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M成形义齿支架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庆晓 李多生 +3 位作者 宋胜利 叶寅 王国波 王明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7-6113,共7页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打印TC4合金成形义齿支架,研究在人工唾液(模拟口腔环境)中不同腐蚀时间下其耐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合电化学测试和腐蚀后形貌对耐腐蚀性能的趋势进行探究,并...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打印TC4合金成形义齿支架,研究在人工唾液(模拟口腔环境)中不同腐蚀时间下其耐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合电化学测试和腐蚀后形貌对耐腐蚀性能的趋势进行探究,并与铸造TC4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SLM样件的耐腐蚀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而铸造样件的耐腐蚀性先增强后降低。腐蚀后的SLM合金表面形成钝化膜,其成分以TiO_(2)、Al_(2)O_(3)为主,样件表面腐蚀形态以蚀坑为主,而铸造样件表面缺陷多于SLM样件。SLM打印TC4的物相主要为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与生长方向呈±45°的α′马氏体相,其针状α′马氏体晶粒尺寸为(2±0.5)μm,并没有明显β相出现;铸造样件的物相为α+β相。SLM成形TC4的耐腐蚀性能与显微组织中复杂的α′马氏体相转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 义齿支架 人工唾液 针状α′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体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庆晓 李多生 +3 位作者 叶寅 熊孝经 王国波 王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455,共11页
建立Ti-6Al-4V合金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低功率密度下不同的激光体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多层沉积成形过程热行为及热应力演变的影响。本模拟采用热−结构间接耦合的方式计算应力场,利用Sqarse/PCG自动求解器增加其收敛性。结果表明:随... 建立Ti-6Al-4V合金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低功率密度下不同的激光体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多层沉积成形过程热行为及热应力演变的影响。本模拟采用热−结构间接耦合的方式计算应力场,利用Sqarse/PCG自动求解器增加其收敛性。结果表明:随着低功率密度下激光体能量能量密度从37.04 J/mm^(3)增加至74.07 J/mm^(3),温度分布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熔池深度及宽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实验熔宽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激光体能量密度的增加,整体残余应力呈减小趋势,降幅6.30%。表面应力呈“条带状”周期性分布,应力集中处于扫描轨道的搭接区域,基板层边缘处应力较大。通过对比模拟与实验层间残余应力结果,可见随着体能量密度的增加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最大偏差6.28%。在能量密度为37.04~74.07 J/mm^(3)范围内,经线性拟合后,模拟/实验层间残余应力与硬度值呈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体能量密度 SLM TI-6AL-4V 热应力演变 层间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还原石墨烯纳米片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熊财梓 李多生 +5 位作者 叶寅 邹爱华 王国波 冯庆晓 王凯 官冀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6-1525,共10页
采用热还原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石墨烯纳米片/铜(rGO/Cu)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制备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铜粉表面均匀分散。在烧结后,rGO与铜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随... 采用热还原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石墨烯纳米片/铜(rGO/Cu)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制备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铜粉表面均匀分散。在烧结后,rGO与铜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随着rGO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和电导率先增加后降低。rGO含量(质量分数)为0.1%时,r GO/Cu复合材料硬度有最高值112.7HV;rGO含量为0.25%时,复合材料电导率有最高值56.5 MS/m。r GO/Cu复合材料摩擦性能随着r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rGO含量达到0.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最低为0.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法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电导率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Mn-Al-Si-Nb钢在不同工艺下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4
作者 冯庆晓 张靖 李化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83,共5页
采用三种不同热加工工艺进行了一种C-Mn-Al-Si-Nb钢的轧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它的组织及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控制冷却TRIP(相变诱发塑性)钢工艺、动态相变TRIP钢工艺及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实验钢分别获得... 采用三种不同热加工工艺进行了一种C-Mn-Al-Si-Nb钢的轧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它的组织及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控制冷却TRIP(相变诱发塑性)钢工艺、动态相变TRIP钢工艺及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实验钢分别获得了以较粗大铁素体、细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为基体,并含有一定残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控制冷却TRIP钢强度最低,但同时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低,变形过程中转变最多,加工硬化能力较强,延伸率也最高。动态相变TRIP钢中细晶铁素体提高了基体强度,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变形初期加工硬化能力不足。贝氏体钢基体强度最高,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也较高,变形过程中转变量最少,对塑性提升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贝氏体钢 相变 残余奥氏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