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志海运用消瘿止痛散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经验浅析
1
作者 岳新新 冯志海 +1 位作者 李玲玉 邓小鸽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3期16-18,共3页
冯志海教授认为引起痛风的病因有寒湿、湿热、痰浊、瘀毒等,证型可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证为主。该文总结了冯志海教授运用消瘿止痛散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经验,并附消瘿止痛散外敷联合内... 冯志海教授认为引起痛风的病因有寒湿、湿热、痰浊、瘀毒等,证型可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证为主。该文总结了冯志海教授运用消瘿止痛散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经验,并附消瘿止痛散外敷联合内服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验案1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瘿止痛散 痛风急性发作 痹证 外敷 异病同治 冯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热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军平 金恩泽 +2 位作者 袁泽帅 房金铭 冯志海 《宇航总体技术》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热结构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抗氧化烧蚀等特点,在极端气动加热环境下可兼具防热与承载功能,因此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陶瓷基热结构复合材料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发...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热结构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抗氧化烧蚀等特点,在极端气动加热环境下可兼具防热与承载功能,因此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陶瓷基热结构复合材料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发展出了多种材料体系和制备工艺,有效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从新工艺、新材料两个角度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该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陶瓷基复合材料 航天飞行器 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宁 冯志海 +1 位作者 张大海 胡子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具有轻量化、耐高温、高抗损伤、重复使用、易于维护等性能的热防护材料是空天往返飞行器的关键材料,影响飞行器的先进性、可靠性、维护性和经济性。本文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机身大面积、头锥、翼前缘以及控制面等部位所需的热防护材料... 具有轻量化、耐高温、高抗损伤、重复使用、易于维护等性能的热防护材料是空天往返飞行器的关键材料,影响飞行器的先进性、可靠性、维护性和经济性。本文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机身大面积、头锥、翼前缘以及控制面等部位所需的热防护材料,综述了刚性隔热瓦、柔性隔热毡、抗氧化C/C、C/SiC、TUFROC等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情况。总结了高温服役过程中典型热防护材料的损伤及性能衰减行为,并提出以材料损伤为基础,研究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能及寿命预测方法。最后,提出研制高性能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发展热防护材料可重复使用理论方法与标准、建立可重复使用热防护材料数据库是该领域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材料 重复使用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4
作者 冯志海 师建军 +3 位作者 孔磊 罗丽娟 梁馨 匡松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4,共11页
当前,树脂基烧蚀防热仍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可靠、最成熟和最经济的一种热防护方式,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普遍采用。近些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新型航天飞行器系列工程的需求牵引下,本团队开发了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 当前,树脂基烧蚀防热仍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可靠、最成熟和最经济的一种热防护方式,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普遍采用。近些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新型航天飞行器系列工程的需求牵引下,本团队开发了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新型防隔热一体化材料、轻质烧蚀维形材料等先进防热复合材料,并开展了相应的应用基础以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对烧蚀材料复杂防热机理及多重防热机制的协同作用进行了探索研究。随着再入/进入航天飞行器先进热防护系统需求的发展,功能多样化、兼容与集成是低密度树脂基烧蚀防热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低密度 气凝胶 多重热防护 多功能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在高温下的结构、性能演变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志海 李同起 +4 位作者 杨云华 杨晓光 李秀涛 徐樑华 吕春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8期7-14,32,共9页
针对碳纤维在碳/碳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基础问题,论述了不同碳纤维结构、成分、表面特征,及其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高温演变规律,揭示了碳纤维灰分含量对碳纤维力学性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在碳/碳复合材料复合成型过程中... 针对碳纤维在碳/碳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基础问题,论述了不同碳纤维结构、成分、表面特征,及其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高温演变规律,揭示了碳纤维灰分含量对碳纤维力学性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在碳/碳复合材料复合成型过程中,碳纤维结构受基体碳影响的变化规律和碳纤维表面特征对碳/碳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碳/碳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对纤维发生折断烧蚀的阻碍作用和通过控制碳/碳成型最高温度实现提高性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烧蚀防热 复合材料 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防热材料的烧蚀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志海 余瑞莲 +1 位作者 姚承照 李仲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3,共4页
主要研究了 2 .5D高硅 /酚醛、短纤维模压高硅 /酚醛、斜缠高硅 /酚醛、三向碳 /碳等四种材料的驻点烧蚀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燃气流中粒子含量、速度、粒子种类对材料驻点烧蚀侵蚀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烧蚀侵蚀过程中 ,粒子的侵蚀起主要... 主要研究了 2 .5D高硅 /酚醛、短纤维模压高硅 /酚醛、斜缠高硅 /酚醛、三向碳 /碳等四种材料的驻点烧蚀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燃气流中粒子含量、速度、粒子种类对材料驻点烧蚀侵蚀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烧蚀侵蚀过程中 ,粒子的侵蚀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热材料 烧蚀侵蚀性能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气流 粒子含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志海 李俊宁 +2 位作者 左小彪 徐林 李仲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8,共6页
航天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水平是衡量航天型号先进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标志,是支撑航天型号发展的关键材料,决定型号性能与成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热结构、防热、热透波、隔热以及结构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极端环境服役新材... 航天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水平是衡量航天型号先进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标志,是支撑航天型号发展的关键材料,决定型号性能与成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热结构、防热、热透波、隔热以及结构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极端环境服役新材料、可重复使用防隔热材料、第三代结构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构件低成本快速制造等是航天复合材料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 航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及复方基于NLRP3通路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史晓雪 陈言 +3 位作者 刘昱君 王俊龙 冯志海 李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高糖状态可增加视网膜内皮细胞(RECs)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s)的负担从而导致其损伤。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众多炎症通路中较易在实验中被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高糖状态可增加视网膜内皮细胞(RECs)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s)的负担从而导致其损伤。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众多炎症通路中较易在实验中被观察到的信号通路,具有较好的临床研究价值。中医药治疗DR的优势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可,研究发现NLRP3通路感应中药的敏感度较高,中药干预后可有效下调NLRP3小体的灵敏度,降低其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近年来,多种中药单体及复方被证明可有效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缓视网膜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进度,其机制可能与中药单体及复方对糖尿病视网膜中NLRP3通路的多靶点调控有关。该文就基于NLRP3通路干预DR的中药单体及复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DR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LRP3通路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聚能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志海 许斌 +1 位作者 高文 余瑞莲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8,57,共5页
利用爆炸冲击试验对三维编织碳 /环氧复合材料聚能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三维编织碳 /环氧复合材料的聚能冲击破坏的宏观和微观破坏机理。结果表明 ,导爆索直接与碳 /环氧接触时 ,碳 /环氧复合材料将被破坏 ;在导爆索和碳 /环氧... 利用爆炸冲击试验对三维编织碳 /环氧复合材料聚能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三维编织碳 /环氧复合材料的聚能冲击破坏的宏观和微观破坏机理。结果表明 ,导爆索直接与碳 /环氧接触时 ,碳 /环氧复合材料将被破坏 ;在导爆索和碳 /环氧之间加入橡胶 ,可以保护碳 /环氧复合材料不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冲击性能 三维编织 碳/环氧复合材料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改性抗氧化碳材料的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10
作者 冯志海 张中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ZrB_2-SiC复相组元改性碳材料在1800℃以上氧化气氛中的氧化性能。方法利用感应加热高温氧化测试装置测试抗烧蚀性能,通过SEM,XRD等手段对氧化产物的组成、氧化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ZrB_2-SiC复相组元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 目的研究ZrB_2-SiC复相组元改性碳材料在1800℃以上氧化气氛中的氧化性能。方法利用感应加热高温氧化测试装置测试抗烧蚀性能,通过SEM,XRD等手段对氧化产物的组成、氧化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ZrB_2-SiC复相组元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碳材料的氧化速率,在1800℃和2100℃高温氧化条件下,C-ZrB_2-SiC材料和纯碳材料的氧化动力学均遵循线性规律。结论基体改性抗氧化碳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基体改性 高温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丽T800H与T800S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比较 被引量:19
11
作者 井敏 谭婷婷 +3 位作者 王成国 冯志海 杨云华 潘月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2,共8页
东丽T800H和T800S是分别采用湿纺和干湿纺制备的两种力学性能相近的碳纤维,为弄清不同纺丝方法对T800级碳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这两种碳纤维进行测试,比较其表面形貌、断... 东丽T800H和T800S是分别采用湿纺和干湿纺制备的两种力学性能相近的碳纤维,为弄清不同纺丝方法对T800级碳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这两种碳纤维进行测试,比较其表面形貌、断口形状和形貌、石墨微晶结构和微孔结构等.研究结果表明,湿纺制备的T800H比干喷湿纺制备的T800S的表面粗糙、断口圆度差、原纤尺寸较大、石墨微晶致密度差且发育不完善、内部微孔尺寸大、石墨微晶条带韧性差,这正是T800H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如T800S的重要微观结构因素,但T800H的石墨微晶取向度不如T800S,孔隙率略高于T8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 孔结构 石墨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数值预报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振国 陆萌 +2 位作者 麦汉超 卢子兴 冯志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米”字型枝状体胞的计算模型 ,较为真实地模拟了该材料的细观结构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该材料的纵向、横向弹性模量 .通... 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米”字型枝状体胞的计算模型 ,较为真实地模拟了该材料的细观结构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该材料的纵向、横向弹性模量 .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编织复合材料 弹性模量 航空材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残碳酚醛树脂的研究I.高残碳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残碳率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井岗 黄晓松 +3 位作者 刘育建 李明伟 冯志海 余瑞莲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0,66,共5页
合成了DA系列树脂改性剂和芳基改性酚醛树脂 ,并以DA改性剂改性芳基酚醛树脂。用热重、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改性酚醛树脂的残碳率。研究表明 ,用DA改性剂来改性酚醛树脂是提高残碳率的有效方法 ,改性酚醛树脂的残碳率可达 6 9.87%。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芳基酚 烷基酚 残碳率 DA改性剂 航天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汪明 余瑞莲 +2 位作者 李卫方 李杰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8,共6页
通过添加改性剂得到了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 ,对树脂和树脂固化物分别进行了差热扫描热分析 (DSC)和热重分析 (TG)。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纤维单丝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 ,研究了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性能 ,并对编织织物增强的改... 通过添加改性剂得到了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 ,对树脂和树脂固化物分别进行了差热扫描热分析 (DSC)和热重分析 (TG)。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纤维单丝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 ,研究了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性能 ,并对编织织物增强的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基体复合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结果表明 ,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固化放热减小 ,而基本不影响其树脂传递模塑 (RTM )工艺性和耐高温性能 ,明显改善了与碳纤维的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 4 0 %~ 5 0 % ,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将近一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 固化热焓值 界面性能 烧蚀性能 航空材料 航天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46例
15
作者 冯志海 李士瑾 《中国民间疗法》 2000年第8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井敏 谭婷婷 +2 位作者 王成国 冯志海 杨云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5,共8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对三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T300,T700S,和T800H的结构进行表征,获得几种微观结构信息,包括表面沟槽形貌和拉断断口形貌反映出的前驱体原丝的原纤结构、石墨微晶尺寸及取向程度、微...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对三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T300,T700S,和T800H的结构进行表征,获得几种微观结构信息,包括表面沟槽形貌和拉断断口形貌反映出的前驱体原丝的原纤结构、石墨微晶尺寸及取向程度、微孔尺寸等。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不是由某一种微观结构决定的,而是所有微观结构特征的综合表现。T300是三种碳纤维中力学性能最低的,它的这几种微观结构特征参数都较差;T700S比T300的直径略小,但因结构更致密,缺陷更少,所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密度远远高于T300;虽然T800H的原纤结构不如T700S均匀致密,但在单丝直径、剪断断口形貌、石墨微晶取向度和微孔尺寸上优于T700S,因此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密度更高;但其石墨微晶轴向尺寸较大,造成塑性下降,因此断裂伸长率略小于T7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3
17
作者 樊桢 余立琼 +3 位作者 李炜 孔清 王晓东 冯志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9-376,共8页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导热、高模量、低热胀以及传统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已成为当前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在航天航空、电子科技、核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构建的典型结构碳/碳复合材料热...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导热、高模量、低热胀以及传统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已成为当前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在航天航空、电子科技、核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构建的典型结构碳/碳复合材料热导率模型,定量分析了重点结构参数对碳/碳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并据此开展了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调控、制备与表征研究,制备出室温导热方向热导率分别达到700,400和350 W/m·K以上单向、二维和三维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碳/碳复合材料 设计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伟 左小彪 +2 位作者 李杰 冯志海 赵晓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溶液预浸渍技术制备了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改性环氧树脂预浸料。通过对预浸料经热压罐成型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证明了增韧和阻燃剂的引入大大地提高了该树脂... 采用溶液预浸渍技术制备了一种玻璃纤维布增强改性环氧树脂预浸料。通过对预浸料经热压罐成型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证明了增韧和阻燃剂的引入大大地提高了该树脂基体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耐热性和阻燃性能,并且表明了改性环氧/玻璃纤维预浸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工艺性能,促进了树脂基体与纤维间的界面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和阻燃性能。此外,该复合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 增韧 阻燃 预浸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高文 冯志海 +1 位作者 黎义 姚承照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57,共5页
通过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SiC—C共沉积涂层的工艺方法、结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等内容的研究 ,分析了这两种涂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微波性能的影响 ,探讨其涂层改性在防热、隐身双... 通过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SiC—C共沉积涂层的工艺方法、结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等内容的研究 ,分析了这两种涂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微波性能的影响 ,探讨其涂层改性在防热、隐身双功能复合材料应用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改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 防热材料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卫方 石松 +2 位作者 余瑞莲 姚承照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3,共6页
根据国内外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从树脂的合成、主要特征、工艺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了几种RTM酚醛树脂酚三嗪树脂、苯并嗪树脂、双马改性酚醛树脂和PAA树脂 ,同时指出了各种树脂的优缺点。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RTM 烧蚀性能 成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