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页岩油甜点参数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肖毓祥 冯庆付 +3 位作者 侯秀林 雷启鸿 陈波 韩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3,共9页
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按照沉积特征及生储组合关系分为夹层型、混积型和泥纹型3种类型,根据不同主控因素和面临的开发难点,可分为复杂构造影响型、储层强非均质型、高黏土难改造型、高黏油难流动型和低含油饱和度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储层... 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按照沉积特征及生储组合关系分为夹层型、混积型和泥纹型3种类型,根据不同主控因素和面临的开发难点,可分为复杂构造影响型、储层强非均质型、高黏土难改造型、高黏油难流动型和低含油饱和度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储层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差异性大,甜点纵横向精细刻画、富集规律及展布特征是规模效益开发的关键。通过建立矿物组分、孔隙度、力学及脆性计算模型,结合直井试油和水平井生产动态资料,优选不同类型储层产能主控因素和核心参数,建立甜点分类评价标准,优选储层甜点段。综合分析表明,陆相页岩油优质甜点多为中、高TOC背景下,核磁大孔隙发育、页理缝有效性好(裂缝发育)的油气富集层,并具有良好顶板封盖条件。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油田的页岩油水平井靶窗优选和随钻跟踪中得到应用,可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甜点 矿物含量 孔隙度 脆性指数 水平井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多井评价方法及地质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庆付 江青春 +4 位作者 任梦怡 汪泽成 刘英明 田瀚 黄士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47,共9页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井评价 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岩溶划分 平面预测 垂直渗流带 水平潜流带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天然气储层最优化测井数字处理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庆付 王建强 +1 位作者 姚臻臻 孟凡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8-40,共3页
火成岩天然气储层作为一类特殊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已引起地质学家和测井分析家的重视,为此对最优化测井解释的原理作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求取实际测井响应和重新构建的理论测井响应值之间差异的极小值,从而得到地质参数的最优解,建立了火... 火成岩天然气储层作为一类特殊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已引起地质学家和测井分析家的重视,为此对最优化测井解释的原理作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求取实际测井响应和重新构建的理论测井响应值之间差异的极小值,从而得到地质参数的最优解,建立了火成岩天然气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利用DFP和BFGS变尺度法来求解目标函数,用减小非相关函数Rinc来检验解释结果的质量,最后利用所编制的处理程序对大庆升平地区的一些探井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天然气 储集层 测井响应 数学模型 岩心分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核磁共振实验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庆付 翟秀芬 +2 位作者 冯周 刘朱睿鸷 刘英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样,基质孔隙度普遍偏低,储层缝洞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结构及物性是储层和含油气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隙结构的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三叠系雷口坡组白云岩、二叠系茅口组致密石灰岩两类碳酸盐岩岩心等共计45块...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样,基质孔隙度普遍偏低,储层缝洞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结构及物性是储层和含油气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隙结构的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三叠系雷口坡组白云岩、二叠系茅口组致密石灰岩两类碳酸盐岩岩心等共计45块柱塞样品开展了常规孔渗、岩电实验、核磁共振等测量,从多角度分析了岩心样品的孔隙类型及在储层中的孔隙结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整体岩心核磁T 2谱呈现明显的单峰、双峰、三峰特征,表明岩心存在三重孔隙介质(基质孔隙、裂缝、溶蚀孔洞),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整体物性较差。致密石灰岩核磁共振测量表明,T 2谱呈现显著的双峰形态,储集空间为基质晶间孔及溶蚀孔,且不同岩心T 2谱左边峰值基本稳定0.1ms左右,表明孔隙尺寸比雷口坡组白云岩小。采用SDR模型反演的核磁共振渗透率与气测法测量的渗透率最大绝对误差为0.31mD,一致性较好。同时,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泥质含量,泥质含量较高的岩心,核磁共振T 2谱前端信号很强,分布宽度也较大,而且核磁共振孔隙度通常大于气测孔隙度。文章所提供的实验测量及分析方法对于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孔隙度 渗透率 SD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泥岩互层中水平井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性
5
作者 冯庆付 万文春 刘迪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89-92,0+3,共4页
建立了碳酸盐岩和泥岩互层的五层介质的水平井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水平井中目的层厚度及电阻率、泥岩厚度及电阻率等对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目的层厚度不是很大时,泥岩对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 建立了碳酸盐岩和泥岩互层的五层介质的水平井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水平井中目的层厚度及电阻率、泥岩厚度及电阻率等对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目的层厚度不是很大时,泥岩对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对深侧向电阻率的影响更加明显;目的层真电阻率与泥岩电阻率相差越大,泥岩对双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就越大,尤其对薄层的影响更加显著;另外,在水平井中,深、浅侧向电阻率随泥岩层厚的变化而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水平井 碳酸盐岩 五层介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 被引量:56
6
作者 汪泽成 江青春 +5 位作者 黄士鹏 周慧 冯庆付 戴晓峰 鲁卫华 任梦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中部(川中)等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获了一批高产气井,展现出该层系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其能否成为该盆地天然气规模勘探的重要层系,还取决于是否具备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为回答上述疑问,...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中部(川中)等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获了一批高产气井,展现出该层系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其能否成为该盆地天然气规模勘探的重要层系,还取决于是否具备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为回答上述疑问,从烃源条件、颗粒滩分布、风化壳型岩溶储层分布及成因等3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茅口组缓坡颗粒滩体在广元—广安—重庆以西地区大面积分布,为储层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2)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的区域性侵蚀面有利于大面积岩溶型储层的形成;(3)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茅一段—茅二c层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等3套主力烃源岩与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储层构成"三明治式"源—储成藏组合,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关键。进而分析了茅口组天然气的富集条件,提出了有利勘探方向与目标。结论认为:(1)该盆地茅口组具备大面积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2)侵蚀微古地貌及后期走滑断裂改造控制了该区大型缝洞体的分布,颗粒滩—风化壳岩溶—走滑断裂"三位一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3)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裂发育,茅口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是天然气规模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茅口组 天然气大面积成藏 地质条件 颗粒滩 风化壳岩溶 源-储组合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38
7
作者 黄士鹏 江青春 +6 位作者 冯庆付 伍亚 鲁卫华 苏旺 陈晓月 任梦怡 彭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1-289,共9页
基于65口井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井径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薄片和产能等资料,将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隙-孔洞型、裂缝型、裂缝-洞穴型等4种类型;其中... 基于65口井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井径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薄片和产能等资料,将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隙-孔洞型、裂缝型、裂缝-洞穴型等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产井的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和孔隙-孔洞型。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厚度较薄,具有垂向分带性,划分为上、下两套储集层段,分别受茅三段—茅二a亚段和茅二b亚段两个成滩期、岩溶垂向分带性和断裂的控制,上部储集层段的发育程度和单井产能优于下部储集层段。纵向上,上部储集层厚度明显大于下部;横向上,上部储集层段在宜宾—自贡—威远—大足一带、重庆西南、泸州东南一带厚度较大;下部储集层段在内江—自贡—泸州一带以及大足—泸州一带厚度较大,储集层厚值区与构造斜坡或向斜组合地区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岩溶储集层 孔洞 裂缝 颗粒滩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 被引量:39
8
作者 黄士鹏 江青春 +3 位作者 汪泽成 苏旺 冯庆付 冯子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4,共9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对这2套烃源岩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还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对17口井111块栖霞组和茅口组岩心样品实测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标定,运用分段平均值法,建立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对这2套烃源岩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还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对17口井111块栖霞组和茅口组岩心样品实测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标定,运用分段平均值法,建立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烃源岩TOC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对全盆地117口井的上述2套烃源岩TOC进行了测井评价。结果表明:(1)横向上,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发育以川东地区为最好;(2)茅口组烃源岩在平面厚度、有机碳含量及生气强度等方面均优于栖霞组,前者厚度介于30~220 m,TOC介于0.5%~3.0%,为中等—好烃源岩,而后者厚度介于10~70 m,TOC介于0.5%~2.0%,为差—中等烃源岩;(3)纵向上,栖霞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栖一段,茅口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茅一段和茅二c层。结论认为:(1)栖霞组生气强度很低,绝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8 m^3/km^2;(2)而茅口组生气强度则明显较高,为10×10~8~60×10~8 m^3/km^2且大部分区域都大于20×10~8 m^3/km^2;(3)后者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烃源岩 平面展布 有机质丰度 差异性 测井评价 生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探1井灯影组灯二段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96
9
作者 赵路子 汪泽成 +9 位作者 杨雨 段书府 魏国齐 罗冰 文龙 马石玉 冯庆付 刘静江 孙夕平 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北段灯影组地层序列表现为灯四段缺失,灯三段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假整合接触;②德阳—安岳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受同沉积断层控制的丘滩体,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③灯二段储层以藻砂屑云岩、藻凝块云岩为主,溶蚀孔洞发育,储层储集物性良好;④灯二段含气性良好,测井解释气层厚度为119.26m,气水界面为-5550m。研究认为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多排断阶控制的台缘丘滩带,与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直接接触,近源成藏条件优越,是规模勘探的重要领域。2020年5月4日蓬探1井在灯二段测试获天然气121.98×104m3/d,展示裂陷内灯二段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裂陷 灯二段 断控型台缘带 同沉积断层 构造—岩性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测井解释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宁 乔德新 +5 位作者 李庆峰 武宏亮 付有升 董丽欣 冯庆付 王克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92,共10页
在总结国内外火山岩测井解释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完整的火山岩测井处理解释流程:岩性识别—基质孔隙度定量计算—饱和度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提出了完整的非均质复杂岩性储集层孔隙度、饱和度精确定量计算的基础理论和... 在总结国内外火山岩测井解释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完整的火山岩测井处理解释流程:岩性识别—基质孔隙度定量计算—饱和度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提出了完整的非均质复杂岩性储集层孔隙度、饱和度精确定量计算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模型,建立了复杂火山岩储集层解释框架;提出了以ECS和电成像测井相结合的三维岩性识别新方法,找到了准确识别火山岩储集层岩性的一种可行途径;在微裂缝模拟井定量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复杂岩性储集层裂缝参数定量计算方法,进而给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非均质裂缝孔隙度定量计算方法;以高温高压全直径岩心实验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裂缝对饱和度计算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裂缝影响的饱和度定量计算方法。大庆徐家围子地区和新疆陆东—五彩湾地区的实际处理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测井解释 解释模型 裂缝孔隙度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源储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苏旺 江青春 +5 位作者 陈志勇 汪泽成 姜华 卞从胜 冯庆付 吴育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43,共10页
近期在四川盆地西北及中部地区部署的双探1井、南充1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岩溶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研究其层序地层发育特征,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并辅以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 近期在四川盆地西北及中部地区部署的双探1井、南充1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岩溶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研究其层序地层发育特征,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并辅以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验证,对茅口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进而建立起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剥蚀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层序对源储的控制作用:①可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其中SQ1由茅一段茅三段构成,SQ2由茅四段构成;②层序地层的对比表明,在盆地范围内茅口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存在"三强两弱"剥蚀区,其中川西南、川东局部地区2个弱剥蚀区仅SQ2上部少量遭受剥蚀,而蜀南一川中、川东北、川西北3个强剥蚀区SQ2剥蚀殆尽;③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部位明显受层序界面控制,能够形成有效储层的颗粒滩主要分布于SQ1的高位体系域,而有效烃源岩则主要分布于SQ1的海侵体系域。结论认为:这一层序划分方法更客观合理,可有效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频谱趋势属性分析 层序地层 剥蚀区 烃源岩 储集层 颗粒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分析及核磁测井预测碳酸盐岩产气量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宁 王克文 +5 位作者 张宫 武宏亮 赵路子 伍丽红 冯庆付 冯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分析碳酸盐岩全直径岩心三维CT数据和试气结果,发现CT70孔隙度(根据目前全直径岩心CT分辨率,CT70孔隙度为直径大于70μm的孔隙占整个岩样体积的百分比)与有效厚度每米日产气量存在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利用CT70孔隙度预测碳酸盐岩储集... 分析碳酸盐岩全直径岩心三维CT数据和试气结果,发现CT70孔隙度(根据目前全直径岩心CT分辨率,CT70孔隙度为直径大于70μm的孔隙占整个岩样体积的百分比)与有效厚度每米日产气量存在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利用CT70孔隙度预测碳酸盐岩储集层产气量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双重介质有效介质近似和平面径向渗流理论,证明产气量与CT70孔隙度之间存在明确的指数关系;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确定预测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提出CT—核磁同比例转换关系,实现利用核磁测井资料预测产气量。将CT70孔隙度预测产气量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重点探区16口井的气层段,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型碳酸盐岩 三维CT CT70孔隙度 核磁测井 产气量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宁 肖承文 +6 位作者 伍丽红 石玉江 武宏亮 冯庆付 张承森 谢冰 赵太平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四川油田和长庆油田在非均质礁滩、岩溶风化壳和低孔隙度致密灰岩白云岩等几类主要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遇到的诸多难点,重点讨论目前制约中国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3个关键问题:识别礁滩和岩溶风化壳优质高产储层、判... 针对塔里木油田、四川油田和长庆油田在非均质礁滩、岩溶风化壳和低孔隙度致密灰岩白云岩等几类主要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遇到的诸多难点,重点讨论目前制约中国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3个关键问题:识别礁滩和岩溶风化壳优质高产储层、判断酸化压裂后的有效工业储层以及发现井壁外隐蔽缝洞储层。利用标准电成像图像识别、孔隙度分布谱分析和远探测声反射波成像等方法,形成了复杂碳酸盐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由此反映复杂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复杂储层 碳酸盐岩 电成像测井 远探测技术 有效工业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士鹏 段书府 +8 位作者 汪泽成 江青春 姜华 苏旺 冯庆付 黄彤飞 袁苗 任梦怡 陈晓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6-508,共13页
为了研究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天然气成因和成熟度鉴别上的应用,对118井次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四川盆地三叠系及68井次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以及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和志留系天然气的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 为了研究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天然气成因和成熟度鉴别上的应用,对118井次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四川盆地三叠系及68井次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以及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和志留系天然气的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认识如下:①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和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天然气均以烷烃气为主,前者的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普遍高于后者,而后者的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要明显比前者更重;②建立了δ~2HCH_4-C_1/C_(2+3)天然气成因鉴别图版,并提出重烃气与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之差和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相关图可以用来鉴别天然气成因;③在两个盆地分区域建立了煤成气δ~2HCH_4-Ro关系式,提出了煤成气(δ~2HC_2H_6—δ~2HCH_4)-Ro关系式,为煤成气成熟度判别提供了新的指标;④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值受到烃源岩母质、成熟度、天然气混合和烃源岩沉积水体介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古水体盐度是其中极为关键、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综上,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在天然气成因、成熟度鉴别以及指示烃源岩沉积水体环境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气 成熟度 氢同位素组成 天然气成因 水体盐度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成因及其与超大型气田的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伟 喻梓靓 +3 位作者 王雪柯 于志超 鲁雪松 冯庆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共11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与海域含油气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持续发现超大型天然气田,并且已有大量的文献对该类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其形成与超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气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与海域含油气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持续发现超大型天然气田,并且已有大量的文献对该类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其形成与超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气藏发育规律、封盖条件、超压特征等的基础上,研究了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的形成机制,探讨了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发育规律及其与超压盖层的关系,进而指出了下一步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研究结果表明:(1)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形成与超压盖层的发育密不可分,超压盖层是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且存在着盐膏层压力封闭、隆升残留压力封存、生烃增压压力封闭等3种超压形成机制;(2)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与超大型气田存在着4种不同压力环境下的储—盖组合模式,即:超高压盐膏层封盖与超高压超大型气田(Ⅰ型)、超高压封存箱内幕与超高压超大型气田(Ⅱ型)、超高压封存箱底部高压泥页岩封盖与常压超大型气田(Ⅲ型)、超压烃源岩封盖与常压超大型气田(Ⅳ型)。结论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存在着Ⅰ型,准噶尔盆地存在着Ⅱ、Ⅲ型,四川盆地存在着Ⅰ~Ⅳ型,渤海湾盆地存在着Ⅳ型等不同类型的超大型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超压盖层 成因 超大型气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规模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2 位作者 汪泽成 文龙 徐祖新 刘伟 谢武仁 姜华 卞从胜 刘静江 陆彬 苏旺 冯庆付 周刚 郝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3-447,475,共16页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层系,规模储层控制了低勘探程度区的勘探发现。采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原岩结构恢复,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等...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层系,规模储层控制了低勘探程度区的勘探发现。采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原岩结构恢复,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等研究。(1)滩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砂屑白云岩、含砾屑砂屑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等,主要发育在滩—滩多期叠置、坪—滩—坪、潟湖—滩—潟湖和坪—滩—潟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组合序列。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蚀)孔、粒间(溶蚀)孔和溶洞为主,少量(溶蚀)裂缝发育。储层段孔隙度在3%~6%之间,最高可达10%以上。(2)在同沉积古隆起影响下,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受同生—准同生期高频次暴露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后期叠加了加里东期多幕次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发育的滩相白云岩储层。其中,洗象池组沉积末期的郁南运动影响范围大,全盆地广泛发生暴露,对洗象池组中—上部储层有进一步改造作用;都匀运动和广西运动可能对川中古隆起及周缘储层有改造作用。(3)全盆地洗象池组以Ⅱ类储层和Ⅲ类储层为主,其中,古隆起周缘斜坡带(合川—营山)规模储层分布面积过万平方千米,有望成为目前最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滩相白云岩 储层 加里东运动 洗象池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成岩岩性的方法 被引量:39
17
作者 冯翠菊 王敬岩 冯庆付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研究了大庆地区 2 7口井的深层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岩心及岩屑分析资料 ,总结了火成岩各种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 ;利用识别火成岩岩性效果较好的解释图版 ,编制计算机识别岩性的程序 ,综合多个测井参数识别岩性 .实例解释与岩心... 研究了大庆地区 2 7口井的深层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岩心及岩屑分析资料 ,总结了火成岩各种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 ;利用识别火成岩岩性效果较好的解释图版 ,编制计算机识别岩性的程序 ,综合多个测井参数识别岩性 .实例解释与岩心分析资料的对比表明 ,应用该方法识别火成岩岩性判断符合率达到 8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交会图 岩性识别 测井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次生孔隙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孟凡顺 冯庆付 杨祥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电成像测井技术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主要在于此法采用高密度采样及高分辨率成像处理,因此在井眼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于识别裂缝参数,确定裂缝发育段。文中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采用ELAN程序、... 电成像测井技术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主要在于此法采用高密度采样及高分辨率成像处理,因此在井眼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于识别裂缝参数,确定裂缝发育段。文中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采用ELAN程序、孔隙频谱分析程序对海拉尔盆地布达特地层的次生孔隙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高导裂缝的定量计算,将电成像图像转变成孔隙率图像;通过对次生孔隙率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了胶结指数M和截至值因子对次生孔隙率的影响程度,为实际处理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布达特地层的裂缝、次生孔隙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解释精度和解释符合率,并为试油资料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率 裂缝 溶洞 胶结指数 电导率 测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测井图像呈正弦形地质构造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英明 秋英淑 冯庆付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3-526,共4页
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对裂缝、层理、层界面等在图像中呈现正弦形特征的地质构造的拾取,国内外大多软件都采用人工拾取,对于深度较大的井,工作量较大,误差大。提出一种测井曲线正弦形构造自动拾取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中正弦形构造... 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对裂缝、层理、层界面等在图像中呈现正弦形特征的地质构造的拾取,国内外大多软件都采用人工拾取,对于深度较大的井,工作量较大,误差大。提出一种测井曲线正弦形构造自动拾取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中正弦形构造与图像基质进行分离,并利用投票机制确立正弦线位置,通过遗传算法对图像搜索出的满足正弦线条件的灰度散点进行非线性拟合,实现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层理、层界面等正弦形构造的自动拾取。对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方法拾取的准确度高,拾取效率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图像分割 区域分割 投票机制 遗传算法 正弦形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定义响应方程的测井最优化处理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周 李心童 +3 位作者 武宏亮 王华锋 冯庆付 王克文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前在用的测井最优化处理方法中涉及的响应方程均为预先定义的固定形式,由于其类型有限,因而针对复杂储层处理的适应性和计算精度都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表达式解析的体外自定义响应方程测井最优化处理方法。通过解... 目前在用的测井最优化处理方法中涉及的响应方程均为预先定义的固定形式,由于其类型有限,因而针对复杂储层处理的适应性和计算精度都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表达式解析的体外自定义响应方程测井最优化处理方法。通过解析用户输入方程的组成元素,建立与之对应的计算机自动求导、求值算法;针对非线性目标函数求解,提出惩罚函数结合Levenberg-Marquardt的改进算法。现场应用表明,新方法有助于提升测井数据处理的适用性和解释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最优化 表达式解析 自定义 响应方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