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砌体结构窗下墙的破坏研究
1
作者 冯强强 赵福家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3期28-29,45,共3页
通过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探讨多层砌体结构窗下墙体的破坏,分析破坏规律、墙体的窗下墙设计,对多层砌体结构窗下墙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窗下墙在地震作用下同样处于危险状态,窗下墙的破坏模式是一种延性破坏模式,应对砌体窗... 通过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探讨多层砌体结构窗下墙体的破坏,分析破坏规律、墙体的窗下墙设计,对多层砌体结构窗下墙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窗下墙在地震作用下同样处于危险状态,窗下墙的破坏模式是一种延性破坏模式,应对砌体窗下墙破坏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砌体 窗下墙 墙体破坏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洞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福家 冯强强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并通过控制填充墙的开洞率研究了填充墙开洞对结构刚度、承载力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墙体开洞会使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有明显下降,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开洞率越大,结构的承...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并通过控制填充墙的开洞率研究了填充墙开洞对结构刚度、承载力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墙体开洞会使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有明显下降,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开洞率越大,结构的承载力下降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洞填充墙 有限元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输电线路灭火弹空中投放定位方法
3
作者 何宁安 冯强强 +1 位作者 樊长海 韩竹平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3期17-20,共4页
灭火弹空中投放是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火灾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投放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灭火效果,但现行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定位偏差比较大,灭火弹有效投放率比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输电线路灭火弹空中投... 灭火弹空中投放是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火灾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投放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灭火效果,但现行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定位偏差比较大,灭火弹有效投放率比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输电线路灭火弹空中投放定位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CDD相机获取输电线路图像信息,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输电线路图像灰度化,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定位图像中火灾,并通过坐标转换定位无人机输电线路灭火弹空中投放位置,实现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输电线路灭火弹空中投放定位。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应用下灭火弹空中投放定位偏差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灭火弹有效投放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无人机 输电线路 灭火弹 空中投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分布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4
作者 单晨晨 温明明 冯强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共识别出两种类型八条隐性断裂带,其活动性的差异导致该区隐性断裂带的演化程度不一,构造特征不同。研究区隐性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歧口凹陷和南部的孔南地区,以贯穿孔... 为了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共识别出两种类型八条隐性断裂带,其活动性的差异导致该区隐性断裂带的演化程度不一,构造特征不同。研究区隐性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歧口凹陷和南部的孔南地区,以贯穿孔南地区南北向基底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和东西向调节构造型羊三木等隐性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隐性断裂带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活动的隐性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对烃源岩的热演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②复杂的构造活动会形成大量裂缝,可大大改善油气输导能力;③隐性断裂带延伸至深部油气储层,很好地起到了输导油气的作用。隐性断裂带对成藏圈闭类型及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演化程度与油气输导能力呈正相关,因而可以定性地确定隐性断裂带末期断面贯通时,油气输导能力达到最大,即是油气运移的最佳时间。结论认为,通过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骅拗陷 隐性断裂带 烃源岩演化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区域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引流板发热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强强 何宁安 樊长海 《红水河》 2023年第1期105-108,117,共5页
针对南方区域迎峰度夏期间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同程度出现耐张线夹引流板和引流线夹过热现象,笔者通过分析发热产生的条件,查找发热产生的原因,得出设备本身质量缺陷、螺栓松动、施工工艺不满足要求、采用劣质电力复合脂及接触面腐蚀... 针对南方区域迎峰度夏期间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同程度出现耐张线夹引流板和引流线夹过热现象,笔者通过分析发热产生的条件,查找发热产生的原因,得出设备本身质量缺陷、螺栓松动、施工工艺不满足要求、采用劣质电力复合脂及接触面腐蚀是发热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发热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经工程应用验证,所提出的措施可有效降低耐张引流板发热缺陷,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张引流板 发热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 原因分析 对策 南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路全民护线消缺模式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刘宝龙 龙腾辉 +1 位作者 李晟 冯强强 《红水河》 2019年第6期51-53,共3页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管辖输电线路长达20000 km,遍及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五省区,具有点多、面广、跨度大的特点。随着输电线路逐年运行,近年来,线路本体及线路通道内的缺陷隐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数量多、...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管辖输电线路长达20000 km,遍及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五省区,具有点多、面广、跨度大的特点。随着输电线路逐年运行,近年来,线路本体及线路通道内的缺陷隐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数量多、生长快、协调难、清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依托“后台技术支撑+海量机巡数据支撑+制度支撑”核心技术构建平台,通过流程重塑,打通派工、协调、消缺、验收和移动支付链路等方式,整合沿线护线资源,充分发挥沿线群众的社会关系和区位优势,形成全民护线消缺模式。该消缺模式通过整合沿线护线资源,大大提高了护线人员网络密度,实现了劳务在线支付,为智能技术背景下的输电运维模式转型提供了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互联网+ 全民护线 消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强强 何宁安 《红水河》 2020年第3期55-58,共4页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随着输送电压的高压化而日益突显,文章在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分析的基础上,归总了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雷措施,提出了日常运维中对防雷设施的巡检事项。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差...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随着输送电压的高压化而日益突显,文章在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分析的基础上,归总了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雷措施,提出了日常运维中对防雷设施的巡检事项。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雷,对降低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率,确保高压输电线路供输电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防雷措施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区域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及防范策略分析
8
作者 冯强强 《红水河》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近几年来,南方区域台风频发,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威胁。为降低风偏故障发生概率,笔者通过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故障的原因,总结出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加装重锤片、加装防风拉线、缩短线路档距、采用复合横... 近几年来,南方区域台风频发,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威胁。为降低风偏故障发生概率,笔者通过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故障的原因,总结出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加装重锤片、加装防风拉线、缩短线路档距、采用复合横担塔等措施。部分措施已在实际输电线路中得到应用,加装重锤片或缩短线路档距后至今未发生风偏故障。该文所提出的措施可为后续处理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风偏 故障 防范措施 南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拆装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杠杆专用工具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宁安 冯强强 +1 位作者 张凯林 龙腾辉 《红水河》 2020年第2期81-83,106,共4页
由于500 kV输电线路的长度长、档距大,安装四分裂导线间隔棒的数量多,易损坏,运维中带电拆装间隔棒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现使用的传统间隔棒拆装专用工具采用丝杠传动转移间隔棒握紧力,工作效率低,导致间隔棒拆装工作费时费力。针对上述... 由于500 kV输电线路的长度长、档距大,安装四分裂导线间隔棒的数量多,易损坏,运维中带电拆装间隔棒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现使用的传统间隔棒拆装专用工具采用丝杠传动转移间隔棒握紧力,工作效率低,导致间隔棒拆装工作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制出一种500 kV输电线路带电拆装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杠杆专用工具,该专用工具由底座、底座支杆、手柄等组成,在更换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时,充分利用杠杆原理,省时省力,从而有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效率,缩短带电作业的小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四分裂导线间隔棒 专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定位技术在输电杆塔运行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何宁安 王元军 +4 位作者 赵港 冯强强 曲治宇 陈尚发 王闯 《红水河》 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为提升输电线路杆塔运行状态监测能力,实现对杆塔基础沉降、杆塔倾斜等实时监测预警,提出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输电杆塔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通过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监测输电杆塔运行状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监测系统进行分析... 为提升输电线路杆塔运行状态监测能力,实现对杆塔基础沉降、杆塔倾斜等实时监测预警,提出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输电杆塔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通过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监测输电杆塔运行状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预警,制定出立体化、可视化的数据框架,为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为输电杆塔运行状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对今后开展输电杆塔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定位技术 输电杆塔 运行状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