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硬化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冯晓棠 张丽俐 +1 位作者 肖利斌 刘军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6-1333,共8页
目的:分析肝脂肪变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基于日本村上纪念医院医疗健康检查中心的856例年龄24~84岁的... 目的:分析肝脂肪变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基于日本村上纪念医院医疗健康检查中心的856例年龄24~84岁的参与者横断面研究公开数据的二次分析。按照是否有NAFLD,分为NAFLD组(n=209例)和非NAFLD组(n=647例),比较两组间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AI值和动脉硬化检出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AFLD的相关因素,构建回归模型评估AI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AI作为NAFLD风险评估指标的价值。结果:NAFLD组和非NAFLD组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比非NAFLD组,NAFLD组具有更高水平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酸(uric acid)、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肱动脉脉搏波速度(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of brachial artery,baPWV)(P<0.001),更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0.001),并且缺乏规律运动(P=0.001)。NAFLD组的AI值和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非NAFLD组(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BMI、AST、FBG、baPWV均与NAFLD正相关。在充分调整混杂因素后,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与NAFLD呈正相关(OR=1.846,95%CI:1.541~2.121,P<0.001),AI最高组的人群与最低组比较,表现出明显更高的NAFLD倾向(OR=6.169,95%CI:3.006~12.661,P<0.001)。在广义相加模型中,AI与NAFLD之间呈直接线性关系(对数似然比检验,P=0.949)。A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5(95%CI:0.739~0.811,P<0.001),高于baPWV及传统血脂指标[baPWV(AUC=0.616,95%CI:0.574~0.659,P<0.001),TC(AUC=0.576,95%CI:0.532~0.621,P=0.001),TG(AUC=0.735,95%CI:0.696~0.774,P<0.001),LDL-C(AUC=0.639,95%CI=0.597~0.681,P<0.001)]。结论:AI、BMI、AST、FBG、baP-WV是NAFLD的独立相关因素。尽管AI无法直接作为NAFLD的因果指标,但其在风险评估中的潜力值得关注,尤其是结合影像学检查时,有助于提高NAFLD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脂肪肝 血管硬化 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组织培养生根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冯晓棠 邢定一 +1 位作者 王为民 徐鹤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2,14,共4页
采用经多次增殖培养的无根芽丛,取2~3mm大小茎顶为外植体。在三种生长素(IAA、IBA、 NAA)单用、二种互用、三种复用的MS培养基上以三种复用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44份芦笋供试材料试管生根分易根型、中间型和难... 采用经多次增殖培养的无根芽丛,取2~3mm大小茎顶为外植体。在三种生长素(IAA、IBA、 NAA)单用、二种互用、三种复用的MS培养基上以三种复用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44份芦笋供试材料试管生根分易根型、中间型和难根型三类(生根率分别为接近100%、50%左右和30%以下三级),各占16、59、25%,后两类生根率随激素配比改进得以提高。以上研究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芦笋试管生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组织培养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刁柏组织培养快繁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冯晓棠 彭明生 +1 位作者 徐耀泉 缪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12,共4页
通过研究解决了试管苗生根和移植方面所存在的难题,形成了一整套石刁柏组培快繁的配套技术。并对通过杂交组配所选出的优良组合的雌雄株亲本无性系进行快繁,为规模性制种作了准备。
关键词 石刁柏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要素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新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晓棠 张爱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产业融合经历了技术融合阶段、管理融合和市场融合阶段。它们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融合过程,强调产业之间具备共同的技术基础。与技术相比,文化要素具有充裕性和强渗透性,使得文化产业更易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且无需受到产业间共同技术基础... 产业融合经历了技术融合阶段、管理融合和市场融合阶段。它们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融合过程,强调产业之间具备共同的技术基础。与技术相比,文化要素具有充裕性和强渗透性,使得文化产业更易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且无需受到产业间共同技术基础的限制。以制造业为例,在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文化超越技术成为制造业融合的主导要素的趋势,由此,以文化为逻辑的产业间融合成为目前产业融合的一种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技术 产业融合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刁柏无性系单交种的选育与繁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晓棠 吴力人 +4 位作者 彭明生 徐鹤林 徐耀泉 缪美华 刘际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两个进口芦笋品种UC72、UC800中选择优良雌、雄植株,经组织培养生根测试,筛选试管易根型材料,从中选择杂交亲本。采用NCⅡ交配杂交组合,通过田间鉴定试验和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确定优良亲本。并用组培快繁方法无... 在两个进口芦笋品种UC72、UC800中选择优良雌、雄植株,经组织培养生根测试,筛选试管易根型材料,从中选择杂交亲本。采用NCⅡ交配杂交组合,通过田间鉴定试验和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确定优良亲本。并用组培快繁方法无性繁殖优良组合的亲本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刁柏 无性系 单交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彭明生 冯晓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49,共2页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近几年,我国芦笋茎枯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不断蔓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大面积死亡。1993~1994年我们以生产上常用药剂与近年来新研制...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近几年,我国芦笋茎枯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不断蔓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大面积死亡。1993~1994年我们以生产上常用药剂与近年来新研制的药剂为材料,进行了室内药剂毒力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茎枯病 药剂防治 室内毒力测定 药效试验 盐酸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芦笋品种比较试验的初期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力人 余文贵 +1 位作者 冯晓棠 徐鹤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4,共3页
根据各品种植株的枝丛特征,包括出笋的早晚、成熟株的平均粗度、茎数、第一分枝位高度及病害情况,对1996年建立的第二期国际芦笋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各国芦笋品种作出初期评估。其中Apolo、Tainan1、Brocks、PL... 根据各品种植株的枝丛特征,包括出笋的早晚、成熟株的平均粗度、茎数、第一分枝位高度及病害情况,对1996年建立的第二期国际芦笋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各国芦笋品种作出初期评估。其中Apolo、Tainan1、Brocks、PLA-2132、UC157F1、Atlas和Grande等品种具有较好的本地区适应性,表现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评估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明生 冯晓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8,共4页
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通常称芦笋,为雌雄异株作物。偶而在其自然群体中也能发现雌雄同花的两... 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通常称芦笋,为雌雄异株作物。偶而在其自然群体中也能发现雌雄同花的两性花植株。这种植物在遗传上属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刁柏 两性花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唑醇(S3308)对石刁柏幼苗生长及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明生 冯晓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39,共3页
烯唑醇(S3308)对石刁柏幼苗生长及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烯唑醇(S3308)又称灭菌黑,不仅能调节植物生长,而且还可以增强许多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李等... 烯唑醇(S3308)对石刁柏幼苗生长及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烯唑醇(S3308)又称灭菌黑,不仅能调节植物生长,而且还可以增强许多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李等对某些病害的抗性,是近年来合成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刁柏 生长 茎枯病 烯唑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的育种途径与设想
10
作者 徐鹤林 冯晓棠 +1 位作者 王元珪 王为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9-30,共2页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之中,据统计,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可是芦笋的生产用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增加农业开支,并常有种子品质低劣.混杂退化等现象。当前芦笋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茎枯病危害猖獗,对生产和出口创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本解决病害还是要从抗病育种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棠 吉爱峰 +2 位作者 肖利斌 陆蓉 张向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CD3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6例SAD患者和167例正常对照,利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技术对CD33基因rs386544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运... 目的:探讨CD3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6例SAD患者和167例正常对照,利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技术对CD33基因rs386544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SA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SAD组CD33基因rs3865444等位基因G(P=0.013,OR=0.57,95%CI:0.38~0.89)。结论:CD33基因rs3865444位点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AD发病有关,等位基因G可能在AD发病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3 阿尔茨海默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