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经PCI治疗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冯思利 陈亚琴 +2 位作者 孙海荣 郭春玲 刘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1期177-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符合PCI治疗条件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符合PCI治疗条件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时,根据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将其分为低水平组(≤57分,81例)和中高水平组(≥58分,11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记录两组基线资料并比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其自我效能感。采用多因素分析AMI经PCI治疗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经评估,自我护理能力低水平81例(40.50%),中等水平65例(32.50%),高水平54例(27.00%)。低水平组有负性情绪占比、用药种类1~2种占比均高于中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水平、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文化水平、有负性情绪、用药种类1~2种是经PCI治疗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下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高GSE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经PCI治疗的AMI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低下,可能受到患者自身文化水平低下、负性情绪、用药种类少及自我效能感低下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自我护理能力 负性情绪 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认知管理法联合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惠 冯思利 高剑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目的考察室内认知管理法联合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导管室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9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 目的考察室内认知管理法联合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导管室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9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室内认知管理法联合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应激水平、心理状态,术后24 h的心率、血压,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4 h,2组的应激水平和心理状态均高于入院时和进入导管室前(P均<0.05);进入导管室前,2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但进入导管室前和手术后24 h,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24 h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去除压迫器时间和拔除导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室内认知管理法联合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改善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激水平,稳定其生命体征,加快其康复进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室内认知管理法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 心理状态 应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诱发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萍 曹敬毅 +2 位作者 袁存红 宋墨 冯思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诱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进行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通过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诱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进行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开始治疗时间与治疗3 d后尿白细胞计数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中15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经尿培养与细菌鉴定,14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致病菌占11例,其中大肠杆菌9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尿路感染史、合并前列腺感染、年龄>70岁、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留置尿道管时间>4 d与术后诱发尿路感染有显著相关性(P<0.05),均为危险因素。15例术后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随开始治疗时间延长而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合并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而有尿路感染史、合并前列腺感染、年龄>70岁、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留置尿道管时间>4 d的患者则有较高风险发生尿路感染。临床护理应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术 前列腺癌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行BiPAP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4
作者 冯思利 陈延周 +1 位作者 徐金凤 王广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4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Bi PAP(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AC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分为... 目的 :探讨对进行Bi PAP(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AC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Bi PAP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其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转行气管插管治疗和转入专科治疗的比率及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结果 :在进行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转行气管插管的比率和转入专科治疗的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护,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Bi PAP治疗的ACPE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迅速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的发展,提高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PAP治疗 ACPE患者 急诊综合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