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赤泥的新颖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东燕
冯燕博
+1 位作者
黄伟
刘芳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4-107,135,共5页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矿渣,其强碱性和高放射性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分析总结赤泥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赤泥近几年来利用不同热处理手段进行活化后的新颖应用领域。研究发现,通过对原状赤泥进行高温煅烧(...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矿渣,其强碱性和高放射性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分析总结赤泥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赤泥近几年来利用不同热处理手段进行活化后的新颖应用领域。研究发现,通过对原状赤泥进行高温煅烧(600℃)、加酸(HCl、H2SO4)活化后再高温煅烧、高温煅烧后再机械力研磨3种措施处理后,能够较大程度激发其活性,为赤泥作为促凝剂、吸附剂、催化剂等新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热活化
物化特性
新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及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冯燕博
刘东燕
+2 位作者
刘芳语
刘伟
韩朦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了研究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利用XRF、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混合赤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胶结强度随脱水龄期延长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5个脱水龄...
为了研究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利用XRF、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混合赤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胶结强度随脱水龄期延长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5个脱水龄期混合赤泥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混合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赤泥的胶结强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烧结法赤泥中的水泥水硬性矿物的水化反应和活性氧化物的碳化反应形成的,并且主要集中在脱水龄期前70 d内;混合赤泥抗剪强度的增长与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主要体现在其黏聚力上;对具有相同初始物理指标、不同脱水龄期的混合赤泥,采用三轴试验各应变水平下不同脱水龄期干燥试样与刚出厂初始试样的主应力差之比所表示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来研究结构性对变形强度的影响可以得到良好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赤泥
脱水干燥
胶结特性
结构性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赤泥的新颖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东燕
冯燕博
黄伟
刘芳语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4-107,135,共5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2011]007号)
文摘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矿渣,其强碱性和高放射性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分析总结赤泥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赤泥近几年来利用不同热处理手段进行活化后的新颖应用领域。研究发现,通过对原状赤泥进行高温煅烧(600℃)、加酸(HCl、H2SO4)活化后再高温煅烧、高温煅烧后再机械力研磨3种措施处理后,能够较大程度激发其活性,为赤泥作为促凝剂、吸附剂、催化剂等新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赤泥
热活化
物化特性
新颖应用
Keywords
red mud, thermal activation,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novel applications
分类号
TB3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及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冯燕博
刘东燕
刘芳语
刘伟
韩朦朦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2011]007号)~~
文摘
为了研究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利用XRF、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混合赤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胶结强度随脱水龄期延长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5个脱水龄期混合赤泥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混合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赤泥的胶结强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烧结法赤泥中的水泥水硬性矿物的水化反应和活性氧化物的碳化反应形成的,并且主要集中在脱水龄期前70 d内;混合赤泥抗剪强度的增长与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主要体现在其黏聚力上;对具有相同初始物理指标、不同脱水龄期的混合赤泥,采用三轴试验各应变水平下不同脱水龄期干燥试样与刚出厂初始试样的主应力差之比所表示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来研究结构性对变形强度的影响可以得到良好的规律性。
关键词
混合赤泥
脱水干燥
胶结特性
结构性
力学特性
Keywords
mix red mud
dehydrate
cementation feature
structural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赤泥的新颖应用研究
刘东燕
冯燕博
黄伟
刘芳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及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冯燕博
刘东燕
刘芳语
刘伟
韩朦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