDA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 惯性力 弹簧刚度 时间步 自由落体 斜面单滑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A块体接触开-闭迭代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细霞 邬爱清 卢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8,共7页
非连续变形方法是一种隐式求解的动力学计算方法,且采用在块体界面加减刚硬弹簧的方式来满足块体界面无张拉和无嵌入的接触准则。基于建立的DDA块体接触分析模型,推导了静力条件下块体的接触位移理论公式,并且通过接触力的计算,验证了... 非连续变形方法是一种隐式求解的动力学计算方法,且采用在块体界面加减刚硬弹簧的方式来满足块体界面无张拉和无嵌入的接触准则。基于建立的DDA块体接触分析模型,推导了静力条件下块体的接触位移理论公式,并且通过接触力的计算,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运用此公式,定量研究了块体变形模量、弹簧刚度、时间步长和接触位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绘出了当块体变形模量和弹簧刚度一定时,接触位移随时间步长变化的关系曲线。通过建立简单的块体系统力学分析模型,剖析DDA中开-闭迭代完整的实现过程,证明了石根华博士在DDA计算中采用时间步长来调整和加快开-闭迭代收敛的策略是合理、高效的。该研究也揭示了DDA各参数取值应依据的基本规律,可以推动DDA的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 接触力 时间步 弹簧刚度 变形模量 接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