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铆钉压入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淑敏 谈理 赵莉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针对某底座零件的自动送料及铆压加工过程设计研制了专用铆钉压入机,其传动系统通过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装置,通过惯量匹配的研究、电机转速的调试、滚珠丝杠的消隙和支承方式的合理设计,解决了自动、高效、往... 针对某底座零件的自动送料及铆压加工过程设计研制了专用铆钉压入机,其传动系统通过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装置,通过惯量匹配的研究、电机转速的调试、滚珠丝杠的消隙和支承方式的合理设计,解决了自动、高效、往返送料及精确定位的难题;通过采用光电传感器技术和PLC技术解决了每次送料基点一致性的问题,定位精度可达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钉压入机 传动系统 定位精度 惯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研究的铜排加工机柔性化折弯工站的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淑敏 谈理 张今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针对目前铜排加工机折弯工站工作时存在的设备适应性差、同批次铜排加工角度的一致性差、折弯角度反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采用由PLC加光栅尺构成的闭环控制方式。通过改变PLC程序即可方便地改变加工铜排的折弯角度,极大地提高了... 针对目前铜排加工机折弯工站工作时存在的设备适应性差、同批次铜排加工角度的一致性差、折弯角度反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采用由PLC加光栅尺构成的闭环控制方式。通过改变PLC程序即可方便地改变加工铜排的折弯角度,极大地提高了铜排加工机的柔性化。介绍了通过实验研究,对折弯油缸的行程ST与铜排成型角度A之间的理论关系式进行了参数修正,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柔性化折弯工站折弯角度的一致性及铜排折弯角度反弹问题,同时对小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改造设计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排加工机 折弯工站 柔性化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段划分的多向主元分析间歇过程监测及故障变量追溯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姝 常玉清 +2 位作者 杨洁 王福利 冯淑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针对间歇过程的多时段特性,提出一种生产过程操作时段划分方法.该方法利用反映过程特性变化的负载矩阵以及主成份矩阵的变化实现了间歇过程子时段的两步划分.提出了基于加权负载向量夹角余弦的负载矩阵相似性度量以及基于加权奇异值变... 针对间歇过程的多时段特性,提出一种生产过程操作时段划分方法.该方法利用反映过程特性变化的负载矩阵以及主成份矩阵的变化实现了间歇过程子时段的两步划分.提出了基于加权负载向量夹角余弦的负载矩阵相似性度量以及基于加权奇异值变化的奇异值矩阵相似性度量方法,以更客观的反映负载矩阵以及奇异值矩阵的相似性,进而更准确的判断过程特性的变化.根据同一操作子时段的过程特性,其负载矩阵和奇异值矩阵相似性较大的特点,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子时段划分.将基于子时段划分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建模应用于三水箱系统的在线监测和故障变量追溯,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主成份分析 子时段划分 过程监测 故障变量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进模工作中侧向力的分析及防止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今渡 谈理 冯淑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1-263,共3页
分析了级进模工作中侧向力的产生及其对模具工作的影响,探讨了利用模具结构控制和防止侧向力的措施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电气开关支架级进模的设计之中,以确保模具的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 级进模 侧向力 防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数据重构的KPCA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姝 冯淑敏 +1 位作者 常玉清 王福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3,共4页
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相对于主元分析(PCA)方法在非线性过程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KPCA很难找到由特征空间到原始空间的逆映射函数,这给基于KPCA的故障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为此,在KPCA故障数据重构方法的基础上,对故障识别指标... 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相对于主元分析(PCA)方法在非线性过程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KPCA很难找到由特征空间到原始空间的逆映射函数,这给基于KPCA的故障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为此,在KPCA故障数据重构方法的基础上,对故障识别指标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既能够识别单变量引起的故障,又能识别多变量引起的故障,而且减少了指标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避免了传统故障识别方法只能实现单变量故障追溯的缺陷.将提出的故障识别方法在田纳西过程中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重构 KPCA 故障识别 非线性 田纳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淑敏 曾赞文 殷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枚发生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钉,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2%碘甘油组,每组15枚。两组患者均行龈上、下洁治,然后分别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留置... 目的:探讨和评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枚发生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钉,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2%碘甘油组,每组15枚。两组患者均行龈上、下洁治,然后分别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留置和2%碘甘油牙周上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3和6周观察菌斑指数(PLI)、种植体体周软组织指数(STI)、体袋深度(PPD)和微植体(MIA)松动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STI、PPD同用药前相比显著降低,其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药效至少能维持至停药后4周,近期治疗效果满意;两组微植体(MIA)松动率分别为6.6%和33.3%,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或2%碘甘油治疗均有明显效果,但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更持久,微植体(MIA)松动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盐酸米诺环素 2%碘甘油 微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属植物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淑敏 胡宝全 马洪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2-604,共13页
对芒属17种植物的自然资源状况,从分类学、遗传育种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研究的进行了综述,梳理了芒属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展望了芒属植物的应用前景和产业价值。同时指出,对芒属类群的研究深度和应用程度极不均衡,对适应于极端环境的地区... 对芒属17种植物的自然资源状况,从分类学、遗传育种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研究的进行了综述,梳理了芒属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展望了芒属植物的应用前景和产业价值。同时指出,对芒属类群的研究深度和应用程度极不均衡,对适应于极端环境的地区特有类群开发利用不够。为全面促进芒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助力芒属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倡议加强极端环境下芒属种质资源研发,实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属植物 特有类群 园林观赏 生物能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青贮标准化的技术规范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淑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第9期80-81,共2页
时下正是牧草收获旺季,青贮是保存青绿牧草、作物秸秆的最好方法。青贮能使含水量较多的饲草饲料,长期处于多汁鲜美、营养丰富的状态,计能改变通口性,容易消化;青贮比干贮少损失营养物30~60%,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畜禽青绿饲料的... 时下正是牧草收获旺季,青贮是保存青绿牧草、作物秸秆的最好方法。青贮能使含水量较多的饲草饲料,长期处于多汁鲜美、营养丰富的状态,计能改变通口性,容易消化;青贮比干贮少损失营养物30~60%,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畜禽青绿饲料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青贮 标准化 技术 作物秸秆 饲草饲料 营养丰富 青绿饲料 均衡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牧草种子的处理及消毒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淑敏 张晓荣 姚广华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8期44-44,共1页
1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 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新收获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往往有一部分种子在较长时间内因处于干燥、坚硬的状态,既不吸水也不萌发,这种种子被称为硬实种子,俗称铁豆籽或铁籽。豆... 1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 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新收获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往往有一部分种子在较长时间内因处于干燥、坚硬的状态,既不吸水也不萌发,这种种子被称为硬实种子,俗称铁豆籽或铁籽。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含有硬实种子的特性,称为硬实性,而含有硬实种子的百分率称硬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子 消毒方法 硬实种子 豆科牧草 饲料作物 发芽试验 硬实率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援人员在灾难事件中的自我照顾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嘉敏 罗咏美 冯淑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7-519,共3页
关键词 灾难 救援 继发性创伤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色光育雏可防止雏鸡啄癖
11
作者 何春海 冯淑敏 《农业科学研究》 1992年第4期80-82,共3页
啄癖是指反常有害的恶癖。在饲养、管理不当,雏鸡处于应激状态时均会发生,进而全群曼延。轻者啄毛、啄趾、啄冠,引起皮肤外伤,降低商品等级,重者则相互啄肛,啄肉,啄肠,使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而导至死亡。对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失。 近... 啄癖是指反常有害的恶癖。在饲养、管理不当,雏鸡处于应激状态时均会发生,进而全群曼延。轻者啄毛、啄趾、啄冠,引起皮肤外伤,降低商品等级,重者则相互啄肛,啄肉,啄肠,使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而导至死亡。对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失。 近些年来,在生产实践中,雏鸡的啄癖现象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鸡的生产力。据资料报导,红光可防止啄癖发生,但具体红光的光照时间及强度,并无确切介绍。为此,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红光育雏的效果与可行性,以求减少或杜绝啄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啄癖 商品等级 资料报导 光照管理 光照处理 应激状态 鸡种 生长发育 饲料营养水平 种禽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