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金娟 冯玉喜 +3 位作者 白彦霞 丁耀录 王爱军 栗孟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5,153,共10页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当归合理施肥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方法】在化肥、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7个不同处理[T1(磷酸二铵750 kg/hm^(2))、T2(生物菌肥2250 kg/hm^(2))、T3(生物菌...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当归合理施肥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方法】在化肥、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7个不同处理[T1(磷酸二铵750 kg/hm^(2))、T2(生物菌肥2250 kg/hm^(2))、T3(生物菌肥2250 kg/hm^(2)+有机肥6000 kg/hm^(2))、T4(有机肥12000 kg/hm^(2))、T5(有机肥18000 kg/hm^(2))、T6(有机肥24000 kg/hm^(2))和T7(有机肥3000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收获期测定当归种植后土壤养分(全N、全P、全K、速效N、有效P、速效K、有机质和pH值)的变化。【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不施肥CK处理下碱解N、有效P、全K和速效K分别降低66.5%、63.1%、0.85%、12.3%;T1处理有机质降低17.6%,但不利于N、P和K吸收;T2处理全N、全K、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降低17.3%、4.98%、52.1%、5.29%,但不利于全P和有效P吸收;T3处理全N、全P、有效P、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降低17.5%、11.5%、60.4%、7.16%、14.8%;随着单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T4~T7),整体呈现全N和碱解N降低量减少,而全P、有效P、全K、速效K和有机质显著降低。CK、T4~T7处理pH值增加,而T1~T3处理降低。【结论】T3处理(生物菌肥2250 kg/hm^(2)+有机肥6000 kg/hm^(2))最有利于当归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可以在种植栽培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肥 生物菌肥 有机肥 合理施肥 养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肥料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玉喜 白彦霞 +3 位作者 丁耀录 王爱军 李金娟 栗孟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74,共9页
【目的】探寻不同类型肥料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当归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在化肥、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7个不同处理(T_(1)磷酸二铵750kg/hm^(2)、T_(2)生物菌肥2250kg/hm^(2)、T_(3)生物菌肥2250 kg/hm^(... 【目的】探寻不同类型肥料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当归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在化肥、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7个不同处理(T_(1)磷酸二铵750kg/hm^(2)、T_(2)生物菌肥2250kg/hm^(2)、T_(3)生物菌肥2250 kg/hm^(2)+有机肥6000 kg/hm^(2)、T_(4)有机肥12000 kg/hm^(2)、T5有机肥18000 kg/hm^(2)、T6有机肥24000 kg/hm^(2)和T7有机肥3000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收获期测定当归产量和品质。【结果】不同类型肥料对提高当归产量及构成因素、主要活性物质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其中,T_(3)处理(生物菌肥+有机肥)效果最佳。T_(3)相对于CK,根干质量、根长、侧根数和根直径分别增加172%、161%、138%和155%;以单株计算,阿魏酸、藁本内酯、可溶性糖、总黄酮、总酚类化合物含量以及总积累量分别增加224%、181%、146%、163%、181%和224%,DPPH抑制率和FRAP值分别增加165%和182%。相关性分析显示,活性物质总含量与DPPH抑制率和FRAP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7115和0.7488。【结论】生物菌肥2250 kg/hm^(2)+有机肥6000 kg/hm^(2)(T_(3))施用量可显著提高当归产量和品质,其效果要优于施用化肥、单一施用生物菌肥和过度施用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施肥类型 生物菌肥 有机肥 产量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市油菜适生种植区划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玉喜 丁文云 +2 位作者 董博 张东伟 曾骏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4-16,共3页
依托合作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将合作市境内耕地按油菜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宜种植种植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0.17%,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61.... 依托合作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将合作市境内耕地按油菜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宜种植种植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0.17%,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61.58%,勉强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5.33%,不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适宜性 种植区划 合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无毛刺塑性冲裁成形技术研究
4
作者 冯清泉 郭彩萍 冯玉喜 《中州煤炭》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提出一种利用普通冲床完成无毛刺精密冲裁的新工艺———负间隙冲裁,通过模具设计及其他辅助装置达到无毛刺冲裁的效果。无毛刺冲裁产品精度高,机械性能好,工艺性好,且该工艺对设备要求低。
关键词 精密冲裁 塑性冲裁成形 无毛刺 负间隙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寒冷凉区玛卡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士剑 陈志宏 冯玉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79-79,93,共2页
阐述甘南高寒冷凉生态区玛卡无公害丰产优质栽培的环境条件,并介绍其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玛卡种植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玛卡 种植技术规程 无公害 丰产优质 高寒冷凉区 甘肃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甘南州麦类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及关键技术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胜栋 冯玉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3期6-7,共2页
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农作物产量的显著提升,化肥施用量也在快速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耕地质量决定着农作物质量及产量,在此背景下,甘肃甘南州采取了麦类作物秸秆还田工作,以此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有效... 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农作物产量的显著提升,化肥施用量也在快速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耕地质量决定着农作物质量及产量,在此背景下,甘肃甘南州采取了麦类作物秸秆还田工作,以此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及耕地质量,已成为甘南州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农作物产量 化肥施用量 麦类作物 秸秆还田 关键技术要点 甘肃甘南州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