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3 位作者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定河流域不同水土流失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
6
2
作者
侯湘然
潘保柱
+3 位作者
侯易明
胡恩
贺瑶
冯治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5,I0026-I0037,共24页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并开展健康评价。无定河流域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5种,平均密度为18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760 g/m^(2),秋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7种,平均密度为9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454 g/m^(2)。通过对两季度研究区域内底栖动物27个生物参数开展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对全流域40个样点(6个参照点和34个受损点)进行B-IBI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较好,40个样点中春季有19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秋季有23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其中无定河上、中游干支流大都以健康和亚健康为主,无定河下游干支流以及3个淤地坝水体健康状况较差。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完整性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定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水土流失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39009)联合资助。
文摘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Keywords
The mainstem of Yellow River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biological integrity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定河流域不同水土流失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
6
2
作者
侯湘然
潘保柱
侯易明
胡恩
贺瑶
冯治远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5,I0026-I0037,共24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链(群)项目(2021ZDLSF05-10)资助。
文摘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并开展健康评价。无定河流域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5种,平均密度为18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760 g/m^(2),秋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7种,平均密度为9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454 g/m^(2)。通过对两季度研究区域内底栖动物27个生物参数开展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对全流域40个样点(6个参照点和34个受损点)进行B-IBI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较好,40个样点中春季有19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秋季有23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其中无定河上、中游干支流大都以健康和亚健康为主,无定河下游干支流以及3个淤地坝水体健康状况较差。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完整性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定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水土流失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健康评价
Keywords
Wuding River Basin
soil erosion
benthic integrated biotic index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health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冯治远
侯易明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定河流域不同水土流失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侯湘然
潘保柱
侯易明
胡恩
贺瑶
冯治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