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波 角建林 +2 位作者 罗婷 冯所芹 孙怀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型。【方法】通过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药液2 mg/kg诱导树鼩PD模型,参考非人灵长类和PD患者运动症状量化评估标准,从震颤、姿势、运动、步态及平衡5个方面建立树鼩PD模型行为评分表,观察树鼩PD运动症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树鼩中脑形态学的变化;通过qPCR检测分析树鼩PD模型脑组织中TH和α-syn的mRNA表达。【结果】2种注射方法均在第3次注射后出现典型的PD运动症状,第4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最明显,第7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明显减弱,第15次注射时基本消失;TH和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发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黑质均有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α-syn异常增加的现象,均能模拟典型的PD病理学表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脑组织TH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α-sy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结论】重复皮下和肌内注射2 mg/kg MPTP药液均能诱导树鼩产生较一致的PD典型运动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是较好的树鼩PD模型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 帕金森模型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