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条件优化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微微 常楚婷 +4 位作者 冯敬杰 张家赫 李飞胜 丁文涛 王昌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9,共7页
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酮糖主要由基因工程菌株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果糖生产。该研究以表达DAE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成分进行优化,获得... 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酮糖主要由基因工程菌株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果糖生产。该研究以表达DAE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成分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培养基组合:蔗糖10 g/L、大豆蛋白胨15 g/L、(NH4)2SO_(4)3 g/L、KH2PO_(4)3 g/L、MgSO_(4)0.5 g/L、MnSO_(4)0.025 mmol/L。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发酵诱导时间(10 h)、接种量(3%,摇瓶)、装液量(30%)以及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添加浓度(1 mmol/L),使OD_(600)增加了1.46倍,酶活提高了2.57倍。在此基础上,利用5 L发酵罐进行放大发酵实验,确定了最佳诱导时间。在最佳条件下,经过18 h的诱导发酵,菌体OD_(600)最高值达51.8,干重达到21.5 g/L,酶活达到103.8 U/mL。当细胞添加量为0.014 g DCW/L时,以500 g/L D-果糖为底物,pH为7,50℃,1 h转化率达28.76%,D-阿洛酮糖最高生成量可达149.74 g/L。该研究对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发酵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重组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发酵优化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催化D-葡萄糖合成D-阿洛酮糖的研究
2
作者 张家赫 冯敬杰 +4 位作者 刘微微 常楚婷 郭庆彬 丁文涛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153,共9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代糖,目前主要以价格较高的D-果糖为底物,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转化获得。寻找低价原料替代D-果糖生产D-阿洛酮糖对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将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通过柔性或刚性连接... D-阿洛酮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代糖,目前主要以价格较高的D-果糖为底物,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转化获得。寻找低价原料替代D-果糖生产D-阿洛酮糖对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将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通过柔性或刚性连接肽,以不同顺序首尾相连,构建4种构型的融合蛋白,从中选择催化效果最好的融合蛋白构型并对此融合蛋白的催化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以价格较低的D-葡萄糖为底物经催化合成D-阿洛酮糖。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E3G和AS3G同时具备葡萄糖异构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能够将D-葡萄糖转化为D-果糖和D-阿洛酮糖。采用刚性连接肽连接的AE3G活性优于使用柔性连接肽连接的AS3G。优化后的AE3G催化条件为65℃,Tris-HCl缓冲液为50 mmol/L,pH值为7.5,Co 2+浓度为0.5 mmol/L,Mn 2+浓度为0.5 mmol/L,湿细胞质量浓度为75 g/L。在此条件下,分别以100 g/L D-葡萄糖和体积分数为5%的F55果葡糖浆为底物,利用融合蛋白催化产生17.2 g/L和12.5 g/L D-阿洛酮糖,反应液中D-葡萄糖、D-果糖和D-阿洛酮糖的质量比为2.5∶2.3∶1.0。研究旨在证明融合蛋白催化D-葡萄糖转化成D-阿洛酮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D-阿洛酮糖平衡浓度高于文献报道值,希望为低成本生产D-阿洛酮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葡萄糖异构酶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果葡糖浆 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认知会影响生态移民的社区满意度吗?——基于内蒙古12个移民社区的调查
3
作者 冯敬杰 《城市学刊》 2022年第5期83-88,共6页
社区满意度是生态移民对居住环境的总体感受和主观评价,是影响生态移民在社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一变量与生态移民的社区认知因素相关。采用内蒙古12个移民社区389名生态移民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检验分析人力资... 社区满意度是生态移民对居住环境的总体感受和主观评价,是影响生态移民在社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一变量与生态移民的社区认知因素相关。采用内蒙古12个移民社区389名生态移民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检验分析人力资本、社区认知对生态移民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社区认知与社区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社区认知在人力资本和社区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要加大对移民的基础教育投入,引导移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建立邻里信任,提升移民的社区认知水平,从而提高生态移民的社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区满意度 社区认知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