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建立包涵体变-复性新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颋
冯延叶
+4 位作者
沈亚领
金维荣
杨忠
王菊芳
王小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46,共6页
为提高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复性效率,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包涵体为模型,开发一种新的双变性-稀释复性方法。新方法选取含有精氨酸的碱性复合溶液作为第一变性剂溶解GFP包涵体,通过梯度降低变性液的酸碱度...
为提高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复性效率,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包涵体为模型,开发一种新的双变性-稀释复性方法。新方法选取含有精氨酸的碱性复合溶液作为第一变性剂溶解GFP包涵体,通过梯度降低变性液的酸碱度析出溶解目的蛋白,再以尿素为第二变性剂溶解析出的蛋白,随后进行稀释复性。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比,新方法复性的绿色荧光蛋白活性收率提高至1.5~2.3倍,复性蛋白对温度、溶液酸碱度及变性剂的稳定性提高。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FP,EGFP)及其融合蛋白的包涵体采用新方法进行复性,均取得80%以上的活性回收率,说明新方法对GFP系列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新方法从变性剂使用与包涵体结构的关系出发,突破常规操作中变性剂单次使用的局限,既保留了简便性又提高了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包涵体
变性
复性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建立包涵体变-复性新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颋
冯延叶
沈亚领
金维荣
杨忠
王菊芳
王小宁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46,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21702)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51240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J1-C0131)
文摘
为提高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复性效率,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包涵体为模型,开发一种新的双变性-稀释复性方法。新方法选取含有精氨酸的碱性复合溶液作为第一变性剂溶解GFP包涵体,通过梯度降低变性液的酸碱度析出溶解目的蛋白,再以尿素为第二变性剂溶解析出的蛋白,随后进行稀释复性。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比,新方法复性的绿色荧光蛋白活性收率提高至1.5~2.3倍,复性蛋白对温度、溶液酸碱度及变性剂的稳定性提高。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FP,EGFP)及其融合蛋白的包涵体采用新方法进行复性,均取得80%以上的活性回收率,说明新方法对GFP系列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新方法从变性剂使用与包涵体结构的关系出发,突破常规操作中变性剂单次使用的局限,既保留了简便性又提高了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效率。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包涵体
变性
复性
绿色荧光蛋白
Keywords
Escherichia coli
inclusion body
denaturation
refold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建立包涵体变-复性新方法
张颋
冯延叶
沈亚领
金维荣
杨忠
王菊芳
王小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