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小莉 李骏 +1 位作者 荆京 卞科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治... 目的探究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法(MOCA)评分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MOCA、ADL、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认知功能 阿托伐他汀 低分子右旋糖酐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冯小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8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治疗组予以双抗+他汀强化+扩容治疗,其余均予以活血、脑保护等治疗。治疗7 d,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反应情... 目的探讨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治疗组予以双抗+他汀强化+扩容治疗,其余均予以活血、脑保护等治疗。治疗7 d,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消化系统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恶心、纳差,加保护胃黏膜治疗缓解,治疗组中有3例输液过程中有胸闷心悸,减慢低速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皮疹而退出。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 d、1个月NIHS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进展加重,并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强化 扩容 脑梗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DBC连接池技术在邮政信息情报网中的应用
3
作者 朱艳红 曹素丽 冯小莉 《山西电子技术》 2007年第3期71-73,共3页
详细介绍了JDBC连接池技术的原理及在邮政信息情报网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对在使用连接池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JDBC连接池 WEB 邮政信息情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器
4
作者 张倩 李亮 冯小莉 《邮政研究》 2002年第5期30-31,共2页
通过分析应用服务器的发展由来及其体系结构 ,总结了应用服务器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的几大技术优势 ,并对中国电子邮政开发和运行平台 BEA Weblogic
关键词 应用服务器 电子商务 三层/多层体系结构 电子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发展和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定与肥大细胞和白细胞介数-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池澈 蔺春芳 +3 位作者 冯小莉 韩秀芳 杨智文 邢晋梁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根据癌巢内肥大细胞、癌旁交界区的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白介素-8的表达情况,确定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通过病理的免疫组化方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超敏试剂盒检测,确定... 目的:根据癌巢内肥大细胞、癌旁交界区的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白介素-8的表达情况,确定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通过病理的免疫组化方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超敏试剂盒检测,确定癌巢内和癌旁交界区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和白介素-8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8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与巢内的肥大细胞记数(M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2,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但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与有无远处脏器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4,P>0.05);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5);黏液腺癌和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5,P<0.05)。交界区的MCC与癌巢内M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P<0.05),但交界区的MCC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3,P>0.05);黏液腺癌与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5);低分化腺癌与高中分化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5)。80例结直肠癌IL-8表达阳性44例(55%),评分(1.89±1.76)分。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IL-8阳性表达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未转移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5);黏液腺癌与腺癌IL-8表达阳性率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3,P<0.05);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54,1.965,0.984,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程度越高,癌巢内肥大细胞(MC)数量越多,预后越差,同时MC在癌周围聚集,去抑制的生长和扩散。IL-8是一种趋化因子,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IL-8表达率越高,MC聚集越多,IL-8可能具有促进癌巢内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巢 癌旁交界区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