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5
1
作者 冯明石 刘家铎 +3 位作者 孟万斌 王峻 张翔 冯艳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运用铸体薄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的储层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5.83%,平均渗... 运用铸体薄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的储层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5.83%,平均渗透率为0.283×10-3μm2,为低孔-低渗型储层;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有利于保护剩余原生粒间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4
2
作者 傅恒 韩建辉 +4 位作者 孟万斌 冯明石 郝雷 高雁飞 关月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6,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已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于该岩溶储层的溶蚀机制尚存在争议。为此,基于沉积、层序与储层综合研究成果,结合微观分析测试与宏观地震资料分析结果,将该区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划分为...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已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于该岩溶储层的溶蚀机制尚存在争议。为此,基于沉积、层序与储层综合研究成果,结合微观分析测试与宏观地震资料分析结果,将该区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划分为石灰岩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孔洞型和硅质岩裂缝孔洞型3种类型,并分别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石灰岩溶蚀孔洞型储层纵向上分布在中奥陶通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而白云岩孔洞型储层主要发育在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和鹰山组下段且厚度较大;(2)石灰岩溶蚀孔洞型储层形成于三级层序界面(低位期)岩溶作用,而白云岩孔洞型储层则主要形成于受三级层序界面岩溶作用控制的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两者均分布在三级层序界面之下的高位体系域;(3)该区硅质岩储层的发育明显受断裂控制,是深部热液沿断层对石灰岩改造的结果,硅质岩储层及其热液溶蚀缝洞系统分布在断裂附近。进而推测:塔中北坡奥陶系除了发育上述3种储层类型以外,还发育台地边缘礁滩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部 奥陶纪 碳酸盐岩储层 三级层序界面岩溶 低位期岩溶作用 埋藏白云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万斌 吕正祥 +3 位作者 刘家铎 田景春 冯明石 李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3-490,共8页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技术方法,结合储层物性、沉积相等资料,对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储层预测地质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钙...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技术方法,结合储层物性、沉积相等资料,对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储层预测地质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钙屑砂岩等富含岩屑的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中等;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差,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是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控制须四段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沉积微相、埋藏早期和溶蚀期砂体所处的古构造位置以及(主要是下亚段)裂缝发育情况。据此建立了该区须四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须四上亚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埋藏早期古构造高位置;须四段下亚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为砂岩含量高的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溶蚀期古构造高位置+裂缝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地质预测模型 须家河组 孝泉-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微观储集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毅 陆正元 +2 位作者 戚明辉 田同辉 冯明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5,194,共7页
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储集特征是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料。采集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罗69井沙河街组三段页岩油层段18块岩心样品,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研究页岩油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沾化凹陷沙三段页岩油层段为泥岩和灰岩的... 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储集特征是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料。采集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罗69井沙河街组三段页岩油层段18块岩心样品,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研究页岩油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沾化凹陷沙三段页岩油层段为泥岩和灰岩的过渡岩性,以灰质泥岩、泥质灰岩和含泥灰岩为主,夹少量灰岩薄层。页岩油层段主要孔隙类型包括泥质碎片间微孔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蚀孔、晶间孔和晶内孔。页岩油层段的储层孔隙主要由泥质部分提供,泥质粒间孔提供的面孔率贡献最大,方解石溶蚀孔对面孔率有一定贡献,晶间孔和晶内孔的面孔率贡献最低。页岩油储层孔隙的孔径属于纳米级和微米级,纳米级孔隙数量占绝对优势,然而储层孔隙面积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微米级孔隙提供,即页岩油开发的储集空间应该以微米级孔隙为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 孔隙贡献 页岩油 沙河街组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岩组构分类评价的储层渗透率预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万斌 吕正祥 +1 位作者 唐宇 冯明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3,共7页
依据以砂岩岩石学特征为基础的不同类型储层孔渗定量关系渗透率预测模型,对川西新场地区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储层渗透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以次生孔隙为主,孔渗相关性差,以孔隙度参数进行的储层评价结果与产出状况匹配性差... 依据以砂岩岩石学特征为基础的不同类型储层孔渗定量关系渗透率预测模型,对川西新场地区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储层渗透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以次生孔隙为主,孔渗相关性差,以孔隙度参数进行的储层评价结果与产出状况匹配性差;根据岩石成份、结构和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对储层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类型储层的孔渗定量关系渗透率预测模型,可明显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类型储层与测井特征的匹配关系,可实现储层类型的测井判别;在提高孔隙度测井解释精度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分别用不同类型储层的孔渗定量关系渗透率预测模型计算渗透率,可提高渗透率求取精度,从而提高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孔渗关系 新场地区 上沙溪庙组 渗透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塔中顺南地区一间房组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万斌 肖春晖 +3 位作者 冯明石 傅恒 曹自成 孙茹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了查清储层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 为了查清储层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微晶灰岩、藻黏结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为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一间房组储层基质孔隙度最小值为0.20%,最大值为3.90%,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小值为0.003 m D,最大值为5.84 m D,平均值为0.62 m D,储层基质物性较差,以发育Ⅲ类储层为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均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间房组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田同辉 陆正元 +2 位作者 戚明辉 刘毅 冯明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8,共9页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可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实验和孔隙图像储层结构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18块岩芯样品的微观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层段的孔隙类型...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可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实验和孔隙图像储层结构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18块岩芯样品的微观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层段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晶内孔,泥质粒间孔提供的面孔率贡献最大,溶蚀孔对有较高的面孔率贡献,晶间孔和晶内孔的面孔率贡献最低。页岩油储层孔隙的孔径属于纳米级和微米级,数量上纳米级孔隙占绝对优势,但储层面孔率主要由在数量上不占优势的微米级孔隙提供。因此,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层段的主要储集空间属于微米级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 微观孔隙 面孔率 页岩油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冯艳红 向芳 +2 位作者 王元君 王峻 冯明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418-422,共5页
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X衍射和物性分析等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中深层存在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 000)×1... 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X衍射和物性分析等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中深层存在优质储层,孔隙度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 000)×10-3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较原生孔隙发育。沉积作用为研究区中深层优质储层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溶蚀作用是形成该优质储层的直接原因,成岩演化控制了区内古近系中深层储层中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异常高压和烃类早期充注是形成中深层优质储层的辅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优质储层 形成机理 古近系 石南斜坡区 渤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家河组须_4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类型及测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龙 孟万斌 +2 位作者 冯明石 孙茹 肖春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须4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特征。采用单因素成岩相方法划分出4种基本岩相和3种过渡成岩相;建立主要成岩相的常规测井识别模型,将测井识别划分结果与岩心样品分析...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须4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特征。采用单因素成岩相方法划分出4种基本岩相和3种过渡成岩相;建立主要成岩相的常规测井识别模型,将测井识别划分结果与岩心样品分析、录井、测井解释、生产测试等资料进行对比,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相 测井识别 压实相 溶蚀相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麻江-凯里地区志留系油砂矿储层特征
10
作者 孙茹 孟万斌 +2 位作者 张海全 冯明石 何仕鹏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贵州东南部麻江-凯里地区油砂资源丰富,构造上处于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东邻雪峰山推覆体,北西与黔中隆起及武陵坳陷相接。通过野外露头和浅井岩心观察,运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含油率测试等手段,对该地区志留系翁项群油砂储层... 贵州东南部麻江-凯里地区油砂资源丰富,构造上处于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东邻雪峰山推覆体,北西与黔中隆起及武陵坳陷相接。通过野外露头和浅井岩心观察,运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含油率测试等手段,对该地区志留系翁项群油砂储层特征及含油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砂主要发育在翁项群二段和三段中,含油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一好,岩性均以中—细粒(含)钙质、硅质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凯里地区含油砂岩胶结物含量在8%~23%之间,以亮晶方解石为主,局部连晶,硅质胶结物含量在1%~10%之间,以石英次生加大边产出,而麻江地区含油砂岩胶结物含量仅为1%~7%,以硅质胶结物为主;研究区砂岩发育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裂缝等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介于0.3%~7.0%之间,渗透率介于0.006×10^(-3)~6.21×10~3μm^2之间,为低孔低渗储层,恢复含油率平均值为3.73%。结合以上测试手段和实验分析结果,判断凯里地区油砂含油性较麻江地区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江地区 凯里地区 油砂 翁项群 储层特征 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地区煤层气发育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峻 冯明石 王瑞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44,共3页
通过大量收集延川南地区煤层资料及煤层气测试分析数据,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在对含煤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的发育特征。
关键词 延川南 煤层气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县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瑞霞 冯明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28-11630,共3页
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会理县农业地质灾害进行归类和分区,从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岩性组合、气候、地震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农业地质灾害 灾害成因 防治措施 会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J25-1油田古近系成岩作用研究
13
作者 孙容艳 王峻 +2 位作者 冯明石 田野 魏秀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5期88-89,共2页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重矿物鉴定等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对辽东湾J25-1油田古近系进行成岩作用研究。辽东湾J25-1油田储集层的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其储层...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重矿物鉴定等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对辽东湾J25-1油田古近系进行成岩作用研究。辽东湾J25-1油田储集层的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其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其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重结晶作用。其中,碳酸盐的胶结作用对J25-1油田的影响最大,胶结形式主要是孔隙式胶结和基底式胶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古近系 J25-1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