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兔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1
作者 彭伟 朱立国 +10 位作者 尹逊路 罗杰 杨克新 冯敏山 于杰 梁龙 李玲慧 展嘉文 韩涛 罗明义 张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兔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脊柱动静力失衡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兔模型,将4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布洛芬组及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兔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脊柱动静力失衡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兔模型,将4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布洛芬组及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周。HE染色观察髓核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髓核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髓核组织蛋白聚糖(Aggrecan)及Ⅱ型胶原(Collagen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髓核组织p-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p-RIPK3、p-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髓核细胞减少、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减少,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膜连续性中断,细胞器肿胀,核膜破坏,染色质部分缺失,髓核组织Aggrecan、CollagenⅡ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p-RIPK1、p-RIPK3、p-MLK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髓核细胞数量增加、排列整齐,细胞外基质较多,透射电镜下可见髓核细胞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结构破坏部分恢复正常,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及布洛芬组髓核组织Aggrecan、CollagenⅡ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p-RIPK1、p-RIPK3、p-MLK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模型兔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p-RIPK1、p-RIPK3、p-MLKL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Aggrecan、CollagenⅡ生成,从而延缓其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补肾活血方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组织 细胞外基质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K1/RIPK3/MLKL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彭伟 朱立国 +10 位作者 尹逊路 杨克新 罗杰 冯敏山 于杰 李玲慧 展嘉文 韩涛 梁龙 罗明义 张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压力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及RIPK1/RIPK3/MLKL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采用持续负载压力法建立髓核细胞退变模型,将造模后的髓核细胞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压力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及RIPK1/RIPK3/MLKL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采用持续负载压力法建立髓核细胞退变模型,将造模后的髓核细胞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方组和抑制剂组,分别予空白血清、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和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干预,另设正常组髓核细胞常规培养。AO/EB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坏死性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p-RIPK3、p-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蛋白表达,RT-qPCR检测RIPK1、RIPK3、MLKL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髓核细胞AO/EB染色下红色荧光较多,呈圆形、固缩状,髓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率升高(P<0.05),p-RIPK1、p-RIPK3、p-MLKL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RIPK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K3、MLKL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及抑制剂组髓核细胞红色固缩状染色质较少,补肾活血方组坏死性凋亡率降低(P<0.05),抑制剂组坏死性凋亡率有降低趋势(P>0.05),补肾活血方组及抑制剂组p-RIPK1、p-RIPK3、p-MLKL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RIPK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K3、MLKL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减轻压力诱导的髓核细胞损伤,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IPK1/RIPK3/MLKL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髓核细胞 坏死性凋亡 椎间盘退变 RIPK1/RIPK3/MLKL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养髓方对退行性颈脊髓病大鼠脊髓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3
作者 马国梁 银河 +7 位作者 许博 冯敏山 张丹 张典 秦晓宽 朱立国 杨博文 陈忻 《中国骨伤》 2025年第5期532-539,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益肾养髓方对退行性颈脊髓病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养髓方组和阳性药物组。模型组,益肾养髓方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采用聚... 目的:初步探讨益肾养髓方对退行性颈脊髓病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养髓方组和阳性药物组。模型组,益肾养髓方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采用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吸水膨胀材料)构建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模型。假手术组植入吸水膨胀材料后即取出,不造成脊髓压迫。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益肾养髓方组予中药汤剂灌胃(每天9.1 g·kg^(-1)),阳性药物组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腹腔注射(每天4.2 mg·kg^(-1))。在给药1、3、7、14 d后通过BBB法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受压部位形态学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区域内Caspase-1、GSDMD、NLRP3、PYCAR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Basso Beatlie Bresnahan(BBB)评分均正常,且均高于模型组、益肾养髓方组、阳性药物组BBB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灌药后第3天起,在各个时间点,益肾养髓方组与阳性药物组大鼠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假手术组HE脊髓组织染色形态正常,模型组HE脊髓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死亡,益肾养髓方组与阳性药物组脊髓与神经细胞损伤减轻。模型组大鼠脊髓中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NLRP3、PYCARD、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益肾养髓方组和阳性药物组焦亡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改善退行性颈脊髓病大鼠的运动功能,减轻病理变化,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小体NLRP3、PYCARD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18的释放,降低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的表达,减轻细胞焦亡,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养髓方 脊髓损伤 细胞焦亡 炎症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骨针法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韩昶晓 冯敏山 +6 位作者 高景华 尹逊路 刘广伟 温海宝 李静 彭博辰 朱立国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0.60±6.98)岁。夹脊针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1.48±9.55)岁。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的Roland Morris残疾问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行走距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生活质量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功能障碍、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5(3.62±0.5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各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DQ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腰部与腿部VAS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腰部VAS均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腿部VAS在治疗后2、1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SF-36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SF-36评分均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后2周,两组的行走距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行走距离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刺骨针法能一定程度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疼痛与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夹脊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骨针法 夹脊针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疼痛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代远 高春雨 +10 位作者 李路广 杨克新 孙武 罗杰 冯敏山 李建国 李磊 冯蓬 伏敏睿 温海宝 高景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后1、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3周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2组间歇性跛行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脱落5例、剔除2例,对照组脱落5例、剔除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及随访各时点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及治疗后1、3个月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2例(4.4%),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10.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腰汤颗粒可有效缓解DLS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相较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效果更优,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腰汤颗粒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冯敏山 高景华 +3 位作者 朱立国 马子龙 高春雨 丁洪磊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 目的: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寰枕关节间角、寰枢关节间角、C2/C3间角及下颈椎失稳情况及分布节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并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前屈位X线片中,两组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枕关节间角的后伸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位X线片中,两组的寰枢关节间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关节间角的前屈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3间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下颈椎失稳情况及节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CS组的临床表现中,头晕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颈部屈伸活动诱发头晕最常见,头晕多伴有头痛症状,压痛部位多集中在上颈段。结论:X线片征象及临床表现均提示VCS多伴随上颈段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诊断VCS时应重视对功能位X线片枕颈部前屈活动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放射摄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敏山 朱立国 +4 位作者 王尚全 于杰 陈明 李玲慧 魏戌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 :评价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10位临床应用旋提手法至少5年且熟练掌握手法操作要领的医师进行操作考核,对考核过程中的6项核心指标(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 目的 :评价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10位临床应用旋提手法至少5年且熟练掌握手法操作要领的医师进行操作考核,对考核过程中的6项核心指标(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进行数据采集,比较10位医师5次操作(G1、G2、G3、G4、G5)中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差异,并对每位医师5次操作各项指标的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机器人的稳定性。结果:10位医师在G1、G2操作中存在不合格指标,以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旋转幅度为著,经χ~2检验,P值分别为0.074、0.264、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3次操作开始未再出现不合格指标。对10位操作者的5次操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提扳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最大作用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12);其余各项指标两两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作为考核工具能稳定有效地评价术者施行旋提手法操作的优劣,可以将旋提手法的核心指标进行客观量化,有望建立新的手法教学和考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法 骨科 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和异麦芽低聚糖对产蛋鸡产蛋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冯敏山 李素芬 +5 位作者 李蕴玉 牛一兵 宋金昌 高山林 吴建华 王晓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10,共5页
324只36周龄蛋鸡按3×3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微生态制剂添加水平为0%、1%和2%,异麦芽低聚糖的添加水平为0%、0.1%和0.2%。结果表明,添加1%或2%微生态制剂组蛋鸡平均日产蛋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10)。添加... 324只36周龄蛋鸡按3×3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微生态制剂添加水平为0%、1%和2%,异麦芽低聚糖的添加水平为0%、0.1%和0.2%。结果表明,添加1%或2%微生态制剂组蛋鸡平均日产蛋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10)。添加0.2%异麦芽低聚糖组蛋鸡日产蛋量显著高于未添加异麦芽低聚糖组和添加0.1%异麦芽低聚糖组(P<0.10)。添加0.1%或0.2%异麦芽低聚糖组料蛋比均低于未添加异麦芽低聚糖组(P<0.10)。添加2%微生态制剂组血清总SOD显著高于未添加微生态制剂组或添加1%微生态制剂组(P<0.10)。添加0.1%或0.2%异麦芽低聚糖组血清总SOD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10)。随微生态制剂和异麦芽低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IgA、IgM、IgG、C_3、C_4含量均有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异麦芽低聚糖 蛋鸡 产蛋性能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和益生素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敏山 刘谢荣 +4 位作者 马增军 李蕴玉 芮萍 李政 朱英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1,共3页
试验选择90头生长育肥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益生素,0.2%异麦芽低聚糖,0.075‰金霉素和1%益生素+0.1%异麦芽低聚糖,观察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 试验选择90头生长育肥猪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益生素,0.2%异麦芽低聚糖,0.075‰金霉素和1%益生素+0.1%异麦芽低聚糖,观察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益生素,0.2%异麦芽低聚糖和1%益生素+0.1%异麦芽低聚糖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和金霉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添加1%益生素,0.2%异麦芽低聚糖和1%益生素+0.1%异麦芽低聚糖组血清总SOD均高于未添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和金霉素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麦芽低聚糖 益生素 生长育肥猪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敏山 张建文 +2 位作者 闫国红 崔学文 李艳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甜菜碱 蛋氨酸 产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周龄肉鸡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敏山 李素芬 +1 位作者 霍贵成 杨丽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2-14,共3页
大豆以其高蛋白质、高能值而被用作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防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最高、对畜禽危害最大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一般日粮中TI含量远超过动物自身的调节能力,生产性能和胰腺重量都受到显著影响... 大豆以其高蛋白质、高能值而被用作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防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最高、对畜禽危害最大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一般日粮中TI含量远超过动物自身的调节能力,生产性能和胰腺重量都受到显著影响,动物不同种类、不同年龄阶段和饲喂含TI饲粮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对TI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胰蛋白酶 抑制因子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TN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与山羊体重性状相关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铮铸 李祥龙 +2 位作者 巩元芳 靳晓敏 冯敏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5-748,共4页
以波尔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的杂交后代共计102只山羊为材料,根据山羊MSTN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DQ167575)设计一对引物,用PCR-RFLP法进行多态性分析。对该片段测序发现共有2处突变。对突变位点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重进行分... 以波尔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的杂交后代共计102只山羊为材料,根据山羊MSTN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DQ167575)设计一对引物,用PCR-RFLP法进行多态性分析。对该片段测序发现共有2处突变。对突变位点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重进行分析表明:AA型个体的断乳重显著高于BB型和AB型(P<0 05)。CC型个体的初生重显著高于CD型(P<0 05)。由此初步推断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体重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可以用该位点对山羊体重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STN 遗传多态性 RFLP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和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腰痛前后椎旁软组织张力变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肖京 朱立国 +3 位作者 金添 陈京锋 于杰 冯敏山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平均(45.70±4.15)岁,采用银质针透热治疗;中药熏蒸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55岁,平均(43.03±5.86)岁,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力-位移距离(FDD)、能量吸收比(S)的变化,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积分(VAS)、罗兰德-莫里斯功能障碍量表(RMDQ)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银质针组VAS评分分别为4.77±0.78、1.99±1.08、2.55±0.94,中药熏蒸组分别为4.43±0.61、2.48±0.71、3.05±0.86。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银质针组较中药熏蒸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时银质针组RMDQ分别为13.63±1.96、5.87±2.33、6.53±2.89;中药熏蒸组分别为13.40±2.01、6.90±2.31、9.23±2.87。组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与中药熏蒸组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腰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②治疗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健侧多裂肌的FDD均明显增加(P〈0.05);中药熏蒸组治疗后1周患侧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的FD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3个月时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银质针组患侧及健侧两组肌肉的FDD均明显较高(P〉0.01)。③患侧多裂肌与竖脊肌的FDD差值与VAS及RMDQ差值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7,0.811,0.746、0.625,P值分别为0.015,0.041,0.045、0.017。腰部软组织张力指标改善的变化趋势与症状、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的变化趋势一致,具有相关性。结论:软组织张力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反映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腰部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慢性腰痛的疗效评价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腰痛 肌张力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尚全 于杰 +3 位作者 冯敏山 罗杰 杨克新 赵国东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水渗湿法对髓核自身免疫模型大鼠血清IgG、IgM及IL-1β、IL-8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立国 陈忻 +4 位作者 于杰 高景华 王尚全 冯敏山 银河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片组(C组)、轻腰汤加...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片组(C组)、轻腰汤加味组(D组),每组10只。B、C、D组进行造模:通过手术将大鼠尾椎髓核移植于臀部肌中,造成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A组只做假手术处理。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A组和B组用蒸馏水(10ml/kg),C组和D组分别用秋水仙碱片混悬液(10ml/kg,0.01mg/ml)和轻腰汤加味水煎液(10ml/kg,1.035g/ml),每天1次,连续18d。于术后21d处死动物,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的含量,并观察移植髓核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清IgG、IgM及IL1β、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组血清IgG、IgM及IL1β、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A组手术部位无明显免疫炎症反应,C、D组移植髓核周围组织局部免疫炎症反应与B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自身免疫 炎症 利水渗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对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武 杨克新 +4 位作者 罗杰 董永丽 冯敏山 高春雨 银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难度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MIS-TLIF手术治...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难度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42~71(63.44±5.96)岁,病程1.5~6.5(3.69±1.10)年。52例患者均有下肢根性痛或麻木症状,其中41例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51例均为单节段狭窄,狭窄节段:L4,5节段31例,L5S1节段21例。依据是否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凸分为侧凸组18例(退行性脊柱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狭窄组3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和术后并发症,通过CT评估术后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19.58±5.3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狭窄组优于侧凸组(P<0.05);两组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术后下地时间、出院时间、出院及随访时VAS评分、术后3个月及随访时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MIS-TLIF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三维畸形,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但是对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和腰椎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微创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提手法配合颈痛颗粒及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改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甄朋超 朱立国 +4 位作者 高景华 于杰 冯敏山 魏戌 王尚全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50-753,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与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功能受限改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男22例,女49例;年龄45~65岁... 目的:观察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与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功能受限改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男22例,女49例;年龄45~65岁,平均52.27岁;病程3d~5年。其中36例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治疗(A组),35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治疗(B组),均持续治疗2周,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A、B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均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B组前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13天(P<0.05)出现,而治疗后1个月时与治疗前数值相比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活动度在治疗后第7天(P<0.05)开始出现;颈椎左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治疗后第1天(P<0.05)开始出现,B组则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颈椎右屈、左旋、右旋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在治疗后第3天(P<0.05)或第5天(P<0.05)开始出现;组间比较两组1个月随访时在颈椎前屈、左屈、右屈、左旋、右旋5个方向的活动度变化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在改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活动受限情况起效较快;在改善颈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疗效较为持久,不易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活动范围 关节 手法 骨科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戌 韩涛 +7 位作者 齐保玉 银河 陈忻 于杰 冯敏山 杨克新 高景华 朱立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失稳、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地区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3.8%和9.0%,颈部和腰...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失稳、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北京地区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3.8%和9.0%,颈部和腰部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并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脊柱退行性疾病 循证实践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椎间盘器官与脊柱运动节段离体培养条件下髓核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立国 展嘉文 +3 位作者 冯敏山 张平 朱岩 朱宏伟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9期824-831,共8页
目的 :比较离体培养的兔椎间盘器官及脊柱运动节段两种模型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变化。方法 :将2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器官组8只,节段组13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出椎间盘器官和脊柱运动节段各50个,在高渗培养基中进行整体培养(410 m ... 目的 :比较离体培养的兔椎间盘器官及脊柱运动节段两种模型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变化。方法 :将2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器官组8只,节段组13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出椎间盘器官和脊柱运动节段各50个,在高渗培养基中进行整体培养(410 m Osm/kg),于培养前及培养后第3、7、14、21天,两组各取10个椎间盘分别进行HE染色、II型胶原免疫组化、蛋白多糖含量和髓核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培养21 d器官组与培养14 d节段组HE染色示椎间盘组织结构基本保持完整,21 d节段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破坏;21 d器官组与14 d节段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节段组染色变浅,与之前各时间点及器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多糖PAS/AB染色7 d内两组强度无降低,14 d两组强度均有所减弱,21 d节段组染色强度进一步减弱,改变比器官组更为明显;髓核细胞荧光检测两组7 d时强度较培养前变化不明显(P>0.05),21 d器官组与14 d节段组强度略有降低,但与之前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节段组髓核细胞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活性降低,与之前各时间点及器官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14d内脊柱运动节段可作为研究生物力学对椎间盘影响的离体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脊柱 器官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压力退变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展嘉文 朱立国 +2 位作者 冯敏山 王尚全 张平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27-634,共8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压力退变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24只4~6月龄体重为2.5~3 kg的新西兰白兔,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含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出脊柱运动节段各28个,均放入脊柱运...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压力退变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24只4~6月龄体重为2.5~3 kg的新西兰白兔,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含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出脊柱运动节段各28个,均放入脊柱运动节段离体加载和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其中含药组与对照组培养液中分别含有10%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与10%无药血清,于培养前及培养后第3、7、14天,两组各取7个椎间盘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蛋白多糖PAS/AB特染、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Agg与Col2aI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组织形态学检测示培养1周内含药组较对照组形态维持更好;PAS/AB检测示两组蛋白多糖含量均减少;免疫组化示含药组Ⅱ型胶原含量3 d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周后虽明显降低,但仍较对照组显著(P<0.05);RT-PCR显示两组培养3 d后Agg表达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7 d与14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 d时Col2aI表达均明显上调,且含药组表达更加显著(P<0.01),7 d后两组虽明显下降(P<0.05),但含药组比对照组仍表达显著(P<0.05),14 d时两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短期内能一定程度上延缓椎间盘退变,可能与该方改善循环、抑制炎性、调节细胞外基质有关,提示本方对椎间盘退变有早期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退行性变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