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小球堵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瞿朝云
张定军
郜杰昌
吴有智
冯照喧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5-131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64015)
-
文摘
以丙烯酰胺(AM)、中和度为70%的丙烯酸(AA)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添加淀粉和交联剂硝酸铝,采用造粒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堵水剂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小球(粒径约为3 mm),考察了SA用量、硝酸铝用量、淀粉用量和AA与AM单体的配比对堵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水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4 mol/L AM、60 m L水、KPS用量1.0%(w)(基于单体AM和AA的质量)、SA用量6.0%(w)(基于AA,AM,SA的总质量)、硝酸铝用量0.6%(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淀粉用量15.0%(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n(AA)∶n(AM)=1.3、75℃、3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堵水剂吸水倍率最大,可达26.8 g/g,且凝胶强度好。
-
关键词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海藻酸钠复合材料
堵水剂
吸水性
-
Keywords
poly (acrylamide-co-acrylic acid)/sodium alginate composite
plugging agent
water absorption
-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AM-MAH-AA三元共聚物堵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定军
郜杰昌
瞿朝云
冯照喧
张晓婷
王海燕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
-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RJZA162)
-
文摘
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丙烯酰胺(AM)、马来酸酐(MAH)和丙烯酸(AA)的三元共聚物堵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研究所制备堵剂在模拟地层环境下吸水率的变化,探讨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35℃时,经氨水中和所制备的堵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性能优于经NaOH中和所制备的堵剂,吸水率为73g/g.
-
关键词
堵剂
反相微乳液聚合
马来酸酐
三元共聚物
吸水性
-
Keywords
plugging agent
inver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aleic anhydride
terpolymer
water absorbability
-
分类号
TB3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新型聚席夫碱及镍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冯照喧
吴有智
张定军
何玲
郜杰昌
张晓婷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8-120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64015)
-
文摘
分别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聚合物缩合法合成两种新型的芳香族席夫碱聚合物,以两种席夫碱聚合物作为配体与二价镍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出相应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配体和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荧光光谱对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光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最大激发波长激发时,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分别发射出491 nm和495 nm的谱线,是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
-
关键词
聚席夫碱
镍配合物
制备
发光性能
-
Keywords
polyschiff base
nickel complex
preparation
luminescence property
-
分类号
TQ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TQ31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
-
题名C(18)DMAAC共聚物暂堵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郜杰昌
张定军
冯照喧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66,共6页
-
基金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AB02014009)
-
文摘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H)、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8)DMAAC)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共聚物暂堵剂AM-C18-AA和AM-C18-MAH。利用FTIR和SEM等手段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研究了吸水率和溶胀动力学。表征结果显示,C(18)DMAAC的引入使共聚物分子链中增加了疏水链段,赋予共聚物更规则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AM-C18-AA的吸水及溶胀性能优异,最高吸水率(蒸馏水)达360 g/g;C(18)DMAAC的加入提高了AM-C18-MAH的耐盐性能,在盐水中的吸水率最大为62 g/g。两种共聚物均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并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溶胀平衡。AM-C18-AA在碱性溶液中的增黏效应使其更符合压裂作业需求,适合用作聚合物暂堵剂。
-
关键词
暂堵剂
离子型单体
溶液聚合
吸水率
黏度变化
-
Keywords
plugging agent
ionic monomer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water absorption
viscosity change
-
分类号
TQ323.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